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离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还差一个月的时候,在市农机修造厂工作了四十三年的丁十口下了岗。十放到口里是个田字,丁也是精壮男子的意思,一个精壮男子有了田,不愁过不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这是他的身为农民的爹给他取名时的美好愿望。但命运没让了十口有田,却让他进工厂当了工人,过上了远比农民幸福的生活。他对给自己带来幸福的社会感恩戴德,仿佛只有拚命干活才能报答。几十年下来,过度的体力劳动累弯了他的腰,虽然还不到六十岁,但看上去,足有七十还要挂零头儿。早晨,他像往常一样骑着那辆六十年代生产的大国防牌自行车去上班,又黑又顽固的笨重车子在轻巧漂亮的车流里引人瞩目,骑车的青年男女投过了好奇的目光后就远远地避开他,就像华丽的轿车躲避一辆摇...
作者:史杰鹏第一部 故里恩仇第一章 豫章射箭事件征和四年的九月,秋天。大汉的豫章县。赤乌冉冉升上树梢,豫章城邑逐渐笼罩在一片金色温暖的秋阳之中。此刻在南浦里,一个三进有着回廊和高大楼阁的院子中间,人来人往,正在进行着一场筵席的准备。从门前客人到来的数量和筵席的规模来看,应该是例行的年底大铺。虽然自太初改历以来,天下郡县都奉诏以正月为一年的开始,但民间的习惯并不那么容易被完全改变,百姓们用了几百年的《颛顼历》,从楚国一直用到秦朝,又一直用到大汉。每年到了这个桂花将要开尽的日子,他们骨子里便止不住有欢乐一场的冲动,一纸诏令怎么可能让他们完全抛弃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风俗呢?况且就算是太守府和县廷的簿记文书,也仍然经常采用以九月为年底的计时方式,他们又有什么不可以效仿的。...
作者:(清)李汝珍【,】内容简介:奇幻的国度 真实的人心《镜花缘》以一名不得志的读书人为主角,叙述他因不能衣锦还乡,心里郁闷,于是随兄长游遍海外各国,最后上山修道的经过。文体虽近似游记,架构亦如空中楼阁,文意却深长,富含警世劝善的用心。《镜花缘》是叙述唐朝一名秀才唐敖应试考中探花,却被言官举劾他与叛党徐敬业是旧交,因此又被降为秀才。他感慨之余,萌生远离尘俗的想法,适逢大舅子林之洋要航海经商,于是跟随大舅子的商船远游海外,跋涉异域,途中见到许多奇俗怪物;譬如:君子国、大人国、元股国、长毛国、毗骞国、深目国、黑齿国、靖人国、桑树蚕人、长人国、禽兽争王奇观、白民国、淑士国、两面国、厌火国、长臂国、翼民国、豕喙国、伯虑国、巫咸国、女儿国……等等,其中无不用颠覆的世俗图象,反映了浇薄堕落的社会。唐敖繁华看尽、人情尝遍,最终还是遁入山中,修道成仙去。...
作者:孙良申【,】前言让文化经典开启生命的智慧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很快,知识总量差不多十年就增加一倍,而阅读调查显示青少年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上网的时间越来越多。方便快捷的搜索引擎,更是帮助求知者打开了知识之门,有什么不明白的似乎Google一下就解决了。如此背景下,人们很自然地就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要读的书实在太多了,我首先要选择什么样的书来读?时代发展到今天阅读那些语言难懂、内容古典的著作,还有必要吗?其实,这里似乎存在一个认知的误区,认为时代变了古典的著作就已经完全过时了,但事实并非如此。经典著作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源泉,蕴藏着人类几千年来灿烂的文明。特别是那些文化元典著作,更是深蕴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命脉,是一个民族存续的文化基因。只要民族血脉延续着,这些著作就不会过时。虽然岁月流逝了几千年,当代人的生活也和古人有着极大的不同,但对生命价值的探...
作者:[英]迈克尔·道布斯前言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欢笑不长久,欲望不长久,生命本身,也总会走到尽头。这真是至理名言。所以,人生在世,最要紧的就是及时行乐,活在当下,把手中的东西紧紧抓住。为什么要虚度一生去换取入土之后碑头的空文呢?“永存我心”,什么样的蠢蛋才会希望自己的坟头铭刻这样一句空话?这不过是无病呻吟的多愁和伤感,毫无意义。我们还是面对现实吧,人生就是一场零和博弈,输赢高下都在政坛见分晓。不管我们愿不愿意,都是这条路上无奈的过河卒子,只能一路向前。“永远被亲朋敬重和怀念”,这也是司空见惯的俗套碑文。千万别刻在我的墓碑上。一个人要拼搏奋斗,动力绝不来自于敬重,而是恐惧。恐惧于一无所有间诞生泱泱帝国,于乱世狼烟中催生惶惶革命。恐惧是伟人成功的秘诀。如果别人害怕你会将其毁于一旦,彻底打倒,那自然会对你毕恭毕敬,俯首帖耳。最原始的恐惧令人陶醉其中,势不可挡,冲击...
一黎明时分,震耳欲聋的连串巨响把正在恶梦中挣扎的孙寡妇惊醒了。她折身坐起来,心里在嘭嘭乱跳,头上冷汗涔涔。窗外,爆炸的强光像闪电抖动,气浪震荡窗纸,发出嗦嗦的声响。她披衣下床,穿上蒲草鞋,走到院子里。没有风,但寒气凛冽,直沁骨髓。她抬头看天时,有一些细小冰凉的东西落在了脸上。下雪了,她想,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保佑我的儿子平安吧。攻打县城的战役在村子西南二十里外进行,大炮的阵地设在村子东北十五里的河滩柳树林里。炮弹出膛的红光与炮弹爆炸的蓝光在东北和西南方向遥相呼应,尖利的呼哨把它们联结在一起。三天前,民兵队长带着人来把院门和房门借走了,说是绑担架要用。他们噼哩喀啦地卸门板时,她的心情很平静,脸上没有难看的表情,...
第六卷序《剑桥中国史》第六卷译名的翻译说明于下:中文译名依然采用威妥玛-翟理斯拼写法(Wade-Gilis sys-tem),在现有拼写法中,这是英语写作中最常使用的翻译中文文献译名的拼法。有一些例外情况,将在下面加以说明。日文译名依然采用赫伯恩拼写法(Hepburn system)。蒙古文译名采用田清波创制的拼写法,见《鄂尔多斯字典》,卷 3,《古代蒙古书面语词汇索引》(北平,1944 年)。稍有变化的是将田清波拼法中的 q 改为 kh,r 改为 gh,■改为 ch,■改为 sh,■改为 j。藏文译名采用萨拉特?钱达?达斯《藏英大词典》(加尔各答,1902 年)的拼写法。波 斯 文 译 名 采 用 国 会 图 书 馆 的 拼 写 法( they Library of Congress...
作者:[美] 约翰·托兰姓氏的由来阿道夫·希特勒家世是非混乱和复杂,希特勒这个名字的由来,应由他的祖父说起,这位德国未来元首的先祖,世居在瓦尔德维特尔,这位于多瑙河和波希米亚,摩拉维亚边境之间奥地利的一个县城,此处属森林茂盛的丘陵地区,也算是奥匈帝国的穷乡僻壤,此处有如捷克农民般的近亲通婚,而后来阿道夫·希特拉的父母便是,他们的私生子女很多,阿道夫·希特勒的祖父本名叫做约翰·格奥尔格·希特勒,希特勒(Hitler)这个姓氏是阿道夫的祖父把原本的姓氏希德拉(Hiedler)改掉而来,阿道夫的父亲本从母姓,这是因为阿道夫的父亲阿洛伊斯·希特拉也是私生子,他出生于1837年6月7日,在39岁之前一直袭用母亲姓氏施克尔格鲁勃,因此阿洛伊斯·施克尔格鲁勃这个名字伴随了阿道夫的父亲大半生,虽然人们没有证据证明约翰·格奥尔格·希德拉便是阿洛伊斯·施克尔格鲁勃的父亲,但后来约翰·格奥尔格·希德拉在销声...
作者:熊培云梁文道序 允厥执中首先,这个书名就好,非常准确地捕捉到了近年中国的时代精神,以及过去三十年变化的要点。我们知道,中国曾经是个“全能主义国家”,政府无所不能,人民则无所逃于天地间;几乎你想得出来的所有事情,皆在政府的规划之下。大如产业结构、资源分配,小如个人的娱乐方式、家庭生活,全都离不开国家的指挥布置。我还记得农村里的长辈告诉我,在文革高潮的那段期间就连新春拜年也不行,大家道上相遇,只能暗自点动手指,权充作揖。而改革开放,就是一个国家退却的历程。今天的年轻人可以选择听摇滚,也可以崇拜周杰伦,因为国家不管了。毕业之后,政府不再为你分配工作;独立成家,你也不能指望政府替你安排住处;生病入院,你发现公立医院要先跟你算钱;甚至报案申诉,有时候也得花钱才能买到你以为不用钱买的服务。这个国家到底怎么了?它还要退到什么地步?为什么你觉得它不该退避的地方,它偏偏不在;...
作者:马伯庸不过我尤其喜欢“第二生活”这个讲法。凭什么猫有九命,人却生死一线?上帝于是公平,说人命既脆弱,那就靠体验多活几回吧。体验就是要造环境,你到江南看“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是一种体验,到漠北看“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又是一种体验;你“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是一种体验,“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又是一种体验。再说短篇。短篇是吝啬鬼,也是薄命才子。吝啬鬼是自己省不肯多给别人;薄命才子是一看就知道有才,不过很快就玩完了。于是,我们哗啦啦树一大旗,上书:短腔调。若有左右门脸,分别写: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文斗亦如武斗,长强短险。长篇写得好,自然是强,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长篇写得好,完全是一个自我战胜的过程,心思必有沉潜,结构务必坚实,体力也要...
作者:[法]小仲马一我认为只有在深入地研究了人以后,才能创造人物,就像要讲一种语言就得先认真学习这种语言一样。既然我还没到能够创造的年龄,那就只好满足于平铺直叙了。因此,我请读者相信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故事中所有的人物,除女主人公以外,至今尚在人世。此外,我记录在这里的大部分事实,在巴黎还有其他的见证人;如果光靠我说还不足为凭的话,他们也可以为我出面证实。由于一种特殊的机缘,只有我才能把这个故事写出来,因为唯独我洞悉这件事情的始末,除了我谁也不可能写出一篇完整、动人的故事来。下面就来讲讲我是怎样知道这些详情细节的。一八四七年三月十二日,我在拉菲特街看到一张黄色的巨幅广告,广告宣称将拍卖家具和大量珍玩。这次拍卖是在物主死后举行的。广告上没有提到死者的姓名,只是说拍卖将于十六日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五点在昂坦街九号举行。...
作者:海棠推荐序我以为,陈白露小姐是我的朋友。仿佛她就在我身边。 她有着我诸多朋友的影子,或许是现实中从未曾出现的朋友的影子。《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就是其中之一。陈白露是戏文系毕业的,她原本可以是一名编剧,在这方面她有天赋,当同龄人还在做枪手的时候她已经能接到独立的本子了。 但那次她遇到了王制片。太阳底下无新事,她遇到了潜规则,保住清白的代价是丢掉工作。 她有自己的原则和坚持,包括陈言在劝她的时候,陈白露说我是学电影的,这是我的事业啊。最后的结局,出乎人的意料,正如同陈言所说,“除非亲眼见到她我才信”。最后的结局,我不忍心告诉你,还是你自己走进这个世界吧。莫言说过,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没用处。...
作者:梁晓声【,】【作品简介】安庆市,西部某小城,二十年前还是默默无闻的小县城,如今却发展得近乎神速,人口、环境、经济都有了跳跃性的飞跃,是一个能让人心稳定安居乐业的好地方。安庆市的发展变化离不开李一鸿。李一鸿,性别男,刚过知天命之年,丧偶,育有一儿两女,为人正直不阿、善良朴实、热心助人、不为名利。李一鸿的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却在某一天得知自己被以前的老馆长推荐成为市政协委员。这本来是件让人高兴的好事,却让从来没有从政过的李一鸿犯了难。当上政协委员,周围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百姓称道,家人发难。一天,一封来信打破了李一鸿心中的平静,信中所描述的教育腐败惨象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此外,信中锋芒所指的安庆市一中,自己的恋人杨亦柳就是该校校长。检举信在无意中丢失,过段时间后却被人在网上以李一鸿的名义“晒”出来。信中的内容被人添油加醋,此信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挺李派”和“倒...
作者:石钟山第一章1《古城晚报》文化娱乐版发这样一条消息:“古都文化影视公司总经理刘公达透露,当红青年女演员朱青近日将与古都文化影视公司签约三年。朱青的年薪以及其他待遇刘公达总经理并未透露……”那天的《古城晚报》还对朱青近年来参加演出的影视作品以及担任的角色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几幅朱青的剧照也赫然出现在报端。关心朱青的市民看到了这条消息议论纷纷,朱青是位业余演员,能与古都影视公司签约,这是古城影视迷们值得庆幸和骄傲的一件大事。近年来,演员朱青的名字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她靓丽美好的形象深得人们的喜欢。这条消息发表后的第二天大清早,古都影视公司门前便人头攒动,他们纷纷打听有关朱青的消息,希望能得到朱青的签名,或者一睹朱青的风采。...
作者:[美]孔飞力译者:陈兼、刘昶正文第一章 中国窃贼传奇 1768年,中国悲剧性近代的前夜。 某种带有预示性质的惊颤蔓延于中国社会:一个幽灵——一种名为“叫魂”的妖术在华夏大地上盘桓。 ①据称,术士们通过作法于受害者的名字、毛发或衣物,便可使他发病,甚至死去,并偷取他的灵魂精气,使之为己服务。这样的歇斯底里,影响到了十二个大省份的社会生活,从农夫的茅舍到帝王的官邸均受波及。②对于我们来说,这一切又有着什么意义? ☆★☆★☆★☆★ ① 关于这一案例的原始文件,已于1930一1931年由北平古官博物院在《史辩旬刊》中编辑出版(1963年台北国风出版社重印)。有这一问题的学术讨论,参见参考书目中所列:德·格鲁特、恩特曼、孔飞力、以及谷井俊仁等人的著作。...
作者:纳川《省委大院I》 第一部第一章(1)在出任西江省省委副书记之前,王一鸣已经做了八年京官。俗话说,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不到广州,不知道钱少;不到深圳,不知道身体不好。老百姓这几句简单的顺口溜,把三个城市最鲜明的特征勾勒了出来,简直是活灵活现。没有进京之前,王一鸣曾经创造了几个官场神话。29岁,成为自己的老家清江省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31岁,成为正厅级干部;32岁,出任江北市市长,是全省当时最年轻的地市级正职;35岁,被中央组织部作为副省级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并到中央党校,进入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脱产学习一年;37岁,他终于像众人预测的那样,顺利进入北京,出任S部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副部级高官之一。在他的老家,王一鸣成为整个县城、地区,甚至省城里,议论最多的焦点之一。从小学到大学,凡是教过他的老师,都努力回忆他当初的样子,用他勤奋好学的故事,激励一届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