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1796-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的中国在各个方面已经全面落后了,虽然差距并不是不可以弥补,不过在高鸿信看来这也需要一二十年的时间。
到那时候也许刚好赶上1840年,不知道到时因果还会不会发动一场对华的战争,也许这场战争还会因为高鸿信的到来而提前来到。
另外,沙俄也是高鸿信格外担心的一个国家,高鸿信可不想让东北落入这头北极熊的肚子里。
东北对于中国的重要在这个时代没有谁比高鸿信更清楚了,现在中国人口已经达到四亿了,可以说人多地少,整个天下到处都是无地少地的人,如果没有东北平原的缓冲,只要新朝一建立,稳定必然催生更多的人口,到时候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人口与土地的问题,没准高鸿信就要应对接下来的各种起义了。
不过高鸿信现在还不知道沙俄现在在远东实力到底如何,不过他估计也不会太强大,只要整个中国内部稳定,高鸿信还是有信心将国境线维持在尼布楚条约的范围的。
高鸿信当然不会就此满足,他可不想自己的北方有一个随时打自己注意的邻居,可以想想以后中国与沙俄的战斗肯定不会少。
想到了沙俄,高鸿信接着便想到了蒙古,这个时代的蒙古早已经没有了蒙古帝国时期的实力,不仅四分五裂还被喇嘛教弄得没有了丝毫的战斗力,人口更只有可怜的五十多万。
不过高鸿信想要彻底征服的话,也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现在高鸿信还没有好的策略,只能到时候再想办法。
只要东北蒙古没有问题,整个国家才可以说彻底安稳了,而新疆、西藏要评定则要更简单了,只要派一些大军过去,然后沿用现在清廷的制度,那么这些地方不会掀起太大的乱子。
这从清朝灭亡之后,这些地方的表现便能看出一二,最后闹得最多的地方还是蒙古、东北。
清末的历史是高鸿信最熟悉的一段,这给了高鸿信很大的启发,毕竟时间只相差了一百多年,很多事情还是有相似之处的,相互参考之下,可以方便高鸿信做出正确的决定。
还有便是1800年之后,后世人们熟知的各个历史人物便要登上舞台了,这也是高鸿信最大的依仗。
这个时代虽然是封建时代,可是与二十一世纪一样,人才也是最重要的。
龚自珍、林则徐、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磷、石达开、李鸿章……
一想到这些人的名字,高鸿信不由的越加兴奋。
其实1800年到1820年这段时间是高鸿信发展的最好时间,也就是在去年底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并获得了成功,成为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官,实际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独裁者。
紧接着今年拿破仑·波拿巴便率军穿翻越阿尔卑斯山入侵意大利,开始了自己征服欧洲的进程。
此后他还会加冕成为皇帝,并且通过战争征服大半个欧洲,其后他还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法兰西帝国殖民领主(殖民地有法国殖民地、荷兰殖民地、西班牙殖民地等),欧洲各国除英国外,其余各国都向拿破仑臣服。
他还分封他的兄弟约瑟夫、路易、热罗姆为那不勒斯、荷兰、威斯特伐利亚国王,形成了庞大的拿破仑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政奇迹与短暂的辉煌成就。
可以说,这时的欧洲史便是拿破仑一个人的历史,英国以后为了应对拿破仑的兵锋,也不得不专注欧洲,对远东大清便没有了余力干涉,以后等高鸿信彻底统治了这个国家,便错过了干涉的最好时机。
第二百四十二章 体制
更新时间2015…3…16 22:13:23 字数:2153
第二天,宴请各位士子,高鸿信身着一身盛装出席。
士子们见高鸿信出来,纷纷跪地行礼。
高鸿信自从成为汉王之后,威仪自然而然的便逐渐凝重起来,士子们见到高鸿信也不由得感觉一股气势。
“参见汉王!”士子们齐声喊道。
“众位士子都起身就坐吧!”高鸿信笑着说道。
士子们这才纷纷起身,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士子们的座次是按照排名来的,此次上榜的士子一共是一百一十三人,按照每排五人来算,也要二十三排才能坐下。
排名靠前的士子与高鸿信离得最近,也就两三米的距离。
对士子们来说,离得汉王近一点便可以给汉王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这也是这次宴会的最大的好处。
最后的士子则想要通过其他的方式来给高鸿信留下好印象,以便以后能得到重用。
陶澍坐下之后不敢长久直视高鸿信,只是略微的扫了一眼便挪开了事先,他虽然知道汉王很年轻,可是没有料到这么年轻,心里不由暗暗吃惊,如此年轻的汉王能将打下这么大的基业,并且管理的整整日上。
就在第一排的另一侧,彭浚也与陶澍一样,彭浚比陶澍的年纪还要大十岁,此时在看到高鸿信如此年纪便据土城王了,不由觉得自己过去的三十一年白活了一样。
“众位士子都是楚地的翘楚,在这次大考当中脱颖而出,正当其时。今日本王在此处设宴款待诸位,不必拘束,可以尽情的吃喝。”高鸿信笑着说道。
接着转头对边上的侍者说道:“开始吧!”
接着奏乐之声响起,一个个的侍女开始将饭菜端上了餐桌。
高鸿信并没有在这里多带,只是与前面几排的士子聊了两句,然后喝了几杯酒,便离开了。
等高鸿信离开之后,大堂里的气氛才开始活泛了起来。
众人毕竟都是年轻人,而且都是湖北及周围几个省份的士子,就连口音都极为相似。
单成敬、耿一诚老早便聚到了一起,然后便一块四处进酒去了。
两人就在军旅,酒量在军营当中锻炼出来了,比这些士子们要高出一节。
陶澍作为第一名,自然少不了被敬酒,轮番下来没有一会儿便有些支持不住了。
而第二名的应冠宇,第三名的尚学东、彭浚、第五名的薛东钊,都与陶澍一样接受了众人的轮番敬酒。
宴会一直持续到下午才结束,士子们在士兵们的搀扶之下来开了汉王府,并且被马车送回了自己所在的客栈。
虽然现在有了这批士子,可是他们并不能马上便获得重用,也要经过不断的考察,才能确定那些人有能力,能力有多大。
高鸿信早早离开,便来到了书房,孔志尚等人早就等在了这里。
“科举这件事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来我打算改革一下我们现有的体制。我决定实行内阁制度,你们三个任大学士,直接向我负责。处理政务还是像以前一样,你们商量过后给出解决方案,然后上报给孤。这样一来你们也有了正式的名头,名正言顺了。”高鸿信笑着说道。
孔志尚、单秉鉴、高俊茂三人听后都是精神一阵,虽然现在高鸿信还没有称帝,这个内阁也还很稚嫩,可是谁的知道,以后肯定会有更大的发展。
自从朱元璋创立内阁制度之后,宰相便被废止了,内阁大臣可以说是文臣的顶峰了。
如果以后高鸿信称帝的话,那么他们几人也肯定会是内阁大学士,到时候才真的是风光无限。
“这批士子的前五名安排在内阁,成为内阁秘书,可以帮助你们整理一些文案,起草一些东西。而其他的人则根据名次和他们试卷对应的能力安排相关的职司,不过只能做副手。”高鸿信接着说道。
“我们回去便开始安排。”孔志尚说道。
几人都知道高鸿信对这批士子很重视,想要好好利用,好弥补现在汉军缺少可用文官的难题。
“嗯,还有便是明年我们还要再次举办科举,到那个时候,要彻底与正规的科举靠拢,最高到进士级别,并且还要举办殿试。”高鸿信接着嘱咐道。
“臣遵命。”三人赶忙说道。
“好了,不用搞的这么正式,三位都是长辈,如今也没有外人,就不要这么拘礼了。”高鸿信假装说道。
“汉王,此时您的身份已经不同了,您要时刻保持您的威仪。”孔志尚听后说道。
孔志尚毕竟是高鸿信的岳父,见他这么说,高鸿信很无奈。
“不说这个了,说说东南的战情吧!额勒登保恐怕坚持不了多久了。”高鸿信说道。
“张汉朝发起进攻了?”高俊茂问道。
“嗯,情报司的消息,张汉朝两路并进,已经攻克了池州府,如今清军后院着火,前面还有东方平政的大军,可谓处境艰难呀。”高鸿信笑着说道。
“这样一来张汉朝的实力肯定大涨呀,如果他起了别的心思,将东方平政也一举吞并,进军东南的话,那实力很快便会超过我们了。”单秉鉴听后皱眉说道。
“确实如此,我们必须阻止东方平政得到东南,我们要让东方平政留下来牵制张汉朝。”孔志尚说道。
“我已经下令司梦星,如果清廷灭亡或者套脱的话,便给与张汉朝一定的压力,让他放弃攻打东方平政。只是这样一来我们便与张汉朝彻底分道扬镳了,以后我们之间肯定战事不会少。”高鸿信说道。
“这件事也是早晚的事情,也避免不了,既然如此只能面对。”高俊茂说道。
“嗯。”高鸿信深以为然,点头道。
“听说乔同化将军在陕西进展神速,已经攻占了商州、凤翔府,从三面包围了西安府。”单秉鉴这时笑着说道。
众人听后都笑了起来,现在义军的实力越来越强,地盘也扩展迅速。
其实不只是陕西,就连甘肃靠陕西的好多州府都已经处于汉军的控制之下,四川东部已经稳固下来,汉军的政策也跟着推行开来,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第二百四十三章 满城
更新时间2015…3…17 22:20:41 字数:2259
“虽然对东南要格外留意,可是我们的重点还是要放在陕西,,占据陕西之后,我们便可以放心的四处攻伐了。”高鸿信笑着说道。
“元帅还打算增兵?”孔志尚问道,现在陕西已经汇聚了汉军近十几万大军,如果再次增兵的话,总兵力便要突破二十万了,那可真是大军云集了。
“嗯,这次孤打算集中兵力,一举消灭驱逐陕西的清军,然后再荡平甘肃,至于广大的西北地区则不着急,我们可以慢慢攻伐。只要陕甘在手,我们后边便没有了清朝大军的掣肘,也有了稳固的后方。”高鸿信这次是下定了决心,赶在清廷云集大军之前将西北掌控在手里。
众人听后均是精神一阵,如今汉军实力节节攀高,如果占据再据有陕甘的话,汉军便占据了四省之地了,总面积也已经超过了150万平方公里,现在整个大清朝的面积是1310万平方公里,已经站到了天下的九分之一了。
清代基本上因袭明代,但对大部分行政区划做了较大调整,尤其是在康熙年间的分省之举。乾隆中叶(18世纪中叶)以后,全国基本确定为直隶、四川、甘肃、江苏、安徽、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18省,去以上内地十八省外,还有五将军辖区、二办事大臣辖区及内蒙古盟旗。
整个天下精华地区就是18个省,如今汉军便占据了四省之地,已经是骇人听闻了。
另外,张汉朝现在也占据了湖北东部三个府,河南的两个府,安徽的两个府,湖南的一个府以及江西的五个州府。这些地方总共加起来也有两个省的大小了。
再加上东南如今战乱频繁,清廷在东南已经不能实行有效的统治了,现在清廷能够控制的省份也就十个左右。
十个省份看似很多,可是有六七个却是在江南,而直隶、山东、河南、山西却在北地,南北隔离开来,战乱之下南方对北方的支援格外的麻烦。
漕运断绝之后,此时清廷之中已经有人提议采用海运的形式将南方的物资运送到北方来,不过因为争议太大而被搁置了下来。
这一年对于清廷来说是难熬的一年,先是四川战乱不断,并且节节败退。接着东南战乱爆发,结果功亏一篑。
额勒登保率领大军突围,在只能在长江以北与义军对峙。
而长江以南各省的兵力都在平苗乱,剿灭义军的战斗中被抽调一空,此时已经空虚到了极点。
高鸿信亲自率领五万大军支援陕西乔同化,在陕西与清军展开了决战,一举击败了福宁、德楞泰、杨遇春所率领的清军,攻占了西安。
清军在三人的率领之下向被仓皇逃遁,汉军则一路北进攻城略地,势不可挡。
高鸿信站在西安城东北的满族驻防城之上,街上几乎看不到有人出来走动,满城中的满人有势力的都已经逃走了,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