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王之王楚庄王-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大侠古龙,遵循其一向剑走偏锋的风格,所精通的不二绝学乃是编程中最被人所戒惧的“goto”语句。其能够大量运用这种无条件跳转语句而不糊涂的本事,正是其作品永远奇峰迭起、转折突兀、而且让别人极难模仿的原因所在。
其他的作家,大都也可以被归于这三大类编程。但是,他们在写作功力、对编程思想理解是否深入上面,有很大的差别,有的甚至根本就是完全跟着感觉走,以作坊式的风格乱写一气,完全不懂也不顾“结构”在长篇文学中的重要性。
九头鸟龙骨写作法的基本路数,乃是最接近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但只要能够细化得好,那么其所得到的最终结果,却是面向对象的作品。这也是对应于编程中的思想:结构化其实是所有大型程序设计思想的根本基础,只不过基于一些内外联系方式的二级差别,也才产成了别的不同名字。无论我们最后想要把书写成什么样,如果不从这一基础入手,那么一旦篇幅加长、规模过大,整部书的结构就会一团糟,观之直欲作呕。
很明显,龙骨写作法不太适合那些喜欢即兴连载的作者。九头鸟很不愿意去以即兴连载的方式写书,即使以后看起来象是这样,其实九头鸟也肯定是已经彻底完成了主体部分(至少是全部构思已经非常明确),只差点睛之笔、重要细节、前后伏笔和暗示、文笔、语气、不同主角间感情轻重等等修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即兴连载的写作方式,往往会导致作者同时受制于自己、读者、出版社、经济状况和思维状况,非常容易导致作品的后面部分成为专凑字数,最终前后脱节,难以成为一个整体。如果真出了那样的东西的话,九头鸟会比读者更觉得恶心。既然九头鸟指点作家,激扬文字,那么自然也不想自己的作品在被别人激扬之时,显得太过难堪。
(三)四大规范
指导思想常常过于苍白,要真正执行好,往往还需要一些具体的行为规范。下面九头鸟将以一些具体的建议,来作为龙骨写作法的注解、延伸或补充。
首先,什么是龙骨写作法的终结标准?也就是说,要细化、精化到怎样的程度,才能说龙骨写作法可以圆满结束,作品可以拿出去见人?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首先明确该怎样评价一部小说的水平。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用书中的二流人物去评判作家的智力水平,但究竟该如何评判这部武侠小说本身的水平?作家的水平与该部作品的水平,这两个主题虽然有很大的联系,但又并不完全相同。
九头鸟自认想做个实在人,不愿象很多那样老说虚伪话,因此在这里就直说了:九头鸟认为,要评论正规武侠小说本身的水平,主要就是评论该作品在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中,男主角武功是否足够高,女主角是否足够美,以及故事情节能否让人在觉得博大的同时,还感觉到新奇、生动、严谨和令人难忘。
因此,一部作品要能被拿出去见人,首先要能够被拿出来面对作者自己。为了避免“老婆总是人家的好,孩子总是自己的好”这一弊端,作者应该尽量以一种“中立”的心态,想象此作品如果是别人、甚至是一个自己看不起的作家写出来的话,自己将会怎么样评价?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你都不得不承认它可以坦然面对你,那么它也就可以面世了。
九头鸟无法为大家制定觉得“坦然”的标准,因为每一个人的学识、眼光、水平、脸皮都有太大的不同。但是,九头鸟可以说,现在世面上有很多的武侠小说,其作者本人是在明知其无法坦然面对自己的情况下,依然拿出来出版的。也就是说,如果这些作家有基本的脸皮的话,世面上的垃圾能减少百分之九十还不止。因此,如果你在写书时能够认真遵守这一终结标准,你就已经为世上减少垃圾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此,九头鸟代表读者们感谢你。
第二,武侠小说虽然主要是长篇著作,但其实质依然是和普通的记叙文一样,其构造不出四大主要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关于如何选取这些,九头鸟有一些建议,希望各位作者在对写书还不太熟悉时参考一下。如果你已经成了老手,自然不必拘泥。
(1)时间选取
有一句废话就是,通常来说,武侠小说的时间最好应被选取在“比较明确的古代”,特别是“成熟的冷兵器时代”。不要太小看这一句话,因为大侠梁羽生可能就没能完全做到。一般来说,武侠环境应该是没有枪的环境,因为在有枪的背景里,那些打来打去的人物容易显得非常“蠢”,连带着作者也会显得极为弱智。
从世界范围来看,一般认为十六七世纪枪械类物品开始成熟,从这时起,写武侠小说就容易让人觉得底气不足。十八世纪以后的年代,更是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碰。但是,武侠小说的年代如果太靠前,也同样不太好控制。这是因为,那个时候历史上的许多兵器还没出现,许多成语、典故、传说人物等等也还没出来,引用的时候往往需要小心一些。因此,对这一规范,九头鸟选用的描述词汇是“成熟的冷兵器时代”。通常来说,主要就是指自秦汉以后,到宋明以前,特别是唐和宋。
但是,又一个重大的问题是,中国的民族精神从宋以后就呈现衰退的趋势,太靠后的年代容易让人觉得气闷。就九头鸟个人来讲,不喜欢在大萎靡的环境中去寻找小勃起,更不愿去把蛮族君主都吹捧为圣人,让人觉得我们自己的民族就理所当然地应该高高兴兴去被其统治。九头鸟个人认为,一个人应该去面对失败、弱小的历史,但是不应该去以这种年代为主要的娱乐。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既有过强大,也有过弱小;一个正常并且不自虐的人,应该更喜欢通过怀念和描写自己强大、光荣的时代来获得娱乐,而不是喜欢去通过描写自己的衰颓和异族的兴盛来获取快感。无论是写还是看武侠小说,既然主要是为了娱乐,那么也就应该遵循这一原则。
http://
作品相关 序二:论正规武侠小说的写作方法(4)
就九头鸟个人来说,更加喜欢唐以前的环境,特别是汉代以前,乃至春秋战国时代。如《万王之王》这部示范,就是以春秋时期“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为历史原型的。
由于春秋时代还不属于“成熟的冷兵器时代”,比如铁器在中国还未广泛应用,比如还没有纸,比如几乎还没有几个常用的典故……等等等等,许多都需要小心一些。但无论如何,只要你知道这些,那么无论是通过在文中小心,还是通过在前言或后记中申明,这些都是可以被克服的。九头鸟所真正担心的最大问题,其实是作者本人的知识范围达不到这里,对这些禁忌是在连知都不知道的情形下就触犯了。九头鸟之所以向普通作者推荐唐朝及宋朝,也是因为有许多作家已经写了许多这些年代的作品,为大家奠定了一种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感性认识。因此,大家在背景知识上可以依葫芦画瓢,怎么也错不到哪里去,即使错了也有前人垫背。
另外,描写唐宋时代的事件,由于前人的作品,许多人名、武功、门派事件都可以直接引用,能够大大减轻负担,并容易为灵感找到最初的凝聚元。但是,对于稍微知道一些更古历史的作者,即使你实在不愿意白手起家,九头鸟通过《万王之王》所建立起来的武功、门派、人物、世系,也已经足以为你提供凝聚。因此,你完全不必拘泥于唐和宋。
以上都是指当你想要结合一下历史的情形。对于九头鸟来说,比较喜欢将武侠小说结合于具体的历史年代,并将该历史年代的那些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尽量以一种平滑的方式,安插于主人公身上或者主人公周围。
但是要做到这种结合,作者本身需要有起码的文史修养,很多时候这不是短期内能突击提上去的。如果你发觉你要做到这一点实在太过困难,那么建议你干脆放弃过紧结合历史的企图,完全依照你自己的所思所想来驰骋。这是因为武侠小说本来就完全可以游离于具体的历史,因为多少年来,人们脑海中早已有了“缺省”的大致历史年代。回避历史的具体操作规范是,完全不提或基本不提作品年代或朝代,也避免把读者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直接安插到其中。这样的话,你的作品就比较“安全”了。
(2)地点选取
通常来说,武侠小说中的地点主要为中国内地,最多附加一些边缘地带。有的时候,还可以包括天竺一带。这是因为,更西方的人常常本能地将中国武功理解为某种“魔法”,导致双方有时都哭笑不得;而天竺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似乎也懂“武功”的意义。九十年代以来,世上有很多小说涉及到不同大陆、甚至不同星球上的“武侠故事”,但这些都是玄幻类,不是我们所说的正规武侠小说。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只要你能控制得够严谨,避免太过恶心,一切规范其实都不能限制什么。比如说,九头鸟这部书里主人公们的主体活动环境虽然是中土和天竺,但也曾堂而皇之地远涉爱琴海;其甚至还以数十万字的篇幅参与了特洛伊战争(当然,特洛伊之战的真实历史年代,其实跟书中的年代要差很远),并对后世的几大强权有重大影响。
(3)人物
通常来说,小说中的人物选取,要注意选一个自己容易任意捏的角色,最好是一个与自己性情(至少是某一方面上)有相通之处的角色。这也就是说,选人物时就要注意,不要有一天发现自己已处于不得不跟大众常识作对的境地。那样的话,很多时候事倍功半,完全是自寻烦恼,既自虐又虐人。
在选容易捏塑的角色的同时,为什么还要尽量选与自己性情的某方面相通的人物呢?这是因为任何一个正常的人,其美化自己本人的激情和能力,要远甚于他(她)去美化别人的激情和能力。很多时候,本能的幻想比任何硬凑出来的所谓“灵感”,都要更自然、更贴切、更美好。不要顾忌读者们过多地得知你的内心世界,因为在九头鸟的这篇剖析文章之后,你在读者面前其实早已完全透明。不论一个好作家的各部书里的主人公有多大的性格不同,其实他们都是其人性中固有的某一方面,也根本就不矛盾。既然各位作者们的皇帝外衣已经被九头鸟强行脱去了,那么何不干脆放开手脚,来一场真正的天体艺术?
一般来说,为了避免写书走神的现象,对于小说中男主角的数目最好只选一,否则的话不太好控制读者的感情转移。能否只用此一个主角就把大量的情节不烦不腻地串起来,可以从一个侧面反应了一位作者的真实水平。大家仔细想一想,即使牛如金庸,他那么多部小说中,也只有一部《天龙八部》是多主角的。因此,当你有了多主角的冲动时,请先冷静一下,细想一下你本人控制能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利弊得失。
另外,女主角的数目最好选在二个和四个之间。这是因为爱看武侠小说的读者,现实生活中往往不太会去追求女生,导致他们的爱情幻想无法象情圣们那样去通过现实来满足。因此,他们舒缓心理幻想的方式之一,就是去把自己想象成为书中的男主角,从而如红楼梦第一回中被警幻仙子所点明的那样,“意淫”一番。
这个理由只是说,女主角数目不能太少。那么其数目是不是越多越好呢?这也不是。这是因为作家们的写作能力是有限的,读者们的感情容量也是有限的。如果试图写的女主角过多,那么很多女主角其实会自动变成不是女主角,甚至所有的女主角全部不配被称为女主角,如《鹿鼎记》。所以一般来说,四个就已经是极限了,无论是对作者还是读者都是如此。如果数量太多,将会不可避免地带来质量下降。
要让四个姑娘都成为主角,其实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如果一位作者笔下的所谓女主角惊人的多,那么其实这个作家的水平往往惊人的烂。爱情本身是有着天生的排它性的,不论是对被爱者和施爱者都是如此,只不过其中的程度可能有些差别。如果一个人同时爱上了几十个人,那么这种感情配被称为爱情吗?对于被爱者来说,就更要求施爱者专一了。因此,如果要成功地写下多个女主角,其实根本就是在寻找被爱者眼中和施爱者眼中,对“专一”一词在的理解程度上的精细差别,同时还要能够努力保证让读者觉得,男主角对每个女主角都无敷衍的意思。这种走钢丝般的平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