1995 第11期 - ’95科幻文艺奖征文·凌晨虫子——我丢失了一件东西。严格地说,是丢失了我的半个身体。当时我正在享受美味的耶比那思果子,我的半个身体不耐烦等待,溜到一边儿去思考解析几何。我对他这种可恶的怪癖理都懒得理。天晓得为什么我们要长后脑,而我这个后脑又尤其喜欢思考。思考有什么用?如果没有我这前脑供养,他早完蛋了。我吃完果子,伏在原地休息。食物通过我的消化,变成皮下的脂瘤,它们沉甸甸的,使我很不舒服。我希望后脑赶快过来,当我们合二为一时,这些脂瘤能经过复杂的生化反应转化为令后脑雀跃不止的电脉冲。我那爱思考的后脑就是靠这些电脉冲存活的。可是我那半个身体却毫无踪影。我的周围,耶比那思树默默伫立,时间就从树丛的缝隙里流走了。余涛——...
简介:楚南原本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学生,却因为一次意外,获得了等同于最先进光脑的数据收集分析处理能力。在他的眼里,世界的一切都可以用最为精确的数据给出判定,敌人的任何一次攻击,都只是无数个数据的组合。甚至……连内息在经脉里的流动,都可以用数据来精确量化。在这样无比精确的数据帮助下,他不仅可以异常精确地使用自己的肉......77193封推感言()上封推了!!!!能够登上起点最为重要的一个推荐,当然是非常值得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嗯……好吧,身为一个老作者,并不是第一次有书登上封推,但无论哪一次封推,却总会抱有同样的兴奋感,并不因为上的次数多了而有任何消退。其次,则要重点感谢我的编辑远征大大。...
1995 第7期 - ’95科幻文艺奖征文凌晨信使要到了。这是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信使的工作危险而无定期。有一个信使要到我们这儿来,这太好了。我决定给你写信,国安。纸和笔好不容易才找到,秃顶他们哈哈大笑,是啊,谁还用纸和笔写信?口述记录在磁卡上就行了,这是电子信件的时代嘛。可是,国安,我喜欢钢笔尖在光滑的纸上摩挲的声音,喜欢那古老的有玫瑰花边、玫瑰花香的粉红信笺,沉醉于那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国安,过去时代中人们的生活一定是悠闲舒适的,他们有时间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信,还印制五彩缤纷的邮票。那些小纸片在博物馆的灯光中真漂亮,怪不得以前那些人会那么着迷。国安,吉德耳城的日子平淡如水。我每天在秃顶的餐馆中打杂,工作还是老一套:卖饮料、快餐饼和冰类。国安,一个月来,闭上眼就能看见你,多希望伸出手也能摸到你,希望你就在我身边。...
1994 第3期 - 每期一星袁英培目前已有四千五百多颗卫星在太空运行,清除宇宙垃圾迫在眉睫。科学家呼吁制定国际法保护太空:“宇宙清洁工”第一次会议于92早举行,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四大航天局不久前举行了国际讨论宇宙垃圾问题会议。摘自1994年1月20日《参考消息》当我跨进航天基地的大门时,没有任何语言或文字能确切描述出我心中的喜悦,为了这一天,我已经付出得太多太多,等待得太久太久。哪个小男孩没作过这样的梦:有一天,能在蓝天中飞翔……哪个少年未曾千百次想象:驾着火箭遨游太空,去未知的世界探险……然而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又有几人能把儿时的幻想一直延续到美梦成真。我是何等的幸运,那些比常人多出百倍的汗水与艰辛,换宋了宇航员的合格证书。从今后,这里将是我飞向无垠太空的起点。...
1997 第5期 - 每期一星刑大勇“我这儿有一个购物单,都是实验急需的,你抓紧时间,争取两天内就把它们买齐!”吴为像吩咐下人一样,除了带有一些激动和急躁外,不含有任何商量的口吻,就好像我那些辛辛苦苦赚来的钱都是属于他的一样。看着他来回微晃的大头和努力向上翻着的一对牛眼,我真想过去一拳让他满地找牙。可是我却使劲挤出笑,口气中透出的肯定令他又一次感到处于被崇拜地位的人居高临下的称心如意:“没问题,包在我身上,我办事您还不放心?保证又快又好!”我麻利地小心谨慎地把那张不知从哪里撕下来的皱皱巴巴的破纸如同收藏名家真迹般仔细叠好,放在我贴身的衬衣兜里,脸上始终带着热情而又自信的笑。看情形吴为还要发表一番感慨,给我来一次知识再教育。我忙借口要立即着手准备,表现出我对其实验成功的迫不及待的心情,顿使他感到我不愧为有事业心的年轻人。他表示赞许地摇着头,似乎觉得孺子可教,说了几句无关痛痒...
周宇坤太阳系外真有第十颗行星吗?一次并不出于罪恶目的的阴谋把宇航员们送上了不归之路……他们于震悚之中穿越黑洞,并由此意外地获得许多全新的体验!你以为一切都已发现了吗那真是绝顶的荒谬这无异把有限的天边当作了世界的尽头———(法国)弗拉马利翁《大众天文学》一“10,9,8,7……3,2,1——休眠程序解除,复苏程序启动。完毕。”当X行星飞船的主控电脑屏幕上显示出这一行文字的时候,这艘庞然大物仿佛于一刹那间从酣睡深处苏醒过来。两年的漫漫长眠宣告结束,所有应当开启的负荷都已经启动。室内瞬间灯火辉煌,恒温调节系统也开始运作,主要舱室升温至22摄氏度。尤其是维生系统正进入复苏过程,这意味着X行星小组的五位成员可以结束他们两年的沉睡苦旅,重新回到他们曾经熟悉的意识世界。...
1994 第7期 - 每期一星柳文扬作者小传我1970年出生,今年7月正好二十四岁。1989年考入北京工业大学,现在留校任教——这大概因为学校不愿让顽劣的毕业生到社会上捣蛋,索性便收纳进教师队伍以便再教育。信文已经是第三次获得巴比物理学大奖。成就接近顶峰,而他的性格也日趋孤僻。为了求安静,他甚至买下北京远郊一处偏僻的小房子,独自居住。在这个圣诞夜,他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觉得意兴阑珊。没有酒,没有蜡烛,也没有亲人朋友在旁边又笑又喊——只有壁炉里的木柴在噼啪作响。温暖的屋子环抱着他,他只想再回到童年。他沉浸在某种情感之中。在接近子夜的时候,大门被狠狠捶了三下,然后,有人粗暴地推门闯进来。信文知道是谁——此人进屋从不敲门,因为今天是圣诞,才破例的。...
作者:倪匡-------------自序“暗号之二”当然是“转世暗号”的连续,这种情形,在我叙述经历时,已经出现过很多次,不必再作特别的解释了。在这个故事中,暗号之二有了答案,但是整个故事,却很令人沮丧,由于事实的发展,遭到了似乎是无限期的拖延,自然也只好这样子 如果你相信我所叙述的一切,有真实的成分,你一定会谅解,不然,就请当作是“满纸荒唐字”好了,而且,不必再去考证甚么,那只会增加烦恼。没有“暗号之三”了,绝不会有。再有别的发展,过去、现在或未来的事,也和暗号,再也不发生任何关系了。倪匡午睡乍醒 发罢白日梦尔济既湑 再续黑夜缘一、监视中午,雨势颇大,我爱听雨点洒在树叶上的声音 在大都市中,这种情形,甚至可列为奢求。好在住屋前后,均有大树,倒可以享受一下此种情趣。...
刘慈欣坍缩将在凌晨1时24分17秒时发生。对坍缩的观测将在国家天文台最大的观测厅进行,这个观测厅接收在同步轨道上运行的太空望远镜发回的图像,并把它投射到一面面积有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巨型屏幕上。现在,屏幕上还是空白,到场的人并不多,但都是理论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的权威,对即将到来的这一时刻,他们是这个世界上少数真正能理解其含义的人。此时他们静静地坐着,等着那一时刻,就像刚刚用泥土做成的亚当夏娃等着上帝那一口生命之气一样,只有天文台的台长在焦躁地来回踱着步。巨型屏幕出了故障,而负责维修的工程师到现在还没来,如果她来不了的话,来自太空望远镜的图像只能在小屏幕上显示,那这一伟大时刻的气氛就差多了。丁仪教授走进了大厅。科学家们都提前变活了,他们一齐站了起来。除了半径一百五十亿光年的宇宙,能让他们感到敬畏的就是这个人了。...
简介:PS:《本文1V1,喜欢的话,安心入坑吧。》宿主;“请问被系统绑定了有什么好处?”系统;“可以带你装逼,虐渣渣,徒手拆CP。”系统:“还能手撕白莲花,撩遍男神,扑倒初恋。”宿主;“这么牛逼。”系统;“顺便补充一句,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复活。”宿主;“好吧,咱试试。”148347第1章 七窍流血(1)()医院里,安静的太平间,没有一丝的人气,静的令人窒息,就好像是和外面隔绝了一样,仿佛连时间都静止了。突然,一阵凄惨的哭声惊醒了丁墨瑶,她微微睁开了眼睛,被头顶一片刺眼的白光照的又闭上了眼睛,等到三番五次的尝试着睁开又闭上,最后,终于适应了这强烈的白色光度。哭声只持续了几秒钟,便消失了,瞬间,她的周身又变得安静起来。“这是哪里啊,我怎么会这里呢?”...
《EVA-为你敞开的心扉》作者:黑暗哭泣作品相关看一下已经忘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书的。也已经忘了到底有几次为想不出要写什么而抓头发。所有的一切,我,已经差不多都忘记了。现在,只记得-那些在我最彷徨,最困难的时候帮助我,鼓励我的人。现在,只记得-每次看到听到大家的鼓励的时候我会开心的笑起来。就像,小孩子一样。EVA之再补完。本来在弦声琴语那里写外传形式的,但因读者们的要求,我另开了一本。本来,我不想开另一本的。因为,我喜欢躲在别人的后面默默的活着。就像,EVA里的碇真嗣一样。虽然在QQ里跟大家聊天的时候,我会大声笑,大声说话,表现的开朗一些。但,其实我只有在这个虚拟世界里才会表现的开朗一些。...
阿西莫夫 孙维梓 译诺曼和丽薇当然是迟到了——在最后一分钟跳上火车的人必然是给什么事耽误的——现在车厢里已经没什么空位子,他们只得往前走,在车厢连结处倒还有两条面对面的长椅子,诺曼把手提箱放了下来,而丽薇懊丧地皱了下眉头。如果还有人坐在对面就糟了,于是在到达纽约前的若干小时里,双方就得这么大眼瞪小眼地对瞧着,除非一直用报纸挡住自己的脸——其实那也怪难受的。但既然车里再也找不到座位,也就没法再换个地方了。看来诺曼对这些并无所谓,而丽薇则有点不痛快,通常他俩对所有问题的看法都是一致的。正因为如此,所以诺曼从不怀疑:他挑选到了最合适的妻子。“我们俩非常般配,丽薇。”他曾说过,“就象在拼板游戏中那样,这一块和那一块正好拼得天衣无缝,说明这两块就是天生一对,换成其他任何一块都不行。丽薇,我也再不需要其他任何一位女人。”...
1999 第4期 -阿来很多发明都曾在战争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16世纪的荷兰眼镜制造商汉斯·里帕席把两片透镜安放在金属管内适当的位置。从而在观察时将远处景物放大。他把这一新发明献给荷兰政府,用于战地观察,在荷兰反抗西班牙的独立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剩下来的事情只是等待一个人把它转向天空,这个人就是伽利略。1609年,当时任数学教授的他去威尼斯访问,在这里,他获得了荷兰人制成能将远处物体放大的筒形眼镜的消息。伽利略立即想到,这种新发明可以用于观测天体,于是,他亲自设计和制造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他将一块平凸透镜和一块平凹透镜装在一根直径4.2厘米,长60厘米的管的两端。为了能够伸缩调整,以适应远近不同的物体与观察者不同的视力,他还用一粗一细的两根相套的空管来调节两片透镜的距离。在一个晴朗的夜晚,伽利略把这具能把物体放大三倍的仪器对准了月亮,于是,世界上便产生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1994 第1期 - 科幻之窗勃·卡拉姆金 费毓丽 译报摊上有一座小玻璃柜,由于里面那些引人注意的滑稽画报的封面而显得五彩缤纷。在报摊旁边站着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他正在向过往的行人兜售一本很厚的绿色封面的书。“半块钱!差不多就算白送。克利普斯教授的论文集。机会难得啊!”我走到这个人的面前,从他手里把书拿过来,忍不住惊讶地说道:“收钱吧。可是你从哪里弄到这本世上罕见的书呢?”老头子用他那双黯淡无光的淡蓝色的眼睛看了看我,竭力想在脸上做出愉快的笑容,然后回答道:“我认识克利普斯本人!你想知道吗,只要请一杯啤酒,我就能把他的一切都讲给你听。让我们认识一下吧。我是赛谬尔·柯纳!”在酒吧间,当柯纳把空酒杯推到一旁的时候,我就顺便说道:...
1996 第7期 - 世界科幻史画帕特里克·摩尔 罗定国“个头和狗熊差不多大,圆滚滚的身躯,一把灰胡子,痛苦地从金属圆筒中缓慢升起……两个大的黑眼珠死死地盯着我,眼睛底下一张没有嘴唇的嘴巴颤抖着,一边气喘吁吁,一边还滴着口水。躯干有规律地一起一伏震颤,平直如触须般的手紧紧抓住金属圆筒的边缘,另一根触须在空中摆动。”这就是H·G·威尔斯在其不朽名著《星球大战》中所描述的火星人。科幻迷们几乎无人不读此书,故事写得妙极了。但威尔斯却有意在说谎,因为早在1898年前学术界就已经清楚火星不适宜生命生存;威尔斯本人是极有修养的科学家,他自己当时就怀疑存在长着昆虫眼被称为“本”的怪物。然而1898年平民大众有关火星的知识依然广泛地打上这种怪物的烙印,甚至一二十年前还在绝大多数世人中流行。世人认为大多数星球上都有这种怪物存在,甚至月球也不例外。因而科幻作家不得不顺应人心,调整自己的写作内容,以...
1997 第2期 - 每期一星冯志刚在异乡听埙,常被那凄凉旋律里浓浓的愁绪打动,而同样慢速的萨克斯却悠扬、深情、自然而乐观,给人一种在家的舒适感。序曲纽约的冬天很冷,尤其是大雪将临彤云密布的阴郁天气,总使我想到世界的末日。一天的紧张忙碌,使我几乎动弹不得。坐在燃烧的壁炉前,看着听不大懂的英语电视,突然想起了离开中国的时候,也是大雪将临,还有记忆里有些模糊的她。难道这就是我向往已久的异域生活?门铃响了儿下,我没去理睬。一定是推销员,因为上个月的帐已经付清了。可是门还是被轻轻地推开了,大概是因为我忘了锁上,一个披着金发身着大衣的洋妞儿试探着进了门厅。“有人吗?”我没回答,但她很快发现了躺在沙发里的我。“日本人?”“不!”“那就是韩国人?”“我这么英俊,你看不出我是中国人吗?我也不认得你,如果是推销员,实在对不起,滚!”可她并没生气,反而冲我一乐:“中国人都这么对待女孩子吗?”说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