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晔卷一上 光武帝纪第一上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发生舂陵节侯买,买生郁林太守外,外生巨鹿都尉回,回生南顿令钦,钦生光武。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莽末,天下连岁灾蝗,寇盗锋起。地皇三年,南阳荒饥,诸家宾客多为小盗。光武避吏新野,因卖谷于宛。宛人李通等以图谶说光武云:“刘氏复起,李氏为辅。”光武初不敢当,然独念兄伯升素结轻客,必举大事,且王莽败亡已兆,天下方乱,遂与定谋,于是乃市兵弩。十月,与李通从弟轶等起于宛,时年二十八。...
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下卷前言第一章1870—1911年晚清帝国的经济趋向1、农业2、手工业4、近代工业5、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6、行政和经济第二章晚清的对外关系,1866—1905年对外关系发生变化的背景1、1866—1875年的对外关系2、帝国主义在边疆地区和朝贡国扩张的加速3、日本对朝鲜的侵略4、“瓜分中国”的危险5、义和团起义7、英日联盟的影响与俄日战争第三章中国人对西方关系看法的变化,1840—1895年1、引言:对外关系的传统观点2、最初的反应和惰性,1840—1860年3、西方力量和财富的冲击,1860—1895年4、对外政策观点的矛盾,1860—1895年5、中国对西方关系看法的延续和变化第四章西北与沿海的军事挑战1、太平军战争以后时期的清朝军队2、回民叛乱及其国际意义...
作者:余华正文中文版自序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长期以来,我的作品都是源于和现实的那一层紧张关系。我沉湎于想象之中,又被现实紧紧控制,我明确感受着自我的分裂,我无法使自己变得纯粹,我曾经希望自己成为一位童话作家,要不就是一位实实在在的作品的拥有者,如果我能够成为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我想我内心的痛苦将轻微很多,可是与此同时我的力量也会削弱很多。...
作者:老舍一 小坡和妹妹哥哥是父亲在大坡开国货店时生的,所以叫作大坡。小坡自己呢,是父亲的铺子移到小坡后生的;他这个名字,虽没有哥哥的那个那么大方好听,可是一样的有来历,不发生什么疑问。可是,生妹妹的时候,国货店仍然是开在小坡,为什么她不也叫小坡?或是小小坡?或是二小坡等等?而偏偏的叫作仙坡呢?每逢叫妹妹的时候,便有点疑惑不清楚。据小坡在家庭与在学校左右邻近旅行的经验,和从各方面的探听,新加坡的街道确是没有叫仙坡的。你说这可怎么办!这个问题和“妹妹为什么一定是姑娘”一样的不能明白。哥哥为什么不是姑娘?妹妹为什么一定叫仙坡,而不叫小小坡或是二小坡等等?简直的别想,哎!一想便糊涂得要命!妈妈这样说:大坡是在那儿生的,小坡和仙坡又是在那儿生的,这已经够糊涂半天的了;有时候妈妈还这么说:哥哥是由大坡的水沟里捡了来的,他自己是从小坡的电线杆子旁边拾来的,妹妹呢,是由香蕉树...
作者:王晓方引言在官场上,你知道什么可能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不知道什么!因为你不知道的事情比你知道的事情更能决定你的命运!王晓方一直自比一株会思想的芦苇,然而,一番痛苦思索之后,他却发现他的思想迷失在芦苇荡中。他不知道是在哪儿丢失了自己,于是借助《约翰福音》:“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令他不解的是,这里的道却成了肉身,怪不得浮士德在思考生命之本源时,不觉间惊动了化身为犬的魔鬼,难道神就是“逻格斯”?不可能,因为梅菲斯特说:“所有理论都是灰色的,生命的金树常青。”王晓方从小就善于爬树,其实,往上爬是人类的本能,当他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推开从政之门时,他就有一种爬树的感觉,矗立眼前的办公大楼是怎样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啊,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株大树能够乘凉,却不能避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骤雨使他像爬在树上的蜘蛛一样只能躲在树皮的缝隙里栖身。暴风骤雨停止...
作者:王晓方第一章 志存高远1.蝙蝠我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从大学时代起,从政就一直是我的理想之光,欲望之火,它像宗教一样,在我研究生毕业时,鼓舞着我以第一名的成绩闯进了市政府那扇神圣而又神秘的大门。我从小就有拿破仑式的野心,但是我不知道这是理想还是欲望。穿过岁月的迷雾,抚摸那些从指间滑过的青春,我发现理想和欲望是很难区别的。有太多的理由证明,理想就是欲望,欲望就是理想。当年,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东州市市政府办公厅时,是有着远大理想的,然而这理想经过岁月的磨砺却越来越现实。这种现实让我不敢放纵自己的感性,否则我不仅生存不下去,还会死于内心。我之所以能坚持住,是因为我有理想,尽管此时我还不知道,这理想是少数人的游戏,我只懂得即使我的理想是少数人的游戏,那也是生活。关于这一点,我与张副市长结缘以后,认识越来越深刻。...
作者:[法]巴尔扎克前言--------巴尔扎克在《幻灭》中描写未来的大作家德·阿泰兹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要像莫里哀那样,先成为深刻的哲学家,再写喜剧。”看来,这正是《人间喜剧》的作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而且他也和德·阿泰兹一样,在巴黎的六层阁楼上受过饥饿和寒冷的折磨,在人类知识的宝藏中耐心地挖掘过,在“毒气熏蒸”的巴黎社会中生活过、搏斗过、感受过。《幻灭》的中心内容,是两个有才能、有抱负的青年理想破灭的故事。主人公吕西安是一位诗人,在外省颇有些名气。他带着满脑子幻想来到巴黎,结果在巴黎新闻界恶劣风气的影响下,离开了严肃的创作道路,变成无耻的报痞文氓,最后在党派倾轧、文坛斗争中身败名裂。他的妹夫大卫·赛夏是个埋头苦干的发明家,因为敌不过同行的阴险算计,被迫放弃发明专利,从此弃绝了科学研究的理想。...
《牛虻》作者:佚名作者简介艾捷尔.丽莲.伏尼契(Ethel Lilian Voynich1864-1960)1864年生于爱尔兰科克市。原姓蒲尔,父亲乔治.蒲尔是个数学家。她早年丧父,随母由爱尔兰迁居伦敦。1882年,她得到亲友的一笔遗赠,只身前往德国求学;1885年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其间还曾在柏林大学听讲斯拉夫学课程。1887年蒲尔学成归国,在伦敦结识了流亡在此的各国革命者。其中俄国民粹派作家克拉甫钦斯基(笔名为斯吉普涅雅克)对她影响最大。在他的鼓励下,她曾前往俄国旅游了两年,和彼得堡的革命团体有过联系。1892年,她和一个受过她帮助、后来从流放地逃到伦敦的波兰革命者米哈依.伏尼契结婚。夫妇一起积极参与俄国流亡者的活动。伏尼契担任了流亡者办的《自由俄罗斯》杂志的编辑,她还出版了《俄罗斯幽默文集》,其中翻译介绍了果戈理和亚.尼.奥斯特罗夫斯基的作品。伏尼契还结识了普列汉诺夫、札苏里奇,并曾...
《早慧成才的奥秘》作者:佚名前言本书即是为满足广大父母“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而编辑的。书中选编的典型人物很多,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有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也有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他们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蕴含着科学、蕴含着智慧、蕴含着经验。作为父母,或是子女,都有必要读一读此书。做父母的可以从中学到教子艺术,做子女的可以从名人的经历中学到成长的经验。当然,这160多位名人由于其所处的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籍不同、接受教育的程度和目的不同等原因,其教育的方法也有很大差异,我们切不可盲目照搬照套,而应该科学地加以分析,然后进行取舍、借鉴。本书10年前出版过,曾受到广大父母和青年们的好评。今天,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又对书中的内容作了些调整和修改,并在每篇故事的后面,又有针对性地选辑了几句精辟的名人格言。它富有哲理性,耐人寻味,可以给人...
《最强雇佣兵》作者:孤狼啸月内容简介:这是几个加入“黑血”雇佣军的中国人的真实经历,他们是一群为了金钱追逐着战争的人,脚步几乎踏遍地球上每一个战场。他们作战勇猛,以身犯险,却从不退缩。杀戮只是他们赚钱的一种方式,营救人质也只是为了赚取佣金。他们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重重迷雾之中,他们能否化解危机成功复仇?在生存和死亡面前他该如何选择?谁才是内奸?他为什么会走上这条不归路?新建黑血雇佣军群24457716楔子山丘之狼2oo4年8月25日东非莫尼比亚第二大城市卢斯卡尼。旷日持久内战将莫尼比亚折磨的满目疮痍,连年的饥荒折磨着这个贫弱不堪战乱连绵的国家,成千上万的人死于军阀混战,然而更多的人却死于饥饿,这个总人口不到一千五百万国家中,灾民人数就占了将近三分之一,每年联合国都会投入巨资运送大批的粮食和药品对其进行援助,然而相对于成千上万的灾民来说这无异于杯水车薪,更让人愤怒的是军阀截留物...
作者:许开祯第一章 山雨欲来1由香港飞往银州的波音747飞机晚点一小时零三分抵达银州国际机场,机上的秦思思跟欧阳默黔终于舒展了眉头,相视一笑,松开了紧紧握在一起的手。这班飞机真是吓坏了他们,在中途转道首都北京时,飞机突然遭遇了强气流,落了几次都没落下来。巨大的颠簸中,对飞机怀有强烈恐惧感的秦思思第一个失声尖叫,她的叫声吓坏了欧阳默黔,也让处于惊慌中的乘客们顿时意识到了死亡的危险。的确,那一刻,怕是全机舱的人,都想到了死亡这个词。情急中,欧阳默黔用力捂住秦思思的嘴,并将她紧紧揽在怀里,一边不停地安慰:“别怕,思思,不会有事的,遇到了点气流,很快就会好的。”一边拿目光示意空姐,让她想办法请前面那个女人安静下来,因为那个女人的尖叫比思思的更可怕,它让思思刚刚消停下来的尖叫声重又响亮起来,两个人简直成了二重唱!任凭他怎么安慰,思思就是不肯安定下来。...
作者:周浩晖惜鳞鱼初夏,古城扬州。前一阵连绵的梅雨把整个城市洗刷得干干净净,现在太阳出来了,便别有一番鲜亮明媚的感觉。街头的那些高楼大厦也似换了新装,它们耸立在灿烂的阳光中,展示出这座城市蓬勃的新生气息。然而古老的东西也并未逝去。它们藏在那些商厦豪楼的背后,藏在那幽深曲折的古巷之中。这里全无都市的喧嚣和繁华,有的只是寂寞的巷道和两侧青砖黛瓦的民屋。一个年轻人正在这古巷中辗转穿行。他穿着洁白的衬衫和笔挺的西裤,一身装扮与古巷的气氛格格不入。他的脚步也过于匆忙,那坚硬的皮鞋踩在光光的石板路上,激起一连串“嗒嗒嗒”的声音,划破了古巷的宁静。拐过了两个弯口,前方的巷道愈发狭窄,年轻人的步履却渐渐彷徨。他似乎急着要去某个地方,但又不知那目标具体位于何处。在一个十字巷口,他终于茫然停下了脚步。...
作者:雾满拦江一微历史祸端:楚卫会盟,楚国强大,两名负责会盟的将军羞辱了卫君,卫国被激怒,宣布对楚国进入战争状态。楚国为了息事宁人,就摘下将军的脑袋,送给了卫君,于是两国和好……仗势凌人往往自取其辱,一切祸端皆有肇始,为人不可不谨慎。权力:卫国国君与楚国会盟,遭受到了楚国两名大将的羞辱,卫君怒不可遏,有心发动战争,恐大臣不肯,回来后不回王宫,结庐于荒郊之中。大臣惊问其故,答:给国家丢了脸,我没脸活了,你们另选明君吧……大臣们无奈,只好宣布对楚国进入战争状态……这个故事说明,你不承认他的权力,你就拥有了选择。破坏:战国年间,中山国君大宴群臣,每人一杯羊羹,但等轮到大夫司马子期的时候,羊羹没有了。司马子期认为自己被羞辱了,郁闷之下,离国出走,游说楚国灭亡了中山国……以一杯羹而亡国,遭受到不公正压制的人,迟早会迸发出他们可怕的破坏力量。...
作者:杨志军第一章 永不消失的藏獒精神(1)远去的藏獒一一切来源于怀念——对父亲,也对藏獒。在我七岁那年,父亲从三江源的玉树草原给我和哥哥带来一只小藏獒,告诉我们,藏獒是藏族人的宝,什么都能干,你们把它养大吧。遗憾的是,这只小藏獒对我们哥俩很冷漠,尽管我们哥俩每天都在喂它,但它从来不主动接近我们,更不会讨好地冲我们摇尾巴。我们不喜欢它,半个月以后用它换了一只哈巴狗。父亲知道了很生气,但也没有让我们再换回来。过了两天,小藏獒就自己跑回来了。父亲很高兴,教育我们说:“我早就知道它会跑回来。这就叫忠诚,知道吗?”但我们依然不喜欢小藏獒,不仅不逗它玩,连喂它也是有一顿没一顿的。父亲说:“你们好像不是我的儿子,居然不喜欢小藏獒,那我还是把它带回草原去吧!它在这里也不习惯,想家想得都没有精神了。”父亲回到草原上去了,那是他工作的地方。小藏獒离开了我们,一晃就是十四年。...
作者:刘雅茹正文引子1700年,如果问中国历史上谁最被文化人推崇,那我肯定一下想起两位来,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就是谢安。从南朝开始,直到明清,随意翻开哪位著名诗人的集子,里面必定会有几首,专门写给谢安。这其中做出贡献最大的,要数李白。仅为谢安,他就写下了至少20首杰作。如果再加上他写给谢安的后人谢灵运,谢脁的,那就更多。摘几句来看看:“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洒。”“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靖胡沙。”“谢公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小注:谢安,字安石,跟王安石的名相同。王安石自己也觉得这很有趣,所以在走访了谢安的遗迹之后,他就颇欣慰地写诗说:“我名君字偶相同”。)...
作者:罗萌《中医不死!》(第一部)第一章 慈禧太后的御医程汉卿跪别宣统帝,离开紫禁城一九龙山绵延腾挪数百公里后,似乎耗尽了大兴安岭余脉的天地灵气,再难抖擞威风设下数不尽的层峦叠嶂,便一起在辽西南奔流不息的雁栖河北岸匍匐下来。九条龙互相缠着搅着,以不同的姿势潜入雁栖河永开不败的浪花之中,形成当地人称为闾阳山的九龙山区最外围的重叠屏障,使雁栖河甩出个优美的大弧弯。因而也便构成了雁栖河南岸名闻遐迩的北方药材集散地——药王庙镇这块九龙戏珠宝地的绝佳风水,也才有了药王庙镇中药市场数百年的兴衰历史。药王庙镇之所以称为药王庙镇,按当地人的解释是:这里原乃药王孙思邈的出生地,宋、元、明、清各朝均有药王庙兴建,故得此名。而据考古学家们考证,孙思邈出生在今陕西耀县孙家塬,这里只是孙思邈外公、外婆的居住地,因而也就是孙思邈生母的出生地,硬叫做药王庙,只是当地人借了个由头为本地贴金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