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1796 >

第131章

崛起1796-第131章

小说: 崛起179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澍不是死读书的人,对经义的理解很深刻,相对于八股他其实更喜欢这种随意的写作。
  可是其他人就不一样了,有许多人再看到不能用八股文的时候,都是如丧考批,抬起了手中的笔却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有的甚至一时之间失态,开始大喊大叫,没一会便被士卒给拖出了考场,失去了科考的资格。
  陶澍很快便进入了状态,并且感觉有如神助,没一会便写满一大半张的纸。
  这场考试要进行一天,中午的时候考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考虑是否吃饭。
  进度快的考生自然可以趁机吃一些东西,补充一下体力,可是进度慢的考试有怎么敢耽误时间,只能硬撑着。
  期间不断有体力跟不上的考生晕了过去,被人抬出去医治了。
  陶澍完成考试的时候,里结束还有一段时间,他虽然对自己有自信可是也不敢大意,便开始认真的看起自己的试卷来。
  一直到外面通告停止答题之后,陶澍才随着众多的士子一起离开。
  陶澍随着人流离开考场之后,便来到了住的客栈,等待明天放榜。
  而高鸿信对这次大考是很关注的,这次的第一题策论天下大事便是他亲自添加的。
  虽然高鸿信自己没有考过科举,对八股文也没有多大的感受,可是看多了前世对八股的诟病,搞化工新自然不喜欢八股,因此才力排众议提出要求不能用八股。
  考卷先要经过考官们逐个批阅,然后选出其中认为优秀的作品,排除大体名次,然后呈报给高鸿信。
  考官们阅卷的速度很快,连夜批改,第二天一早便将名单还有考卷呈递给了高鸿信。
  由于是第一次举办科考,高鸿信也是第一次看古代的考卷,兴趣还很浓厚。
  开始看了起来,不过当他看了几个之后便没有了开始的尽头,考生们毕竟十年寒窗,用词用典都很艰深,高鸿信学习注重实用,对于一些地方自然不会很理解。
  到后来高鸿信便不再细看,首先看看考生的名字、籍贯,接着是字,然后略微看一个大概便算是过了。
  当高鸿信看到陶澍名字的时候,便开始留心起来,作为高鸿信的重点考察对象,高鸿信自然要自信看一下陶澍的作品。
  看完之后,高鸿信对陶澍还是很满意的,虽然不能说是文采最好的,但是肯定是这批士子当中最有远见的。
  陶澍对如今的局势有着自己的看法,对于清廷的前途很担忧,他认为在此后的十余年战乱将持续不断,主要的战场便在中原。
  另外,陶澍还对现在东南的局势表示很担忧,如果清廷失去了东南,那么天下的局势将彻底倒向义军,清廷与义军的实力将不相上下。
  总体来说高鸿信还是很满意的,虽然其中并没有什么超出时代的远见,可是这个信息闭塞的时代,能对天下大局有透彻的看法已经很难能可贵了。
  等高鸿信看完所有的考卷之后,看了看手中考官们拟定的排名,一眼便找到陶澍的名字,排名也不低是第四名。
  高鸿信想了想,然后将陶澍的名字从第四改到了第一,然后有调整了几个人的名次便将派人将孔志尚传了来。
  “这是我拟定的名次,你们按这个颁布吧。”高鸿信笑着说道。
  孔志尚接过之后扫了一眼,见与他们拟定的并没有多大差别,只是几人的名次有点小变动,对于排名第一的陶澍,也没有异议,陶澍的试卷他也看过,确实立意深远,只是因为文采要差一点所以才排在第四。
  孔志尚领了旨意之后,便退了出去。
  从早上开始,放榜的地方便聚集了不少的人,陶澍也在附近的酒店着了个位置等待了起来。
  陶澍心里对于这次大考的名次还是很看重的,文人也有好胜之心,他本就是朝廷正规的举人出身,如果连这么个考试都不能有所作为的话,那只能说明考官有问题了。
  “出来了!出来了!”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呼喊,陶澍听见之后,也随着众人朝着外面走去,想要到榜单跟前看个清楚。
  
  第二百四十章 发展
  
  更新时间2015…3…15 9:17:54  字数:2124
  陶澍还没有走到近前,便听到有人说他的名字,说第一名便是他。
  陶澍听后怔住了,他虽然自负可以上榜,但是也没有觉得自己能拿到第一。
  这次大考虽然规模很小,可是肯定有一些有实力的人,如今听到自己是第一,自然有些意外,接着便是欣喜。
  读书人就是要通过科举才能比出高下,虽然这种方式不一定是最准的,可是也相差不远。
  陶澍觉得自己还是要亲眼看一下,然后接着往前挤去,可是人实在是太多了,是在挤不进去他只得暂时先放弃,退了出来。
  “明天汉王要在王府召见所有上榜的士子,请各位士子明天午时准时到汉王府。”最后一名放榜的官员开口喊道。
  陶澍听到之后记了下来,前面的人自然不会一直呆在那里,在榜上看到自己名字的很快便高兴的走了,没有看到名字的有些神情沮丧,总想着多看几遍能不能从角落里看到自己的名字,知道看过三四遍之后,才彻底死心离开。
  陶澍并不着急,等着人们逐渐离开了,陶澍才穿过稀稀拉拉的人群来到了榜单之前。
  别人说他是第一名,他自然先朝着第一名的位置看去,事情果然是如此,他的名字处在最高处,非常的明显,“第一名,湖南安化,陶澍”
  陶澍虽然心里早有所准备,可是还是有些失态,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榜单前的士卒看着陶澍的笑脸,都能猜的到这位士子肯定大名在榜。
  陶澍在榜单前站了一会儿,回过神之后,顿时觉得自己失态了,然后匆匆离开回到了客栈。
  回到自己房间之后,陶澍心情难以平静,现在义军下去科举还不算正规,最高也就到举人级别,陶澍现在可以说在汉军辖区是第一人了。
  陶澍高兴过后,自然要考虑明天汉王宴请的事情,他要不要去。他对汉军虽然心里不厌恶,可是也不一定便要投向汉军。
  可是他现在已经身不由己,如今他身为这次的第一名,朝廷一定会得到消息,他可以想象到他的下场,肯定会被革除以前的所有功名,并且被通缉。
  陶澍现在有些后悔当初没有用假名了,以前只闲着来看看,因为不服输打算与士子们比一比,没有想到现在会是这种局面。
  思虑了半天,陶澍最终决定去参加汉王的宴会,如今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前面是火坑的话,他也只能往里跳了。
  陶澍这一晚睡的很不平静,因为看不清自己的前路,心里有些发虚。
  在各种思绪当中,陶澍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彻底进入睡眠。
  这一夜肯定不只是陶澍会失眠,同样失眠的还有身在同一间客栈的彭浚,单秉鉴府邸的单成敬,还有与单成敬一起回来参加考试耿一诚。
  对于陶澍高鸿信之所以熟悉,是因为他提拔过左宗棠、胡林翼,并且还是两人的岳父。
  而在历史上曾经担任过内阁大学士的彭浚却没有听说过,这也并不能怪高鸿信,毕竟清朝的官员那么多,高鸿信也不可能每个都记得,只能记住一些很突出的,或者与只关联的人物。
  向陶澍本身能力就很强,又有左宗棠、胡林翼的关系,并且他还跟王鼎关系很好,这便不由得高鸿信不知道了,就算不了解生平事迹,名字还是听说过的。
  而彭浚相比来说只能说太低调了,高鸿信因此才不知道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名人。
  不过有能力的人是怎么都掩饰不了的,虽然没有高鸿信的特别留意,最后彭浚还是考了第四。
  这次彭浚来参加科考是背着家里来的,他所在的家族是一个大家族,是从唐代传承至今的一个书香世家。
  家里自然不可能同意彭浚参加汉军的科举,虽然家乡衡山已经被汉军占据,但是家族还是秉承着清廷才是天下正统的观念。
  彭浚这次从湖南一路北上来到襄阳,自然看到了汉军辖区的风貌,也体会到了汉军的实力,心里对加入汉军有所期待,也肯定汉军会发展的更好。
  单成敬、耿一诚现在都是将领,一个在河南前线,一个在四川,不过两人毕竟是读书人出身,仍然想证明一下自己,因此才请高鸿信批准从前线回来参加科考的。
  不出意外两人都通过了,这次单成敬是十名,耿一诚名次稍低是十五名。
  两人的策论还是很好的,不过两人却吃亏在了文采上,毕竟两人就在军旅,性格中难免沾染军人的气息,字里行间透漏着一股杀气,考官们都是读书人,自然不大喜欢这种杀气。
  高鸿信看到两人用了化名的试卷之后,一眼便认出了两人的作品,不过他并没有改变两人的名次,以免以后两人身份曝光之后,在引起一些争议。
  这次两人都是榜上有名也算是了结了一桩心事,以后便可以专心的南征北战了。
  河南现在局势很紧张,正需要单成敬坐镇的时候,为了这次单成敬回来参加科考,高鸿信特意将身边休息的张修远又派了出去。
  河南现在有着张修远、毛达,足以应付清廷的可能动作。
  而四川虽然现在已经是汉军的囊中之物,可是仍然有西边很北边的广大地区还不再汉军的统治范围,这些地区都是高山峻岭,很难攻克,耿一诚负责这件事情之后,已经渐渐的掌握了在高原地带作战的方法。
  在高鸿信看来,以后耿一诚肯定会委以重任,要想进军高原还得靠着他手下的一批熟悉了高原作战的大军。
  单成敬、耿一诚本身都是书香世家,这次考试不仅是为了完成两人的心愿,也是为了拉拢湖北本地的氏族力量。
  虽然唐朝之后,已经没有门阀了,可是士绅的力量却填补了门阀消失而出现的空白,士绅在这个时代意味着社会的精英,想要更好的治理国家,就必须依靠这些精英阶层。
  这一夜,高鸿信也失眠了,这次科考是开始,也是一个转折,汉军开始彻底朝着正规的国家方向发展了。
  
  第二百四十一章 胡思乱想
  
  更新时间2015…3…15 10:29:10  字数:2083
  一个国家的形成,并不是简单的称王称帝便可以的,还要经过一个沉淀积蓄的过程。
  像元末的朱元璋、陈友谅等人,都是经过数年的打拼、混战,才稳定了内部,统治区真正才成为一个国家的样子。
  而明末的李自成,则是前期没有丝毫积累,骤然壮大,虽然占据了明朝的都城,也登基称帝成了大顺的皇帝,可是根基不牢靠最终只是空中楼阁,稍有外力打击便会轰然倒塌。
  如果没有关外的清朝的话,也许大顺还能有所作为,可是事情没有如果,最终大顺还没有大明坚持的时间长。
  因此根基很很重要,如果根基不牢靠就算表面在光鲜,最后都不会长久。
  而什么是根基,军事实力只是其中的一方面,武功文治缺一不可,现在汉军的军事实力已经很强大了,唯一缺乏的便是文治。
  而这次科考便是高鸿信着手改变这种状态的首次尝试,只要有着远远不断的人才通过科考脱颖而出,汉军的强大便可以预期了。
  高鸿信不是爱想一些不切实际事情的人,可是此时也不由的为汉军的将来,赶到高兴,开始想象着汉军根基身后之后,高鸿信建国称帝,然后南征北战扫平天下。
  其实这也是穿越人士的传统套路,高鸿信前世也看过许多的小说,对这些自然不陌生,可是小说毕竟是小说,永远不可能像自己亲身经历这样生动,自己经历过才知道任何事情都不会那么简单,都要一步步循序渐进。
  如果主角逆天一样三两下便将各种boss打倒在地,那还有什么合理性。
  要知道穿越者本身的存在便是一个大bug了,如果还给穿越者各种金手指,那么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个套路,还有什么意思,脱离了实际的事情,永远都都只是个笑话。
  高鸿信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五年了,他现在已经彻底融入了这个世界,现在就连前世的记忆都开始模糊了,他不知道自己能走到哪一步。
  就算最后能夺得天下,高鸿信估计也不是一两年便可以的,也许要再用五年,甚至十年,高鸿信不着急,他现在才二十岁,还很年轻。
  不过就算是覆灭了满清,高鸿信也轻松不下来,因为这个时代是列强争霸的时代。
  如今的世界已经被西方各个抢过瓜分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位数不多的国家还没有被他们染指。
  如今的中国在各个方面已经全面落后了,虽然差距并不是不可以弥补,不过在高鸿信看来这也需要一二十年的时间。
  到那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