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约翰·迈吉译者:吴溪《股市心理博弈》:这是一本什么书?(1)我得承认,至今我没有看过《股票趋势技术分析》,所以对《股市心理博弈》一开始没有读懂。后来,硬着头皮翻完,读了个一知半解,懂了个大概,但离迈吉要传达的微言大义尚有十万八千里。我不知道解读该书的主题和迈吉的贡献是否会存在误读,但有一点可以很肯定,这不是一本容易读的书,至少,它绝对不像《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那样,读它不一定能致富,但不读它一定不能提升修为!这种改变是应当的。对任何一个想在投资领域收获成功的人来说,他们不能低估投资时的心理状态和理念想法,一定程度上,那些参与华尔街游戏并是常胜将军的人都拥有非凡的适应能力、杰出的技战术和正确的思维方法。事实是,成功的股票交易者需要与众不同的非凡心态。然而,太多人受到了世俗偏见的误导,又有太多人接受了错误理论的灌输,于是,如迈吉所说,“...
作者:[波兰]卢卡西维茨译者:李真、李先焜--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波兰〕卢卡西维茨著李 真 李先焜译-- 2目 录第一版原序……………………………………………………………………1…第二版原序……………………………………………………………………4…第一章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系统的要素………………………………8…1。亚里士多德式三段论的正确形式……………………………………8…A2。前提和词项…………………………………………………………1…1A3。为什么单一词项被亚里士多德略去了……………………………1…5A4。变项…………………………………………………………………1…7A5。...
序言译者序前言第一章 如欲采蜜,勿蹴蜂房第二章 与人相处的大秘窍第三章 左右逢源的方法第一章 如果这样做,你将到处受欢迎第二章 如何给人好印象最近我在纽约参加一次宴会,其中有位客人,她是刚获得一笔遗产的妇人。她似乎急于使人们对她留下一个愉快的印象,她花了很多钱买了貂皮外衣、钻石、和真珠,可是她就没有注意到自己脸上的表情。她那副脸色神情,显得那么刻薄、自私。那是她不明白男士们所赏心悦目的,是女士们表情中所表现出的那份气质、神态,而不是她那付雍容华贵的打扮。 司华伯曾经告诉过我,他的微笑,有一百万元的价值。他所暗示的,或许就是这个真理。司华伯有他今日的成就,那是该归功于他的人格,他的魅力,和他那种特殊的能力。而在他的人格中,最可爱的因素,就是他令人倾心的微笑。 有一次,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去拜访雪弗立,说实在的,我很失望。他沉默寡言,跟我想像中完全不一样……直...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开篇第一回 地产大腕的“初夜”众生相(1)第一回 地产大腕的“初夜”众生相(2)第一回 地产大腕的“初夜”众生相(3)第二回 地产大腕们的身家背景(1)第二回 地产大腕们的身家背景(2)第二回 地产大腕们的身家背景(3)第三回 大腕们早年间用过的阴招、高招第三回 大腕们早年间用过的阴招、高招第三回 大腕们早年间用过的阴招、高招第四回 如何走过灰色区域(1)第四回 如何走过灰色区域(2)第四回 如何走过灰色区域(3)第四回 如何走过灰色区域(4)第四回 如何走过灰色区域(5)第四回 如何走过灰色区域(6)第四回 如何走过灰色区域(7)第四回 如何走过灰色区域(8)第四回 如何走过灰色区域(9)第五回 拆迁(1)第五回 拆迁(2)第五回 拆迁(3)...
作者:木木爆笑2011年各地高考零分作文四川:《总有一种期待》高考零分作文之《总有一种期待——我想找媳妇》,经典到让你无语!汽车渴望公路,花草渴望雨露,灵魂渴望超度,心灵渴望归宿,而我则迫切渴望着有个媳妇。众里寻她千百度,踏平脚下路,蓦然回首细环顾,大婶大娘无数。都说男儿有泪不扑簌,但那绝对是未到伤心处。有谁知道泪水已经多少次模糊了我心灵的窗户?况且咱都是沧海一粟,凭啥我就不能在爱情的海岸登陆?只能一口一口地吃着干醋?人生本来就短促,我又怎能就这样默默地虚度?为了尽快给自己找一个归宿,我决心不择手段地全力以赴。错误,错误。这种想法最终成了我难逃的劫数。没想到我一时的慌不择路,竟上演了那样惨绝人寰的一幕。...
《谈判力》作者:罗杰-费希尔1第一部分 问题第1节:前言前 言无论你愿意与否,你都是一名谈判者。谈判是生活中无法避免的现实。你要和老板商量提薪,要与陌生人商定买房的价钱;两个律师解决一起交通事故引出的诉讼;几家石油公司计划联合勘探近海石油;市政府官员与工会领袖会谈以避免公交司机罢工;当年美国国务卿和苏联外长试图就限制核武器达成协议。以上这些都是谈判。每个人每天都要与别人进行谈判。就像莫里哀笔下一辈子追求谈吐高雅的汝尔丹先生那样,我们有时在不知不觉中与别人谈判。比如你和爱人商量去哪里吃饭,或者与孩子商定他们何时熄灯睡觉。谈判是从别人那里寻求自己所需的一个基本途径,是与谈判对方存在相同和不同利益时寻求解决方案的相互交流。冲突日益增多,需要谈判的场合也越来越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事情由自己来决定,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听别人发号施令。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我们需要用谈判来消除分歧...
作者:成墨初第一部分引言 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1) 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 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他断言:“打骂式的管教,其所养成的只会是‘奴隶式’的孩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们的普遍愿望。但是,由于他们教育“失重”、“失度”,有意或无意中采取了打骂的教育方式,结果事与愿违,出现了不少触目惊心的家庭悲剧。 打骂教育倒不单纯是为了显示父母的权威,很大程度上是父母受一种错误的教育观念所支配,那就是“不打不成才”。有人在一所小学校里以“你的父母打过你吗?”为题,请孩子们认真思考后举...
作者:段易良内容简介本书以传统儒家的中庸哲学为基础,选取其中能够指导当代人为人处事的经典语句,加以现代化的解释,如“和而不流”、“强大在于坚持”、“家和万事兴”、“危险的越位”等,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励志意义。另外,本书还融入了作者本身的生活感悟,附加以恰当的历史人物故事,有感悟、有故事、有文采,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作者简介段易良,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于中原,游于荆楚,客居京华。曾在某市人事局任办公室主任,后入清华大学深造。认为中国传统哲学洞悉人情,洞察人性,是活的思想,是切身、合用、而又不乏超越的思想。《中庸不平庸》 第一部分 中庸是至德中庸之道至高无上《论语》和《中庸》都记载了孔子对于中庸之道的评价:“中庸之为德至矣乎!民鲜久矣!”这也是目前所见到的《论语》中孔子对中庸的唯一论述。...
作者:刘兴旺****************序*************** 事实上,“可以平凡”说易却难,“不能平庸”说难也易。据说,文怀沙先生练书法,常常用“正、清、和”三个字,国学大师文老先生说,老子尚正,孔子尚清,释迦尚和。我想应该是这么回事,尽管现在对这三个字还不甚了了。前几天,在《中外管理》杂志社,杨佩霆老师说人生有三个阶段:0-30岁是“只能如此”阶段,30-60岁是“并非如此”阶段,60-90岁才是“不过如此”阶段。好在我尚未及“不过如此”阶段,对“正、清、和”三字,还有时间慢慢去悟。---------------目录--------------- 第一章平凡与平庸首先是一种心态 做一个平凡的人还是平庸的人工作对你意味着什么做个工作狂还是懒散族做一名洗马桶最优秀的人[测一测]:平凡的心态和平庸的心态对照表...
-------------------------《终极突破》****************终极突破第1天自卑等于自杀*************** 你给自己贴了失败者的标签,就注定自己的一生是失败的!---------------我深信,这是一本魔力之书(1)--------------- 使用说明 我对你的失败进行诅咒——它是一把利剑:把你的恐惧、冷漠、自卑、消极……统统砍掉。 然而,我仍警告你: “脱胎换骨”还是“继续堕落” 解剖自己 在接受这10天突破训练的开始,你先要做的是解剖自己、了解自己。 现在思考这样的问题: 你觉的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你最希望一生取得的成就是什么? 你希望别人对你一生的评价是什么? 在生命的最后一天,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作者:[英]托马斯·莫尔译者:戴镏龄--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乌 托 邦〔英〕托马斯. 莫尔 著戴镏龄译-- 2-- 3序 言托马斯. 莫尔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1478年生,由于据说在宗教问题上违抗英王亨利八世,被判处死刑而不得不泰然自若地走上断头台,时在1535年.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大都思想比较先进,反对中世纪的禁欲观念和神权主义,坚持以人为本位,相信人的力量,力求满足人的情感和兴趣.莫尔当然也具有上述的特征.但是由于多数人文主义者毕竟主要地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不可能在利益上和人民大众取得更大程度的一致.莫尔所以超出同辈,直到今天还享有盛名,其作品还未丧失现实意义,恰在于其能高度关心人民大众的生活. 他在《乌托邦》这部不朽的著作中,为当日英国广大劳苦群众所遭受的水深火热的痛苦,慷慨陈词,大声疾呼. 不仅如此,他还指出造成这种痛苦的根源,并提出具体的办...
作者:[英]伯特兰·罗素译者:温锡增--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我的哲学的发展〔英〕伯特兰.罗素著附 艾兰。乌德:罗素哲学温锡增译-- 2序 言伯特兰。罗素-- 3目 录第一章 提纲………………………………………………………4…第二章 我现在对于世界的看法…………………………………9…第三章 最初的努力………………………………………………2…1第四章 一时走入唯心论…………………………………………3…1第五章 叛入多元论………………………………………………5…0第六章 数学中的逻辑技巧………………………………………6…2第七章 《数学原理》:哲学方面………………………………7…1第八章 《数学原理》:数学方面………………………………8…4第九章 外在的世界……………………………………………1…01第十章 维根斯坦的影响………………………………………1…09第十一章 认识论…...
作者:[美]A·J·赫舍尔译者:隗仁莲、安希孟注译:陈维政-- 1人是谁〔美〕赫舍尔 著隗仁莲 译陈维正 校?A B C D E F G H-- 2人 是 谁1编者的话现当代西方学术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注重人的主体性研究.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研究,意在寻求到人类和人类文化所依据的先在的根,由此而重识、重铸人与世界、人与社会的关系. 对人的研究是从两方面入手的:一是对人的宏观研究,即着眼于整个人类社会及其各个侧面,如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宗教等的研究;一是对人的微观研究,即立足于人的主体性,致力于探求人的深奥莫测的精神世界和千变万化的行为表现.为了帮助国内学术界及广大读者了解现当代西方学术研究的主潮,以便纵观全局,我们选编翻译了现当代西方著名学者对人进行微观研究的一批有代表性的著作,作为丛书出版. 这些著作从各个领域的不同角度对人的本质、人格、本能、潜能、情感、价值、需要、信仰等进行了较深刻的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