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 第3期 - 科幻之窗戚林《眼睛不仅用来看东西》,与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一个巨大的时间跨度,故事场景也浩大无边。布约克和阿迈斯,两个巨大的存在,横亘在一万亿年后的宇宙间。那种无边无际的,神灵一般虚无的存在中有着别样的寂寞与悲哀。寂寞与悲哀在两个巨灵的对话中,在塑造人的形体的过程中慢慢展开。当现出“眼睛并不仅仅是用来看东西的”那句话时,作品的主题便被有力地揭示出来。冷静的描述获得的巨大的震撼。《星光》的写法更通俗,但构思也相当奇特,故事展开的独特空间也显示了非凡的才华。怡雯经历了漫长的几千亿年之后,他突然想起他的名字叫阿迈斯。这可不是指现在整个宇宙中等同于阿迈斯这个名字的拥有特定波长的能量生命体——而是指这个名字的声音本身。一些模糊的关于那些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过而且永远也不会再听到的声音的记忆又一点点回来了。...
1998 第11期 - 封面故事黄嘉林“爸爸,爸爸,我回来了。你看我收集了那么多好东西。这地方可真好,好玩的东西可真多呀!”“嗯,回来了?来让我瞧瞧,都收集了些什么东西?”“爸爸,你看这一根根针排在一起的,真好玩。这东西是派什么用的?”“这是梳子,这里的生物用它来梳理毛发。”“爸爸你看,这个里面装黑水的金属管子我想一定是挺珍贵的东西,我看见好些生物都在壳外面的皱褶上别着这东西的,可就是不知道派什么用场。”“什么‘壳外面的皱褶”,那叫‘衣服的口袋’。这装黑水的玩意儿叫‘钢笔’,这里的生物用它来交流的,喏,是这样用的。”“哦,爸爸,我懂了,原来这管子头上有洞,黑水会流出来。嗯,然后,滴到纤维上会渗成一摊印渍,不同的印渍代表不同的意思,生物们就可以交流了。哇,这些低级生物的交流方法真有意思。”...
1993 第5期 - ’93科幻文艺奖征文杨建国乔治·考雷看了看窗外绵绵的细雨,烦闷地将烟头死死地掐入烟缸。“喂!考雷,想好没有,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你一定会发财的。”道尔不紧不慢地说着,并随口吐出一个烟圈。“道尔,你知道……”考雷有些犹豫。“考雷,老朋友。”道尔拍了拍他的肩膀,“想想吧,每月一百万,而你所做的只是把空气、水和土壤加工运走。我知道你舍不得政府大楼的那份工作,可它不会让你发财的。难道你真的想靠那点薪水过一辈子吗?”“可是,道尔,你说的那人真的可靠吗?你知道我和你不一样,我有三个孩子和一个妻子靠我养活,我可不愿意冒这个险。”考雷说出了他的担心。“噢,考雷,你的担心是多余的。”道尔从怀里掏出一叠纸币,“瞧!这里是一百万,你第一个月的薪水,收下它。至于老板,他是绝对可靠的,相信我,我们的后台是一个大财团,是全球性的。我们的经营是合法的,我们只管去做和拿钱。看,我已...
1999 第2期 - 科幻之窗阿瑟·克拉克 王赟当亨利·库柏发现某些事有点不对劲时,他已在月球上呆了将近两星期。起初,只是一种古怪的怀疑,这种预感并不能使一个科学记者太在意。毕竟,库柏来到这里是应联合国太空署的要求。太空署总喜欢搅和在公共关系中,特别是在编制预算前,在那个拥挤不堪的世界为更多的道路、学校、海洋农场叫嚷或是抱怨白白流入太空的数十亿元的时候。于是库柏再次巡游月球,每天传回二千字的稿子。尽管新鲜感已经消失,库柏面前仍旧静卧着一个非洲般大小的充满神秘和奇迹的世界——一个有详细地图但几乎完全没被开发的世界。离加压罩、实验室和航天港一箭之遥的地方就是那沉睡中的空间。它将在接下来的几世纪中不断激励人们探索。当然,月球的一些部分是大家熟知的。谁没有见过迈尔英姆布理姆平原上尘封的刻痕?在它那闪烁标塔旁的一块金属板上,用三种地球官方语言刻着:...
1994 第1期 - 科幻之窗大卫·赫尔 王荣生 译暮色柔和,玛蒂达躺在旧床上,凝视着窗外,心不在焉地揉着大肚子。随后,她向我转过身来,忽然莞尔一笑,脸上的毛孔,痘痕皱成一团,满口肉瘤烂黄牙。在朦胧的微光中,她显得玉手纤纤,难以分辨出手指间多硬结的肉蹼和血管。顿时,我暗自想,孩子会不会象她那样皮肤起疙瘩,硬如石块;或象我一样,手臂细长,腿如鸟腿又细又长,从膝盖处往后弯?从内心讲,我希望孩子象玛蒂达,因为在我的眼中,她长得楚楚动人,不过,我知道很可能孩子哪个也不象。“我饿了,”她说,“我敢肯定他也饿了。你知道我想吃什么吗,希拉里?”她在玩游戏。我也想逗她开心,使我们俩都忘记上顿美餐以来到底多久没有沾东西了,大概有好几周吧。于是,我假戏真做,回忆起她经常在我们从城里垃圾堆中捡起的破杂志上指出的花花绿绿的糖果,说:...
1998 第3期 - 每期一星英子1.心理诊所雷姆大街45号,一座坚固的小楼前挂着“沙德心理诊所”的牌子。75岁的沙德医生坐在宽大明亮的诊室里打量着这位走进来的年轻人。这位20岁的小伙子面色苍白,眼神慌乱,嘴唇稍带紫色,表情像个迷路的孩子。头发雪白的沙德医生带着慈祥的笑容注视着这个小伙子。在他的目光下,这个名叫波朗的小伙子忽然感到一阵深深的悲哀,他无力地跌坐在沙德医生对面,把脸伏在臂弯里,低低地哭了起来。沙德医生显然己习惯病人的这种样子,他没有劝阻波朗,只是走到波朗身后,亲切地搂住波朗的肩头。波朗扑在这个慈祥的老人怀里,放声大哭起来。整整半个小时,沙德医生都这样搂着波朗,让他尽情地哭个够。“好了,现在可以说说你的事了。”波朗终于平静下来后,沙德医生给他端来一杯热咖啡,亲切地坐在他身边,让波朗说说来意。...
2000 第8期 - 人与自然吴燕子组队出发两年前的夏天,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冲毁许多良田民居,一时间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奋斗拼搏,抗洪救灾,险渡难关,同时人们发出疑问:“长江怎么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带着这样的问题,四川省科学探险协会组织了“中国女子长江源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这也是中国第一支女子漂流探险队,它由来自全国各地的11名女队员组成,最大的队员是71岁的刘沙,最小的队员是23岁的鲜红,我也有幸成为11名队员中的一名。8月21日,也就是洪水刚刚被控制时,我们乘一辆标有考察队全称字样的崭新“依维柯”从成都出发,经松潘穿过若尔盖草原出川,顺109国道经西宁、格尔木,翻过昆仑山口,经过八天星夜赶路,于8月29日到达了唐古拉山脚下的有名小镇——雁石坪。...
1997 第4期 - 科幻之窗尼利斯·尼尔森 孙维梓“连一颗行星也没找到,”梯姆的脸气得紫胀,他悻悻离开飞船上的望远镜说,“贝塔星竟然不拥有任何行星!”这个爱尔兰人显得心乱如麻,贝塔星周围本来被认为是极有希望的空间,而他们为搜寻新行星已投入了大笔资金和两年的岁月……黑发的意大利人马乔凑过来,问“果真如此?你能肯定?”梯姆勉强一笑:“我当然肯定,这里就像安里拉的姥姥家新墨西哥州那样荒芜!”混血儿安里拉在飞船成员中年龄最大,他和平时一样默然无语,那张蜡黄的脸上看不出对这个玩笑的任何反应。“再查上一遍如何?”第四位船员埃格建议,他是德国人。接着埃格低头望望自己凸出的肚子,在宇宙飞船里根本别想活动身体,整天不是打牌、睡觉就是吃饭。...
十亿光年 作者:今何在资料0 战舰资料三国银英传(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1 陆伯言 2 伟大工程 3 阿房宫 4 精卫号5 老舰长 6 大扫除 7 兵变 8 新问题9 如临大敌 10 女兵袭击 11 检阅 12 大军演13 狂扫 14 战俘皇帝 15 启航 16 打劫17 对攻 18 点燃 19 准备 20 证明21 重铸 22 对手 23 阿楚 24 报考25 砸锅 26 血统 27 信玄攻势 28 破裂29 出征 30 会战 31 升起 32 旧部33 启航资料0[ TOP ][更新时间] 2009-01-05 15:24:29 [字数] 249多少次我问我自己,我为何出生,为何成长。为何云层流动,大雨倾盆。在这世上,别为自己企盼任何事情。我想飞向云中,只是我没有翅膀。星光在天际引诱我,但触到星星是如此艰难,即使是最近的那颗,而我确实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力量...
2000 第7期 - 校园科幻邓娟“上帝呀,你腾出一点点时间来可怜一下我小小的心愿吧!我只希望能见到传说中那个上面都是树的小岛,是真的树!求您了!谢谢您!”安妮在出海前合着双手把这个愿望许了三遍,又往大海踮起脚望了很久,觉得上帝可能已经听到了才上船。船上的安妮显得格外兴奋,因为他们是第一批坐这种船的,当然已经有些人尝试过坐那种木头造的划桨的船,但那不能在海上航行——太危险了,所以安妮一家决定订购昂贵的船票来感受一下一个世纪以前人们过海的感受。显然安妮的妈妈感觉不怎么好,看她脸色苍白,嘴唇微微颤动,不停地嘟哝:“海底隧道可比这玩意儿好多了——安妮!别拿下头盔!”一会又听见她的尖叫,“安妮!天哪!你怎么能把手伸到水里去!你的防护衣又不是最好的那种,万一水里有什么……”这时,安妮总会撒娇似的说:“好啦好啦!我只不过想真正体验一个世纪以前的人坐船的感受嘛!”妈妈紧紧地拉着安妮,...
1992 第4期 - 科幻故事会李一然当一架行星探测仪围绕这颗行星飞行一圈后,两个刚满19个太阳岁的红色六足生命体便决定,将这颗行星作为它们新婚旅行的第一个宿营地。徐徐下降的飞碟内,一个红色六足生命体兴奋地说:“亲爱的维奇,快看草原上,多么壮观的肿骨鹿群啊!”“你知道在肿骨鹿群后面紧紧追赶的是两只什么动物吗?亲爱的美咪。”“不知道。这种动物有一种身带黑色条纹的黄色绒毛,两只圆眼炯炯有神,跑起来像一阵风,就叫它黄风吧。你说好吗?”“好极了。美咪,你看,黄风已捉到了两只肿骨鹿。看来这场越野赛跑,肿骨鹿输了。”“啊!血!血!”突然,美咪指着电子屏幕叫了起来。从两只肿骨鹿颈部涌出的鲜血,染红了一片草地。两只凶猛的黄风,将两只前爪撑在肿骨鹿的身体上,朝天发出一阵长啸。突然,它们发现一个闪光的圆盘正从天而降。...
1998 第10期 - 封面故事米一我已经很老很老了。已经不再有许多疯狂想法了。年轻的时候,一个接一个想法就像是一些彩色的泡泡不断涌进脑海,涨得我硕大的脑袋像只蜂巢整天嗡嗡作响。地球联邦有一种机构,专门负责向科学家,向社会学家,向艺术家分配可供思想的项目。我是一个思维活跃的科学家,却不能随便思想,必须等待思想分配机构派发任务后才能让脑子转动。平时分派的活不多,大多数时候脑子就得闲着。有官员说,只有在今天这样的福利社会里,人才能得到这样充分的休憩。可世上偏偏有那么一种人的脑子不愿意闲置着,我就摊上了一个。就像许多被称为技术危险分子的人一样,我的脑袋过于勤快,不等分派任务就不断产生新的想法。为了这个总要想出种种发明的脑子,我受到过很多惩罚。但所有这一切,都未能阻止我活跃的脑子不断地思想。最后,便被流放到了荒凉的火星上。...
1998 第7期 - 科幻影视美国科幻频道供稿 胡承斯《迷失太空》是六十年代第一部搬上荧屏的太空幻想电视剧,即是后来在电影界誉为“灾难大师”制片人的欧文·阿勒恩继《海底之旅》后的第二部杰作。如今,另一部耗资1亿美元的同名科幻大片已与观众见面,影片中鲁宾逊家机器人那句“危险!威尔·鲁宾逊!”重新唤起了人们的热情,并成为当下的时行语。电视剧《迷失太空》是1965年9月15日至1968年9月11日期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放的。受该片的启发,新界电影公司以它为蓝本制作了电影《迷失太空》。影片忠实原电视剧的精神,保留了其中的人物,并以更大的力度渲染了跨星系幻想的宏大场面。它是新界电影公司拍摄影片中投入资金最多的一部。影片讲述了一个太空历险故事。鲁宾逊一家当选为第一个试验超空间门和翘曲飞行的家庭,他们的任务是飞往太阳系的最远边际,探索该区域内星球殖民化的可能性。心怀叵测的扎迦利·史密斯博士受...
1999 第7期 - 封面故事唐晓鹏坐在第三排的那个胖老头我很眼熟,但是想不起在哪里见过。索斯比-翰雅拍卖行每年在北京举行一次,我年年参加。为了知己知彼,我一般要把每年的参加者都悄悄摄下来,带回去交给助手去摸他们的底。我可以肯定,这胖老头决不是他们的常客。情况有点令人担忧了,希望他不是冲着“镜框”来的。主意说来就来。我捅捅前面一位熟人,他干这行比我久得多,人也精明。等他回过头来,我眼睛看着地板说:“你知不知道今天谁来了?”他笑了一下:“我知道。”又回过头去。“他变化可够大的。”我说。“是啊,”这厮上钩了,“十二年不见,竟然胖成这样。”十二年?十二年前的一个瘦子?还是个知名瘦子?鲁宾?我又仔细地看了看他。嘿,还真是他。十二年前,这个家伙用他的银行的50%的股份建立了一个“无辜受害者援助基金”,成了焦点人物,以后反而不再露面。这种老家伙钱多得不知道怎么花,正是拍卖行里淘金的人最...
1996 第7期 - 科幻百科吴定柏乌托邦文学的基础是乌托邦精神,而这种精神的本质就是对人和社会的可改造性所持的乐观态度。自古以来,乌托邦思想家个个倾其才华,既精辟地剖析社会现状,又大胆地设想未来美好的社会。他们认为,社会必须而且可以改良,而对未来社会的文学思辨正是作者社会进化论思想的具体表现。《回顾》故事梗概朱利安·韦斯特是波士顿上流阶层的年轻人。他厌恶弱肉强食的资本主义社会,渴望过朴实安宁的生活。长期以来,他为失眠而苦恼。为了营造一个绝对安静的环境,他在屋内地下室里用厚实的水泥墙建造了一个隔音的卧室。此外,他还常常请比尔斯伯雷医生用催眠术助他入睡。一天晚上,他与未婚妻艾迪丝·巴特雷特一家共进晚餐,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回家之后,他让医生作了催眠术,就安然入睡。当他一觉醒来时,睁眼看到的却是一张张陌生的脸。他们问他是谁,何时入睡的。当朱利安得知自己一觉睡了一百一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