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1796 >

第130章

崛起1796-第130章

小说: 崛起179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妾参见皇上!”睿贵妃走进来之后,先给嘉庆皇帝行礼道。
  “平身吧!”嘉庆皇帝说道。
  钮祜禄氏直起身之后,说道:“臣妾亲手煮了些燕窝,皇上喝一点吧!”
  “嗯,端过来吧!”嘉庆皇帝说道。
  这时边上的鄂罗哩赶忙上前接过了玉碗,将燕窝端给了嘉庆皇帝。
  此时钮祜禄·昭玉已经坐到了嘉庆皇帝对面,正看着嘉庆皇帝喝自己煮的燕窝。
  “嗯,味道很好!”嘉庆皇帝说道。
  “皇上喜欢便好,臣妾看皇上最近太劳累了,皇上应该注意休息呀。”钮祜禄氏说道。
  “你不懂,现在的大清不能让朕休息呀,整个天下压在朕身上之后,朕才知道他的分量有多重。以前父皇在的时候,朕也没有觉得父皇向朕现在这样,难道朕与先皇差的真的那么远吗?”嘉庆皇帝此时心里有些沮丧,乾隆皇帝的盛世虽然有些牵强,可是不可否认,在历代皇帝里论能力乾隆皇帝也是能排在前列的。
  其实现在大清风雨飘摇也不能全怪嘉庆皇帝,毕竟义军起义是从乾隆朝开始的,主要的责任还是在乾隆皇帝身上,而嘉庆皇帝则属于运气不好,这个世界有着高鸿信这个异类,使得义军的发展格外壮大。
  否则只要给嘉庆皇帝时间,义军一定会被剿灭,当然这也不是说嘉庆皇帝的能力有多强,而是他可以凭借绝对的实力对义军进行碾压。
  “皇上英明神武,乱匪早晚会被皇上剿灭的,到时皇上就可以专心民生,再造我大清盛世。”睿贵妃只能安慰嘉庆皇帝道。
  睿贵妃不是揽权之人,对前朝的事情也不太关心,不过她对于天下的局势还是有所了解的,知道乱匪如今异常强大,想要剿灭也不是一年两年便行的。
  嘉庆皇帝摇了摇头,说道:“你也不用安慰朕,朕的能力比先帝差得远了,朕能在有生之年剿灭乱匪,给后继之君留下一个太平的江山已经心满意足了。”
  “嗯,皇上也不必太过忧心,事情有前线的将军呢,不会出什么乱子的。”睿贵妃接着说道。
  “前线的将领都不堪大用,屡战屡败,朕为了大军还不能治罪,有的时候想想,朕这个皇帝做的真是憋屈。”嘉庆皇帝语气有些愤懑,有些无奈。
  这时昭玉也不知道该怎么劝解嘉庆皇帝了,如今嘉庆皇帝心情如此低迷,肯定是前线又出什么问题了,不过她不能问,大清的祖训是**不得干政。
  两人都不再说话,嘉庆皇帝接着匆匆吃完了碗中的燕窝,放下了饭碗。
  “和世泰现在还在内务府当差吧?”嘉庆皇帝问道。
  “嗯,还是以前的职务。”昭玉听后答道。
  “这一直没有给他升迁,你没有怪朕吧?”嘉庆皇帝问道。
  “臣妾万万不敢,哥哥如今在内务府已经是皇上天大的恩典了,怎么还敢有其他的想法。”嘉庆皇帝说道。
  “他的职务也该动动了,明天朕就下旨让和世泰去军机处行走。”嘉庆皇帝说道。
  “臣妾代哥哥谢皇上了。”昭玉听后赶忙说道。
  对于这件事,昭玉还是很高兴的,**中也要借助前朝的力量,虽然她现在地位很高,是内定的皇后,可是还不是皇后,一丝警惕都不能放松。
  “以前是朕冷落了你,你册封皇后的事情一直拖着,朕打算明年正式册封你为皇后。”嘉庆皇帝接着说出了一个昭玉盼望已久的消息。
  “臣妾谢皇上的恩典!”昭玉一时之间兴奋难当,觉得幸福来的太突然了。
  “你应该谢的是先皇!”嘉庆皇帝突然说道。
  昭玉听后有些不知所措,这句话听起来好像嘉庆皇帝对乾隆皇帝直接封后不满,可是语气却又不像是生气,她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嘉庆皇帝看着沉默不语的睿贵妃,也猜到了他在想什么。
  想了想自己刚才的话确实容易让人误解,于是说道:“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说以后你记得先皇的好处便行了。”
  “臣妾记得了。”昭玉赶忙说道。
  “绵恺最近怎么样?”嘉庆皇帝的话题转到了两人的儿子爱新觉罗·绵恺身上。
  一说起儿子,昭玉便来了精神,笑着说道:“最近很好,身体健健康康的,也没有什么毛病,就是有时太调皮了。”
  “男孩子调皮点没事,只是闹出什么危险便行了。”嘉庆皇帝听后说道。
  “嗯,看顾的人多,出不了问题。”昭玉说道。
  
  第二百三十八章 格格不入
  
  更新时间2015…3…13 20:37:27  字数:2149
  嘉庆皇帝有着无限烦恼,而高鸿信则是惊喜连连。
  首先是将四川的清军主力彻底驱逐出川,以后四川对汉军来说就没有任何的阻力了,高鸿信的根基也算是稳固了下来,现在就算清军大军来攻也能抗衡一二。
  其次是欧大龙攻入陕西之后,汉军在陕西也占据了一席之地,为以后的陕西攻略提供了最好的基地,可以说西安已经暴漏在义军的兵锋之下。于此同时,汉军已经与甘肃接壤了,汉军可以开始正式进军西北了。
  其次是江西张张汉邦已经攻克了南昌,张汉朝的兵锋已经对额勒登保形成了两面夹击之势,额勒登保与东方平政的这场大战,就算最后取得了胜利,也会被随后而来的张汉朝击败。
  清军此时有一次陷入了被动,额勒登保此时也许正在为如何应对而苦恼,一场即将开始的大战,却被张汉朝的加入给逼停了。
  对于东方平政来说,虽然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但是对于张汉朝如今的实力也是从心里感到畏惧,两人如今已经是不死不休,如果让张汉朝进入东南的话,也许以后东方平政只会成为张汉朝的刀下亡魂。
  此时东方平政心里确实是担心,毕竟现在已经不是自己了,有了王聪儿以及两人的未出生的孩子,东方平政不得不为未来考虑。
  当然,张汉朝进军东南也是高鸿信不想看到的,毕竟此时东南已经是天下的精华所在,如果被张汉朝得到了,那么楚军的实力飞速膨胀之下,必将与汉军并驾齐驱。
  高鸿信已经有所预感,如果清军这次败退,那么离着他与张汉朝翻脸大战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另外,此时汉军还有一件大事,那便是整个汉军统治区域内的大考要开始了,此时襄阳已经汇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士子。
  这些士子大多是出自寒门,真正的高门大户虽然也有,可是只占很小一部分,毕竟现在局势还不明朗,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有些人还是不会轻易下注。
  这次大考高鸿信也是分等级的,先要在各个州府进行考试,合格的一部分会赐给秀才的出身。
  然后便在襄阳举行一次大考,这次大考完成后,会类似科举给与合格的士子举人出身,至于进士高鸿信现在还不想搞,现在地盘还很小,能来参加考试的人更加的少,选取进士没有什么好处,如果才能可以还可以,高鸿信都会根据史记情况给与举人一定的官职,至于进士只是名字上好听,对于招揽更多的人才来说,却没有什么好处。
  各个州府的考试已经进行完成,合格的秀才也已经选拔完成,参加襄阳大考的名单也已经报到了搞化工新这里。
  高鸿信仔细翻阅着这份名单,打算看看上面有没有熟悉的名字,好发现一两个宰辅之才委以重任。
  可是让高鸿信失望的是,并没有从中发现什么,其实仔细想一想,这个年代湖北还朕没有什么出名的任务,也许有但高鸿信也不一定认识。
  当看到最后湖南士子那一部分之时,终于有一个名字引起了。
  陶澍,湖南安化人,在道光朝的时候,可是做到了两江总督的人物,虽然没有进入军机处或者内阁,可是也属于封疆大吏了。
  接着高鸿信并没有再发现其他熟悉的名字,可是一个陶澍已经令高鸿信很高兴了,毕竟这些有能力的士子,对正统看的很重,很少有投靠义军的如今,义军中的大部分文人,都是被胁迫才不得已加入的。
  此时,陶澍正在襄阳街头闲逛,他还留着一头清朝传统的发髻,与周围的人们格格不入。
  自从高鸿信下令剪辫易服之后,整个汉军统治区人们逐渐的剪掉了辫子,穿着汉服的人们也越来越多,虽然也有顽固不化的人,坚持保留辫子,穿着旗装,只不过挡不住大潮流,只是极少的一部分。
  陶澍老家安化在长沙府境内,刚刚纳入汉军的统治,而他又去京城赶考刚刚赶回,自然没有剪掉辫子,身上穿着的也是旗装。
  走在大街之上,陶澍感觉到浑身不自在,将然由衷身在他乡的感觉,看着周围人的穿着打扮,在打量了一下自身,总感觉自己头上的辫子,身上的衣着给外别扭。
  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周围的环境总是会影响人们的想法,虽然是一样的东西,换个环境便是另一种感受。
  这次陶澍进入湖北境界,便听说自己的老家安化已经落在了汉军手里,同时沿途他也见识汉军的强大,自然对汉军产生了好奇。
  再加上这次进京赶考陶澍并没有考中进士,铩羽而归,汉军又正好要举行大考,陶澍便决定来看看。
  这种大考对陶澍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陶澍怎么说也是正规举人出身,拿下一个府的考试也是轻而易举。
  这次他打算接着去襄阳参加考试的机会,见识一下汉军的最高统治者汉王。
  陶澍家乡便在湖南,与身在北方远离战火的士子不同,他能够更加深切的感受到现在天下的大变,一个不好大清朝便要倾覆,转瞬之间便有可能改朝换代。
  在汉军统治区呆的时间越长,陶澍便越加的赶到汉军的不同,政府虽然现在还很简陋,可是军队实力却很强悍,光从城池当中巡逻的士兵便能看出一二。
  在陶澍心里,不免为大清的前途担心了起来,他毕竟受了这么多年的忠君教育,虽然他并不是迂腐之人,可是想要他短时间内便转变想法从而投靠汉军,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心事重重的陶澍终于来到了这次大考的考试地点,以前襄阳的科举的举办地点,现在经过短时间的扩建,足以当作大考的考点。
  陶澍抬眼看着前面黑压压的人群,足有千余人。
  这次要从这一千多人中选拔出一百五十人,赐给举人的称号,并且以后这些人都可以分配到各县单人实职。
  至于其他落选的士子,也会另有任用,虽然与举人们有所差距,可是对于这些落魄的士子来说已经是格外难得了。
  
  第二百三十九章 出来了
  
  更新时间2015…3…14 21:20:47  字数:2129
  陶澍是在京城见过朝廷进士及第科考大场面的人,自然不会有多少惊讶。
  能让陶澍惊讶的是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参加汉军的科考,按说汉军是乱匪,士子们都应该敬而远之才对。
  这只能说明士子们对汉军的前途已经开始看好了,毕竟从龙功臣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挡得住的。
  就陶澍自己来说,心里虽然一直为自己开脱只是来看看,可是既然参加了汉军的科考,何尝不是已经对汉军的前途有所看好,从而对科考产生了兴趣。
  “时辰到,士子们排队一个个接受检查,然后方可入场。”这时前面的有人高喊道。
  士子们听后都是来了精神,开始整理随身物品,以免有什么违禁的东西,再被赶出场便得不偿失了。
  士子们逐个搜身,检查无误之后便被告知房间号,进入了考场。
  当然也有企图蒙混过关的,不过被查了出来,被几名杀气腾腾的士兵给拖出出去,当真是斯文扫地。
  很快便轮到了陶澍,陶澍自然不打算作弊,也不会私藏什么小抄,很快便通过了检查。
  陶澍进入考场之后,找到了自己的房间,运气还不错,被分配到了天字甲三十一号,周围通透,并且太阳还晒不到。
  进入考场之后,陶澍开始整理自己的东西,科考他已经参加过好多次了,对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事情都一清二楚,也不会手忙脚乱,很快便收拾妥当,只等着知道考题便可以开始考试了。
  一会儿考题有人给他们准备了考试用的纸张,接着考题便便出来了。
  当看到第一题之时,陶澍也愣了一下,实在是这道题的要求有些出乎意料。
  “写一篇关于天下大事的论述,不可沿用八股写法,必须言之有物。”
  现在天下科考都是沿用一样的套路,八股取士,如今这道考题直接便说不能使用八股,这真有点出人意料。
  陶澍不是死读书的人,对经义的理解很深刻,相对于八股他其实更喜欢这种随意的写作。
  可是其他人就不一样了,有许多人再看到不能用八股文的时候,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