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医家王朝 >

第308章

医家王朝-第308章

小说: 医家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邱子仲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不过又有些愣神,似乎是有些奇怪,为何学堂中的老师会在这里做活儿,难道是程医师克扣了老师的工钱,让他们不得不在寻一份活计养活自己?不应该啊,他可从来没有听说这样的事情,否则也不可能视而不见,而且看这男子的样子,也不像是被扣了工钱的样子。

    想起依旧揣在怀里的那个课本,再看看那人满身的墨迹,大抵猜到这个庞正老师一定是利用课余时间,在这里帮着学生抄写课本,以至于才弄得满身狼狈,想到这些,邱子仲不由的在心中暗叹,当真是一位好老师啊。

    只是邱子仲一直搞不清楚,程野口中的“印刷厂”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是他觉得,自己手上的这个课本虽然不是很厚,却也赶得上几个书简的量了,这些课本若是都抄下来,这个庞老师怕是明年都抄不完吧。

    这个时代书籍之所以宝贵便在于此,很多书册往往是独一份,只此一册,一旦损毁便绝版了,即便是那些士子们从小读到大的圣人言,也并非是人人都有机会享用的,许多穷书生都是在大户人家借书去读的。

    在许多学堂,处罚一些犯错的孩子最有效的手段便是抄书,一来可以起到惩戒的作用,同时还能加深对文字的印象,将教学融入体罚,二来便是能够增加学堂的藏书量,几个犯错的孩子一起抄书,一年下来,总能抄出一些完整的书简,这些书简对于那些刚刚读书识字的孩子,还是很有用处的。

    总的来说,抄书是唯一保留前人著作的手段,不过效率实在是低下,往往一些字迹繁多的书简,抄下来甚至要一年之久,想要广泛传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邱子仲对于眼前的这个年纪不大的庞老师愿意从事这样的活计,可是由衷的怀有敬意,若不是年纪大了,眼神不好了,无所事事的邱子仲说不得也会过来帮帮忙。

    简单的介绍之后,并没有说上几句话,程野让庞老师继续去忙自己的事情,无需因为自己的到来而扰乱了日常的安排,毕竟程野只是带着邱子仲过来看看,若是因此而影响了这里的进度,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庞正离开之后,程野作为向导,便带着邱子仲介绍起印刷厂的规模,虽然程野只是偶尔来过来几次,不过对于这里的熟悉程度并不比任何人差,毕竟这里的所有规划都是他一手操办的,整个流程也是一板一眼的校队过,说是他一手督办起这个印刷厂也不为过。

    毕竟这个时代还没有先例嘛,只有他亲自上阵了。

第619章 活字印刷(下)() 
印刷是一个技术活,也是一个麻烦事,它被发明出来便是为了解决另一件麻烦事,而且效果十分明显,乃至对于推动整个文明的进程,都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程野指了指眼前的一个屋子,引着邱子仲往里面走,屋子很大,连成一排,不过显然不是用来住人的,这间屋子原来的主人是一个布商,举家迁移之后,程野便顺势将这里改成了这个样子,虽然外表看还是大户门第的规格,不过里面的隔间却已经被打通了,形成一个厂房。

    一进到里面,墨水的味道便更浓了,许多人都在低头工作,便是有人进来也没有察觉,足见这些人的专心细致,程野放慢了脚步,邱子仲也不敢大声动作,虽然有些搞不明白,这里的人都在做什么。

    屋内的陈设却是与邱子仲所想出入很大,既然是抄书的活计,他以为所有人都会伏在案上,奋笔疾书,然而眼前的人却是三五成群的站在一起,正在商议着什么,也有一些人独自站在那里,重复着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

    邱子仲更加茫然了,程野却是不知什么时候,离开了这里,回来的时候将手中的一个纸张递到邱子仲手里,邱子仲瞧了一眼,便瞪大了眼睛,纸上的字迹与怀中那本课本上的相差无二,这里果然是抄书的地方。

    不过令邱子仲不解的是,这里似乎并没有抄书人,他还没有想明白是怎么回事,却见程野指了指一旁的一个书案,上面放了不少这样的纸张,整整齐齐的摞在一起,邱子仲拿起来瞧了瞧,不由得更是大吃一惊,所有纸张上写满了同样的内容,连字迹都是大相径庭,可见都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只是这么一大堆的文字,不知要抄上多久。

    程野没有说话,而是引起邱子仲来到一个台子前面,那里正站着一个人,见到程野后也是有些惊讶,程野笑了笑,示意那人不必行礼,继续工作。

    邱子仲一进来的时候便注意到屋子里有不少这样的人,只是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走到程野身旁,随着那人的动作,邱子仲整个人都惊得要跳起来,只见那人从身边的案上拿起一张裁剪好的纸张,放在面前的台子上,用手中的毛刷刷过,再拿起来的时候,上面已经布满了字迹,一笔一划十分工整,最重要的是,他的手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只是将那纸张放在一旁,又开始重复之前的动作。

    邱子仲将那个纸张拿起来瞧了瞧,那是学堂之前研究出的识字的技巧“千字方”,虽然字数并不算多,不过抄写这样一份也要很久,眼前却是这样轻而易举的便做了出来。

    邱子仲甚至不知道此时该用什么样的表情来阐述自己的情绪,不用程野说明,他也知道这便是程医师口中一直提到的“印刷”,放眼望去,这里的许多人都在从事这样的工作,一本课本,只需要这样反反复复的工作,很快便能出现在面前。

    “那里是装订车间。”程野指了指与此相隔的另外一间屋子,“这些被印刷出来的纸张,很快会送往那里,然后按照顺序装订,便是一套完整的纸质书了。”

    邱子仲还有些发懵,他从来没有想过,原来书这种东西还能这样“制作”出来,没错,邱子仲第一时间便是想到了这个词,就像是酿酒、煮茶一般,书竟然也能制作,实在是始料未及。

    不过邱子仲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坏事,他可没有“不是抄写的书便没有灵魂”这样的想法,只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邱子仲引着有些发木的邱子仲往另一个屋子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学堂中的课本便是这些工匠夜以继日的生产出来的,这并不复杂,甚至不用识字,就是有些无聊。”

    邱子仲下意识的顿了一下,又是问道:“你是说这些人都不识字?”

    程野点点头,笑了笑,“大部分都是这样吧,不多大家都在努力认字,现在也不能要求太多。”

    程野也希望这里的工匠都能识字,不过这是不可能的,至少在义务教育完全普及之前是不可能的,这个时代能读书的人本就不多,更何况一个小小的山阳县,程野可找不来那么多读书人,更别提让他们从事这样的工作了。

    不过邱子仲在意的显然不是这一点,而是这些书籍竟然是由完全不识字的人制作出来的,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甚至根本不可能发生,试想一下,若是不识字,便是连照猫画虎都不可能,更别提抄出一本书了。

    说话间,程野带着邱子仲来到一处看似闲置的房间,面前是一个类似书架的摆设,上面铺着一些带边的板子,程野顺手中上面取下一个小东西,放在邱子仲手中,邱子仲拿在眼前瞧了瞧,那是一个金属制成的东西,上面刻了字,不过字型是反着的。

    邱子仲端详了一会儿,又想起那个印刷工匠,忽然意识到,刚在那纸张下面便是铺满这样的东西,细细一琢磨,大概也想出个一二三来。

    “这是子模,按照设定好的顺序一字排开,涂上油墨,把纸张覆盖在上面刷平,便是书本上的样子了。”

    程野简单解释了一遍,邱子仲也很快想明白了,对于程野能想出这样的方案着实是佩服,程野只是笑笑,活字印刷可不是他的功劳,他也只是拿来用用而已。

    程野记得,活字印刷最早出现在宋朝,当时是有胶泥烧制成活字,排版之后可以有效的改善雕版印刷出现错字漏字等情况时的不便,不过由于字库十分繁多,排版时任务量实在繁重,很长一段时间基本不被重视,几乎很少采用这种印刷方式。

    直到西方出现了更为方便的铅字活版印刷,活字印刷才正式被大量使用。有了前车之鉴,程野自然是直接套用了铅字活版印刷的方式,铅这种金属其实并不少见,由于其较低的熔点,所以很早便被人发现,不过也正因为其金属特性,无法作为兵刃使用,所以除了炼丹之外,并没有什么用处。

    至于油墨,程野并不清楚原本的油墨是什么材质,不过大抵是浓稠一些的墨汁,程野便让人将树胶、动物油脂之类的与墨水进行调和,总能鼓捣出类似的东西。

第620章 老干部的生活() 
“邱老,你又来这里遛弯啊。”

    庞正看着一脸闲怡的邱子仲,笑了笑,上前打招呼,这些日子,他总能在印刷厂门口瞧见邱子仲,时日久了,与这个昔日的县丞大人便聊到一起去了,都是读书人,自然也有一些话题,渐渐地,庞正也就跟着程野的说法,喊邱子仲为“邱老”。

    邱子仲到底是年岁大了,如今走路都有些晃悠,程野让人打了一副手杖,送给邱子仲,这个老人家起初还嫌麻烦,又有些好面子,不愿意拄着出来,总是觉得自己老当益壮,不过近些日子,终于将那个搁置在屋子角落里的手杖拿出来了。

    庞正赶紧上前一步,搀扶着邱子仲的胳膊,邱子仲却是挣脱开来,没好气的看着庞正,又开始指导工作,“我说庞老师啊,你怎的也学程野那小子一样,就惦记着让老夫摔一跤了吧,告诉你们,不用扶,不用扶,老夫眼睛是有些花了,不过这身子健朗着呢,去去去,一边儿去。”

    都说老小孩儿,老小孩儿,邱子仲越发有些小孩子脾气了,动不动就拍拍自己的胸膛,证明自己身子骨硬朗的很,然后再讲述一些自己身为县丞时的陈年旧事,乐此不疲。

    庞正笑呵呵的应承着,不过扶着邱子仲的手并没有松开,邱子仲也没有过多在意,虽然嘴上喋喋不休,不过还是任由庞正扶着自己上了台阶。

    邱子仲已经渐渐习惯了这种油墨的味道,隔三差五的,他就会来印刷厂逛逛,渐渐地,与这里的工匠们也熟络起来,起初大家还有些敬畏他昔日里县丞的身份,不过时日久了,也就没那么在意了,赶上午休的时候,还会与大伙一起吃一顿食堂。

    庞正是印刷厂为数不多的读书人,这个时代,能识字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本事,愿意来印刷厂做活的读书人并不多,所以庞正每日的工作其实非常繁重,除了偶尔去学堂任教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印刷厂里,从早到晚。

    庞正的工作主要是排版,在印刷厂里有一间独立的隔间,紧挨着印刷车间和字库,那里便是排字车间,也是庞正工作的地方。

    庞正扶着邱子仲在屋子里坐下来,屋中有一个摇椅,那是邱子仲的专座,每当邱子仲来的时候,便会将这个摇椅搬出来。摇椅是程野让人送来的,他从庞正那里听说了邱子仲的事情,觉得让一个老人家在车间里站上一天实在是辛苦,便将自己院子里的椅子搬了过来。

    椅子这种东西,并不属于这个时代,而且这种舶来品并不符合这个时代的礼节,不过程野身为过来人,自然不会苦着自己,便让人制作了许多类似的家具,在山阳县算是稀罕货,不过在瓦窑村倒是很常见了。

    邱子仲倒是挺喜欢坐在上面,看着忙忙碌碌的庞正,偶尔说上一两句话,这样一天便过去了,邱子仲的话并不多,或许是年纪大了,来的路上已经喋喋不休了许多,此时已经累了,又或者不想因为自己而打扰了人家的工作,反正他常常就这样坐在这个位置,雷打不动。

    庞正忙起来的时候,几乎一整日都说不上一句话,他将挂在门口的一个布兜系在身前,这种被称作“围裙”的东西能够很好的避免油墨溅在身上,只要是在印刷厂工作,都会养成这个习惯。

    庞正拿起案上的手稿,这是一会儿要印的底稿,然后拿起一个托盘,向字库走去,字库的架子上都是已经刻好的铅字,按照偏旁部首的顺序,有规律的放在一个个小格子里,常用的字,一般备用非常多,而一些比较偏门的生僻字,往往备上几个便够用了。

    按照稿子上的内容捡字是庞正每日都要做的工作,一手拿着手盘,一手拿着一个特制的镊子,看一眼手稿,然后在琳琅满目的字库中大海捞针一般的捡出所需要的铅字,并按照顺序摆放在手盘上。

    这是一份既需要动脑,又十分耗费体力的工作,做久了又会显得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