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茅蓬语录 >

第46章

茅蓬语录-第46章

小说: 茅蓬语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法体空,有无双泯,心本无作,道常无念。

无念无思,无求无得,不彼不此,不去不来。

般若无见,能见涅槃;涅槃无生,能生般若。

修道,道无可修。问法,法无可问。迷人不了色空,悟者本无逆顺。

不仅佛性平等,贪瞋痴亦是平等。

水在高处是平的,在低处也是平的。

清净性中无有凡圣,亦无了人不了人。

非有非无,起本无起,落本无落,如是会得,强名正觉。

见时如不见,闻时如不闻,喜时如不喜,瞋时如不瞋,一切尽归如,自然无我人。

佛性不属有无,乃真空义。

无生死可了,无佛可成,无众可度,一切圆满自在,毋庸把捉也。

空者非无,乃一切皆佛性之谓也。@。电子书@

见性之人,一切法平等,恶言与功德何异?

厌喧求静,舍垢取净,有心求道,皆是造作。

明心见性后,生死涅槃犹如作梦,与自性了不相干。

调身柔软,调心无念;心平气和,道在其中。

既无苦,亦无乐,不存苦乐二念,是名极乐。

一切平心,心亦了不可得,泯然自尽,则本性圆明浑成,不假造作。

心与空不空相应,则爱见都忘,慈悲普救。

若能了达一切平等,即知凡圣诸法。

诸法空故我心空,我心空故诸法同,诸法我心无别体,只在而今一念中。

一入空门心畅哉,浮云名利也忘怀,无心对镜谁能识,优缽罗花火里开。

自他平等,俱得无生。

觉了自性本空,毫无烦恼生死。

觉了他性本空,自他圣凡平等。

自他惑尽,生死亦尽,觉非有无,寂照双融。

悟平等之原、一真之性——如来。

生命定位

追求可能达成的目标,而不要好高骛远。

会议、演讲与书籍,都不应该以其长度来评论之。

只为了赚钱而工作的人,永远不可能像那些爱好工作的人一般投入。

工作本身并没有前途,前途是在做事的人身上。

任何人能做的最好投资就是精进修行。

努力工作以「成就」某事,而非「获得」某物。

生命是无止境的,不能仅以年龄来衡量;有些人在一刹那间过了一生,有些人则在朝夕之间突然老去。

生命是一篇小说,不在长,而在好。

英雄只死一回,懦夫却死无数次。

懈怠的人生活下去是为了吃与喝,而进取的人则为了生活下去才吃与喝。

疾病使我们意识到自己终归一死,当我们不顾一切地追逐世上浮华与欢乐之际,

仁慈地将我们拉住,使我们对于自己的任务有正确的领悟。

我们是以感觉自己有能力作什么事判断自己;而别人却以我们已经作成了什么事判断我们。世界永远在张着臂膀迎接才能。

我们很少看到极端优劣的灵魂,一般人都是站在这两个极端的中间。

纯洁的思想,可使最微小的行动高贵起来。

好的摹仿便是最完美的创作。

我们宁愿用一个活跃的侏儒,不要一个贪睡的巨人。

生命只不过是一连串的改变而已。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勿怨我不如人,世间不如我者甚多。勿夸我能胜人,世间胜我者甚多。

没有必要为了做健身操而去租借奥运会场。

别小看自己的工作,也别让工作牵着自己跑。

瞧那树上的麻雀与地上的松鼠,多灵巧!多活跃!不必嫌自己瘦小,万物只在平衡而已,何必壮?

生命的本身没有意义,你必须赋予它意义;其价值也透过你所选择的意义而彰显出来。

你之所以成为你,是因为你在人生中所做的选择。

所有的生命都是神圣的,绝不可轻视。

世界大同,就是「世界大同小异,大家异中求同」!同样是人,同样是地球人,同样是命运共同体。

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名字,从「名词」变成「动词」,一定是因为他对别人有很特别的贡献,同时也为自己创造很大的人生价值。

「肯定自己」是来自内省的力量;而「膨胀自己」却是外在比较的结果。

「名望」只是别人眼中的你;「品格」才是真正的你。

如果要从最高点起步,唯一能移动的方向就是向下退了。

真正能带来满足感的不是苗条或财富,而是肯定自己的人生。

怜悯自己的人,即使将他放在柔软的沙发上,依然会自怜不已。

要做一个为后来者开门的人,不要试图使世界成为死巷。

生命的喜悦来自于适才适所。

有些人一生只做一件事:变老。

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却一定要活得漂亮。

了解生命真谛的人,可以发挥生命最大的作用。

一个人之所以为人所景仰,并非在于他所得过的优胜,而系于除掉这些头衔与财富之外,他还能剩下些什么?

足够的蜘蛛吐丝时,可以把一头狮子网住。

一个人的愚蠢,是另一个人的财产。

有学问而无道德,是一个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是一个鄙夫。

我们每个人都曾被爱我们的人塑造和再塑造过,只要他们稍微有些恒心,我们便成了他们的作品。

全宇宙里除了解脱之外,没有任何事物有其真实意义。

「垃圾」与「黄金」,有时只有一线之隔。

人生就像一幢空荡荡的建筑物,要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全看自己怎么规划设计。

将军如果失去战场,就不再有任何价值。

杀害「自信」的元凶,就是「否定自己」。

其实,每个人都是待价而沽的商品,成功——就是把自己推销出去。

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是福也是祸。

「衣冠禽兽」比「衣衫褴褛」更让人鄙夷。

最好的艺术品,不是因为「最像」,而是因为「传神」。

君子重价值,小人重价码。

任何生命都有其不可侵犯的尊严。

小草能和大树共同存活在同一块土地上,这就是天地的慈悲。

无论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别人的权利。

人生长短不是以时间衡量的,是凭思想与行为。

就算我们知道自己无法拥有全部的智慧与才能,但这绝对不能成为我们对世界毫无贡献的藉口,即使最细微的头发,也会在地上留下影子。

拥有深度的洞察力且能自制的人,已近乎「完成」了。

有创意的作家并非什么人也不模仿,而是无人能模仿他。

人生最大的动机不是快乐,而是意义。

衡量一个人的最终标准,不是看他在舒适自在之时站在哪里,而是看他在受到挑

战非难和争议的时刻站在哪里。

人生的要务就是做自己的事,并认识自己!

小小的力量,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

丰盛的生命不在乎时间长短,在乎品质与内容。

每个人在这世上都是一份奇特的礼物。

每个人在世上都有一个位置,每个位置都是重要的。

人不应追逐抽象的人生意义,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他独特的召唤与使命等着他实现。

良好的修行是要非常诚恳地问自己:「我是为什么而生的?」每天早上、中午、晚上都要好好问问自己这个问题。

我们是为什么而生的?我们是为了不要再生而生。

玻璃、瓷器和名声都极易破裂,而且从来无法修复得完好如初。

尽你的能力,不要忘记你的责任和义务。

言不忠信,下等人也;行不笃敬,下等人也;过而不知悔,下等人也;悔而不知改,下等人也。

生命是一口气,快乐是一个念头。

全世界的黑暗,都不足以让一根小小的蜡烛无光。

路旁的树枝,对行人似乎没什么用,但谁要是跌倒了,却可以扶着它站起身来。

当山崩时,一粒落砂便能引起更大的灾难。

同大多数会飞行的动物比较起来,蜜蜂何其渺小,然而,它酿的蜜却是最甜美的。

我们要放下有限的人生观,才能完成无限的生命。

不必考虑在别人眼中,你是不是成功。真正的成功,是自己已尽力而为,所产生的心安理得。

任凭你怎样广泛阅读,当你失掉修养的时候,你便是一个无知识的人。

学者,是从书本上得知很多事的人;有教养的人,是对其时代最普及的知识,或风俗习惯有心得的人;而真正的新新人类,是对自己生存的意义有所领悟的人。

真正的生命,是来自清净、喜悦的心。

平凡是生命真实的面貌。

活乞丐与死皇帝,你选择那一个?

活出你真正的生命来,否则生命即失去意义。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并不是建立在少数主观偏见者的好恶之上的。

生命不觉醒,成长的过程就是迷失的过程。

深水缓流,浅水急暴。

魔的定义就是拿自己的错误来折磨自己。

人的基本使命,就是完成心灵的净化与进化。

无功而食是雀鼠,肆害而食是虎狼。

追求卓越的人,不是为了满足与取悦他人而做。

人类的生命,是用来开拓「福祉」的。

「法身」即是同宇宙一样,永恒不朽的生命。

恶名昭彰,与半死人无异。

没有智慧的百年人瑞,不如只活一天,却具有智慧与定静的功夫。

生命的属性就是「觉」。

谁能构成社会人群的需要,谁就最重要。

辛辛苦苦地工作一天,八个钟头的劳累,换得的只是晚间短暂的休憩。人生的意义在那里?

认为父母是人类生命的创造者,是项很严重的错误。父母只是一项工具,生命藉其而得以彰显。

当我们了悟了宇宙绝对的本体,我们就在永恒的本体中扩大,并且充满了神圣的光辉。

生命不是一种负担,但是由于自我的迷惑,结果把它变成了一种负担。

生命就是一场梦,在梦中你梦见自己的梦。

一个人没有这么坏,你一直毁谤他,他不会下地狱。一个人没有这么好,你一直赞叹他,他不会成佛。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盅不如无。

高估自己,便不能长进;低估自己,便不能振兴。

敦厚之人,始可托大事;谨慎之人,方能成大功。

丧失良心,禽兽不远。丧失智慧,愚痴现前。

当你了解生命原来那么珍贵时,就值得你好好活下去了。

人们最大的错误是,他们总是认为必须努力去取悦自己和满足自我,而不愿努力寻求生命的意义。

不要瞎忙,不要争论,不必要求,能够知足,如此才拥有真实的生命。

真实的存在不是依赖我们的接受,就好比尼加拉大瀑布的存在,不是依赖我们的观赏。

人类是生存在行为与思索中,而不光是生存在岁月中。

活着的目的,就是要完成人生和宇宙的完美。

「你看也好,不看也好,我就是要开花。」一个工作的完成,如果只是希求别人认定他的价值,一心一意只想博取他人对自己的赞美,其价值实在至为渺小,不值得一顾。

积邱山之善,犹未得为君子。贪丝毫之利,即已陷于小人。

行解相应

说属于般若慧解,行属于实相理体,二者圆融无碍,就是行说俱到。

能信不行空费力,空空论说也徒然。

如不证得四大皆空,五阴非有,就不算得入空门。

有三法为进道之捷径:一智眼明;二理性通;三志坚固。

尔既不知生死为何等事,今发心为生死得无妄乎?夫生死事大,苟不知生死之理

徒加参学,譬如辟谷(辟谷:道家长生术的一种,不食谷物以求成仙或学道。)

之人遣其耕获,虽勉从命令,将不旋踵(旋踵:形容极短的时间。)而退惰矣!

以无为法为目的,须借有为法作路径。切不可执性废修,又不可着事昧理。

修有为法而不住着,便是无为法也。

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

迷人口说,智者心行。

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

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

学而不能行,谓之病。

君子之于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

生而不知学,与不生同;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学不在践履处求,悉空谈也。

真学问在行,若知而不行,犹弗知也。

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不得闻;既得闻之,患不得学;既得学之,患不能行。

若依空谈德不行,习病非治转向深。贪瞋渐渐变恶行,杀害慧命佛难生。

道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作不成。

就像箭头没有拔出,就在伤口涂上膏药一样,单靠教理而不行持,是徒劳无功的。

佛说:「修行须你们自己去行,因为如来只能教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