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第9期 - 科幻迷俱乐部杨蓉老编们最惨的要数这群自讨苦吃的老编们了。本来大家都好好的:宇航员按部就班为下次升空作训练,作家蹲在家里潜心静坐写科幻,编辑忙碌而有序地编发稿子,我们则幸福无比地在家吃零食看电视,过一个愉快而平常的暑假。可是老编们这个时候偏偏要把大家凑在一块。早在去年访美时主编杨潇便已施展“科幻外交”了。那些老外一听说到神秘的东方,眼睛便放亮光;再听说邀请单位是全世界读者最多的科幻杂志,高兴得直喘气,拼命点着头说要来。真正的麻烦在所有活动筹备之时便已开始。北京大会和成都夏令营是连续的,这就意味着本来就人手奇缺的编辑部如今还要兵分两路各自为战。从活动进程到具体布置都需要人一点点落实,其工作量之大明白无误地告诉他们:你必须成为分身博士。...
2000 第3期 - 每期一星陈南夜幕刚一降临,城市里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就迫不及待地疯狂闪烁起来。一个年轻人站在路边,若有所思地盯着马路对面一个巨大的灯箱广告:一个风情万种的女郎,端着一杯葡萄酒,向着匆匆而过的行人露出魅力十足的微笑。女郎身边是几个大字:梦幻葡萄酒。但是他的眼光并没有投在女郎美丽的面容上,却只是专注地盯着女郎手中那一杯琥珀色的美酒。良久,他轻轻垂下头叹了一声:“什么酒能比得上教授的美酒呢?”然后他掏出移动电话,拨通后说:“江冲,我是杨滔……能出来一趟吗?我有事需要你帮忙……我现在在五大道那个大广告牌对面,想找个地方喝点什么……”杨滔一直有点忧郁的脸上突然露出顽皮的笑意,“找不着?别想蒙我,有你的‘小狗鼻子’,我藏在哪里你都能把我揪出来……快来,晚了可就不等了。”...
1994 第10期 - 名著欣赏杰克·伦敦 井力 译我在海水里约摸已经有个把钟头,浑身发冷,精疲力竭,右腿腿肚直抽筋,看来死期临头了。退潮有力地翻腾,我徒然地挣扎着,先前还看得见的海岸边的一排排灯火在眼前悄然飞逝,现在不得不放弃逆流而进的想法,痛心地想着——我这无用的一生将就此濒临结束。我生来福星高照,出生在一个良好的英国世家。从小娇生惯养,但对家庭生活中那种神圣、幸福的气氛却十分陌生。父亲学识渊博,是著名的古董商,对家庭毫不眷恋,终日沉湎于研究工作的抽象思维之中。母亲以她姣好的容颜,而不是见识为人称道,对社会里的谄媚奉承感到十分称心如意。我经受了英国中产阶级于弟惯常受到的正规的中学和大学教育。岁月流逝,我的体力和情欲与日俱增,父母突然发现我的欲念日趋旺盛,想要对我严加管教,不过为时已晚。我为非作歹,干出最放荡不羁、胆大妄为的蠢事,为家人所不齿。父亲声称不愿意再看到我...
1998 第11期 - 科幻影视王荣生《X—档案》是美国90年代最走红的科幻惊险电视连续剧,不仅在美国家喻户晓,而且风行60多个国家。它摘取了“95年最佳科幻电视奖”、“迄今为止最佳科幻电视奖”、“95年最佳科幻电视男主角”、“95年最佳科幻电视女主角”以及“最佳电视剧全球奖”、“美国电视剧最高奖”、“环境媒体奖”等20多项大奖。为了解((X—档案》所以取得如此巨大成功的原因,世界科幻影视权威杂志《SFX》记者采访了《X—档案》的始创者,剧作家兼电视剧制作人卡特尔,从中发掘出不少趣闻逸事。卡特尔从小爱做鬼怪噩梦,想像怪诞不经。后来受曾风行一时的“追杀怪物”电视剧《高尔察克:夜游者》的启发,心里便开始了一个故事的酝酿。在这个故事中,联邦调查局两位男女特工卷进一个阴谋丛生的、受神秘力量主宰的黑暗世界。他一心想通过这个故事创造出“某种非常非常惊骇恐怖的东西”。1992年,卡特尔终身受雇的20世纪福克斯...
杨松涛机器人一旦拥有自我意识,变成了无所不能的“思想者”,人类有希望战胜“他”吗?考验夜色温柔地覆盖着大地,塞恩斯大学一片宁静。校园的中部有一座半球状建筑物,巨大而又庄严。这时,一个黑影正悄悄闪进那扇因为疏忽而尚未关上的大门。他巧妙地躲过电子摄像仪的扫描,来到大厅,迎面便是电子计算机的巨大屏幕。星光透过透明的穹顶映在屏幕上,闪烁着一种神秘的光芒。这就是思想者——整个地球的神经中枢。黑影伸出抖抖索索的手去抚摸屏幕,然后又抚摸键盘,终于又忍不住坐了下来,一个大胆的想法开始在他头脑里酝酿。他想考考这台计算机的智力,于是开机输入了平时碰到的颇为棘手的难题。可几乎是在他敲完回车键的同时,答案就出来了。他似乎不甘心,拿出杀手锏:“请问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能表示成两个奇素数之和吗?”这是一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即哥德巴赫猜想。迄今为止,人类尚未得出最终答案。这回真的把计算机难住了。黑影...
1991 第6期 - 川少杯校园科幻巫雪松初夏的一天傍晚,林迪文夫妇正在自家田里工作。林迪文突然听到空中传来“嘶——”的一声,抬头一看,只觉得眼前有一丝绿光一闪即逝。顿时,远处本还灯光辉煌的市区变得一片漆黑。过了一会儿,空中又是连续的几下“嘶——”声,林迪文发现那便是刚才消逝的绿光,不过不是一团而是几团,它们就停在那儿,是那么的近,而且其中的一团正慢慢地向下移动。近了,近了,林迪文这下看清楚了,那并不是一团光,而是一只正向四面发出绿光的圆盘。“飞碟”!他的妻子宋国芳也发现了它。“轰”,一团桔红的光从圆盘底部喷出,它降落在离夫妇俩30米远的地方……”事过五年之后,此事再次发生。在广阔的田野上,有一座孤零零的旧房子,那便是林迪文家的住房。...
1996 第3期 - ’96科幻文艺奖征文·少昊一秦医生夹在两名黑衣大汉中间,一动也不能动,只好稍稍侧过头,望着窗外的景色。今夜没有月亮,车窗外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清。车行得很平稳,不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车头微微有点上翘——攀山吗?秦医生在心里问自己。车头一晃,忽然又向下倾斜了——也许是下坡?又大约过了两分半钟的样子,“兹——”的一声,轿车终于停了下来。一名黑衣人打开车门,跨了出去,接着是清脆的“啪”的一声,四周陡然间亮起了灯光。秦医生眯着眼睛,被另一名黑衣人推出了车门。他逐渐习惯了光亮,略微四顾:这是一条很长的甬道。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甬道的四壁都很光滑,泛着奇异的金属的光泽,光源不知道在哪里。一名黑衣人伸手在身侧的甬壁上按了一下。立刻,甬壁从中裂开,现出一扇门来。身后的黑衣人用一样很硬的东西顶住秦医生的腰,秦医生只得慢慢地跨了进去。...
作者:玄色上架感言嗯。作为自己在起点第六本上架的书,还是要说点什么吧。下面如果有人嫌啰嗦,可以跳过^_^,嘻,不过个人认为应该会很有趣~如果先说《2013》,就不得不说说《2012》。作为从来不看灾难片的我,能看《2012》,实在是属于奇迹的范畴。我能说出的灾难片除了《后天》……也没别的了,就连这部我都都没看过,只是隐约知道剧情而已。要知道,我喜欢的一直是青春言情偶像剧……喂!那个谁,别吐……这是真话……当然不会是那种很小白的言情剧,就是轻松的那种,可以看了不费脑筋的那种。休闲消遣而已。由于个人爱好原因,就算前几个月《2012》的宣传如潮,我也没有动念头想去看这部电影,直到有一天和朋友约好出门逛街,她临时没空,正好她单位发的一张电影票,多出来了,就扔给了我。说,那电影院就在隔壁,让我打发时间去看吧。...
1991 第1期 - 科幻电影故事陈登一只飞碟在空中飞行,又慢慢降落……一条狗猛然跃起,一口衔住了它。一只只飞盘在飞旋,一条条毛色不同的狗敏捷地跃身而起,叼住还未落地的飞盘。喇叭里传出广播员的声音,“这里是1982年7月4日在佛罗里达州举行的狗叼飞盘大奖赛。”比赛结束,12岁的小男孩戴卫和父母、弟弟准备驾车归家,临上汽车,他们看见一个造型奇特的飞行器从空中飞过。戴卫想训练自己的爱犬阿宝叼飞盘,遭到8岁的弟弟吉弗利大肆嘲笑。吉弗利戴一副眼镜,满脸调皮相。小哥俩互骂“混蛋”、“蠢猪”、“丑八怪”,闹得不可开交。爸爸妈妈停车相劝,弟弟吉弗利乘机跳下汽车到树林边去找小伙伴玩烟花。天快黑了,弟弟还未归家,妈妈叫戴卫去找找。戴卫有点不乐意地带上阿宝,从院子的矮墙翻越而出,穿过铁路,来到树林边。他穿一件蓝白相间的条纹衫,棕色头发,模样很可爱。...
1999 第5期 - 科幻之窗西马斯克 孙维梓长期以来人们嘲笑我是“木头脑瓜子”。尽管大家至今还这样叫,而且嘲笑得更加厉害,不过这已不符事实。我现在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对谁都没透露过这一点,这不能说。一旦大家明白事实真相,就会对我加倍提防。谁也没想到会出现这种事,他们不可能想到。我走起路来仍然那么磨磨蹭蹭,我的目光依然那么空虚,嘴里仍是嘟嘟囔囔地唠叨,胡言乱语。其实这些都是伪装,而且还得防止伪装过头,我要绝对避免引起人们的疑心!这一切都是从那天早上开始的,当时我本打算去钓鱼。早饭时我对妈妈说想去钓鱼,她并不反对。她了解我喜欢钓鱼,钓鱼时从来不会惹出什么麻烦。“去吧,吉姆,”她温柔地说,“鱼的滋味可鲜美啦。”“我知道在哪里能钓到鱼,”我说,“就在阿尔夫家后面的大水塘里!”...
作者:[美]娥苏拉·勒瑰恩译者:严韵本书关键词说明:英文「plane」可解作「飞机」,亦可解作「次元」。作者识希妲·杜立普转换法飞机可达的范围——区区几千哩,世界的另一头,椰子树,冰河,摩洛哥,摩纳哥,喇嘛,骆马,等等——有限得可怜,跟机场简直没得比;善于运用机场的高手,可以体验到各式各样包罗万象的经历。飞机狭小、拥挤、混乱、吵闹、细菌滋生、令人不安、百无聊赖,在完全不合理的时段供应难以下咽的食物。机场虽然比飞机大,但同样人山人海,空气恶劣,充满噪音,压力紧绷,而且食物常比飞机餐还难下咽,全是一团团油炸的不明物体,吃东西的地方更是令人沮丧得想自杀。飞机上,每个人都被安全带牢牢绑在座位上,只有短暂空档可以移动,获准排队等待清空膀胱,终于快轮到进入厕所小隔间时却又被唠叨的广播赶回座位,再度动弹不得。机场里,人们拖着大包小包行李在永无尽头的走廊匆匆忙忙跑来跑去,活像想逃出地狱...
2000 第5期 - 科幻影视顾燕诚故事发生在美国Metro市,这天,正如往常一样,大街上熙熙攘攘,保安警察约翰·布朗吹着口哨在执行他的巡逻任务。“早上好,布朗警官!”“早上好!”布朗回答。突然一辆满载乘客的大巴士飞驶而来,司机想控制车速但车怎么也不听使唤。“啊……走开!”他大声嚷着并用手拍打着方向盘。“救命!”车上第一排的小女孩大声叫着,她的手上还抱着一只小花狗。这时有四个小女孩并排横穿马路,其中一个牵着小黑狗。“约翰叔叔,快救命!”车上那小女孩又叫起来,车上的乘客知道几分钟后一场惨剧将发生,大家都叫嚷着,还有人把写着“救命”的纸牌伸出车窗外。“布朗警官在哪里?”正在路上行走的布兰达大声喊着。约翰·布朗突然反应过来,他向过马路的四个小女孩奔去,并将那只小黑狗抓起向空中扔去,然后两手左右各夹住两个女孩送往横道线的那端,飞速失控的大车从他身边驶过,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忽然,他奔向...
作者:[英]威勒德·普赖斯第一部:亚马孙探险1、神秘的电报基多酒店的大厅里,有一条剥制的鳄鱼标本。哈尔坐在鳄鱼头上擦枪,酒店老板唐·彼德鲁对他说:“是的,你们就要见到世界最长的河流,世界最大的从来没人考察过的林莽,世界天然资源的最大宝库。总有一天,亚马孙河要哺育全世界。”“那儿真的有像这家伙一样大的鳄鱼吗?”哈尔问。在他看来,狩猎比哺育全世界更有意思。“嗬,比这还大呢。要是想给动物园逮动物,你可算是找对了地方。嗨,我听人说,世界各地的野生动物全搁一块儿,也比不上亚马孙河流域的野生动物品种齐全。这一点,您可比我在行。”他转过头对哈尔的父亲说。每当人们想了解动物方面的问题,总习惯于向约翰·亨特请教。他研究和收集动物已经20年了。布朗克斯动物园的狮子莫莉死了,主任就给约翰·亨特打电话,让他下次再去非洲时,顺便给逮一只;里恩格林马戏团的巨蟒,由于配合上的小小失误,一口把一只值...
1994 第9期 - 科幻之窗戴维·W·赫尔 倪仅仁 译那天清晨,我一觉醒来,发生了一连串奇怪的事,可当时我并未察觉。平常,每天早起时,我总是懒洋洋的。因此,起床时开灯灯不亮我没有在意,进浴室洗澡,淋浴不来水我也不怎么吃惊。我睡意朦胧,心想恐怕是灯火管制吧。我住的公寓老是受到灯火管制的折腾。我踉踉跄跄地摸到家用电脑终端前,正要接通公寓管理人员,猛然听到闹钟的鸣响,我编进的大提琴协奏曲程序已开始。只听见一个从容不迫的声意倒数至第二。我顿觉有点蹊跷。此时,那声音数到了零,便说话了:“你私闯民宅,违反了市政法规第13842.736条。你必须立即离开。这是警告。”话音刚落,便响起了尖利的警笛,典型的防暴警笛,用以驱散骚乱的。谁要是不戴防护装置多听一会儿,耳朵不震聋、神经不震错乱才怪呢!...
1996 第10期 - 世界科幻史画帕特里克·摩尔 罗定国会飞的机器科幻作品中的硬件对科幻的生命力至关重要,只有科幻才是敢于以一个新机器或一种新的科技思想作主角的唯一的文学形式。只要稍微浏览一下早期的科幻插画,就能发现飞行机器是最早的科幻硬件之一。以现在的眼光看,如果一个人乘坐达·芬奇设计的直升机,那么无论他怎样拼命扇动它的双翼,那直升机也决不会离开地面。然而比起1886年凡尔纳为推动其云中快艇而构思的桅杆尖顶上的小轮子来,达·芬奇的设计肯定更切合实际。毫无疑问,格兰特·达特的科幻插画中的那些飞行器虽然是最不切合实际的,然而却是最迷人的。他那些荒唐的飞机一般都有翅膀和自动推进装置,偶尔也会出现一些由人操纵的飞机。H·G·威尔斯在1907年写的《空中大战》把这一题材发挥得淋漓尽致:一列巨大的飞行舰队轰炸美利坚合众国,紧接着是大量的空降兵入侵,随后情节迅即展开,大英帝国和法兰西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