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1945年春的一个寒夜,法罗群岛西南的大西洋上雷鸣电闪、波涛汹涌,浓雾吞没了惨白的月光。黎明时分,暗沉的水天连接处突然闪出一阵耀眼的光亮,染红了低压的云层。半浬外,一支潜望镜窥视着这幅壮丽的图景。事后,这艘美国潜艇的艇长在航行日志上写着:“第一枚鱼雷就命中目标,德舰在40分钟后沉没。天亮后我们遇见瑞典商船康斯坦丁号,我请求他搭救落海的乘员。”大战结束后这份文件和其它浩如烟海的档案一起,保存在新泽西州的美国海军战争博物馆里。100年之后,它又被联邦调查局一位官员重新找了出来。一杰罗姆收拾好行装,打开电视机等着晚间新闻,想听听国会对给予机器人正式公民身份提案的辩论。他是机器人社会学专家、白宫科技办公室副主任,在去布鲁塞尔参加世界智能机器委员会年会之前他必须知道国会的态度。...
吴岩一、神秘的失踪第一天上午 10:15航天部西北第063基地紧张的空气从四面八方弥漫过来……兰星烈上校觉得嗓子里有些什么堵着,不让他正常呼吸。他干咳了几声,但是,毫无用处。刚刚造好的“TNT—3”(天女图三号)宇宙飞船,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倏然失踪!“天女图三号”,是花费了100亿元人民币建造的大型行星探测飞船,它由三只相互钩联的球形独立舱组成,远远看去,横卧在地面的飞船就象一只闪闪发光的巨型金属糖葫芦。建造这艘飞船,全国的数百个厂家的万余名工人和技术人员整整奋斗了十年。要知道从地球到冥王星,“天女图三号”大约要飞行十年,在这十年里,太空中的各种物质都会随时侵袭飞船并威胁探险队的生命安全。但是,就在今天上午,测验程序意外地中断了。当总工程师要求给飞船所在的试验场周围加上一个50,000高斯的强磁场时,“天女图三号”忽然冒出一种绿色的光芒,就象是它的内部有什么奇异的绿色物质燃烧了一样。...
1993 第9期 - 科幻之窗斯梯芬·金特 孙维梓 译“是伦瑟先生吗?”看门人的招呼声使伦瑟停下走向电梯的脚步,他转过身,提包由一只手转到另一只手,在他背心口袋里装有沉甸甸的信封,满装着二十元及五十元的纸币。他从来把“活计”干得很漂亮,所以“组织”也不会亏待他。只是按照惯例,要扣除百分之二十的佣金。眼下伦瑟只想尽快洗个澡,再美美地睡上一觉。“什么事?”他警惕地问。“您有个邮包,请在这儿签上一个字。”伦瑟松了口气.凝神注视那个匣子,它上面贴了张纸,潦潦草草地写着他的名字和地址。伦瑟似乎对那笔迹有些眼熟。他又晃动一下邮包,内里有东西在铿锵响动。“伦瑟先生,等会要我给您送上去吗?”“不,我自己可以带走。”匣子大约有半米——夹在腋下怪不方便的。他把它放在电梯里的华贵地毯上,用钥匙在通常按钮位置的上方小洞里转动一下——伦瑟独住这所高级公寓的顶层。电梯悄没声息地平稳上升,他闭上眼...
2000 第5期 - 科幻影视顾燕诚故事发生在美国Metro市,这天,正如往常一样,大街上熙熙攘攘,保安警察约翰·布朗吹着口哨在执行他的巡逻任务。“早上好,布朗警官!”“早上好!”布朗回答。突然一辆满载乘客的大巴士飞驶而来,司机想控制车速但车怎么也不听使唤。“啊……走开!”他大声嚷着并用手拍打着方向盘。“救命!”车上第一排的小女孩大声叫着,她的手上还抱着一只小花狗。这时有四个小女孩并排横穿马路,其中一个牵着小黑狗。“约翰叔叔,快救命!”车上那小女孩又叫起来,车上的乘客知道几分钟后一场惨剧将发生,大家都叫嚷着,还有人把写着“救命”的纸牌伸出车窗外。“布朗警官在哪里?”正在路上行走的布兰达大声喊着。约翰·布朗突然反应过来,他向过马路的四个小女孩奔去,并将那只小黑狗抓起向空中扔去,然后两手左右各夹住两个女孩送往横道线的那端,飞速失控的大车从他身边驶过,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忽然,他奔向...
作者:古云烽第一章 天谴者乌云弥漫地天空下,在某废弃工厂中,李乐趴在远处的钢铁角落中,在他的旁边是一把高架狙击步枪,因为信心十足,他仅随意地看了一眼狙击枪,就将目光停在了工厂中央正在交易毒品的两帮人上。这两帮人中,其中一帮是整体的黑衣,在李乐的调查中,知道他们是当地的黑帮,以贩卖毒品营生,为祸一方,是警方抓捕的重要犯罪分子。当然,李乐来此,可不是因为惩奸除恶的正义感,仅仅是了却一桩恩怨。看着两帮人开始了交易,李乐舔了舔嘴唇,趴在冰冷的钢铁上,敏捷的抓着狙击步枪,枪口对准了远处,脸上露出了邪邪的笑意。很快,双方交易成功,黑帮老大和外国佬头目说笑了几句,便转身离开,只是在他们走了几步的时候,双方头目仿佛心有灵犀地转过身来,面对面谨防双方的成员都为两位老大的动作捏了一把冷汗,几乎下意识地摸着身上的枪械,防止对方发难,好在双方的头目知道一旦火拼,只怕吃力不讨好,而且作为老...
1993 第7期 - 93科幻文艺奖征文张海青自述张海清什么是爱尤其偏爱眼花缭乱并富有美感的科幻画本文插图是我第一次尝试一、劫持这是一个清凉的早晨。我的朋友,化学家阿杜来电话约我到公园谈点事情,我吃了几口点心,便向附近的那所公园走去。晨光熹微,空中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公园的路上湿漉漉的。我朦朦胧胧看见阿杜正坐在草地中央的一张石凳子上,他那顶红格子的旧鸭舌帽在灰蒙蒙的雾气中显得格外耀眼。阿杜显然也看见了我,朝我笑了笑。我正要走过去,突然在阿杜身边出现了几个彪形大汉,不由分说,用一根木棍猛击他的头部,阿杜沉沉地倒了下去,我惊呆了,等我醒悟过来跑过去,他们已经把阿杜拖进小路上的一辆车中,汽车转了个弯,飞快地驶出公园,消失了。...
作者:苏杰前篇 什么是深蓝男孩?我想这个名词对很多人来说都很陌生吧?什么咚咚?虾米碗糕来的?(福建话的什么来的)这里就运用从网上读到的一篇文章加以修改来解释吧。俄罗斯的科学家们称认同了地球上存在着一种新的人种----“深蓝孩童”这些新新人类拥有超能力,可以看到灵异现象,而且第六感及直觉非常的佳;从人体能量摄影中看到代表精神力的蓝色,在他们身上显得特别明显,“深蓝孩童”,顾名思义,就是取自这个原因。古玛雅文明这个名词在近期很火红吧?相信看过《2012》这部电影的人对它都不会很陌生。据古代玛雅里,地球其实是分为五个太阳纪的,为什么会分成五个太阳纪呢?哈哈,我也解答不到,不过这世界没有永远的永远的,五个太阳纪全部都有灭亡的一天,所以就有五次浩劫,分别为:洪水浩劫,有人认为是圣经所说的诺亚方舟;风蛇浩劫,世上的建筑物被风蛇吹毁,这个不难看到很多岩石被风化的痕迹;火雨浩劫,大...
1996 第9期 - 科幻之窗格里高利耶夫 孙维梓闹钟叮当当吵个不停,我只好睁开眼,满心巴望这台闹钟兴许走快了一小时。但是真遗憾——并未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我那第二台闹钟的指针也准准地落在七点之上。第二台闹钟之所以出现是由于我最终才弄明白光靠一台闹钟肯定无济于事,它总是闹不醒我。有时候简直弄得好像非得有三台闹钟才能顶用似的。按理说,早上刚醒时本应该神清气爽,可我却因夜间梦魇频频,根本无法打起精神,我甚至想重新上床美美地再睡上一觉。真见鬼!科研工作留给我的休息时间实在越来越可怜了。我在单位里是搞新产品发明的,如果我不想落后于其他人,那就决不能比他们少干。我经常咒骂那些科技界的精英们,他们睡得——嗨,他们睡得是如此之少!所以,正是这第二台闹钟才迫使我严肃思考如何解决所有的难题。...
1991 第2期 - 川少杯校园科幻姜亦辛那堆篝火终于点着了。树枝是刚砍下的,火苗蹿起的时候,树叶被烧得哔剥直响,还冒出好多烟来。小酋长看着老人撕开麂皮,熟练地卸下那只公麂的一条腿,把它吊在篝火上方的架子上烤着。光光的麂腿上,鲜红的血一滴一滴掉在火堆里,随着吱——吱的响声,一股带着血腥气的香味随着山风飘散开去,小酋长贪婪地咽了口口水。老人把那只肥肥的公麂都撕掳完了,拔了一把青篙草擦擦手上的血,在小酋长对面的篝火边盘腿坐下。“你现在可以讲了。”小酋长望着老人的脸说。老人的大眼珠里,有火光一闪一闪。小酋长想起那只公麂倒下的时候那双眼睛,心里好一阵难过。“好吧,我说。”老人笑笑,用手中的细树枝把篝火上的麂腿翻了翻。远处有隐隐的雷声响起。...
1999 第6期 -凌远《星际论坛报》公元2099年2月26日讯:众所周知,这次星际战争的辉煌胜利,在极大程度上有赖于我联盟指战员的高昂士气和勇敢精神,在他们谱写的无数可歌可泣的光荣业绩之中,作为战争转折点的加托拉萨战役给我们留下了尤其深刻的印象。值此星际战争结束一周年之际,据悉曾参与该神奇一役的五十名英雄将于联盟本部欢聚一堂,以纪念他们曾一齐经历的传奇般的日子……杨克浏览着这一道消息,心中不禁思绪万千。他知道,《星际论坛报》这一回并不像它以往那样仅仅是制造花边新闻,这则消息中提到的加托拉萨战友聚会确是真实的。诚然,这次聚会原本声称纯属“私人性质”,并不打算惊动新闻界,更不会大肆招摇地在“联盟本部欢聚一堂”,这一切,杨克再清楚也不过。因为,他本人已在两天之前就收到了李恩将军发来的这次聚会的邀请。自然,杨克就是那“五十名英雄”中的一员。...
1997 第1期 - 每期一星周宇坤作者小传:周宇坤,男,76年大年初一凌晨才姗姗来到这个世界。93年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寒窗苦读至今。或许本该安分守己,心无旁骛地研究旋转的电机。但我更愿意遵循Asimov大师的那句格言:我只选择去做我所能做得最好的事情。记得幼年时,每逢课堂自由作文,便常常写一些自编的令语文老师头大的离奇的幻想故事。虽是低低的分数,却换来高高的心情(小注:正式考试可不敢如此放肆)。而今进了清华,更深深领悟到科幻不仅仅是一门意境宏美的艺术,更蕴含着一种召唤英雄的精神。心中更加坚信:幻想特永远是人类科学文明进步的原动力。一韦恩终于站直了身体,他抬起略有些晕眩的脑袋,透过呼吸面罩,打量起眼前这个久违了的世界——他已经有差不多一个月未涉足这种环境,而在今天的使命完成后,他就将永远告别现在的领域,离开现在的公司。...
凌晨照规矩,我有一个注册局给起的名字:江心月。但是我从没有见过江心的月亮。我就像其他人一样,住在深深的地下。一我被分配到第5工作组。白色特制的连体衣在我身上滑动,我所有的皮肤都处于它的包围中,看上去我就像一条鱼。其他人也像鱼,当我们依次走进登陆车排排坐好时,登陆车真的就和保鲜箱似的。自动摄像机一直盯着我们,把我们每一个细微的动作传回控制中心。狂热的幸运观众被隔绝在5米以下收看控制中心的大屏幕。到处寻找花絮轶闻的新闻记者们也在那里,他们人人都希望能抢到独家报道。我真不想让他们失望,可我不能把我的事告诉他们。有规章制度。本来不该我来的,我只是41号“返回者”的候补,如果他有问题不能参加“回归”计划,我才能代替他。我的候补则是一个满脸雀斑热情如火的家伙,看他那样子,恨不得把我和41号都用老鼠药毒死,好让他上。和他在一起训练真是可怕,他那种拿我当靶子的尖利目光让我后背凉丝丝的...
1993 第11期 - 93科幻文艺奖征文袁英培——“怎么样,看出点奥妙来了吗?”比尔得意洋洋地问道。他微眯起双眼,欣赏着自己刚埋下的“点”,无论如何,对方那一块黑棋是在劫难逃了。“我……我还是丢不开,我们倒底出来多少年了?”斯迈利喃喃着,他也盯着棋盘,却是视而不见。比尔抬起头:“天哪,又来了!这话你说过一百遍了!”斯迈利一楞,自嘲地笑了:“错了!我记得只有九十九次。”他向舷窗外望去,遥远的繁星间有一个比针尖大不了多少的亮点,那就是地球。他夸张地用双手捂住胸膛:“越靠近她,我的心就越慌,就象十五岁那年第一次溜进麦琪太太的卧室……哦不,比那厉害得多!”比尔向后一仰,无可奈何地耸起肩膀,这盘棋又糟踏了:“斯迈利,斯迈利,我实在为你担心,当‘新哥伦布’回到地球时,你那可怜的大脑还剩下多少思维细胞?”...
1993 第12期 - 科幻之窗基·卢基场年科 高近 译斯捷夫·布朗金斯把笔记本放在飞船主机的操纵台上,以便进行最后的计算。豆大的汗珠在他头上闪闪发亮,简直就象是仪表板上的信号灯一样。这时操纵台上也有一盏信号灯在不耐烦地闪烁。斯捷夫算得手忙脚乱,他在所得数字下面划上一条粗线,打算再直接口算出这个数的平方,但这个软是3.5389,实在过于超出他力所能及的范围了。在想了一下之后,只好重新拿起铅笔。“还得要等多久?”打墙壁里不知什么地方透出计算机冷冰冰的金属声。“马上就好,就好。”斯捷夫嘟嘟嚷嚷说,“有了,答案是12.5238驾驶舱里一片寂静,斯捷夫坐在椅上有点坐立不安,他没信心地问道:“这不对吗?”“对是对的,只是太慢了。我等了你这么久,差一点飞船就要从这颗行星旁边飞越过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