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 第7期 - 科幻之窗约翰·温德姆 杨汝钧 译(一)九月二十六日是我的生日。那天,我的妻子珍妮特去伦敦看了一场戏,次日清早就返回了米德威奇村。这样,在二十六日之夜,我的妻子当然就不在米德威奇了。对此,我们夫妇俩确确实实一辈子都将感到幸运无比。在返家的途中,我们称心如意,悠然自得。途经特雷尼镇时,我们稍作停留,购了些物品,接着穿越了斯托奇村,再向右转弯,向米德威奇村直驰……但,不行!路中央出现了一条大布告:道路封闭。一位警察站在那儿高举着手晃动着。“对不起,先生。这条道路已经封锁了。”“您的意思是,我得从奥普利路绕道而行,对吗?”“实在抱歉,那条道路也已封锁啦。”“不过……”我们在交谈之际,一辆满载士兵的军用卡车经过我们的身旁,向来德威奇村疾驰而去。军车上约有三十名士兵。...
1999 第3期 - 科幻之窗罗伯特·西尔弗伯格 曾令富2017年夏末,一个微风徐徐、天气凉爽的下午,弗雷泽杀死了他妻子的情人。这愚蠢的举动立即使他感到后悔莫及。在有许许多多更为有效的手段可以利用的情况下,谋杀任何人的行为都是极其愚蠢的行为。然而即使他不得不杀人,干吗要杀害他妻子的情人呢?这样一来两重罪过便加在一起了:不仅杀害了一条生命,而且杀害了一条与事无关的生命。事情发生后他立即意识到,如果非杀人不可,那么他应该杀她,毕竟是她犯了破坏婚姻的罪行。可怜的赫维特只不过是一种犯罪的手段和工具而已,实际上只是一个无辜的旁观者。是的,应该杀她,而不该杀赫维特,甚至该杀自己的。可是他却杀了赫维特,真是干了一件蠢事,而且干的方式也愚不可及。这一切都干得十分迅速,毫无预谋。当时赫维特在参加博物馆理事会会议,讨论扩建哺乳动物厅的事情。因为那天十分凉爽,空气格外清新可人,所以在会间休息时...
精准的失控chapter 1COUNTDOWN一个月的大暴走11997“李先生,刚刚做的报告出来了。很遗憾”“……遗憾吗?”“依照现阶段的检查报告你只剩下一个月时间,我们将尽快安排你住院。”“!”看着车窗外的浮云,已经楞了两个多小时。天快黑了,云也散了。唧唧喳喳,喳喳唧唧,过去一百三十多分钟车上的新闻广播只剩下纯粹的声音,字跟字之间没了关联,主持人在说什么都没真正进去佑辰的耳朵里。半个小时前女儿就该放学了,但佑辰根本没有离开医院旁的特约停车场半步。说好听一点是沉淀,实际上报废才是最贴切的形容。佑辰心知肚明,一切都完了。梦想根本没有实现。一、个、都、没、有、实、现。“国中的时候,你想当一个比舒马克更厉害的赛车手吧?”...
简介:她易容成满脸斑的丑女设计指腹为婚的太子殿下退婚,一心只想找回万年前宠她如命的师父。可是,谁能告诉她,她师父怎么突然从温润如玉的仙人变身吃人不吐骨的狼人了? “师父,你…在做什么?” “傻落儿,师父突然想起来,有件事忘了教你……” “什么事啊?”......138046第1章 重生在联邦历10009年()华夏联邦历10009年依晰可见点点星辰的天空中,此时突然有一道奇异的紫光从天而降,落到了帝星附近的一颗水蓝色的星球上,拂晓的阳光洒在一座湖畔的古老建筑之际,屋内传来了婴儿的哭声……17年后“指腹为婚?别开玩笑了!”傅家庭院,一个面容姣好的中年妇女坐在湖畔的小亭子里绣着花,旁边的湖水清澈平静,一个女孩坐在湖畔的一块大石头上,漫不经心地扔着饮料喂湖中的鱼。...
1998 第7期 - 科幻之窗迪诺·布扎蒂 姜倩主持人的话:迪诺·布扎蒂(1906-1972)曾任米兰《晚邮报》记者和编辑,也是一个颇有建树的主流文学作家。偶尔涉足科幻,也有精彩之作。他平常喜欢读有关巫术、心灵感应和不明飞行物的书。他擅长于把日常的事情写得充满悬念,从而显出特别的文学才能。他认为:“幻想应尽可能接近新闻。”在我们看来,这是强调作品的真实感。他的作品平凡中见惊奇、恐惧和荒诞。这也是主流文学作家涉足科幻时常见的特点。《时间机器》这篇作品是科幻中常见的长生不老的问题。作家处理这一题材,都会突出其中的负面影响,如波伏特《人总是要死的》。布扎蒂的描述同样发人深省。(怡 雯)第一个大型时间减速器建在马利斯加诺的格罗塞托附近。实际上,它的发明者,著名的阿尔多·克里斯托法里不是格罗塞托人。这个克里斯托法里是比萨大学的一名教授,致力于这个问题的研究至少已有二十年了,并且在他的实...
1993 第7期 - 科幻之窗卢伊德·比格尔 孙维梓 译五月确是艳阳天,我又换了新工作。局长办公室的门被打开,他作手势请我进去。“请坐,费斯通,”局长说,“欢迎您到未来犯罪局共事。”我坐了下来,而他则把我从头到脚看了个够。“您知道我们这儿是什么地方吗?”“不太清楚。”“其实我也不太清楚,我们这儿有个新发明的装置,说实话我对它根本不懂,您见过它吗?”“见过了。”“沃格尔把它叫做‘赫拉诺斯’,就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时间之神。通过它的屏幕,我们竟能对未来投以短暂的一瞥!”他故意停下来,好看看我有何反应,结果十分扫兴——我已听说过这件事。“由于图像模糊不清,”他接着说,“我们得花费鬼才知道有多长的时间去辨认出事的现场,而且出事时间也同样难以确定。不过我们对于会出事则深信不疑。三周来我们已观察到了六起抢劫案,而且都是在案发前就知道了。”...
作者:[俄] 基尔·布雷切夫第一部第一章西梅伊兹,海滨浴场,活跃着一群人:住在德夫山崖下一顶帐篷里的两位诗人,作曲家米沙·霍夫曼,一个叫弗谢沃洛德的航空工程师,猎人格兰特,还有那只跟他形影不离、长着一身绿色绒毛的爱犬克洛姆迪迪迪。柯拉和薇罗尼卡两位姑娘是他们的中心。在平静、祥和、阳光灿烂的西梅伊兹,这些人住在不同的地方。每天早饭后,他们在一处并不宽阔的、散落着块块巨石但却不乏惬意的海滨浴场见面。浴场的尽头;就是像糖堆儿一样耸立的德夫山崖。陡陡的峭壁上,凿出了一条看不见尽头儿的石阶。有的地方,石阶干脆就凌空悬挂在悬崖峭壁上,而下面就是万丈深渊。沿着石阶,可以登上山崖。西梅伊兹的这两位神通广大的女主宰,有时候也不到浴场来,她们或者乘船跨海,到阿卢普卡去喝马奶酒;或者去采蘑菇;或者去写生画画。而这,就要看她们的心情如何,看她们会突发什么奇思妙想了。当然,写生画画她们只去过...
2000 第9期 - 科学美文刘易斯·托马斯《科学的危险》导读托马斯·刘易斯人很有趣,他1994年逝世,生前因为不同的作为而被人看做医生、病理学家、教授、行政官员、诗人和散文作家。他身材壮伟,穿着讲究,绅士派头十足。1970年在耶鲁大学当医学院院长时,曾应邀在学术讨论会上发表演说,演说的整理稿辗转传到《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结果他被该杂志的主编缠上,连续发表了多篇文章。后来所有篇目结集成书出版,一书名《细胞生命的礼赞》,另一本叫《水母与蜗牛》。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文章就选自后者。在本文中刘易斯指出:我们对科学技术的惊人进步有一种恐惧感,经验证明每一次进步都产生了大家都没有料到的结果,我们没有能力预测和控制未来,但我们的理性很难接受这个现实。托马斯用一种近乎俏皮的语调分析了这个问题,得到的结论相当与众不同。在他的思想里我们看到了豁达睿智的学者风范,但在他的文风上我们看到的就不一样了...
1993 第12期 - 名著欣赏威廉·戈尔丁 星河 译海螺之声金发少年攀上岩石,朝环礁湖方向走去。他正在藤蔓中吃力地爬着,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嘿!等一等!”说话人正从矮灌木丛中脱身出来。他比金发少年稍矮一点,身体胖乎乎的。“大人在哪儿?”“没大人了。”金发少年摇摇头,“他准是把咱们投下后就飞走了。这儿准是一个岛。”十二岁的金发少年拉尔夫和绰号叫“猪崽子”的胖男孩粗通人事,知道现在世界上爆发了核战争,因此才把他们这些小孩送上孤岛,免遭战火荼毒。他们打算把岛上其他孩子召集起来,拉尔夫找到一只海螺并吹响了它。海滩上出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漫长酷热的沙滩上,时隐时现着许多人影,一大群男孩正朝这里走来。他们聚拢到一棵倒下的棕榈树干上,其中有一对双胞胎很惹人注目。这时一队身穿黑衣的男孩走过来,他们本是教堂里的唱诗班。他们刚到,其中一个男孩就累晕了。唱诗班的首领叫杰克,他的副...
作者:婴语樱落【,】第一卷 非正常人类研救中心当人类因为恐惧而获得力量时……世界、历史会发生什么改变呢……第1章 神秘女子祂们,终于选择降临了。然而“那一次”,人类是怎么灭绝的呢?是因为“不听话”?或许,从一开始,人类就不是在自主地生活着。我们的祖先由于身体的太过弱小,从而迫不得已开发出了使用工具的智慧;实际上,再强大的工具也无法掩盖人本身羸弱的事实。没错,人类一直是处于弱势,也许我们花费了几百万年征服了自然界,但却无法征服自己的心。恐惧,自生命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蔓延。狩猎,被狩猎……征服,被征服……毁灭,被毁灭……无数生命就这样消逝,宛如天星陨落;留下的只是那一道道划破夜空的光轨;就算如此绮丽,那也仅暂留弹指一挥间。...
拉·库比 里群 译居然造成这样一场大混乱……不,还是让我从头说起。设想一下,有个鬼鬼祟祟的人突然出现在您自己家里。你如果已婚,会断定他是你老婆情人。你是单身汉会把他当作小偷抓起来。不过,我在家里并非发现了什么人,而是这个家伙在我眼皮底下当场变化出来。最初,屋里有股白色浓烟,象九月晨雾那样迷濛,它不停地旋转,逐渐浓缩成人形。当时我以为是自己产生了幻觉,但很快听到一声沉浊的问话,它把我从恍惚中拉回现实。“你有馒头片吗?”“什——什么?”我张口结舌地反问,因为眼前的怪现象没法解释,叫它把我弄懵了。“请问有馒头片吗?”他追问。“没有,什么片儿我都没有!”“嗬,小气。”来客不屑地说着直奔厨房,我回过神来紧追上去。这个幽灵沉稳地掏空了冰箱。...
1994 第6期 - ’94科幻文艺奖柳文扬午夜的飞蛾向黎明跋涉刘洋最近一直在埋怨:干嘛不让我早一点碰到雷冰?大学五年里有的是机会嘛。偏偏是在毕业设计最紧张的时候,偏偏那一天去计算机中心,偏偏雷冰坐在机房里——她那么好看!连她的眼镜都好看!还有头发,还有衣服,还有她安安静静坐着的样子。如果不是毕业设计,刘洋想,那我就天天泡在机房里陪她。可是现在,我只能窝在小实验室造苹果。他在屋中慢慢地转圈,在他脚步所划的大圆圈里,有一张沙发椅,一个实验台,一台奇形怪状的仪器——叫作复制槽,摆成个三角形。实验台上放着一只又红又大的苹果,完美无缺,现在它是刘洋单相思病的唯一见证了。复制槽那边咝咝作响,正在对苹果进行全息扫描。这就是他的毕业设计课题。...
作者:[美]弗诺·文奇重建科幻文学的传统《科幻世界》杂志社总编阿来前些日子,有报纸记者采访,谈科幻出版问题。出版界的人有兴趣谈,媒体也有兴趣推波助澜,这说明,科幻作为一种出版资源,至少已经开始引起了业界的关注,这是好事情。其间,记者转述一个观点:中国科幻出版的不景气是因为中国文学中向来缺少幻想的传统。这说法让人吃惊不小。一种以武断与无知让人吃惊的说法。关于中国文学,我们要讨论的不是有没有幻想传统,而是我们为何丢掉了这一传统,今天又该如何来接续并光大这个传统。从任何一本简明至极的文学史中,都会出现富于幻想性的作品的名字:《山海经》、《西游记》、《聊斋志异》和《镜花缘》等。甚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鲁迅的《故事新编》,也是一部充满了奇丽幻想的伟大作品。只是,在刚刚过去的那个世纪中期,中国文学宽阔河床上浩荡的水流一下被紧紧收束进高高的堤坝之中,众多的支流消失了,这条人工收...
1997 第12期 - 科幻之窗E·L·马尔巴斯 纪秋山公元2500年。正是这一年,他们把“电”送到了彭·依·克莱格农场。电真奇妙,当格里菲斯爷爷按下开关的时候,农场的这间大厨房便充满了光亮,我的父亲戴和我的母亲,在灯光下眨眨眼腈咧嘴笑着,而电工威廉姆斯则如你所见到的那样满脸得意洋洋,好像是他亲自发明了电并通过导线把它送到厨房里来似的。只有奶奶显得悲伤,泪水从她脸上奔涌而下。她收捡起那盏古老的石蜡灯,伤心地把它送进厨房隔壁的杂物间。说起奶奶也真有意思。她本来是很赶潮流的,在屋子里堆满了各式电冰箱、原子能炊具和洗涤器,可是爷爷称这些是魔鬼的发明,一件也不肯使用。因此,当爷爷终于同意通电的时候,奶奶就流泪了。复古主义——宇宙飞船修理工琼斯舅舅是这么说的。...
《王国记事》作者:薛定谔的猫作品相关背景介绍阿拉西姆先生表面上是阿拉西姆财团的大股东,实际上他是一个外星人,出于某种理由寄居在地球人的身体之类,他在地球上的名字叫做安平,是中国人,在异界用回本名阿拉西姆,他的父亲安澄明为中国副部级高官,关于这个背景在拙作《渐近自由》里面有更加详细的描述,在此我做简单的说明。汤因比、埃里克森、科克和克拉克四个人的地球人身份分别为英国人、瑞典人、德国人和美国人,实际上他们都是外星人在地球的寄居者,另外本尼迪克特先生地球名字叫做宫泽栩,是日本非常有人气的影视明星。这六位除开本尼迪克特之外是阿拉西姆财团的主要股东,阿拉西姆财团以金融业起家,后来投资遍布石油,新能源,新材料等各个方面,通过各种现代的控股方式掌握着巨大的财富,他们控制和操纵非洲等国家的经济命脉,通过控制矿产,加工资源再向发达国家出口的方式获取了大量的财富,中石油、中石化和中...
《拿无限当单机》作者:不带电第一章 生化?“喂,喂。有没有搞错,这是什么个情况啊!”吴建看着眼前的事物说道。不自觉后背以被汗水浸湿。“窗前的“那些”果然只能称之为丧尸了啊”,看着窗外毫无目的缓缓移动的丧尸以及远处街头正在啃食什么东西的黑影。吴建心里不知道出现恐惧还是兴奋,这样想着一屁股坐在了附近的一个沙发上,扬起一阵灰尘。吴建深吸了几口气,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说“总之!先冷静一下!我之前应该是在家里的电脑前的。那么这里是......”这里是一个有点脏乱的小房间,一目了然,没有血迹,应该不用担心丧尸。“恩~,没有映象,外面的景物也没有。啧,有点麻烦了啊,哈!”吴建心里苦笑着站起了身:“恐怕没有时间在这里傻坐了,找一下有没有可以用的东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