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逼上梁山 >

第333章

逼上梁山-第333章

小说: 逼上梁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此,这宗泽却是没接这第二集团军军团长一职。而且不仅没接,还准备在交代完蒙古的事宜之后,就动身返回中原,直接面见李民,劝说李民重新与大宋和议。
    对此,李民更是哭笑不得。这都已经快一统天下了,那还有什么好和议的。
    好在,李民当初选用宗泽和周侗去蒙古发展的时候,借重的就是宗泽和周侗的经验与德望,重点却是在于培养岳飞,王文卿等人的军政经验。这岳飞和王文卿等人,对李民立国,却是没有二话,全都支持的很。而岳飞手下的那帮小兄弟,这些年跟着岳飞征战蒙古草原,也都是唯岳飞马首是瞻。
    故此,派去蒙古军政两处的人手,在岳飞和王文卿地把持下,倒是稳定无比。
    而且,那李民地舅哥黎木赫,虽然现今已经吞并了四十三个蒙古部落,人口已经达到了十万以上,算是一个蒙古草原上最大的势力了。可他地那些子民,在黎木赫以及郑鹏军情处暗中派去的那些人的引导下,多以信奉了神宵教。而主持草原神宵教教务的王文卿,不仅道法理论高深,更是有真本领,一手求雨,以及驱散云雨的异能神通,那真是令草原上的诸多百姓,无不信服。
    再加上,黎木赫军中的将领,多安插李民派遣的将领统帅,李民这支披着蒙古部落外皮的第二集团军,倒是稳定异常。他们本就不归宋皇赵佶管,李民造不造赵佶的反,却是与他们无关,无论何时,只要岳飞、王文卿等人不变,他们始终是李民的兵。
    不过,若是那宗泽和周侗回来,宗泽还好说,只不过德望高一些,对李民手下的影响不大,可那周侗,却是李民手下大将林冲,武松,以及鲁智深等人的师傅、半师。若是李民不在跟前,那可是影响巨大。
    虽然李民坚信,林冲绝对的忠诚,可周侗毕竟是还是林冲的师傅。其功夫更是高超,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李民却是不想出现什么万一。
    故此,几件事落在一起,李民却是无心统帅军兵迎战吐番了。毕竟吐番的兵马虽然不弱,可却还比不得大辽,西夏,那种家军,折家军,哪一个不是与西夏作战多年的,即使不用段誉的大理军兵,只靠着种家军与折家军,迎战吐番就不成问题。何况现在还有大理的九万之众。
    李民当即命令种师道与石宝,分别率领第九骑兵军,以及大理集团军,迎战吐番,而后兵发陕北,接收种师远兵马地盘,一统西北。令折可存为西南防御使,镇守隆州,策应方腊,慕容博,以及种师道、石宝等三路兵马,作为李民西南战线的二道防线。以保李民的领地绝对的安全。
    而后,李民随即带着公孙胜、朱武,以及武松、鲁智深,再加上那跟屁股虫的守一和灵光两大国师,只带了二百骑兵护卫,就快马赶往扬州。
    旬日后,李民已经是来到扬州。
    此时,扬州已经今落李民大将杨志之手。李民赶到扬州,随即留下花荣、杨雄领军一万,镇守扬州,径直就调了杨志的四万大军出征泗洲。务求最快打通江南到青州的通道,连接一片,救援青州。
    不一日,李民的四万大军,已是来到了泗州的都梁山。
    都梁山又名筐山,山势雄奇。扼守三峡,乃是南北的要道。原本这里就有着一个大宋的都梁山山寨,与当初花荣镇守的清风寨一般,也是有着五百兵马驻防。
    而今,杨志夺取了扬州,大宋的高迪军,感杨志势大,不敢硬敌,如今也是退守到了这都梁山。这一下子,都梁山山寨的大宋军兵,却是扩充到了一万六千左右。
    这些军兵,虽然不能硬敌李民的四万大军。可是,凭藉着都梁山的山势,硬是坚守不出的话,拖个李民大军一年半载,却是不成问题。而李民若是不走都梁山,绕道而行的话,那可就绕远了去了,而且,自此后背有这么一个钉子,李民的后续军粮输送,那也是极端不安全的。
    故此,李民只能从这都梁山走,而且还要把都梁山这个钉子拔了。
    好在,李民在来到扬州的时候,已经听了杨志对周边的介绍。知道这个都梁山绝对不是短时间强攻就能硬打下来的。却也是做好了诱敌之策。
    此时,李民大军走在都梁山下,那一个个穿戴的,那可不是李民军的号坎,而依旧是大宋的军装。甚至连旗号,那都是大宋的正规旗号。李民的军兵,那可大多都是从宋军收编过来的,别的少,这大宋的军装和军旗,那却是丝毫不少。
    来至山前,当即又小校越众而出,高声喝道:“奉高太尉喻,巡检都梁山,守山的军兵,速速通报你家主将迎接!”   
 ⒈⒈第二十七回 智取都梁山
    “高太尉派人来这里干什么?”都梁山主将洪涛闻报,顿时疑惑不已。
    要知道,高太尉高俅虽然奉旨统战江南,可高俅如今屯兵淮安已经半年多了,除了防御李民金陵的大军主力之外,并没有召集过他们这些地方军马。根本一副全力防守,丝毫没有讨伐江南的意思。如今好不眼的,丝毫前兆都没有的,就这么派人了,不由得这洪涛不疑惑。
    这洪涛统领高迪军多年,自被杨志夺取了扬州,逼得退守都梁山,那可是时刻防备着杨志的进逼突袭,这警备心,却是极端敏感。当即就想到,会不会是杨志派出兵丁假冒高俅人马前来诈山?
    只是,洪涛虽有此想,却也终究不是什么圣人,也没那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未卜先知的道行,虽有猜想,疑惑,却也是不敢断定。
    毕竟这都梁山属于泗州地界,而这泗州也属于淮南东路,高俅奉旨督战江南,驻军淮安,如今可是这一片最大的督战总指挥,派人来巡检或是增援,督战,那也不是没有可能。这要是他洪涛猜对了,真的是叛军诈城还好说,若是万一他洪涛猜错了,高俅的官威可在那摆着呢。若是高俅真的派兵来此巡检,他洪涛不接待,那可就是不听将领,外加扫了高俅面子,得罪了高俅,那可麻烦大了。故此,洪涛虽然谨记兵法,提防诈城,却也不得不亲自验证一番。
    当下,洪涛领兵卒登上城关。俯下喝道:“本将高迪节度使洪涛是也!尔等哪路人马?何人领军?出来见我!”
    对此,李民倒也是早有准备。
    当下,李民军中有石秀越众而出,高声喊道:“呔!大胆洪涛!某高太尉帐下大将张定国是也!今奉太尉大人军令,巡检都梁山防御,尔不速速开关迎接,莫非有谋反之心不成?”
    这石秀功夫虽然不错。可在李民手下,却是不靠前的,在李民军中很少有露面单挑的机会,多是在军中领兵冲杀,故此知道他的人也不多。此时要蒙人,却是正好。
    那洪涛仔细往下一看。虽然离得看的不太真切,可却也是能断定没见过。不过,高俅手下的偏将,牙将众多,那也是几百上千的。洪涛也不可能都认得。这却是不能说明什么。而且,石秀的态度嚣张,语气坚定,更让洪涛觉得此人果真有些太尉府的气派。反倒让洪涛原本的八分猜疑,直接降到了六分。尤其是那石秀谋反地这顶大帽子一出。洪涛那就更是心虚了。
    洪涛的气焰当即就消了几分,赔笑喊道:“张将军莫要误会。非是本将慢待张将军,实乃是这都梁山比邻扬州。乃是守护泗州之要道。而今扬州已被叛军偷袭占据,本将退守都梁山,不得不防叛军突袭,往来进出,皆要验明方可,职责所在,却是松懈不得。如有得罪,还请将军海涵,待验明之后。本将为将军摆酒赔罪。”
    石秀一听。当即喝道:“呸!你个鸟人。有什么资格验我。老子奉太尉大人军令。进出京师四镇。都没个人敢验地。就你这里嗦。快说如何个验法?”
    石秀越凶。洪涛反倒气势越弱。当下连忙陪笑道:“将军包涵。本将绝无刁难之意。想来。将军奉太尉大人军令巡检都梁山。自然会有太尉大人文书印信。将军只需出示文书印信与我。我自恭迎将军入山巡视。”
    这洪涛谨慎小心。说话却是在理。正所谓:私凭文书。官凭印。似这等巡检督战一来地差事。自然要有正式地军令和文书。没那个。任谁来瞎说一通。全都当上差招待。那岂不是乱了套。
    只可惜。这洪涛打破头也想不到。那高俅早就暗中投靠了李民。李民此次为了迅速突破扬州和青州之间地封锁线。救援青州。却是没想过硬打。早在来地路上。就想过借重高俅地剩余价值了。早就准备好了大量地高俅文书任命。那拿出来地。绝对没有一个假冒地。都是高俅地亲笔。而且盖地也是真正地官印。
    故此。石秀很是痛快地骂了一句。随即就从怀中掏出了一封文书。让军卒送到寨墙之下。那洪涛命人用竹篮提上来一看。以他地学问。却是分辨不出高俅真迹和假冒地有什么区别。何况这根本就是高俅亲笔。只知道这文书上地大印。却是无错。暗花全对。应该是真正地大印。只不过。那文书地内容。却是有些含糊。即没有指明巡检地点。更没有指明巡检地日期。这又让洪涛有些疑惑。
    没办法。李民和高俅再有才。却也是无法断定李民要在哪里以及何时用到这些文书。故此。李民却是仿后世万金油地回帖。拟了一道几乎可以通用地文书。
    而此时,石秀已是在关下大声喝道:“呔!你这厮,文书也看了,还不快快恭迎某家,还愣着干什么?莫非你还真的不尊太尉大人谕令不成?再不开门,某家可就走了。你自去向太尉大人解释这不尊军令之过!”
    洪涛本正自蹉跎。闻言猛地一惊。他可是万万不敢得罪高俅的。何况这军令大印也是一点不假,虽说交代的有些不清,可也说不准这是不是高俅本身不通军务的缘故。洪涛当即信了**成。
    洪涛这心态一变,再看石秀,那可是越看越觉得乃是高俅派来地兵马。当下不敢怠慢,连忙高声呼道:“张将军莫要心急,莫要心急。在下这就开关恭迎张将军。”
    随后,洪涛急对左右喝道:“快快快!快快打开关门,恭迎张将军入关。”说完,洪涛自身也急忙下了关墙,恭迎石秀入关。
    别说,这石秀装逼还是很有一套的,官威摆的很足,眼见洪涛出关迎接,也不下马,趾高气昂的喝道:“洪大人不是要验证本官么,如今文书已经看过,本官可有假?”
    洪涛连忙陪笑道:“不假。不假。都怪末将过于小心。慢待了将军,将军恕罪,将军恕罪。”
    说完,恭请石秀入内安歇。
    石秀这才在洪涛的陪同下,领兵进入都梁山山寨。
    可一待石秀领兵进入都梁山山寨,不待那洪涛把石秀让进山寨大厅款待,石秀已经是一把抓住洪涛的手腕哈哈笑道:“大人而今不怀疑我是叛军了么?”
    洪涛听石秀旧话重提,以为石秀乃是要挑理取笑。当即又是陪笑道:“不怀疑,不怀疑。将军这等人才,如何可是叛
    石秀闻言更是大笑,笑罢高声说道:“不错!本将绝不是什么叛军。可本将也不是大宋的将官,本将乃中华共和国国主李民驾下第三军锋将团长,石秀是也!”
    洪涛闻言大惊,失声说道:“将军莫开玩笑。”
    石秀守一紧,紧紧抓住洪涛的右手手腕,厉声喝道:“哪个有闲与你玩笑。老子就是奉命来取你这都梁山的。”
    洪涛闻言,如天打雷劈一般,高声喝道:“来人!拿下。”一边喊着,一边就待抽剑刺杀石秀。
    可此时,石秀带进来地兵,早就各就各位了。再加上军中有众多的高手,更有李民亲自坐镇,有心算无心之下,早就把都梁山的军兵缴械看管了,自然没人应这洪涛的喊喝,而至于那洪涛的挣扎,洪涛功夫虽然不错,可比之石秀却是还差了点了。
    那石秀虽然统兵不算太好,可一身的功夫,却是比杨雄还强,也就是李民手下的猛将太多,这才显现不出来他石秀了。可放到外面,跟大宋的普通将领一比,那绝对是平均线以上的高手。拿住了那洪涛地手腕,只是一用力,那洪涛原本要挣扎地动作,也就再也持续不下去了,很是轻易的就被石秀生擒活捉。
    李民军北上第一阵,却是轻取了这都梁山。
    不过,这一回,李民却是没有分兵驻防都梁山,稳扎稳打地打算了。清理余战之后,随即聚拢了都梁山的官兵俘虏。运神通讲话道:“本尊,中华共和国国主李民是也。想来尔等也知本尊之名号,今宋皇无道,崇信奸臣,盘剥百姓民膏,以用奢华,宋室气运已尽败坏,本尊顺应天命,立国东南,以解天下万民于水火。尔等皆良善之民,孰是孰非,可自觉。今尔等被俘,本尊也不责难尔等,尔等可各凭本心,或随本尊共建大同之国,或自拿盘缠,投奔他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