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第4期 - 名著欣赏雷·布雷德伯里 陈珏漫漫长夜中,又一个新生儿诞生了,他就是西姆。妈妈用发烫的双手喂西姆吃东西,他的喉咙让食物噎住了,呛得哇哇大哭。自打来到世间,他的眼中就闪烁着警觉的光芒,随之而来的却是恐怖的神色。他茫然四顾。浓雾散开,山洞的外景展现。一个面如死灰的男人隐隐出现,他疯狂、野蛮、面目狰狞。他,是西姆的父亲。西姆放眼望去,瞧见老年人都坐在一条甬道里,他们开始走向死亡。刚才,他们的面孔还是生气勃勃,带着壮年的风采;不一会儿,就形容枯槁,萎缩得不成人样儿了。西姆吓得在妈妈怀里挣扎。她抱紧他、哄他,同时,紧张地睁大双眼,看是否又惊动了她的丈夫。这时,父亲手中握着一把石刀,冲了过来。西姆感到母亲的手一松,自己摔到了石头上,便嗷嗷大哭起来。妈妈用力来夺父亲手中的石刀。“让我杀死他!”父亲高声大叫,气喘吁吁地说,“让他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周宇坤一凯茜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唯有半人马座中那一颗恒星最具诱惑力了,以目前人类的航天水平而言,考察自己星系内部的行星体已不再是乐趣。因此,NASA这次想飞得更远一些。凯茜虽然年方23岁,却已经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宇航员了。她曾经在22世纪中登上月球两次,并且后来又参与了火星冰冠解冻灌溉工程的规划以及首次土卫六的载人登陆计划——那里可是一个诱人的可能存在生命的世界。如果说在NASA中能够上天的女性屈指可数的话,那么凯茜·黛恩更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位。从前的那些经历曾经给她带来过多少的荣耀呵,然而现在她却必须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凯茜的家人早已不在人世,她是在福利院里长大的。在这个世界上,她唯一难舍难分的人就是眼前的那位小伙子:亚当·斯图尔特。...
1995 第7期 - 中长篇科幻连载震宇凡尔纳出生在法国西部的南特市,这是大西洋边布列塔尼半岛上最大的都市,也是法国最繁荣的城市之一,一向具有商业和工业的传统。1826年,开业不久的律师皮埃尔·凡尔纳来到南特市,并于1827年2月与当地商人的女儿索菲结婚。1928年2月8日,儒勒·凡尔纳诞生了,不久,全家搬进了让·巴特第二沿河马路的一套公寓里。凡尔纳的父亲皮埃尔是个正统的天主教徒,墨守成规,但学识渊博,有点神经质,经常会发无名之火。他对文学与科学都有浓厚的兴趣。母亲索菲任性轻浮,但对人热情诚恳,富于幻想。无疑,凡尔纳兼具了两个家族的传统。凡尔纳有一个弟弟和三个妹妹。他与小他一岁的弟弟保罗就读于桑班太太的幼儿学校,以及南特圣斯坦尼斯拉斯公学。作为学生,凡尔纳学习成绩平平,只在音乐、地理、语文方面较好。在假期时他被允许到乡下去玩,那儿才是他真正的课堂。诱人的海洋、码头上的船只、游客以及水...
1991 第4期 - WSF会议报道梁心科学幻想 和平友谊龙灯狮舞,舞得翻江倒海,鲜花彩球,灿若长虹云霓。在少年鼓号队震天的鼓号声中,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的45名外国科幻作家和150名中国科幻作家、编辑步入了成都锦江大礼堂。5月20日下午3时,1991年世界科幻年会在热烈的喜庆气氛中揭开序幕。四川省省长张皓若、副省长韩邦彦在大礼堂前厅亲切会见了世界科幻协会的马尔可尔蒙·爱德华兹主席和与会的外国科幻作家。在开幕式上,文化部少儿司宗介华处长宣布了文化部少儿司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组织的全国十四家期刊“星座杯”全国科幻征文评奖结果,并由张省长等,向获奖者颁了奖。在荣获一等奖的6篇作品中我刊占2篇。开幕式上,少年儿童的舞蹈《蓝精灵》、《十子摸佛》,川剧《碧波红莲》等精彩的文艺节目,更使外国科幻作家们感到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1998 第10期 - 奇想唐风本期主题是“人类下一步的进化趋势”。一些颇具实力的作者按捺不住喷涌的思绪,不仅仅描绘了“下一步”,而是想到了“下X步”甚至“终极状态”。种种奇思妙想让主持人难以割舍,只好放宽选稿尺度。否则把咱们的宝贝栏目办成僵硬的命题作文形式,主持人岂不有滥用权力之嫌?△北京大学的杨曼丽来信说,人类社会的知识爆炸使每个人只能掌握尖端科技中极细微的一个分支,无法纵观全局,而伟大的发现往往出现在各学科的交叉点上。可以用以下方法扩展人脑的“内存”。将人类的受精卵取出,待其分裂为四个细胞时将其分离,培养为四个同卵多胞胎,等他们出生后诱导出多胞胎间常见的心灵感应现象,实现脑际“联网”。以后4个人可以通过彼此的心灵感应共享共同的知识库,大大减轻了个人的学习负担。...
2000 第3期 - 银河奖征文刘维佳出现在我视频光感受器中的第一个人是个身着飞行夏装的男人。这个男人站在我面前,脸色发红,双眼布满血丝,使劲冲我摇晃着一个长颈透明塑料瓶,那里面的液体因此发出唏哩哗啦的响声。“去找水,快去给我找水来!”他用很大的声音冲我喊。“是,我去找水。”主电脑告诉我必须完全服从人类的命令。我接过了他递来的一个手提式金属水箱。我环顾了一下四周,认出我和这个人是在一架鸵鸟式小型高速运输机的机舱里,这货舱里气温偏高,明显高于标准正常值。“该死!全都是他妈的军火!不能吃,也不能喝……”他一脚又一脚地踢着身边码放得几乎挨着舱顶的货箱,破口大骂。骂了一阵,他突然一屁股坐到地板上,捂着脸大声哭起来:“他妈的,偏偏在这沙漠上空出了机械故障……”...
作者: 云梦大领主简介主角得了个领主系统,目前等级是史前文明,只能在现实世界有一小片领地和前往史前世界,现实领地收集能量,史前世界完成征服任务,看主角怎么利用他的优势成为真正的星空大领主,把领地文明等级晋升超越现实。第一章 大食王羊城的时代广场,这刻举行着一场大食王的决赛,偌大的广场周边,吸引来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大量人们。“哈哈,哥们你快看那个四号选手,就他妈一个瘦身板,居然挺进了决赛?耍我呢?”“唔,应该是走后门进来的吧,咱们国内这事又不是第一次发生,少见多怪。”“听说这次羊城大食王比赛的赞助方,是财大气粗的飞龙集团,传说冠军大食王得主,不单止可以代言飞龙集团最近开发的一个游戏,还可以获的整整一万元的奖金哎,真是可惜了,我一次最多只能吃下十来根热狗,要不然我也参加了。”...
1994 第9期 - 每期一星韩建国江南小城,花红柳绿,春意盎然。黄昏时分,晚霞似火,倒映在江中的碧波之上。江边僻静处,站着一个穿风衣的青年,约二十六、七岁,瘦瘦的中等身材,头发有些纷乱,黑的胡子茬看来已经有一星期未刮。他面色憔悴,目光呆滞,正在翻着一本影集。他边看边将影集中的彩色照片一张张抽出。照片上都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姑娘,身材苗条,长发披肩,眉清目秀,流露出一种矜持、优雅的神态。青年看完照片,发出一阵低低的苦笑,一扬手,照片纷纷扬扬地漂落江中,顺水流去。他又一扬手,空相册也落入江中,在激流中漂浮着,打着旋逐渐沉没。青年万念俱灰地闭上了眼睛,前面便是滚滚的江水,只要往前挪一步……这时,一只手抓住了他。...
1998 第11期 - 科幻之窗大卫·W·赫尔 王荣生主持人的话:继《美食》、《天幕坠落》和《卧底》等作品之后,中国读者熟悉的美国科幻作家大卫·赫尔推出了这篇新作。同他的其它作品一样,《埋葬妈咪》也是一篇极富人情味和人生哲理的软科幻作品。它此前已在美国专业科幻杂志上发表,并获得1998年雨果奖的提名。说它是一篇匪夷所思的作品一点也不为过。作者选取了一个格外独特的切入点,使情节层层推进,铺陈开来,成为一个初读起来感到些许怪诞离奇却又极为新鲜活泼,掩卷之后余味悠长的科幻故事。大卫·赫尔的作品如同他本人一样的朴实、富于人性而且毫不张扬。透过《埋葬妈味》,我们不难看出,大卫·赫尔在他的科幻之路上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上月赴美期间,怡雯曾去作者家中拜访,得知大卫已在电脑中酝酿献给中国读者的《天幕坠落续篇》,于是千叮万嘱,催他新作快快出炉。 (怡 雯)...
1997 第1期 - 环球邮箱杨潇飞机像一只小鸟,翱翔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空。宽体客机的屏幕上不断显示出飞行航线。不久就从显示屏上看到,蓝色的太平洋和北美大陆土黄色的洛基山脉之间,有一片青青的亮绿,那就是美丽富饶的加利福尼亚州。据联合国多次考察,称旧金山是这个星球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它自然条件好,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尤其是该市有着优良的环保传统。如今,我们终于有缘一睹这个和谐自然的现代都会的芳容了。车在旧金山市中心的金门公园里转悠,四周都是合抱粗的大松树和大柏树,海鸥、鸽子、大雁在林间自在嬉戏,三三五五的小松鼠,翘起毛茸茸的大尾巴,恬然自得地坐在草坪上,捧着松果咀嚼。据说运气好,还会碰到小鹿哩。我觉得奇怪,依我的孤陋寡闻,以为美国城市处处都是如华尔街、曼哈顿那样高楼林立,寸土如金。美国开发西部不过才一个半世纪,怎么就有如此周密的城市规划,在市中心建立了占地三干余亩的...
1994 第12期 - ’94科幻文艺奖征文柳文扬爸爸快不行了。虽然刚刚得了GLP的大奖,但他的脸色还是那么苍白黯淡。GLP就是“全球有序化工程”筹委会,新世纪的人类智囊团。他们要把世界变成逻辑的天堂,万物、活人、死人都像天使似地守规矩。GLP刚刚把“金轨道”奖章颁发给我父亲,因为他“凭其卓越的工作,攻克了大自然之无政府主义的又一坚固堡垒”。和我爸爸同时获奖的还有两个人。第一位是因为推演了一条公式,它能算出每个吻的价值,据说每个吻平均值五十块钱。另一位是基础物理学家,他宣布宇宙中的每一个生灵都有其注定的生命历程,能够逐一演算出来。是啊,整个宇宙都有序化了,哪一粒灰尘胆敢不按数学公式飘动,它就是反科学、大倒退。现在我们明白了吧,在GLP的理想世界里,只有一位至高无上的君王,那就是“秩序”。形形色色的“公式”是它用来征讨四方的军队。...
刘兴诗 “佛在拘尸临灭时,嘱弟子娑伽曰:吾灭去七百年,尔往震旦。有雾中大光明山,山脉从昆仑来,有七十二峰、一百八盘,实系古佛弥陀化道之场,为菩萨所都宅,保护严密,俟后圣者来居。至东汉明帝时……,有摩腾、竺法兰二尊者,遵佛嘱来到此山,卓锡建寺。”——明上川南道布政司右参议胡直大邑雾中山《开化寺碑记》一 雾中山寻踪他去了,静悄悄的,没有留下一句话语,忽然从我们身边消失,象是一下子溶化在空气里。啊,这不可能!他,曹仲安,蜚声海内外的中国西南民族原始文化考古专家,素来以头脑清晰、行为谨慎有方著称。怎么会突然抛却尚未完成的研究课题,对谁也不打一个招呼,在考察途中消失得无踪无影?不,这不是他。我和他相识近三十年,他攻考古、我习地质,专业息息相通。曾结文字缘,亦是山野交,深深了解他的性格,决不会无缘无故一遁了之。其中必然别有原因,没有查明以前,岂能以简单的“失踪”两个字,就把...
《无限杯花样作死大赛》作者:虚幻漫步第一章 T病毒,一生无悔!李阿门是一个很会作死的人。他在过去曾说过:想要我作死吗?那就去找吧,我把一切作死的理由都放在了那里。当他说完这番话后,从此就不再作死,仿佛要积压了一切的作死能量,来一场彻头彻尾的大作死。岁月无痕,就这样过了不知道多少时日。有一天,李阿门的电脑上弹出了这样一个对话框:“人生自古谁作死,留取担心找你娘。你想知道作死的真义吗?你想……真正的作死吗?”“yes”或“no”,还需要选择吗?李阿门作了他人生中最大的一个死,直接点了“no”,于是就眼前一黑……冰冷,抖动……李阿门渐渐恢复了意识,很淡定的张开了双眼。这是一辆很有古风的破旧马车,暂时这么认为吧。...
作者:唐小豪第0章当那双筷子递进当铺的窗口时,当值的小朝奉差点笑出声来,他顺势又将那筷子推了回去,正要开口说明的时候,窗口下站着那戴着斗笠一直低着头的人却冷冷一笑,笑声传进小朝奉耳中的同时,一道闪电从空中劈下。闪电劈下的那一刻,小朝奉明显看到在当铺门口还站着一个人,那个人也戴着斗笠,确切地说,与窗口下站着的这人几乎一模一样。就在小朝奉还在纳闷门口那人什么时候出现的时候,天空中响起了一声炸雷,炸雷声让小朝奉浑身一抖,再定睛一看,当铺门口连个鬼影都没有。“喂——”戴着斗笠的男子开口了,“到底收还是不收?”斗笠男子的声音像是嗓子中吞过火炭一样,沙哑又沉闷,说话间闪电再次劈下,小朝奉再一次看到在门口的那人,可门口明明立着灯笼架,即便先前没有闪电,他也能清清楚楚看到那里根本没有人。...
1998 第7期 - 科幻之窗迪诺·布扎蒂 姜倩主持人的话:迪诺·布扎蒂(1906-1972)曾任米兰《晚邮报》记者和编辑,也是一个颇有建树的主流文学作家。偶尔涉足科幻,也有精彩之作。他平常喜欢读有关巫术、心灵感应和不明飞行物的书。他擅长于把日常的事情写得充满悬念,从而显出特别的文学才能。他认为:“幻想应尽可能接近新闻。”在我们看来,这是强调作品的真实感。他的作品平凡中见惊奇、恐惧和荒诞。这也是主流文学作家涉足科幻时常见的特点。《时间机器》这篇作品是科幻中常见的长生不老的问题。作家处理这一题材,都会突出其中的负面影响,如波伏特《人总是要死的》。布扎蒂的描述同样发人深省。(怡 雯)第一个大型时间减速器建在马利斯加诺的格罗塞托附近。实际上,它的发明者,著名的阿尔多·克里斯托法里不是格罗塞托人。这个克里斯托法里是比萨大学的一名教授,致力于这个问题的研究至少已有二十年了,并且在他的实...
1998 第12期 - 科幻之窗诺尔·K·汉南 傅恒主持人的话:诺尔·汉南并非大师级科幻作家,但这里推荐给大家的却的确是篇很有意思的故事,值得一读。早在几十年前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弗雷德里克·波尔和约翰·布朗纳就曾分别在他们的作品《观望时代》和《骑浪者》中对电脑的发展作了预见,更有威廉·吉卜森杜撰的“电脑空间”,将现代互联网络的描述提前了好多年。事实证明,科幻的影响力和诱惑力不在于它的预见的准确性,而在于它能提出“如果……将会怎样”的问题。诺尔不是悲观主义者,但是他的故事的的确确需要我们去思索。(怡雯)海水在他身下不断翻腾,头顶上,天空碧蓝碧蓝。他越过肩膀回头一望,蛛丝海滩在微微的暮色中像一颗未加工的珠宝一样放出光芒,他从未去过那儿,很想知道那儿会是个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