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 第1期 - 中长篇科幻连载西德尼·谢尔顿主持人的话:《世界末日阴谋》从飞碟和外星人降临地球开始,展开了扣人心弦的故事。这是被评论界称为谢尔顿“最惊人、最出色的”作品。(覃白)序幕瑞士。10月14日,星期日,15:00目击者们站在空地边上,惊恐万状。面前的景象太古怪了,那是从原始人的群体潜意识最深处泛起的噩梦。目击者的反应各式各样。一个晕倒,另一个呕吐,一名妇女止不住地浑身颤抖,还有一个心里想:我快要得心脏病了!上年纪的教士抓住念珠,不停地胸前划十字。救救我,上帝。救救我们大家。别让这个魔鬼的化身伤害我们。我们终于看见撒旦的面孔了。这是世界的末日。最后的审判来临了。世界末日善恶决战的战场就在这儿……世界末日……世界末日……...
杨松涛机器人一旦拥有自我意识,变成了无所不能的“思想者”,人类有希望战胜“他”吗?考验夜色温柔地覆盖着大地,塞恩斯大学一片宁静。校园的中部有一座半球状建筑物,巨大而又庄严。这时,一个黑影正悄悄闪进那扇因为疏忽而尚未关上的大门。他巧妙地躲过电子摄像仪的扫描,来到大厅,迎面便是电子计算机的巨大屏幕。星光透过透明的穹顶映在屏幕上,闪烁着一种神秘的光芒。这就是思想者——整个地球的神经中枢。黑影伸出抖抖索索的手去抚摸屏幕,然后又抚摸键盘,终于又忍不住坐了下来,一个大胆的想法开始在他头脑里酝酿。他想考考这台计算机的智力,于是开机输入了平时碰到的颇为棘手的难题。可几乎是在他敲完回车键的同时,答案就出来了。他似乎不甘心,拿出杀手锏:“请问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能表示成两个奇素数之和吗?”这是一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即哥德巴赫猜想。迄今为止,人类尚未得出最终答案。这回真的把计算机难住了。黑影...
1991 第6期 - 川少杯校园科幻巫雪松初夏的一天傍晚,林迪文夫妇正在自家田里工作。林迪文突然听到空中传来“嘶——”的一声,抬头一看,只觉得眼前有一丝绿光一闪即逝。顿时,远处本还灯光辉煌的市区变得一片漆黑。过了一会儿,空中又是连续的几下“嘶——”声,林迪文发现那便是刚才消逝的绿光,不过不是一团而是几团,它们就停在那儿,是那么的近,而且其中的一团正慢慢地向下移动。近了,近了,林迪文这下看清楚了,那并不是一团光,而是一只正向四面发出绿光的圆盘。“飞碟”!他的妻子宋国芳也发现了它。“轰”,一团桔红的光从圆盘底部喷出,它降落在离夫妇俩30米远的地方……”事过五年之后,此事再次发生。在广阔的田野上,有一座孤零零的旧房子,那便是林迪文家的住房。...
作者:[英]威勒德·普赖斯第一部:亚马孙探险1、神秘的电报基多酒店的大厅里,有一条剥制的鳄鱼标本。哈尔坐在鳄鱼头上擦枪,酒店老板唐·彼德鲁对他说:“是的,你们就要见到世界最长的河流,世界最大的从来没人考察过的林莽,世界天然资源的最大宝库。总有一天,亚马孙河要哺育全世界。”“那儿真的有像这家伙一样大的鳄鱼吗?”哈尔问。在他看来,狩猎比哺育全世界更有意思。“嗬,比这还大呢。要是想给动物园逮动物,你可算是找对了地方。嗨,我听人说,世界各地的野生动物全搁一块儿,也比不上亚马孙河流域的野生动物品种齐全。这一点,您可比我在行。”他转过头对哈尔的父亲说。每当人们想了解动物方面的问题,总习惯于向约翰·亨特请教。他研究和收集动物已经20年了。布朗克斯动物园的狮子莫莉死了,主任就给约翰·亨特打电话,让他下次再去非洲时,顺便给逮一只;里恩格林马戏团的巨蟒,由于配合上的小小失误,一口把一只值...
1999 第11期 - 科幻影视小丁1998年的世界,我们的世界。几十亿人在地球上忙忙碌碌,繁衍生息。我们当中,是否曾经有人怀疑过这个世界(包括自己在内)的真实性?劳动、索取、生存、享受……我们都忙昏了头,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庞大复杂的大机器里,跳不出去,也从来没想过跳出去。如果有一天,你正在电脑网络中徜徉,突然屏幕上出现了一行字:“你好,我早已注意到你,我用了一生的时间在寻找你。”而说这句话的人是从另一个层次的世界里通过一根电话线与你联系的,你会怎么想?基奴·里维斯给你讲述了下面这样一个故事。1998年某夜,软件公司程序员安德森又在网上与名为“祖妮蒂”的人交谈起来,这个祖妮蒂知道安德森的一切。谈话突然中断,安德森不知道,祖妮蒂在一间幽暗的楼房里被警察围困了。...
1995 第2期 - 中长篇科幻连载西德尼·谢尔顿(接上期)第一部 追踪者(中)第三天 瑞士,伯尔尼 10月17日,星期三伯尔尼是罗伯特最喜爱的城市之一。它很雅致,有许多可爱的纪念碑和建于十八世纪的漂亮的老房子。罗伯特打了十五分钟电话,了解到那家为摄影师拉车的修车店的位置。这是个小店,位于弗里堡街。弗里茨·曼德尔既是机械师又是老板,看上去将近五十岁,面容憔悴,身材消瘦,脸上疙疙瘩瘩,挺着硕大的啤酒肚。罗伯特来到时,他正在油腻不堪的修车坑里干活。“下午好。”罗伯特大声说。曼德尔抬起头:“下午好。有什么事吗?”“我想打听一下星期天你拉的一辆车。”“等一会儿,我先把这活干完。”十分钟后,曼德尔从修车坑爬出来,用脏布擦擦油污的双手。...
1997 第9期 - 科幻迷俱乐部杨蓉老编们最惨的要数这群自讨苦吃的老编们了。本来大家都好好的:宇航员按部就班为下次升空作训练,作家蹲在家里潜心静坐写科幻,编辑忙碌而有序地编发稿子,我们则幸福无比地在家吃零食看电视,过一个愉快而平常的暑假。可是老编们这个时候偏偏要把大家凑在一块。早在去年访美时主编杨潇便已施展“科幻外交”了。那些老外一听说到神秘的东方,眼睛便放亮光;再听说邀请单位是全世界读者最多的科幻杂志,高兴得直喘气,拼命点着头说要来。真正的麻烦在所有活动筹备之时便已开始。北京大会和成都夏令营是连续的,这就意味着本来就人手奇缺的编辑部如今还要兵分两路各自为战。从活动进程到具体布置都需要人一点点落实,其工作量之大明白无误地告诉他们:你必须成为分身博士。...
1996 第10期 - 世界科幻史画帕特里克·摩尔 罗定国会飞的机器科幻作品中的硬件对科幻的生命力至关重要,只有科幻才是敢于以一个新机器或一种新的科技思想作主角的唯一的文学形式。只要稍微浏览一下早期的科幻插画,就能发现飞行机器是最早的科幻硬件之一。以现在的眼光看,如果一个人乘坐达·芬奇设计的直升机,那么无论他怎样拼命扇动它的双翼,那直升机也决不会离开地面。然而比起1886年凡尔纳为推动其云中快艇而构思的桅杆尖顶上的小轮子来,达·芬奇的设计肯定更切合实际。毫无疑问,格兰特·达特的科幻插画中的那些飞行器虽然是最不切合实际的,然而却是最迷人的。他那些荒唐的飞机一般都有翅膀和自动推进装置,偶尔也会出现一些由人操纵的飞机。H·G·威尔斯在1907年写的《空中大战》把这一题材发挥得淋漓尽致:一列巨大的飞行舰队轰炸美利坚合众国,紧接着是大量的空降兵入侵,随后情节迅即展开,大英帝国和法兰西攻击...
《丧尸爆发之全家求生路》作者:神爱朵朵第一章 丧尸爆发 十天前,我还只是一个在家和父母一起看娃的全职妈妈,其实因为有我的父母帮忙,我不需要辞职的,只是当时我很忙,工作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与宝宝的相处,工作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孩子的成长却是不可逆转的,为了这个,我刚刚辞职不久。 老公迦南和朋友开着一家小公司,收入普通,但尚能维持家庭的日常开支,所以,我没有着急再次出去工作,打算在家休息两个月再说。 我们的宝贝儿子名叫帅帅,小家伙虎头虎脑的,特别讨人喜欢。现在刚满十一个月,就非常活泼,非常淘气。我们现在全家的核心就是这个小宝贝,一家五口尽享天伦之乐! 但是,谁也没想到,这个世界真的会爆发丧尸! 我们家住在18楼,是顶层,按照国内这些大家心照不宣的规矩,很自然的顶楼的阳台也就归我家了。我们也在上边修了个小小的,几乎是玻璃构造的花房,闲暇时,我能带着孩子到顶层阳台...
2000 第9期 - 每期一星李学平一一脉东西走向的大山逶迤起伏,绵延不绝……在一座高峰顶端的宽阔的平地上,矗立着一架架巍峨的气象雷达,此刻,它们正朝着阴沉沉的天空严密监测着,巨大的、扁圆形的机身在浓浓的晨雾中缓缓地转动、俯仰……一小时后,雾气渐渐散去,但天还是阴的。忽然,在平地的一角响起了轻微的引擎声,随之,一架造型别致的轻型直升机轻盈地升离地面,旋即,像一只蜻蜓似的,飞向山的南面。几分钟后,它停在了山脚下的一块草坪上,前后左右是一片乳白色的高低错落的建筑群。在中央地带耸立着气象卫星讯号接收塔,塔前高高地竖立着一行金色大字:国家气象中心。此时,从飞机上下来一位三十左右的女士。她中等身材,圆脸盘,剪着短发,上身穿一件鹅黄色短袖汗衫,下身穿一条浅灰色长裤,脚下蹬一双黑色半高跟凉鞋。普通的容貌,普通的装束,但她却是此“中心”的二把手——第一副主任兼总气象师。刚才,她是到气象...
1996 第9期 - 每期一星濮毅我的好朋友阿天是个聪明绝顶的家伙,他靠编写电脑游戏程序挣钱。几年来,他编写了数百种大大小小的游戏,不论是战争类、动作类还是冒险类游戏,都有出类拔萃之处。他的那些游戏如此精彩以至于许多盗版商想尽了办法去破解它们的密码,但都是徒劳。三年前,当他已经大大地赚了一把的时候,他和他那群一起编程序的伙伴们在近郊租了一套房子,忽然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在“闭关”前夕他告诉我他要搞一项大工程,甚至“让全世界都吃一惊”。他说成功后第一个就通知我,就像过去许多次一样,我将成为他的这项大工程的第一个受益者。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一晃就是三年。我常常想起这桩事情,心里总是挺挂念他的。可我知道他是个工作狂,所以没事不去打搅他。突然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是一直和阿天一道编程序的小王打来的。我和小王见过面,但不是很熟。只听他急切地说:“你赶快过来一趟,阿天...
作者:玄色上架感言嗯。作为自己在起点第六本上架的书,还是要说点什么吧。下面如果有人嫌啰嗦,可以跳过^_^,嘻,不过个人认为应该会很有趣~如果先说《2013》,就不得不说说《2012》。作为从来不看灾难片的我,能看《2012》,实在是属于奇迹的范畴。我能说出的灾难片除了《后天》……也没别的了,就连这部我都都没看过,只是隐约知道剧情而已。要知道,我喜欢的一直是青春言情偶像剧……喂!那个谁,别吐……这是真话……当然不会是那种很小白的言情剧,就是轻松的那种,可以看了不费脑筋的那种。休闲消遣而已。由于个人爱好原因,就算前几个月《2012》的宣传如潮,我也没有动念头想去看这部电影,直到有一天和朋友约好出门逛街,她临时没空,正好她单位发的一张电影票,多出来了,就扔给了我。说,那电影院就在隔壁,让我打发时间去看吧。...
2000 第10期 - 校园科幻王志强主持人的话:因为觉得这也是写作校园科幻的一种尝试,尽管它还不够成熟,我还是把它介绍给大家,当然,前提是我对这篇文章做了较大的修改。在对《还有一个问题》修改之前,文中的这套理论能否说圆,都很成问题。原文在“上课”中还出现了两个描述重点:时空转移理论和对外星人生态的推测。但是两者并没有有机地融合起来,我试着做了一些文字上的处理。此外,我还觉得如果作者在写作时删去一些陈教授给阿平上的那些理论课,多写写直接面对那些外星人的“第三类接触”,这个故事会可能更有趣,也更生动一些。文瑾“我建议您给孩子买这种型号的。”服务生向一家三口介绍。“这是最新的产品,是专门针对孩子的心理设计的。您知道,现在孩子心理都很孤独,而这种型号刚好能解决这个问题。”...
1996 第9期 - ’96科幻文艺奖征文杨雪峰一几乎是在莫菲扣动扳机的同时,对方手中也射出了红色的激光。莫菲立在那儿,看着那个影子倒下去。——首发命中,死亡率98%。数量:1,总计:1。全程时间:25分钟。——我干掉他了,真是只狡猾的猫。夜色中不时响起爆炸声。莫菲环视了一下四周,然后从容地绕过一截熔化的花岗岩墙,走向倒在地上的猎物。对方也击中了自己的右胸,但并未造成损伤。莫菲打开作战手电,一束光照在死者的脸上。死者的一头金色头发,让莫菲的心倏地咚咚狂跳了几下,可又觉得一片茫然。死者两眼紧闭,看上去只有十六七岁,还是个孩子。莫菲身体又震动了一下,手电骤然熄灭了,他陷入一片黑暗之中。一秒钟后,电脑发出警报,并激活他的思维。莫菲重新打开手电,光圈移到了死者的身上,他身穿自卫队的军服,左胸上的标志被激光束穿了一个洞,透过心脏。他是个士兵,身边有一支小门径激光步枪。...
1999 第6期 - 每期一星刘慈欣沃纳站在船头,望着大西洋平静的海面沉思着。他以往很少沉思,总是不用思考就知道该怎样做,可现在看来处境确实变得艰难了。这个被一些人称作沃纳大叔的老者,完全不是媒体所描述的那种恶魔形象,而是一副圣诞老人的样子。除了那双犀利的眼睛外,他那圆胖的脸上总是露着甜蜜而豪爽的笑容。他从不亲自带武器,只是上衣口袋中装着一把精致的小刀,他用它既削水果又杀人,干这两件事时,他的脸上都露着这种笑容。沃纳的这艘3000吨的豪华游艇上,除了他的80名手下和两个皮肤黝黑的南美女郎外,还有25吨高纯度海洛因,这是他在南美丛林中的提炼厂两年的产品。两个月前,哥伦比亚政府军包围了提炼厂,为了抢出这批货,他的弟弟和另外30名手下在枪战中身亡。他急需这批货换回的钱,他要再建一个提炼厂,这次可能仍建在南美某地,或者是亚洲金三角,以使自己苦心经营了一生的毒品帝国维持下去。但现已在海上漂...
1992 第5期 - 历险记肖桂培塔里木石油会战举世闻名,世界第一条沙漠公路计划修建。经自治区科协介绍,我的小蜜蜂飞机被邀请去沙漠上空,担任“沙漠轻骑兵”,为公路选线、勘测。92年2月24日,我和“蜜蜂”同时抵达沙漠北缘的转换站——肖塘,再往南就进入著名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我们顾不得休息,第二天一早就忙起来,清洗风尘仆仆的被拆开装运的飞机部件,修补被磨损的机身和机翼,然后就地装配。一直干到深夜才全部完工,整装待飞。92年2月26日,天空晴朗,风和日丽,是飞行的好天气。045号蜜蜂飞机,身经百战,在祖国边疆已立下显赫战功:它曾不畏艰险飞进天山深处为高山草原灭蝗,它曾越过茫茫戈壁飞到油城克拉玛依,消灭蚊蝇为石油工人造福;它曾纪录下举世闻名的第十一届亚运会火炬接力的历史性镜头,它曾为喀什贫困地区棉田施肥喷药……然而,闯沙漠、找石油这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