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浪漫情书 >

第2章

浪漫情书-第2章

小说: 浪漫情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晃一个星期过去了,文天一个人的工资怎能养活6口人呢?况且,那时的粮食和食品非常昂贵←攒的几百元钱也花的净光。母亲看到这种情况,心里非常难过和着急。于是,她对文天说:
“文天,既然户口落不上,你的弟妹也找不到工作,你爹瞎眼模糊的也本能干啥,不能再给你添麻烦了。老家是回不去了,回去会让人笑话的。我看,不如我们回通化吧。那里还有你三叔和你三爷爷,我们去投奔他们,也兴许能有出路。”文天说:
“娘,我本以为你们来了,落上户口,再慢慢的给我爹和弟弟找份工作,咱也就不愁吃,不愁穿了。可是,没有户口,找工作是很难的。既然你们要去通化,我也不拦你们了。到了通化以后,别忘了给我来封信,我也好放心。”
当天晚上,文天把全家人送到车站,给他们买了车票然后送他们上了火车。6月末的天气,虽说是北方,但也有些闷热,加上坐车的人多,显的车厢里很沉闷和燥热。文进一家人这时的心情,和来时的心情完全不同。来的时候,是抱着满腔的希望,而现在确是闷闷不乐,心情沉重的象有块铅在往下坠。全家人坐在火车上低头不语……
凌晨4点多钟,列车上开始查票。当列车员查到文进他们的时候,问他们到什么地方,母亲回答说到通化。列车员说:“你们的车票就到伊春,都过了一站了,下站马上下车。”
他们慌了,文天不是说让他们到通化吗?为什么车票却买到伊春?细想起来,大哥可能是没有钱了,要是说出来,怕父母不高兴,故此没说。要侥幸能到通化,不也省一笔钱吗?文进是这样猜想大哥的。
车站到了,他们就这样被列车员无情的撵下车。父亲挑着行李摸索着走在前头,母亲跟在后面,文进兄妹三人紧跟着母亲来到了车站候车室。这时,天才刚刚放亮。天亮以后,文进一行5人,成了名副其实的逃荒要饭的←们顺着铁路线由此向南走着∵到中午,实在饿的走不动了。文进说:
“娘,我饿了,走不动了,我们歇会吧。”
娘看到文进还有比他小两岁的妹妹,比他小9岁的弟弟,眼泪情不自禁地滚落下来。母亲说:“看见了吗?前边不远处有一条小河,我们上小河边歇着。”
来到了小河边,他们再也走不动了←们坐了下来,这时,文进说:
“娘。我们吃什么呀?”娘说:
“先把咸菜拿出来,看到路边的榆树叶子了吗?吃榆树叶子就咸菜,渴了,到小河喝口水。”
于是,他们大口大口的吃着榆树叶子……6月末的榆树叶子,确实有点老的让人嚼不烂。但不管怎样,还有咸菜就着,也可以勉强充饥。那时,文进16岁,春兰14岁,文占才7岁。无论如何,文占是吃不下去的;他只在一旁看着他们吃,看着看着就默默的掉下了眼泪。母亲看到这种情形,心如刀绞。此时此刻,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语,又有什么办法呢?昨天上车的事候,文天给买了10个馒头,早晨的时候就吃光了,这可如何是好?要这样继续下去,非饿死人不可。母亲想到这里,对大家说:
“咱们赶紧往前走吧,到有人家的地方,去讨口饭给文占吃,我们不能就这么等死啊!”
母亲说完一行人继续往前走。大约走了一里多地,前面有户人家。这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了。家里的男人都下地干活去了。此时,母亲上前去叫门,一会工夫,从里边出来一个20多岁的农家媳妇。只见她身材高挑,头上梳着两根一尺多长的辫子,一张白净的脸,一双大眼睛很有神采,长的很漂亮。不等来人开口,母亲先向那年轻媳妇开了口。母亲就把事情的原委从头说了一遍。那年轻媳妇听完后,说道:
“看到你们这个样子,真是可怜,我家现在只剩下一些面糊糊,请进来喝一碗吧。”
于是,母亲一行人进了院子。那年轻媳妇盛了满满一碗玉米面子粥送了出来,母亲端过饭碗送到文占手里,文占此时已经饿的眼冒金星,接过碗来,三下五除二喝了个净光。唉!总算是饿到极处又吃了一顿饱饭。母亲对那年轻媳妇千恩万谢。然后,继续往前走。
下午4点多钟,他们一行5人走到了一个很小的火车站,这个车站叫什么名字,他们记不起来了。这时,他们谁也走不动了,只觉得全身瘫软、双腿打颤、眼冒金花,身上就象散了架似的,直冒虚汗。母亲看到这种情况,说道:
“我看咱们谁也走不动了,先进车站票房子歇一宿明天再走吧。”
于是,文进兄妹3人跟着母亲进了候车室。进来之候,文进兄妹3人都躺在地上放赖,谁也不起来。只有父、母亲还硬撑着坐在凳子上。
大约晚上8点多钟,走进来一位年近40多岁的阿姨。只见她身高1。6米以上,穿一身铁路服装,梳短发,大眼睛,一张俏脸,五官端正,长的很标致。当她把目光投向文进他们5人时【来很和善的面孔变的严肃起来↓走过来冲他们吼道:
“你们是从哪来的?到哪里去的?为什么躺在水泥地上?告诉你们,要坐车快去买票,不坐车赶紧走,这里不收留来往过路的行人。”母亲听了以后,强打精神站起来,向这位铁路工作人员说明了情况。母亲边哭边说:“大妹子,行行好吧。我们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后来母亲泣不成声,这位阿姨听完后,忽闪了两下大眼睛,把严肃的面孔立即转换成和善温柔、平易近人的面孔↓用手抚着母亲的肩膀说:
“大姐,刚才我不知道情况,说了不应该说的话,请大姐谅解。听完你的诉说后,我才知道,你们一家人真是可怜。你们要去通化,要是走着走,再一路讨饭吃,3个月也到不了。这样吧,这事让我遇上了,我最看不得你们可怜的样子,我帮你们一把。今天晚上10点,有一列伊春到四平的快车,我把你们送上车,然后我再和列车长说一下情况,把你们先送到四平。到了四平之后,离通化就近了,你们再想别的办法好吗?”母亲说:“大妹子,谢谢你,我算遇到贵人了。”说完扑腾一声跪倒在地,要为这位好心人磕头。这位阿姨急忙扶起了母亲,然后说:
“大姐,谢什么?天下人管天下事,这是我应该做的。哦,对了,你们吃晚饭了吗?”母亲说:“没吃,中午吃了点榆树叶子就咸菜。”
“那好,我好人做到底,今天晚上,我们车站6个人上夜班,每人发两个面包,我们就克服一顿,都送给你们吧。”母亲千恩万谢的说:
“大妹子,你能告诉我,你姓什么,叫什么?以后我们也好报答您的大恩大德。”阿姨说:
“这点小事不足挂齿,那就不用了。”说完,她向办公室走去。
不一会,一位20多岁的车站女服务员送来了12个面包。文进兄妹见到了面包,立刻抢到手里狼吞虎咽的吃起来,不大工夫,两个面包进肚了,但也只有半饱。父亲和母亲每人只吃了一个,还留下两个,母亲说是留给弟弟明天吃。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大约在9点50分左右,送面包的那位女服务员领着文进一家人出了车站,来到站台上。过了10分钟,一辆客车进了车站,把他们送上了火车↓转身对母亲说:“大娘,我回去了。”母亲说:
“姑娘,谢谢你了。”女服务员摆了摆手回车站去了。
这时,文进一家5口人在火车上找了座位坐下。不一会,列车开动了,他们奔波了一天,要不是刚才吃了两个面包,那还不饿昏过去才怪呢?就这样,他们带着又乒、又瘫软的身体,都很快的进入了梦乡。火车运行了一天一夜多的时间,在第二天的夜里11点多钟到达了吉林省的四平车站。下车候,他们带着行李走进了候车室。这时,离天亮还有6个多小时,只好再次躺下休息。
昨天在火车上一天一夜没吃东西,饿的肚子里不断地咕咕乱叫。天亮的时候,文进他们一行5人走出了候车室,来到了广场上。因为兜里没有钱,要想吃饭是不可能的。怎么吧?母亲带着文进他们来到广场的一角停下来,对他们说:
“你们几个都在这里坐着别动,我去四周转转,看能不能找到充饥的东西。”母亲转了一圈回来说:
“在东北角有个垃圾堆,那里有刚刚扔出来的角瓜瓤子能吃,咱们过去,拿着盆,用水煮一煮,也能充饥。”于是,文进他们跟着母亲来到了垃圾堆。果然有一些新鲜的角瓜瓤子。文进和妹妹拿一个铝盆去找水,母亲拿出一个比较大一点的铝盆装进角瓜瓤子,找了一些板条之类的柴禾,又找了几块砖头把盆支起来。这时,文进兄妹端来一盆清水,倒在大盆里面,下面点着了柴禾。大约10分钟以后,盆里的水烧开了,瓜瓤子也煮熟了。因为没有食盐,他们一人拿了一个箩卜咸菜,一人盛了一碗角瓜瓤子汤,呼鲁鲁的喝起来。尽管它不是粮食,尽管它不是角瓜,但他们吃的很香,吃的很甜。不一会工夫,一大铝盆角瓜瓤子汤喝的净光,他们全家也都喝饱了肚子……
文进他们一天一夜没吃东西,饿的程度可想而知。此时,他们只顾喝汤吃咸菜,对周围的事情一点也没注意。等他们饱喝了一顿之候,再抬头看时,嘿!他们的周围都是人,挤的里三层外三层的。这时,有很多的好心人,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他们就从自己的钱包里掏出钱和粮票送给文进他们。{那时的粮票3元钱一斤},他们有的给3元的,有的给2元的,有的给1元的;还有给3斤、1斤粮票的。不一会,就集中了20多斤粮票和30多元钱。母亲看到此情此景,嘴里不住的说:
“谢谢,谢谢你们!你们对我们在难处的帮助和大恩大德,我们是不会忘记的。”
此时,文进抬头望去,有一些人流泪了,有一些人用手擦着眼睛,还有一些人背过身去走开了……

三、峰回路转
引子三、峰回路转
当天晚上,文进他们拿着这些钱和粮票,买了一些烧饼,饱餐了一顿,然后去车站每人买了一张去平岗的火车票。也许有人会问,不是去通化吗?为什么买票只买到平岗呢?答案是:没有钱。一共才有30多元钱,买烧饼就化去20多元,买通化的票怎能够用呢?晚11点多钟,文进一家5口人坐上了四平开往通化的列车。半夜时分,开始查票。当列车员查到文进他们的车票时,发现是到平岗的,就凶巴巴的说:
“平岗早就过去了?你们赶快到前站下车。”
正在这时,列车长走了过来。只见他,高高的个头,30多岁,面目清秀,四方大脸,很英俊。很威严,身上穿着铁路服装,胳膊上有《列车长》臂章←走到文进他们跟前,拿起车票看了一眼,说道:
“大哥大嫂,你们赶紧补票吧,不罚你们的钱。”
此时,母亲扑嗵一声跪倒在地,含着眼泪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后,母亲哭着说:
“列车长同志,行行好吧,我们不但没有钱,我们还没有饭吃。您高抬贵手,让我们坐到通化吧。我这里给您磕头了。”
说着,母亲就要磕头。列车长赶紧用双手扶起母亲。这时,车厢里很多的人都流下了同情的眼泪。列车长半天没有说话,他沉吟良久,最后说:
“好吧,就让你们坐到通化吧。”
他们全家这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第二天早晨8点多钟,列车到达通化老站。下车后,文进一行5人出了车站,来到广场上。因为初到此地,人生地不熟,分不清东南西北,也不知道二道江发电厂在什么方向,只能靠问路来确定路线。问过几个人,得知去二道江有大客。于是,他们坐上了去二道江的大客车来到了二道江。下车后,仍是两眼墨黑,仍是需要问路。这时,母亲去打听过路的人,问他们去发电厂怎么走,有没有车?他们说,发电厂在桃源,有5里多路,没有车,只能步行。知道这些情况后,按照他们指点的方向,文进5人步行向发电厂进发。因为文进的三叔在发电厂工作。其实,去发电厂的路线很好找,顺着铁路线一直往前走就能到。这都是因为他们不熟悉的原因。文进他们步行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来到了二道江发电厂的东大门。这时,母亲到门卫打听三叔的情况。
三叔叫王延冬,和文进的父亲是叔兄弟←是发电厂机修车间的主任。文进三叔的父亲和文进的爷爷是亲兄弟。为此,比较亲近。
经过门卫打了电话,不一会,王延冬来到了他们身边。只见王延冬,1。65米的个头,身材较胖,四方大脸,戴一副眼镜,穿一身干部服装,面带微笑,神采奕奕←紧走两步,上前抓住了父亲和母亲的手,说道:
“二哥,二嫂,你们怎么来了?来之前怎么也不写封信来?这三个孩子叫什么名字?”母亲说:
“大的叫文进,二的叫春兰,小的叫文占。你们三个还不过来向你三叔问好?”文进兄妹三人过来异口同声地说道:“三叔好!”三叔也说:“你们好!”
这时,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