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漠烽烟 >

第187章

大漠烽烟-第187章

小说: 大漠烽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镇海回答:“我从前是个商人,信足遨游,饱览天下美景奇观,流连忘返,倒是人生一大乐事。”
     成吉思汗问:“术赤,你觉得呢?”
     术赤回答:“儿臣以为,在春草萌发和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擎着鹰,驱着狗,纵马飞奔,满载猎物而归的时候,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成吉思汗摆手摇头。明安问:“大汗以为呢?”
     成吉思汗站起,豪放地笑着说:“人生之乐,莫过于战胜曾经压迫过、欺凌过、蔑视过、羞辱过却又比你强大得多的敌人。抢走他的老婆孩子,夺取他的财物,看着他们痛不欲生,以泪洗面,这才是一个草原英雄最大的快乐!”
     术赤和察合台佩服地赞叹道:“父汗高见!”
     明安莞尔一笑,心想:这哥们儿亟需要去找个心理医生做做心理治疗。
     帐外,俘虏们已经有一部分人与大队分开。
     纳牙阿又问:“还有没有会手艺的了?”
     纳牙阿一摆手,四列骑兵将工匠和百姓分开。一队骑兵押着工匠走了(你瞅瞅,掌握一门儿手艺有多重要!),小广场上死一般地沉寂下来。步兵将百姓包围起来,开弓搭箭。眼看着无辜百姓就要在枪林弹雨中倒下去了。
     幸好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明安大声制止道:“等一等!”
     成吉思汗眉头一颦,生气地问道:“明安将军,你有话要说吗?”
     明安出乎意料地说:“我也想谈谈对人生最大乐事的看法。”
     成吉思汗好奇地问:“哦,你说吧!”
     明安侃侃而谈:“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所以我认为,能够效命一个用长生天赐给的气力打败敌人,却又能宽容放下武器者——这样的贤明国君,是人生一大乐事。”
     成吉思汗怔了一下:“你的意思是我不该杀这些敌人。”
     “他们是你敌人压迫下的百姓。”“可他们杀了我的人,很多很多人!”
    东征西讨 第三十章   怒火与攻城
     更新时间:2010…9…6 16:09:00 本章字数:5632
     “可是你杀了他们,就会有更多的金国百姓拿起锄头镰刀擀面杖,更多地杀你的人!”
     成吉思汗怒道:“那我就再杀死他们,直到他们不敢再反抗为止。”
     “金国有多少人你知道吗?他们二十个人换一个蒙古人的生命,你就得亡国灭种!”
     成吉思汗怔住了,不相信地问道:“那——你说怎么办?”
     “大汗,你知道这些百姓大多是汉人和契丹人,他们并不愿意帮助女真人。只是他们不了解蒙古人,不了解大汗的到来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才铤而走险。如果大汗宽恕了他们,这消息就会一传十,十传百,也许将来你会看到百姓们纷纷自发地组织起来响应大汗,帮你反抗金军。”
     耶律阿海帮腔:“大汗,明安的话是至理明言。请大汗三思!”
     开明的胡丞相也劝道:“不是三思,而是要立即做出决断。”
     成吉思汗转向小胡询问道:“他们两个都是契丹人。我想听听你这个蒙古人的意见。”
     胡丞相:“他们说得那玩意儿——那家伙——那是相当的正确。”
     木华黎这时也声援道:“大汗,我也以为放了这些该杀的百姓是上策。”
     成吉思汗虎目一瞪,不怒而威:“难道我的成命可以随便收回吗?窝阔台,你是怎么想的?”
     窝阔台答道:“父汗,塔塔统阿老师在给我们上课的时候说过,不因人而废言,能从谏如流也是帝王的英明之举。”
     成吉思汗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得大家莫名其妙。成吉思汗止住笑后叹息说:“我很高兴我的儿子和将领之中也有这样高明的见解。”而后他又对众将说:“你们之中难道真的没有人想过要纠正我的作法吗?我想一定会有!可是你们不敢说。大家不像我还没有称为成吉思汗的时候那么随便了;不像我们一起喝班朱尼混水的时候那样推心置腹了!我很生气!”他对小胡说,“胡丞相,你去让纳牙阿放了那些百姓吧!”说罢又冲那些不乐意放过百姓的将领们摆了摆手,毫不客气地说:“你们都给我退下,我不愿意看到你们板着脸的苦瓜相!”
     众人灰溜溜地退下去了。
     从此以后,蒙古侵金战争逐渐变杀掠为招降。
     啪,郭进猛的一拍桌台,恼怒的问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郭七满头大汗的站在蒙古黑龙江万户区郭进的官署里,身子都有些哆嗦了,本来以他和郭进亲密的关系,(从小一起长大)本不该如此不堪的,可谁叫他所管辖的事情出了漏子呢,而且还是大漏子的那种,都影响到了黑龙江地区的稳定了,他能不惶急吗?
     不过尽管心中害怕归害怕,事情还是要说清楚的,不能误导了郭进的判断,不然以后麻烦只能更大。于是郭七就结结巴巴的有重复了一遍:“少,少爷,派往前线的运输车队,,十五小队遇袭,车队护卫,护卫死伤大半,车上所有的战利品都,都被抢掠一空!”
     砰!还没等郭七吞吞吐吐把事情详细说清楚,狂怒之下的郭进就猛的一掌把身前的办公桌拍得四分五裂,分飞的木屑打在郭七的身上生疼,可他也只能硬忍着不敢吭声。官署外面的卫兵和工作人员听到了里面的响动,也只是缩了缩头,急冲冲的远离这个是非之地,心底却是忍不住的直发寒。老大发怒了!!!,
     “你,你这个混蛋!”郭进满脸青筋直跳,手指着站在下首的郭七,眼睛似乎都要喷出火来了,破口大骂道:“你这个混蛋,你***—¥¥#¥#?#¥#¥……¥……—…………*—*—……¥¥¥##??#¥¥##——*(*¥##?#¥¥#—*(*—……*—……¥#¥#?#¥¥#¥”
     见老大发此雷霆大怒,原本惶恐不安的郭七反到放下心来了,知道自己只要享受过这顿大骂之后,基本上就应该没他什么事情了,如果老大还是一副冷面冷木的,估计他就要倒大霉了,这事可不是开玩笑的。
     郭七跟了郭进这么久,当然知道郭进的脾气了,老大越是对你客气,就说明你尚在老大的考察当中或是把你当外人看待,这种优待其实并不好受。
     而老大越是对你嘻笑怒骂,言笑无忌的话,说明老大越是把你当自己人看待,已老大护犊子的性格,有天大的事情,老大都会给你扛下来。更何况,这次的事情虽然严重,但也并没有严重到生死关头,说什么还不是老大的一句话?
     也难怪郭进如此动怒,这可是钱啊,黑龙江万户取的公帐上的钱,其实就等于是郭进自己的钱。可能大家对这个不太理解,先介绍一下蒙古的财政税收政策吧。
     众所周知,蒙古国内地广人稀,这就不得不把不多的人口集中起来管理了,由此蒙古国的人口集中在五大区域,不儿罕山的蒙古首都,还有就是四大万户区。由于地盘并不缺,缺的就是人口,而且现在的蒙古还在开疆拓土之中,为了便于管理外加稳定住境内的人心,蒙古其实执行的是类似于春秋战国时的分封制度,不像后世那样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四大万户这一级数的人物都是终身制的。
     大家也都知道一旦一个人在一块地方当老大当久了,就会对中央形成一定的威胁,随意为了控制地方,使中央永远强于地方,蒙古实行的是税收分摊制度,就是中央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先估计出一个总的税收出来,然后分摊到各个万户区。恩,也就是说,只要把中央的任务完成了,剩下来的税收都是有万户长自由支配了,对于有着不小野心的郭进来说,这些钱很关键,如经出了这样的事情,怎么能不让他恼火?
     1215年正月,蒙军破通州,金右元帅蒲察七斤率众投降,蒙古直逼中都城下,中都形势岌岌可危。
     在石抹明安等进攻中都之时,成吉思汗于1214年10月派木华黎率军进攻辽东,企图切断东北金军对中都的支援。1215年3月,木华黎攻打金朝的北京(今辽宁宁城县西北大名城),守将银青率20万军出城迎战,败退回城。
     金兵杀死银青,推举寅答虎为元帅。寅答虎犹犹豫豫地开城投降了。木华黎嫌他们拖拖拉拉,投降效率太低,大怒,打算让他们自己动手挖个大坑躺进去埋上土了事。契丹将领石抹也先劝阻道:“北京是辽西重镇,人家已经投降了,您还让人家自掘坟墓。从今以后谁还敢投降哪?”木华黎觉得他说得挺有道理,就命令寅答虎率众从大坑里爬出来,任命寅答虎为代理北京留守,任命吾也而为代理兵马都元帅镇守北京。
     这种投降不杀,重用降将的政策,起到了很好的瓦解敌军的作用,敌军将领纷纷率军归降。
     1214年10月,金朝锦州兵马都提控张鲸杀死节度使,自称临海王,派人投降木华黎。1215年4月,成吉思汗命令张鲸出兵配合蒙军攻打金朝州郡。张鲸心存反侧,佯称生了重病,迟迟不肯出兵援助,私下里谋划率军开溜,被监军石抹也先逮捕送到司法部门咔嚓了。*
     1215年3月,此时的中都城已成为一个四面临敌的孤岛。
     留守中都的完颜承晖同志忠心耿耿、公正不阿,同那群蝇营狗苟的金朝官员相比是一位难得的好同志。可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他也有个不足之处,正是这个不足之处成了中都城失守的决堤蚁穴。他的不足在于不懂兵法,在军事上是一个门外汉。
     他认为抹然尽忠久在军旅,精通军事,尤其是这位仁兄的名字起得令他爱不释手,于是他就把军事大权毫无保留地托付给了这位尽忠将军。可惜,他并不知道这位尽忠将军虽然在军队里混了不少年,却是一个大老粗,其实还没他懂得兵法多呢。至于他的名字跟“魏忠贤、*”等奸诈之徒如出一辙,从修辞手法来看,都是用的反语。
     三月,完颜承晖派人偷偷溜出城去送血书至开封请求增援。
     金宣宗在汴京喝着小酒、听着小曲儿、搂着小妞,下诏道:“中都重地,寡人祖宗八代的庙社都在这儿,朕岂敢一日忘怀。朕最最亲爱的将士们、百姓们,你们受苦了,朕的心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你们哪!你们受冻挨饿,朕的心中也感同身受仿佛同你们一起受冻挨饿!值此大金国非常时期,你们要团结一心、克服万难,无论如何都要守好中都城!寡人感谢你们、祖国感谢你们、全国人民感谢你们!胜利必然是属于你们的,历史将永远记住你们这些爱国英雄!”
     金宣宗派完颜永锡、庆寿、李英等将领率领三万九千人火速出发救助中都。李英负责运送粮草支援中都。
     李英是在山东益阳长大的辽阳人。从小就聪明机智,号称神童。出生进士,高中状元,历任主薄、判官、县令、国子祭酒、御史中丞等职。李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没有作战经验的文职官员,让他拟个诏书、写篇祭文,龙飞凤舞、文采飞扬,那是一绝!可是让他带兵打仗无异于赶鸭子上架子。真不知道金宣宗是咋想的愣是要派李书生率军押送粮草支援中都。
     你还别说,读书人点子就是多。为了鼓舞士气,李书生突发奇想下令让每个人后背上背个麻袋,麻袋里装三斗粮食。为了体现部队里面人人平等的原则,上至万夫长、元帅,下至士兵、炊事班战士甚至连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的临时工大爷大妈,只要你在军队里面就算你是天王老子后背上都必须背三斗粮食,当然李书生自己也不例外。
     应该说这种无论大将还是小兵一律平等对待,不远千里辛苦背粮的吃苦耐劳精神是非常可嘉的,不过这样做却大大延缓了部队的移动速度,削弱了部队战斗力。
     李书生受命督粮,路过河间、清州、沧州等地的时候,不少农民起义军禁不住部队官兵们背上粮食的巨大诱惑,纷纷归顺,这样慢慢悠悠一路走来,等走到大名的时候,队伍居然壮大到数万之多。
     李书生见自己的队伍像滚雪球似的越走越大,甚是得意,乙亥年(1215年)3月16日晚上,军队走到霸州青弋一带,李大才子诗兴大发,对月赏花,狂饮千杯(以太白同志诗中的千杯为衡量标准)。
     结果就在这位李大文人喝得醉醺醺不省人事的时候,蒙古军突然杀来。金军大败,运送的粮食全都安全顺利地接交到了蒙古军手中。李大才子也飘飘成仙乘风归去到琼楼玉宇对酒当歌去了。
     金朝挺聪明没有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另有一支运粮队在朝中都突飞猛进着。所以说希望总是有的!当这些运粮队员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地赶到涿州北部的旋风寨时,蒙古军队像一股黑旋风突然出现将他们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替他们推车将粮草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