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圈 >

第176章

三国圈-第176章

小说: 三国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着百人将,自估百人将,你倒是谦虚。”李轩翻看着作业,又问,“现在呢?”

    “嘿嘿。”

    徐荣憨笑一声,“该补认字识数,认图划图,军令通传与粮秣转输。未来两级晋升路线,实习参谋,作战与训练参谋。”

    “你现在不就是作训参谋么。”李轩头也不抬道。

    “嘿嘿,仙帅栽培。”

    徐荣倒是挺谦虚,“越参谋越蒙,越学越知道不知道的多。”

    徐荣是凉州委培生,充任李轩副官却不是北方军的人,称呼是俗称“仙帅”。

    北方军在役士官,公孙度叫的“总长”才是李轩的军职正式称呼,只不过改制进行中,多是校内新进学员与北方军里亭以上军官叫,士卒还是乱喊。

    军中幕僚,辎队与院校正在改组总参谋部,士官学校就是总参谋部直属机构,除此还有少年军校,陆海测量局,陆海军气象局,北方军总医院。

    北方军总参谋部,下辖一总务四分部。

    总务是庶物,战略通讯,主记,军医系统。

    一部是作战防务,战争指挥,动员,军事物资统筹。二部是情报。三部是运输,羽檄鹞鸽通讯,四部是战史,战略,战役,战术,战务课。

    一改组总参谋部,刘备是盟主,本就政军商事务繁杂,一领兵上去,各方使节都滞留燕歌了。

    关羽对窝在后方画图更没兴趣,兼个审判长都烦,只要民事上禀的重刑“死刑终审”,基本都是“红叉”,一律干死,杀人不眨眼,深受盟内各民里敬畏,皆谓“关审判长一睁眼就要杀人”。

    张飞更是指望不上,其余北盟创始人中,苏双,张世平皆主骑兵,简雍与田豫靠不上,总长只能李轩先顶上。

    实际最好的参谋长人选是贾诩,且贾诩又已在燕歌置地,家人都接过来了,干标准委员会那摊,比负责幽凉贸易核销时上心的多。

    证明其心中已经有了定计了,不用说李轩就知道,贾诩已经“叛逃”到北盟了。

    可让贾诩接标准委员会没问题,接总参谋长不太现实,他也只能按早先的路子,继续培养食堂厨子,建设营地曹吏,一个个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出来。

    等被架空了,就能轻松些了。

    包括士官学校目前的“自评”与“彼此评估”,教育规划与人事晋升规划,这都不是士官学校该教的东西,这是培养“军官团”的方式。

    像是一班做一简略作战计划,刻意设一“反对小组”,专门反对等方式,是不该与“士官”培养混淆的,这都是未来会撤销掉的课程。

    实在是缺人才,只要像是军官胚子的,就得试试。哪怕对士官培训有损益,拔苗助长也得多拔点军官出来,军内拔,盟内拔,幽州拔,外州来的学员照拔,胡人还是个拔。

    即便是敌人,照样拔。

    正在造反的辽西乌丸大人丘力居的从子蹋顿,就正在士官学校就学。

    蹋顿是老生了,士官学校一立校就入学了,北盟对“友好合作方”的子弟,是敞开怀抱的。

    丘力居造反造的是大汉天子的反,又不是造北方联盟的反,不耽误把侄子送到友好的合作伙伴那里,学习军事。

    辽西丘力居部与北盟的关系一直就不错,恰如关羽未登陆辽东前,辽东乌丸诸部,与北盟的贸易关系也是不错的。

    只不过,丘力居就是萨达姆,在造反前就“探听”到了北盟不会干涉。

    果然,一造反,非但北盟袖手旁观,且大方的“资敌”,战时贸易蓬勃开展,未受阻断。

    即便是乌丸叛军欲从辽西出击,向西入寇幽州治所广阳郡之前,由于要北过燕歌,丘力居都再次“探听”了北盟豪商人等的口风。

    打科威特?没问题,我们支持你。

    各路造反派,北盟都支持。

    “火炬方案”执行时,各路造反人马,不少叛军都在燕歌销赃呢,卖的就是抢来的东西,燕歌就是幽州最大的收脏窝点,颇是有些战时畸形繁荣。

    只不过当北盟终于发现了萨达姆的不正义,正义的“火炬”一举起,百乐门的特务与劳改营的骷髅队,立刻就对燕歌的各路造反派,实施抓捕。

    拘捕者全部击毙,俘虏一体送集中营看管,张纯叫嚣要募刺客宰北盟的大小头目,与被坑的吐血,也是有一点关系的。

    只是北盟不像张纯那么公私不分,蹋顿一类正在士官学校就学的小酋长,学习生活并未受到干扰,打仗归打仗,不耽误小丸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军内的在职将佐要到校内授课,校内的学员也要到军内补课。”

    李轩正翻看的就是蹋顿的鬼画符,“不光要补军事,文化课也要补。前线的立功士卒要轮替下来,为我们的士官做教官。我们的学员要轮替上去,在实战落子无悔的课堂,加快成长。”

    说着,把挑出来的几份作业递给徐荣,“请战上前线的一概不准,这几个猫着的让总务安排一下,下一批送上去。”

    “是。”

    徐荣一个立正,把几张“评估作业”接了过来,扫了眼上面的名字,目露不屑。

    “呐。”

    李轩又递了一沓过来,“校内明令禁止请战,这些就是脑子烧了的。让审配担任学员总军法官,高顺为军法执行官,对违犯校规的学员行刑。颜良,文丑这几个屡教不改的货,加鞭刑。”

    “是。”

    徐荣又应了声是,却是笑着把一沓作业接了过来,夹在了册子的另外一页。

    他就亲身体会过鞭刑,还不止一次,以他久经沙场的丰富经验,看士校的教官都跟看傻子一样。

    那傻子与告诉傻子是傻子的人,谁更傻?鞭子知道!

    甚至他觉得他能被仙帅“栽培”,就是因为“屡教不改”。

    士官学校是一座很有意思的学校,有非常文明的校规,例如新学员被老学员欺负,打骂,受了委屈,皆可向教官举报。

    教官一旦核实,一定会为新学员做主,惩罚老学员。

    但是,明面的校规是明面,选材与评估有另一套潜规则,第二次举报的新学员,很可能会被直接打回老部队。

    徐荣做了李轩副官,接触到了评估档案,才知道这样的学员,打回去的同时,士官晋升评估就是仨字:“不合格”。

    不是士官晋升军官评估不合格,是做士官都不合格。

    士官学校步科,骑科,射科,工兵科,辎重科五科,士校津门海兵分校,武汉警察分校。一主校两分校,海陆警政,能在档案上标注“优先晋升,重点观察”的学员,无一例外,无论军内还是校内,没有任何打小报告的前科。

    被打,被骂,受委屈的学员多了。甚至没被打,没被骂,没受过委屈的学员就没有。

    校内被打,被骂,找教官做主。战场上被打,被骂,找敌人做主?

    连自己的委屈自己都解决不了,凭什么成为士官,解决士兵的委屈?

    爱求青天大老爷做主的百姓,面对军队无情的杀戮,委屈向谁诉?

    士官可以粗鲁,可以脑残,就是不许哭诉。

    “公孙度。”

    把笔朝桌上一扔,后依着椅子靠背活动了下肩膀,李轩揉着脖子问始终军姿挺拔的光头,“没征求你的意见,就录取了你,你有没有什么意见?”

    “报告,我没有意见。”公孙度立正挺胸,大声回答。

    “录取你是有原因的,你也在校学习一个月了。”

    李轩淡然道,“自我评估一下,为什么录取你呀。”

第241章 我优秀() 
“我优秀。”公孙度昂首来了句。

    这句话非常了不起,从刚来时“卑职”,“小人”,“在下”的谦虚,短短时日就“骄傲”起来了。

    与“排队”一样,这是用棍子教出来的“强制自信”,鞭子抽出来的“骄横”。

    不骄傲不行。

    五个布条放在地上,风一吹就吹走了,交叉一摆,中心点用根钉子一定,五根布条吹烂都吹不走了,那根钉子就是“士官”。

    士官一谦虚,长期的习惯会养成本能,心就虚,就自信不起来,精神就虚,就没有凝如实质的意志。

    钉子一松,就是钉不住布条的残次品。

    北方军不是凶残,是士卒皆骄横,就是不把敌人放在眼里,再多的敌人照样怀着必杀的信心攻击。

    士兵洗去民的习气,视民如羊,不愿被归为民,只是入门。

    进阶,就是本能视敌如羊,不愿被归类为弱小的“弱军”。

    在“我军”面前,外军全是百姓。在关羽的“东乡”士兵心中,别说敌人,张飞的“西乡”都是傻笔,弱旅。

    老子才是天下第一,老子所在的部队,才是军中第一。老子是海军,那陆军就是傻笔。老子是陆军,海军就是傻笔。老子是特种部队,普通部队就是傻笔。

    在赤备的眼里,北方军步兵就全是傻笔,走个路都排队,傻的冒泡。正像是北方军步兵看待赤备一样:一群傻笔,连个队列都排不齐。

    相亲相爱?去尼玛滴,弱旅就是等老子来救滴,老子的部队才是主力。

    在这种骄横思维的北方军面前,黄巾一类的一碰就跟雪崩一样。

    北方军非作战时期都没有“和平”,外面没敌了,西乡士卒的“敌人”东乡那群傻笔还在呢,一群熊兵天天练这是要干什么?不服气?要夺老子的主力?

    在骄横的军队面前,就没有“和平时期”,在社会的和平状态下,军中的一个个骄横与不服气,一个个老子天下第一,还是会把自己练尿血。

    训练才是基础,实战验证的就是训练成果。

    头脑的训练,比身体的训练,更加重要。

    是精神意志操纵躯体,而不是相反。

    不合格的钉子,就要被“淘汰”。

    士官学校的淘汰率就很高。

    步科,骑科,射科,工兵科,辎重科有十门公共学,战争史学,战术学,编制学,兵器学,马学,通讯学,测绘学,土木工程学,卫生学,军队教育学。

    即便是步科,也要学马。即便是辎重科,也要学土木工程,了解筑城,城寨结构,壕沟挖取,陷阱障碍设置。

    允许在掌握本科课程的情况下,跨科学习。因为步,骑,射,工,辎合在一起,就是合成兵种的运用,就是指挥学内容。

    那是未来更高一级的指挥学校,才会教授的内容。时下有天赋高的自动跨科,就等于提前接触到了战役学,军官课程。

    原则上,北方军不为外部培养军官。

    因为一旦成体系的掌握了战役学,就上触到了战略学,战略学放在经济领域上,就叫计划经济学,是精密的体系运算。

    成体系外传,会让外部形成真正的现代体系架构。在这一方面,北盟同样是敝帚自珍的“将门”,士官学校至指挥学校,会有一层“我们”的过滤。

    少年军校,士官预备学校,士官学校,军事专科学校,指挥学校。

    当北盟的军事院校体系架构完毕,不是“我们”,即便是在指挥学校接受指挥课程教育,掌握的也只会是碎片,最适合藩国王子,小酋长学习。

    时下是没办法,急缺各级军事指挥人才,才让士官学校突破了框架,让学员接触到了军官课程,这一旦军官选材的目标群体不对,很容易出现军阀。

    说俗了,军官,是只能在“统治阶层”中选取的。

    已经就是统治阶层的一员了,就只会作用于统治体系,是一条路。

    一旦被统治阶层的人,蜕变成了“军官”,那就是三条岔路。

    第一,被统治体系吸收,通过体系行使统治权。第二,自立统治成为军阀,通过与统治体系议价,行使小范围的统治权。第三,领导被统治阶层的人群,革命,夺取统治权。

    三条岔路殊归同途,最终都是要统治。

    军阀坏,那是还不够坏,把全天下打下来,还坏?

    这就是军官,指挥就是支配,就是统治!

    这就是军官为什么不从士兵中来,不从百姓中来。

    因为军官,只从统治阶级来。

    春秋卿大夫士,就是世袭统治阶级,白起的白是“氏”,是“白氏”而不是姓白,白起姓“姬”,王翦也是姓“姬”。

    李牧的“李”是“氏”,李牧姓“嬴”,廉颇也是姓“嬴”。

    从孙武子到汉张良,白起,李牧,王翦,孙膑,蒙恬,廉颇,吴起,乐毅,田单,项羽等等一串将领,皆出军事贵族家庭。

    与容克贵族地主家庭出身的德国军官,一堆“冯”是一样的。

    现代的统治阶级打破了血统,多了金钱与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8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