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第8期 - 世界科幻布赖恩·达纳·埃克斯 孙维梓“科幻之窗”栏目更名敬告读者亲爱的读者,当你打开本期杂志,会发现我们一直倚身眺望的那扇“科幻之窗”已经消失。但消失不是关闭。消失是因为窗框毕竟有着视界上的限制。“窗”的意象,倚窗眺望的人的意象,美丽但缺少一种介入的热情,缺少一些阔大的感觉。打开窗户是为了看见与发现,而发现世界是为了最终的进入。本刊一直在为中国科幻融入世界科幻格局而不断努力,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打破我们旁观者的心态。“科幻之窗”消隐时,展现在我们四周的就是正在进入的“世界科幻”。泰楚凝视着那罐冰水,它里面满得几乎要溢出来了,罐壁四周流淌着凝固成冰条的水,在大厅明晃晃的灯光下熠熠发光。它如此诱人,使泰楚不禁想抓起近在咫尺的这个水罐,冰一冰自己灰白的鬓角,然后在脑门上把它倒个精光。不过他当然不能这么干,所以最后只是伸手端起小水杯呷上一口。...
作者:[美]杰克·麦金尼永远的太空堡垒当人类的双脚踏上广阔的大地时,我们的灵魂已经来到浩瀚的宇宙。当我们在大地上奔跑对,我们的眼睛却总是看着蓝天。字宙中的故事总是吸引人。一切都有一个平凡的开始。上个世纪70年代末,日本动画迎来了自己的新时代。著名动画导演富野悠纪执导的《机动战士高达》成了日本动面史上里程碑式的巨作。当初曾对写实派机器人动画不屑一顺的众多动画公司,纷纷发现机甲战争类的科幻动画成为市场上的主流,跟风之作像过江之鲫层出不穷。龙之子公司也参与到这股潮流中,着手制作一部同样有机器人、有火爆的战斗场面的同类型动画。龙之子公司的高层似乎并不对这部动画抱有高水准的期待,他们起用三个二十出头、英气勃发、同时也是默默无闻的年轻人河森正治.美树本晴彦、板野一郎,担任对于这部动画至关重要的导演、设定、动画三大重任,完全不考虑大牌制作人的票房号召力。...
2000 第7期 - 银河奖征文刘慈欣刹车时代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我出生在刹车时代结束的时候,那时地球刚刚停止转动。地球自转刹车用了四十二年,比联合政府的计划长了三年。妈妈给我讲过我们全家看最后一个日落的情景,太阳落得很慢,仿佛在地平线上停住了,用了三天三夜才落下去。当然,以后没有“天”也没有“夜”了,东半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有十几年吧)将处于永远的黄昏中,因为太阳在地平线下并没落深,还在半边天上映出它的光芒。就在那次漫长的日落中,我出生了。黄昏并不意味着昏暗,地球发动机把整个北半球照得通明。地球发动机安装在亚洲和美洲大陆上,因为只有这两个大陆完整坚实的板块结构才能承受发动机对地球巨大的推力。地球发动机共有一万二千台,分布在亚洲和美洲大陆的各个平原上。从我住的地方,可以看到几百台发动机喷出的等离子体光柱。你想像一个巨大的宫殿,有雅典卫...
1992 第1期 - 历险记黛博拉·莫里斯 英华 译一名女子身受重伤,孤零零一个人流落荒山野岭。两条腿没法动弹。她知道,哪怕想捱过这样一个严酷的夜晚,希望也是非常渺茫的。当玛丽·奥利里拆除支撑小圆顶帐篷的最后一根玻璃钢柱子的时候,她打了一个寒噤。晨空中阴云密布,在苍莽大山中的这片小小林间空地上,气温才仅仅4摄氏度。这天是1989年8月11日,星期五。她要用5天时间作一次徒步旅行,穿过科罗拉多州境内面积为3100平方公里的罗斯福国家森林,这是第3天。乌云越积越厚。23岁的玛丽竖起鼓鼓囊囊的金属框架行包,系好背带,踏上了那条孤零零的小路。走到上午11点钟,她到达了“中秃山”上一片高高的草地。这座山上到处是光秃秃的大石头,所以得了这个名字。她扔下沉重的背包,身子靠在一块大石头上边,感到十分舒服。...
1995 第5期 - 科幻文艺奖征文绿杨时仅相隔六个月,鲁文基教授第二次来到美国,当然,他的助手梅丽随同出行。教授这次赴美是应邀出席今年的《未来世界之星》杯的颁发仪式,教授将在颁发之后为获此殊荣的30名最有才华的理科大学生讲话。讲台的后面是一块从天花板一直垂到地上的帷幕,幕上镶着一个圆形徽记:螺旋状星云的正中有个原子模型。教授致了简短的祝词后便谈到当今的科学发展已使人类以光速冲向未来,许多重大科技成果出自一般的普通研究所,甚至私人实验室,这是我们这颗行星发展的动力。“在座诸位日后可以是一颗科学的明星,你们一生中要进行无数次尖端科学的实验。”教授严肃起来,“今天我要在你们年轻的记忆网络中贮进一条信息:高科技实验必须十分慎重和小心,一点微小的失误便可造成灾难甚至祸及整个文明世界。我们怎么在几个街区的范围内去追寻一只飞离实验室的、人工基因的蚊子?谁能预言赋予机器人自我复制的程序...
周宇坤一凯茜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唯有半人马座中那一颗恒星最具诱惑力了,以目前人类的航天水平而言,考察自己星系内部的行星体已不再是乐趣。因此,NASA这次想飞得更远一些。凯茜虽然年方23岁,却已经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宇航员了。她曾经在22世纪中登上月球两次,并且后来又参与了火星冰冠解冻灌溉工程的规划以及首次土卫六的载人登陆计划——那里可是一个诱人的可能存在生命的世界。如果说在NASA中能够上天的女性屈指可数的话,那么凯茜·黛恩更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位。从前的那些经历曾经给她带来过多少的荣耀呵,然而现在她却必须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凯茜的家人早已不在人世,她是在福利院里长大的。在这个世界上,她唯一难舍难分的人就是眼前的那位小伙子:亚当·斯图尔特。...
1994 第8期 - ’94科幻文艺奖征文裴晓庆〈一〉“悲伤?”“否定。”“孤独?”回答是“不确切”。它调整着心理讯号。“仇恨?”当这个词汇信息在它的电路中通过时,各种元件都颤动起来。“肯定。”咨询电脑作出回答。那么仇恨的对象是谁呢?一段空白。它忽然停下来,记忆锁链中断了。不,不是空白,结论是有极长的一段信息被锁密了。它分析着,却无法计算出这段信息的量数。接着,它碰上指令:“跳过去!”但后来的信息对解释它异常的电流频率(它的情绪)毫无用处。它烦躁不安地又从头开始,仍是一无所得。最终它又停留在被锁密处。锁密程序是它从来没有见过的。从前只对外锁密,而这次是对内的,是对电脑自身的功能封闭。它虽然能解开这些程序谜团,但却没有反抗锁密指令的能力。指令是强硬不容抵触的。...
《浅论拾遗_YY论》作者:影影文第一卷 YY论第一章 什么是yy(修改)我会从今天起,在更新新章节的同时修改一下旧章节!********从2002年开始在网络上看书,我就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词汇——“yy”。很显然,这是一个网络词汇。与“nba”等一些外来词不同的是,这个词的源头在中国!那么,她的源头是什么呢?我翻阅了好多资料,最终也没有翻出这个词的出处。是谁创造的?原来的意思是什么?我无从知晓!虽然这才过去短短的七八年时间,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确实已经不可考了。关于yy的来源的说法相当多。这里,我引用大多数人都同意的观点来浅论一下yy。yy,汉字“意”(yi)与“淫”(yin)汉语拼音开头的两个字母的连写。即有人所说的是“意淫”一 词的缩写形式,这一点在通灵者所著的《梦回九七》里面也曾论述过。...
作者:断念第一卷午夜外卖第001章幸福来得太突然“咦,这工作很不错啊,每天上班一个小时,月薪一万,而且还包吃包住,做满两年还给配一辆十几万的车子,啧啧,看来我朱小帅的好日子即将就要来临了啊!”我站在一处公交站台的旁边,指着公交站台上贴的一张招聘广告,转过头满脸欣喜的对着一旁的老同学庞飞的说道!但让我郁闷的是,庞飞好像根本没有看到那张白纸红字的招聘广告,对我翻了个白眼,在我的肩膀上拍了拍,无奈的说道:“我看你是想工作想疯了吧?整天幻想着这种不着边的事情?你也别太着急了,现在正逢暑假,暑假工太多了,所以工作才不太好找的,你稍微等等,等那些暑假工开学了之后,工作就肯定好找不少,至于钱的问题你也不用太担心了,一切还有兄弟我呢,得了,公交车来了,我得赶紧上班去了,你就在附近随便逛逛看看有没有什么适合的工作,但你一定要小心啊,别被人骗去搞传销了!”...
1996 第6期 - 每周一星苏晓苑作者小传五岁时,由于五音不全被判定当不了歌唱家,我便立志要成为一名天文学家。那时总觉得外星人就在大气层外几米处等着我,随便一伸手,便能捉几个。十三岁那年,我突然发现自己是外星人留在地球上的孩子。从此,每日苦苦地盼望亲人们来接我回去。这种企盼在我考砸了或是犯错误时,便变得愈加强烈。一我笔直地端坐着,一动不动,但心神不宁,不知内务部的4号长官因为何事点名召见我。四天前的那场搜捕情景又浮现眼前。我们已经包围了叛乱分子在东四区的最后据点——一座各叫“银河王朝”的大型建筑物。在交叉火力的掩护下,我身先士卒,第一个冲了进去。一个又一个乱党倒在我枪下,我已把同伴甩在身后老远。只要一举端掉这个巢穴,我的军服上就将多一颗星钉。我心中一阵狂喜。...
1995 第7期 - ’95科幻文艺奖征文绿杨 张小涛一鸟巢空间站发生了点小故障返回地面大修,鲁文基教授和助手也不得不从空中“落地”,离巢过上几天休闲的日子。这天午后,阳光透过纱织窗帘照进屋里把人晒得暖融融的,电台播着醉人的轻音乐。老教授握着纸笔靠在把古老的摇椅上边念边写一篇讲稿,这是为《科幻世界》一千期的青少年读者写的。“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反宇宙是个奇异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相反的,任何物质运动都大于光速,万有引力是种排斥力。时间则是个虚数——慢点,娃娃们怕看不懂这一句。唉,通俗文章真难写——时间则是倒流的,假如有一个人……”他看了梅丽一眼,“梅丽,你今年多大了?”梅丽低着头在织毛线衣:“二十六。”其实她只有24岁,因为当初应聘来鸟巢工作的时候,怕教授嫌年纪轻不懂事多报了两岁。...
1994 第12期 - ’94科幻文艺奖征文柳文扬爸爸快不行了。虽然刚刚得了GLP的大奖,但他的脸色还是那么苍白黯淡。GLP就是“全球有序化工程”筹委会,新世纪的人类智囊团。他们要把世界变成逻辑的天堂,万物、活人、死人都像天使似地守规矩。GLP刚刚把“金轨道”奖章颁发给我父亲,因为他“凭其卓越的工作,攻克了大自然之无政府主义的又一坚固堡垒”。和我爸爸同时获奖的还有两个人。第一位是因为推演了一条公式,它能算出每个吻的价值,据说每个吻平均值五十块钱。另一位是基础物理学家,他宣布宇宙中的每一个生灵都有其注定的生命历程,能够逐一演算出来。是啊,整个宇宙都有序化了,哪一粒灰尘胆敢不按数学公式飘动,它就是反科学、大倒退。现在我们明白了吧,在GLP的理想世界里,只有一位至高无上的君王,那就是“秩序”。形形色色的“公式”是它用来征讨四方的军队。...
1996 第4期 - 名著欣赏雷·布雷德伯里 陈珏漫漫长夜中,又一个新生儿诞生了,他就是西姆。妈妈用发烫的双手喂西姆吃东西,他的喉咙让食物噎住了,呛得哇哇大哭。自打来到世间,他的眼中就闪烁着警觉的光芒,随之而来的却是恐怖的神色。他茫然四顾。浓雾散开,山洞的外景展现。一个面如死灰的男人隐隐出现,他疯狂、野蛮、面目狰狞。他,是西姆的父亲。西姆放眼望去,瞧见老年人都坐在一条甬道里,他们开始走向死亡。刚才,他们的面孔还是生气勃勃,带着壮年的风采;不一会儿,就形容枯槁,萎缩得不成人样儿了。西姆吓得在妈妈怀里挣扎。她抱紧他、哄他,同时,紧张地睁大双眼,看是否又惊动了她的丈夫。这时,父亲手中握着一把石刀,冲了过来。西姆感到母亲的手一松,自己摔到了石头上,便嗷嗷大哭起来。妈妈用力来夺父亲手中的石刀。“让我杀死他!”父亲高声大叫,气喘吁吁地说,“让他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作者:刘慈欣【,】三体序“基石”是个平实的词,不够“炫”,却能够准确传达我们对构建中的中国科幻繁华巨厦的情感与信心,因此,我们用它来作为这套原创丛书的名字。最近十年,是科幻创作飞速发展的十年。王晋康、刘慈欣、何宏伟、韩松等一大批科幻作家发表了大量深受读者喜爱、极具开拓与探索价值的科幻佳作。科幻文学的龙头期刊更是从一本传统的《科幻世界》,发展壮大成为涵盖各个读者层的系列刊物。与此同时,科幻文学的市场环境也有了改善,省会级城市的大型书店里终于有了属于科幻的领地。仍然有人经常问及中国科幻与美国科幻的差距,但现在的答案已与十年前不同。在很多作品上 (它们不再是那种毫无文学技巧与色彩、想象力拘谨的幼稚故事),这种比较已经变成了人家的牛排之于我们的土豆牛肉。差距是明显的——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差别”——却已经无法再为它们排个名次。口味问题有了实际意义,这正是我们的科幻走向成熟的...
1994 第7期 - 科幻之窗约翰·温德姆 杨汝钧 译(一)九月二十六日是我的生日。那天,我的妻子珍妮特去伦敦看了一场戏,次日清早就返回了米德威奇村。这样,在二十六日之夜,我的妻子当然就不在米德威奇了。对此,我们夫妇俩确确实实一辈子都将感到幸运无比。在返家的途中,我们称心如意,悠然自得。途经特雷尼镇时,我们稍作停留,购了些物品,接着穿越了斯托奇村,再向右转弯,向米德威奇村直驰……但,不行!路中央出现了一条大布告:道路封闭。一位警察站在那儿高举着手晃动着。“对不起,先生。这条道路已经封锁了。”“您的意思是,我得从奥普利路绕道而行,对吗?”“实在抱歉,那条道路也已封锁啦。”“不过……”我们在交谈之际,一辆满载士兵的军用卡车经过我们的身旁,向来德威奇村疾驰而去。军车上约有三十名士兵。...
2000 第9期 - 世界科幻诺曼·斯宾拉德 孙维梓“一位叫伊藤的绅士要求见您,”内部通讯系统向我报告,“他想买进一些有价值的历史文物。”在对方还没进办公室前,我通过桌上终端向中心电脑查询了这位来客:敢情伊藤先生是日本大坂的“伊藤火箭货运公司”的老板。只要是他签发的支票,那么不管上面金额有多大,只要不超过国债总数,就不用担心它的可靠性。一位身材匀称、略显秃顶的男子以轻快的步伐走进办公室。他身穿红色丝质的日本和服,腰束华丽的绣上花边的黑色锦带,典型的日本企业家形象。他们正在国际舞台上把美国排挤出去。伊藤先生递上名片,微微鞠了一躬。我也略略点头,依然端坐不动。这种故作傲慢的姿态可能有点可笑,但不这么做,就不会和日本人谈成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