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道行 >

第53章

道行-第53章

小说: 道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晏青长叹三声,说道:“我寻机缘。机缘终究不青睐于我啊。”
  神情萧索,几叹阑珊。
  师子玄心中多了几分怜悯,仔细想了想,说道:“居士,你我于此中相遇,未必不在缘法之中。既是如此,我又何惜结一场善缘。”
  晏青闻言,眼睛骤然一亮,说道:“道长!”
  师子玄一摆手,说道:“先不必说。我请问一句。我欲在此红尘世间中立一处道场,作为清修之地,却还缺一个道场护法,不知你可愿意?”
  晏青虽不知师子玄道行如何,但心中早已肯定这道人必是正修之士,连忙说道:“求机缘无门。如今机缘当头,怎能不应?”
  师子玄摇摇头,说道:“为我道场护法,日后我这道场之中的修行人,一应劫难,你都要受之牵连,未必能得逍遥。而你自身罪业,也要自承自受。但日后我若得正果,上行法界虚空,再立道场,你也可随此升天,那时得法界万尊仙佛加持,想要脱劫,却是不难。”
  晏青认真听来,便说道:“有一得,必有一失。天下哪来只取不舍之事?如此才合正理。我晏青应了。”
  一愿随心,师子玄心血来潮,立有所感。
  心中默观橙敕,果然见这其中,多了一片蒙蒙青光,守在自身气数之外。
  “这便是道场护法,一得此人相护,我这人劫立刻消去三分。”
  师子玄感慨一声,今日路遇这剑客,是这剑客的机缘,也未必不是自己的机缘。
  师子玄说道:“行道途中,不唤俗名,居士可有名号?”
  晏青摇摇头,说道:“却无名号,还请道长赐名。”
  师子玄想了想,说道:“居士名中得个‘青’字,我便取此字为先,再得一个圆满果实,做个莲子。居士你看如何?”
  “青莲居士,青莲护法……”
  晏青念叨几声,脸上浮现出一丝喜色,说道:“好,好。多谢道长赐名。”
  师子玄笑了笑,作揖道:“见过青莲道友。”
  晏青哈哈一笑,持剑回礼道:“见过道主!”
  师子玄摇摇头,说道:“我传法上师尚在,我也未出师自立门户,如何人一脉道主?不妥,不妥,你称我为道友便是。”
  晏青说道:“也好,见过道友。”
  机缘相人,两人相视而笑。
  这时,那茶棚老板,却走了出来,见这两人,好似在看疯子一样,说道:“你们两人,发疯也就罢了。怎地还吓走了我的客人?枉我还好心招待你们。快走,快走吧!”
  这老儿,却是忘了若非是他好心收留师子玄,今日他这茶棚,只怕是要留下许多人命了。
  师子玄被人一阵数落,也不恼,作揖道:“的确是我们之过。累得老人家受了损失,罪过了。恕罪,恕罪。”
  晏青从腰间解开钱囊,取出一粒金豆子,放在桌上,说道:“此物,足以抵消你的损失了。”
  说完,也不再分说,与师子玄一同离开了茶棚。
  这茶棚老板,愣了半天,这才上前,将这金豆子拿起,用牙咬了咬。
  “竟是真金?这个道人,剑客,莫非都是傻子不人?”
  茶棚老板骤得金钱,真如一块馅饼从天而降,砸在身上。
  一时间,笑的合不拢嘴。
  正是:世人总道神仙好,不闻神仙亦烦恼。长生道中苦不苦,请问百岁长寿老。
  
  第六十八章世间自有妖魔乱
  
  离了茶棚,重新上路。
  晏青问道:“道友,不知如今要去往何处?”
  师子玄说道:“我此前受人之托,本要去凌阳府办一件事,正与那韩侯有关。”
  当下,就将白漱之事,简明扼要说与晏青听来。
  晏青说道:“原来是此事。韩侯世子,在凌阳府的确风评不佳,据说此人贪花好色,无恶不作。若非有个好老子,早就不知掉了几次脑袋了。”
  师子玄说道:“若真是一场天作良缘,倒也罢了。但我看过那白姑娘,身上自有大修行机缘在身。而我如今也怀疑,她或许就是我寻寻觅觅而不得的寻缘护法。所以这次去凌阳府,我想要去见一见那韩侯。看看到底真是她的姻缘,还是这其中有修行人暗中作怪。”
  晏青沉吟片刻,说道:“侯门高槛,想要进去,只怕很难啊。”
  师子玄笑道:“的确不易,原本我还在发愁。不过现在看来,那杏花村,还真要去走上一趟了。”
  晏青惊讶道:“既然封神之事是假,还去做什么?”
  师子玄说道:“其一,既然有妖邪作恶,没撞见也就罢了。既然知道,怎能让他们肆意为祸世间?其二,若是平了这谷阳江水患,到时韩侯必会召见,那时我便可以名正言顺的入那韩侯府邸了。”
  有了在白门府的教训,师子玄再不敢出魂识,随意进入他人家的门宅。那韩侯府中不说有没有门神护宅,单听凌阳府遍地谣传韩侯能够封神,便知此人身边有高人在侧。
  若是肆意窥探,惹来一场无意义的斗法,反而不美。
  晏青点了点头。心中却也感到一阵好笑。人生变化莫测,莫不如是。
  那时求以神位,是绝望之中唯一的希望。如今再去,却似卸下了一身包袱,轻装上阵。
  杏花村距此,尚有一天的路程,两人脚力都远胜常人,时至傍晚,杏花村已经在望。
  阴历五月初十,已经入夏。
  杏花村背靠谷阳江支流白龙河,毗邻五芦山,依山傍水。白龙河十分开阔,足有五里宽,水质清澈,鱼虾满江,这杏花村的村民,祖祖辈辈都在这里,靠水吃水,打渔为生。
  据说在许多年前,这里曾有一头兴风作浪的白龙,到处捕食牲畜为食,后来村民为了安抚这白龙,便给这白龙立了一个祠堂,每年供奉三次血食,敬奉五谷。
  而后这白龙有了果腹之物,便不再兴风作浪,人间也难见这白龙。但是祠堂仍在,祭祀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人了本地的习俗。
  师子玄和晏青到了杏花村之时,正是白龙祠祭祀之日。
  只是往年白龙祠祭祀这天,村里都跟过节一样,十分热闹喜庆,但是今日,整个杏花村却笼罩着一股阴云,路上连行人都看不见。
  师子玄看了看四周,家家门户紧闭,村口处也不见人影,就连鸡鸭犬猪,也听不到一声叫喊。
  “奇怪,怎么这么安静,人都去哪了?”师子玄皱了皱眉。
  晏青说道:“我一个月前来过此地。这里还是个人丁兴旺的村子。莫非是出了什么事?不如去敲门问一问吧。”
  “如此也好。”师子玄点点头。
  两人上前叫门,但奇怪的是,一连叫了三家,都无人开门。
  “没人在家?”师子玄纳闷道。
  “不。里面有人。”晏青练有武艺,耳朵十分敏锐,听到了屋子里面有人呼吸的声音。
  师子玄想了想,忽然大声说道:“有人在吗?还请出来一见。”
  一连喊了三声,才从身后传来木门推开的声音。
  只听一人说道:“外乡人,不用叫了,他们不会开门的。”
  两人转过头,就见一个提着柴刀的中年人站在门前,见到两人,带着几分戒备。
  师子玄上前见礼道:“见过居士。我们两人路过此地,却一个人都见不到,不知是出了什么事?”
  中年人嗤笑道:“路过?我们这村子,加起来不过五百多口人。前不着村,后不前不着店,你们路过做什么?”
  师子玄尴尬一笑,拱拱手,说道:“我们是听说此地有妖邪作祟,故此前来看一看。”
  中年人幽幽叹了口气,说道:“看你这道人,也许是个修行人,你旁边的,是个用剑的剑客?我劝你们,还是掉头回去吧。不然丢了性命,也没人给你们收尸。”
  师子玄和晏青四目相对,均感到十分蹊跷。
  晏青说道:“这位兄弟。我们是揭了凌阳府的榜单,前来这里除妖的,不是什么恶人。还请有话直说。”
  中年人打量了两人一番,说道:“这十几天,天天都有人前来,有僧人,有道士,还有一些江湖人。不管是一个人,还是结伴来,都说自己是除妖的。结果去了河口,就不见有人回来过。”
  师子玄惊道:“怎么回事?难道他们是降不了那水妖,悄悄离开了?”
  中年人叹道:“道长。你以为那些水妖,还会像两军打仗一样收容俘虏吗?”
  师子玄脸一沉,说道:“难道他们都死了吗?”
  中年人说道:“何止是死了?血都染了半边河,到处都是碎肉,连具完整的尸体都看不到!”
  眼中露出一丝恐惧,说道:“前几天来的老和尚,最是厉害。跟那水妖斗了两天两夜,最后还是失败了。就在河口那白龙庙前,还挂着老和尚的头颅。”
  晏青双拳捏紧,嘎嘣作响,怒道:“这些妖孽,竟然如此肆无忌惮。”
  师子玄叹道:“古来灵物,自感玄关修行,又无人教化,大多都会误入歧途,肆意妄为。此地还有水神之时,他们还不敢造次,若兴风作浪,自有水神镇压。现在水神一去,他们无人看管,自然就出来为非作歹了。”
  中年人忽然激动起来,举着柴刀怒喝道:“水神!什么狗屁水神!那水神还没来的时候,我们祖上供奉的白龙河神,虽然贪吃,但是好歹还办些好事,时常救起那些落水的渔民。可不知哪一代起,这水神换了人,不但不再救人,却还要吃人呢!”
  言语之中,透着一股浓浓的恨意。
  “吃人?”
  师子玄惊道:“此神竟然吃人?”
  中年人咬着牙说道:“每年的六月初九,我们都要奉上一对童男童女,丢入水中,送给那水神享用。不然这村内的村民,就别想有好日子过。”
  师子玄闻言,沉默不语。
  人肉是无上美味,其中有婴儿最美。当日赤龙女被压在麒麟崖下,受食霞饮露之苦时,一说起人肉,尚要眉飞色舞。有一些非人身人道的神灵喜欢吃人,也不稀奇。
  但这谷阳江水神,竟然明目张胆的,到了要求村民向他敬奉婴孩解馋的地步,难怪会被巡法天王撞见后,二话不说,直接消了神职,打落尘埃。
  中年人说到痛处,目透悲哀道:“去年,我家那囡囡,才牙牙学语,不过一周岁多啊。就被送去当了那水妖的点心。我现在每天晚上,都还能做梦梦到她唤我‘爹爹’时的样子。”
  这汉子,说话间,已经泣不人声。
  晏青怒道:“如此恶神!怎容他在人间!死得好!死的大快人心!”
  中年人嘲讽道:“死了一个恶神,又能怎样?半个多月前,一个老僧来过,说这江中的恶神,已经被巡查的天王路过斩杀。让我们可以安心生活。谁知他刚走没多久,那些水妖转头就到,自称自己是白龙河的新河神,还改了个名,抹去了白龙的名字,唤作黑水河。死了一个,又来一群,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得那安宁?”
  师子玄宽慰道:“居士,你也不用这般悲观。乱世祸胎,终究不能长久,总有人会将他们收了去。”
  中年人长叹一声,说道:“我也知道你们是好意。不过还是量力而行吧。就此回头,还能保住性命。不然枉死了,也没有人给你们收尸。”
  说完,也不理两人,砰的一声,将门关上了。
  师子玄站在原地,沉思片刻,对晏青说道:“道友,你怎么看呢?”
  “乱世祸胎,妖邪孽障,斩!”
  晏青目中透出无穷杀意。
  师子玄暗暗叹息一声,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就去那白龙庙吧。听此人说,几天前还有一个僧人,来此降妖,却被砍了头,害了性命。都是同道中人,怎能见他遗骨暴晒?”
  “理当如此。”晏青点头说道。
  两人出了杏花村,一路向白龙河口走去。
  就在他们离开的时候,村子内的屋子里走出了许多人。
  “造孽啊。又是两条命送去了。”
  “这是半个月来的第几个了?”
  身后,传来许多惋惜,哀叹的细语之声。
  夜渐深,皎洁的月光倾泻在河面之上,滚滚浪涛拍打着河岸,暗藏汹涌波涛。
  在这河岸不远处的坡地上,坐落一个不大的神祠。
  这神祠年久失修,外面的土墙已经裂开了许多缝隙,上面的匾额早已褪了色,隐约还能见到“白龙祠”三个字。
  师子玄和晏青走到了神祠前,只见外面耸立这一个木桩,抬眼一看,上面挂着一串人头,触目惊心!
  这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足足十六颗人头!
  那位中年人说这里只有一颗老僧的头颅,现在看来,这余下的十五颗头颅,只怕是新挂上的。
  “好妖孽!真敢如此!”饶是师子玄这般好脾气,此时也生出了浓浓杀意。
  师子玄深深地吸了口气,说道:“道友,还要劳驾你,请将他们的首级取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