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王之王楚庄王-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艿囊馑肌U庵肿吒炙堪愕钠胶夤蹋呛苋菀啄鼙恍滦词终莆盏拿矗
但是,写武侠小说的人往往也是爱读武侠小说的人,他们往往很少有这样的爱情体验。不是有名言说过,灵感于生活么?小说于现实么?当他们一个爱人都还没有的时候,要求他们去写这些多个爱人互相吃醋的情形,这现实么?
九头鸟以自己在《万王之王》中的亲身实践来告诉你,这绝对现实。没吃过猪肉,难道你没见过猪跑么?现在已经有了那么多充斥着感情戏的武侠小说了,只要你仔细去看,去想,去领会,去发扬,是一定能够只在想象中就全部完成对男主人公的美好爱情的,而且能够和前面几乎所有作家的写法都不同。因此,大家不要怕,要大胆地往前走,莫回呀头。
(4)事件
事件是武侠小说、乃至任何小说的灵魂所在。无论作者追求的是什么,真正最有力表现这些目的的手段,都永远是一些优秀事件的集合。例如,直接的容貌描写虽然是事半功倍的增效器,但要真正在读者心头烙入美的印记,最主要的却还是要靠事件本身的浸润。
写武侠事件前,大家一定要端正思想态度,千万不要还没开始就来个什么“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或是“这是于一个真实的故事”。真正有底气的人,应该开篇就写“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如果你把其中故事当真,请反思你的智力水准”。前者非常明显的是因为作者水平不够,或是底气不足,担心读者不相信书中的故事;而在后面的这种情况里,作者在有足够信心的前提下,所担心的其实是读者把书中的故事太过当真。
武侠小说中的事件,很多往往表现在争夺武林秘笈、揭穿武林阴谋等等上面,这也是最容易、效果最显著的写法。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尝试一下别的因素,但最好也融入到这些简单因素中,以便令其更象一本正规武侠小说。
武侠事件的类别不多,有人甚至总结了武侠书中的十大典型情节。但问题是,其他爱情小说、历史小说中的情节,其实也可以被类似地总结,而且总结出来的条目也同样能不多。然而自古以来,只描写一个“爱”字的小说,该是有多少?因此,不要被其表面上的范围所局限,只要你好好放开想象力,具体的表现可以千变万化,无可尽数。
事件一多之后,如何去控制这些事件,就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要做一个每日点击几百万、几千万的网站,与做一个点击才几百几千的网站,其过程能够惊人的不一样。在内存才几兆的年代编过程序的朋友可能还知道,要能让程序正确读写一个大型数组,其复杂程度和读写一个普通的小型矩阵,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当一个国家拥有十亿人口的时候,其管理的复杂度比起几百万人级别的国家来,更是根本不在一个档次。这一切自然都预示着,当你的作品拥有一百万个字的时候,随之而来的一切都会完全不同。
在短篇小说中,结构控制的要求并不明显。可是在长篇小说中,结构控制简直就是生命,其难度、重要性和短篇小说来比,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许多在写短篇小说中完全看不出来的功力差别,在长篇小说中能够非常明显。这就是为什么评价大文学家,很多人都坚持该人应有长篇巨著的原因。同时,这也是九头鸟之所以强烈推荐作者们先只写龙骨,然后再写肋骨,尽量以开始时的一些麻烦来避免后来的结构灾难的原因。
(四)十大窍门
认真理解了这些基本的写作规范之后,也许各位作者们已经有些去蠢蠢欲动了。但是,在九头鸟的写作实践中,还体会到了一些更具体的写作窍门;如果作者们能够去活学活用,能够以批判地精神来接受它们,或许能够为各位的作品画上真正的点睛之笔。这些中的某几条已经在前面提到过了,但是在这里九头鸟把它们更明确地单独列出来,以便让作者们在写之前更准确地规划,写的时候更方便地参考,并在写完后更容易地查漏补缺。
另外,还需要注意,这些只是对于初学写作的人来说的。也就是说,这些主要是入门招式,它们主要是帮助初学者找一找基本感觉。对于比较熟练的人来说,并不需要完全拘泥于这些“招式”。事实上,即使是九头鸟自己,虽然总体上还是遵循这些,但对几乎每一条,也都还是有所违反的。
窍门一:如何深入细致地准备写作材料
根据龙骨写作法,第一步就是认真准备写作材料。这里的材料,其实也就是对应上面的四大规范,即你所想写的主要历史背景,主要地理环境,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特别是人物和事件。
很多人都说:“一提到看书,我简直精神百倍,思绪无穷;可一提到写书,我脑中不是一团稻草就是一片空白,根本都摸不着边际、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我这样的人,能写书吗?”
九头鸟告诉你,当你看了这篇文章,仔细理解了之后,你就能写书。不要怕无法开始,因为现在九头鸟就将牵着你的手,手把手教你写书的第一步。
收集材料的具体办法,是首先确定男主角的身份,女主角的数量和质量,书中最重大的几个事件,以及你所想写的基本结局。在最初的阶段,对于这些往往一张纸就行了。当有了这张纸后,你就可以好好地对着它看,对着它想,把它的每一个点都变成榕树的气根,一点点地四面扩张。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是不是都应该有父母?有兄弟姐妹?有他(她)所仰慕的人和仰慕他(她)的人?有朋友?有敌人?有半朋友?有半敌人?有师父或师兄弟姐妹?有徒弟或徒孙?而由这一个男主角或女主角所引申出来的这许多人,每一个是不是又可以依照类似的过程,再次引申出更多的人?一般来说,只要好好引申个两三层,小说中的人物就会复杂得不得了,已是只怕你处理不过来,根本不怕你想不出来了。
关于事件,如果你实在没有太多的灵感,那么就可以在这些被引申出来的人物图上,用龙骨写作法中的“划线大法”来任意乱连,甚至任意乱指。然后,你就可以再对应你自己的写作能力,对这些关系加以取舍和修正。
一般来说,如此反复多次之后,你所想写的书的大致布局,就已经比较全面了。这个时候,你就要为你所准备的人物和事件制定基本的时序,把他们一个个安插进你的传承线中。在这一步里,既要注意避免硬矛盾,又要注意多加软矛盾。所谓硬矛盾,主要是指一些年代硬伤、情节错乱,如按照不同的算法某个人的年龄不一样等等。所谓软矛盾,则是指某个人性格的不同方面有重大反差,或是其人在不同的环境下表现有很大的不同,或者某件事情本身同时拥有正义和非正义的方面,总之是一些如果把眼光放开后,不但不再认为是矛盾,反而还更觉有韵味的对立冲突。当然,这需要你的笔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否则会适得其反。
如果你能成功地令你作品中,每一个人的人物性格都尽量复杂化,那么你的作品必将征服全世界。如果你能成功地令其中的一流和二流人物性格复杂化,那么你的作品必然将征服批评家。如果你的作品能够令其中的一流人物性格复杂化,那么你的作品依然能征服无数读者。如果你书中的人物性格全都苍白得一句话就可以描述,那么你的作品,也许只能征服你自己。
一般来说,准备材料越细越好,越全越好,最好能到你一看见其中的某句话或某个词,脑中就能毫无障碍地浮现出几百字、甚至几千字的地步。不要以为你画好了人物关系图,安好了事件时序图,你就已经达到了这一地步。通常来说,你需要在完成关系图和时序图之后,还老老实实按照全书的顺序,为每一章都写一个基本概要,而且这个概要要明确提及该章所有重大人物和重大事件。也就是说,绝不能只写“他碰见了一件大事,导致他的心情产生了重大改变”,而要把“那件大事具体是什么、他的心情究竟从什么样变成了什么样”都明确定下来。只有这样,你在真正写作的时候,才能不在中间忽然“哽住”。
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九头鸟为了这部《万王之王》准备的材料,前前后后写满了一百多页白纸,总字数很可能不下十万。这其中大约有一半是在正式开始写之前就写下来的;另外的部分,则是在写的过程中,逐步累加的灵感或修改。从时间上来讲,写此书的最初思维起源,更是萌发于高中时期(高二寒假,1992年,于广水一中)的朦胧幻想。即使从真正开始认真准备提纲算起,也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窍门二:小说中的女主角之间一定要吃醋
对于一切成功武侠小说的感情戏来说,这几乎可以说是最最重要的问题。能否做到让女主角们既高明而又不失风度地吃醋,常常是整部作品成败的第一关键,更是一位作家写作水平最精微的标志。只要你能够做到这些,即使你的武功描写一塌糊涂,你的作品也依然能以爱情小说的身份大行其是。
一般来说,已有的例子中,写感情戏最好的是金庸。他作品中的姑娘无论本身是穷是富,真正表现出来的气质都是典型的贵族气质。如果你觉得这有很大的困难,那么也请你努力做到象梁羽生那样,尽量把女主角写成气质芬芳、谈吐高雅的大家闺秀。如果连这还不行,那么再请你好好努力,把女主角写成温柔可人的小家碧玉。应该说,只要足够认真,这个小家碧玉的标准,是几乎每一个文学青年都可以达到的。只要能够避免,就千万不要象黄易那样,各个女主角之间几乎永不吃醋,流落其身的几乎只有肉欲。要知道,这种形象的女主角,无论对容貌描写得多么漂亮,出身描写的多么神秘和高贵,其实都非常象是三陪小姐。因此,九头鸟建议,当你试图结束修改你的书时,应该先掩卷沉思一番,自己感受一下你的男主人公的形象,究竟是王子,是公子,是平民,还是嫖客。
http://
作品相关 序二:论正规武侠小说的写作方法(5)
窍门三:结局最好悲喜交集
结局是小说的最后一步,也是在读者掩卷之后,最容易勾起读者回味的部分。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处于最后一步的结局若是处理不好,完全能够令整部作品全功尽弃。
通常来说,结局应该避免纯悲剧,因为武侠小说毕竟是为了娱乐而写的。由于读者们总是不自意地把自己想象成主角,那么如果主角最后遇到悲剧,那么对于一个没有自虐心态的读者来说,将会做何感想?
虽然武侠小说主要是为了娱乐和满足幻想,但真正最能满足幻想的玄幻类小说(武功无穷高,老婆无穷多,每天都有新老婆进帐,而且彼此间永不吃醋),其无论是文学地位还是读者群体的规模,都远不能和正规武侠小说相比。这也说明,人们心理还是希望这种幻想能够更“真实”一些,更自然一些,以帮助自己更理直气壮地去“幻想”。
从读者的这种反感极端的心理,最保险的办法,莫过于悲喜通吃。如果你能够不露痕迹地做到这一点,能常让许多读者读完后感动得五体投地:“这本书好严肃、好有深度啊!”
武侠小说中结局悲喜程度最重要的标准,主要是与其有重大感情纠葛的美眉中,被娶数量的多少。因此,要“两边通吃”,具体操作就是让男主角有大于或等于一个老婆,但又不能让其娶到全部。大家可以想一想,即使在金庸描写人性最惨烈的《连城诀》中,最后也还是安排了漂亮美眉水苼来让读者有幻想空间,对不对?
还有一个活生生的示范,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神雕侠侣》。《神雕侠侣》在当初连载的时候,是分成了《正集》(三十二回),和《续集》(八回)两个部分的。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金庸本意其实是想把小龙女写到跳崖死,就基本结束小龙女戏份,甚至顺势让杨过一生殉情,以造成一种“凄美”的文学效果。可是后来老金迫于无数纯情读者的压力,以及《明报》的生计,不得不最后向世俗低头。最后的结果是,老金老老实实遵从“世上永远没有一座悬崖能摔死人”的武侠定律,不惜以“蜜蜂身上刺字”这种级别的“纽带”,以“黯然销魂掌”这种名字的武功,终于让小龙女成功复活,杨过也绝处逢生(BBS上有人评此情节为“咸鱼翻身”)。于是乎,杨过同学终于还是有且只有一个老婆了,符合“悲喜定律”。
“悲喜通吃”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