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培云梁文道序 允厥执中首先,这个书名就好,非常准确地捕捉到了近年中国的时代精神,以及过去三十年变化的要点。我们知道,中国曾经是个“全能主义国家”,政府无所不能,人民则无所逃于天地间;几乎你想得出来的所有事情,皆在政府的规划之下。大如产业结构、资源分配,小如个人的娱乐方式、家庭生活,全都离不开国家的指挥布置。我还记得农村里的长辈告诉我,在文革高潮的那段期间就连新春拜年也不行,大家道上相遇,只能暗自点动手指,权充作揖。而改革开放,就是一个国家退却的历程。今天的年轻人可以选择听摇滚,也可以崇拜周杰伦,因为国家不管了。毕业之后,政府不再为你分配工作;独立成家,你也不能指望政府替你安排住处;生病入院,你发现公立医院要先跟你算钱;甚至报案申诉,有时候也得花钱才能买到你以为不用钱买的服务。这个国家到底怎么了?它还要退到什么地步?为什么你觉得它不该退避的地方,它偏偏不在;...
《80后命运书》作者:李牧童,光明顶1第一部分 序篇:80后的命运会好吗第1节:序篇:80后的未来会好吗?序篇:80后的未来会好吗?我们在花季雨季饱受应试教育之苦,我们的青年时代在失业、低工资和跳槽之间蹉跎,那我们的中老年生活呢?如果中国不进行经济社会大改革,80后的下一个三十年将比前三十年要艰难得多、凄惨得多,最终沦为新中国最悲惨的一代。一个基本共识:三十不立,80后混得很不好对于80后前三十年的不幸命运,媒体已经有很多报道,80后也早已创造出不少经典语录,不妨择取两段立此存照: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我们要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我们还没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
《体制迷墙》作者:佚名第1节:序体制与人,人与体制--读熊丙奇《体制迷墙》陈丹青说它清楚,是因为其中搜罗列举了当今大学几乎所有层面的问题,简直是一部“百科全书”,凡在职在校大学师生日常熟知的种种弊端、恶迹、丑行、怪现象,书中都有翔实的交代与评析。卷首那张妙不可言的《大学利益结构图》,更是当代教育研究的珍贵资料。说它糊涂,则书中的议论者虽然提呈了大学教育的症状与处方,可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却是无解的、被悬置的--谁造成这一切?谁愿意出面辩护?谁承担责任?最后,谁能够改变局面--然而问题可能真是无解的,只能被悬置:在议论者口口声声的教育“体制”中,确实看不见“人”,即便当议论的内容几乎对准具体的“人”,焦距便会自动模糊、闪开,回向那作为全景观式的教育“体制”。...
《官场升迁路:非常秘书》作者:洞房波败内容简介:一次改革,他分到了一个他死也想不到的单位;一次意外,他得到了他死也想不到的财富;一次偶遇,他获得到他死也想不到的机会;一次争执,他走上了一条他死也想不到的官路……第一章 饯行第一章饯行年有三件大事,第一件是上海获得了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第二件事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第三件事是陆渐红失恋了。{免费}早在1999年乡镇合并的时候就开始了事业单位的改革,那时的竞争上岗并不残酷,改革的制度也不严格,更谈不上规范,只是在本乡镇本单位参加考试,结合综合考核,排好名次,最后两名待岗,待岗期间每月发两百元到四百元不等的生活费,满一年后继续参加下一年的竞争上岗。这样的改革只进行了两次,到了第三年,也就是年就没有再继续下去,而上一年待岗的人员也重新上了岗。一直到年,机构臃肿、经费不足已经成为一个很显著、很需要解决的问题,这种现象在事业单位表现...
作者:(清)李绿园作品相关 序 古有四大奇书之目,曰盲左,曰屈骚,曰漆庄,曰腐迁。迨于后世,则坊佣袭四大奇书之名,而以《三国》、《水浒》、《西游》、《金瓶梅》冒之。呜呼,果奇也乎哉!《三国志》者,即陈承柞之书而演为稗官者也。承柞以蜀而仕于魏,所当之时,固帝魏寇蜀之日也。寿本左袒于刘,而不得不尊夫曹,其言不无闪灼于其间。再传而为演义,徒便于市儿之览,则愈失本来面目矣!即如孔明,三国时第一人也,曰澹泊,曰宁静,是固具圣学本领者。《出师表》曰:“先帝知臣谨慎,故临终托臣以大事。”此即临事而惧之心传也。而演义则曰:“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不几成儿戏场耶!亡友郏城郭武德曰:幼学不可阅坊间《三国志》,一为所溷,则再读承祚之书,鱼目与珠无别矣!淮南盗宋江三十六人,肆暴行虐,张叔夜擒获之,而稗说加以“替天行道”字样,乡曲间无知恶少,仿而行之,今之顺刀手等会是也。流毒草野,酿祸...
《诗经》作者:佚名国风 周南 关雎国风 周南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国风 周南 葛覃国风 周南 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汙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国风 周南 卷耳国风 周南 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金庸传奇》作者:钟晓毅,费勇江南少年他出生于江南的名门世家,江南的人文传统与自然风光熏陶了他。“我是浙江海宁人。……海宁在清朝时属于杭州府,是个滨海小县,只以海潮出名。近代著名人物有王国维、蒋百里、徐志摩等,他们的性格中都有一些忧郁色调和悲剧意味,也都带着几分不合时宜的执拗。……海宁不出武人,即使是军事家蒋百里,也只会讲武,不会动武。”就在这本《书剑恩仇录》第四回中,有一段描写陈家洛回到海宁时的感受,似乎寄寓着作者自己的感怀。陈家洛上马奔驰,八十多里快马两个多时辰也就到了,已牌时分已到达海宁城的西门安戍门。他离家十年,此番重来,见景色依旧,自己幼时在上嬉游的城墙也毫无变动,青草沙石,似乎都是昔日所曾抚弄。……坐在海塘上望海。回忆儿时母亲多次携了他的手在此观潮,眼眶又不禁湿润起来。在回疆十年,每日所见尽是无垠黄沙,此刻重见海波,心胸爽朗,披襟当风,望着大海,儿时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作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1999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七号公布施行)全文为了惩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对刑法作如下补充修改:一、第一百六十二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彷徨》作者:鲁迅祝福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末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
《凤凰池》作者:烟霞散人校点说明《凤凰池》,十六回,清烟霞散人撰。烟霞散人,据今人考证,即为康雍年间的刘璋。他字于堂,号介符,号烟霞散人、樵云山人,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举人,雍正元年(1723)任直隶深泽县令。他深谙世态,体察民情,受到百姓爱戴。任官四年,因前任县令之咎而被解职。乾隆十年(1745)他仍在世。卒年不详。本书以耕书屋刊本为底本,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参校。才子从来不易生,河洲淑女岂多闻。事奇巧幻真无并,离合悲欢实骇人。词香句丽堪填翰,胆智奇谋亦异新。是编迥别非他比,阅过重观不厌心。耕书屋梓行第01回 赏梅花侠概诗才并见 舞宝剑鬼谋蝎计前来词云:肝胆两相成,管鲍交情,诗囊剑匣酒瓢倾。不道山魈多伎俩,白昼公行。总有价连城,肯把他轻,风波转眼使人惊,微服当年曾过宋,何况书生。...
《教育能够改变什么》作者:佚名序言:教育艺术需要艺术的表达新浪网文教中心总监侯小强先说情节线索贯穿的近50个教育故事吧。正是因为艺术手法的多样化,才没有丝毫斧凿的痕迹。一条情节主线串起万粒珠玑,其价值远非单篇故事可比。正如Y段互动留言:“情节主线是条河流,因势利导地流向教育的海洋。流程中不时激起美丽的浪花,呈现给我们丰富多姿的教育故事。浪花顺着河流的方向前进,它与河流的融合不着痕迹,所以我们感觉不到教育案例的独立存在。”比如A段《走近大自然,寻觅教育的春天》,在情节当中自然而然地包含了四五个教育故事,可以概括为:自然日记、自然角、晨检及刷牙、大大夫与小药箱。这些故事都已经融为情节的一部分,但是有心于教育的人,不会忽略它们的存在。虽然就是那么一个做法一个细节,但却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到的。这些东西都是独创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听月楼》作者:佚名校点说明《听月楼》二十回,不题撰人。卷首有清嘉庆壬申(1812)桂月自序。作者未详。本书据清嘉庆二十年(1815)忠恕堂刊本校点,参校同年积秀堂刊本。序万物俱生于情,何况人乎!情涉淫邪,情邻怨恨,情至忧思,情形悲苦,皆不得谓之情。以有情为情,情自勉强而出,其情不真;以无情为情,情由自然而生,其情倍笃。《听月楼》一书,宣登鳌之吟《玉人来》,痴情也;柯宝珠之怜宣生才,柔情也;柯太仆之逼女拒婿,寡情也;裴司寇之设计完珠,深情也;如媚如钩之几死,屈情也;国銮秀林之偷香,私情也;蒋连城之不从父命,高情也;柯无艳之逼走才郎,绝情也;及后吟诗听月,闲情也;仙人降楼,留情也。此书以情始,以情终,可为千古钟情者云尔。是为序。时在嘉庆壬申桂月...
《秦始皇大传》作者:李约第一章落魄王孙1天寒地冻,时近黄昏。邯郸城内人家,灯火次第亮起,将满天的云霾衬托得格外沉重。地上积雪盈尺,但天上仍然在下着,鹅毛似的飘洒,似乎越下越大。这处赵国首都,平时是大街小巷,往来行人如织,真个是举袖成云,挥汗如雨,而如今却是路人稀少,全躲在屋内烤火取暖去了。只有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和野狗,畏缩在墙角屋檐下面,全身颤抖地强忍腹中的饥饿。按照以往每年的经验,明天又会出现多具冻僵的尸体,人比狗多。高墙里面,亭台楼榭,室内如春,隔着灯光辉煌的窗户,传出阵阵的丝竹乐声,对富贵人家来说,声色当前,把酒赏雪,乃是件极尽耳目之欢的乐事。凛冽刺骨的北风,刮平地面的雪,混合在天空下着的雪,将整个邯郸城变得白茫茫一片。...
----------------------- Page 1-----------------------《封神演义》序(清康熙四雪草堂刊本)孟子曰:“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何为乎辟纣哉?辟纣之杀僇忠良也。闻文王善养老,二老俱归。周文王之遇太公,载以后车,尊以宾师,文王甍,武王事之亦然。太公与周公经理天下,周公以文,太公以武。商纣荒淫日甚,宠妲己亡国之妖,设炮烙以杀谏诤之士,开酒池肉林以麋费财力,聚鹿台之财,饮钜桥之粟,民不聊生,死亡略尽,太公由是佐武王伐纣,救民于水火之中。纣兵七十二万非不众,且强也,太公鹰扬燮伐前徒倒戈,商纣自焚,斩妲己于廉下。其飞廉恶来之属,又与周公驱而诛之。太公之勋,岂不赫奕矣乎!...
作者:柯云路作品相关内容推荐作者简介柯云路说:我一直在写作。就写作而言,生活中的一切曲折和困顿都是滋养。它可以使人用更安静的眼睛审视不安静的生活。媒体推荐文峰:在当代作家中,很少有人像他那般著作浩瀚,且涉及领域众多。二十多年来,除去各种散文杂谈不算,仅整本出版的著作已达一千多万字,除文学外,还涉及文化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成功学、写作学、经济学以及东方文化研究等。更堪称奇观的是,他在其涉及的每一领域都不附和主流,别开生面,以独特另类的姿态引起轰动效应,同时也引发了广泛争议,被舆论称为中国当代“最有争议的作家”,“最会变脸的作家”。陈晓明:我看到了柯云路在叙述上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他抛弃了情节的奇观性,他把场景的奇观性推到了极端。翻开他的作品看,每一个场景他都写得非常地生动,每一个场景让你看了都觉得他这个东西是挺好玩的,挺生动非常吸引人的。他能够用每一个场景来...
《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作者:王蒙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一) 一、我为什么没有自杀? 某种情况下,我甚至要说,恰恰是在身处逆境之时,学习的条件最好,心最专,效果最好。顺境时人容易浮躁,周围常常会有各种朋友、跟随者、慕名者、请教者;顺境时你常常忙于说话、写字、发表意见、教授旁人、好为人师;顺境时常常自我感觉良好,志得意满,看到的是旁人的失缺;顺境时你必须满足社会与众人对你的期待,你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去做旁人要你做的事情,比如出席某些活动、仪式而目的仅仅是为了表示你确已出席。而逆境时、被晾到一边时、“不可接触”时、“不准革命时”,正是不受干扰地求学的良机、深思的良机、总结经验教训的良机,是严格地清醒地审视自己反省自身解剖自身的良机,是补充自己、壮大自身、使自身成长、使自身更新的良机,是学大知识、获大本领、得大彻大悟的最好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