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新功夫之王 >

第508章

新功夫之王-第508章

小说: 新功夫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师父在九龙深水的大街饭店工会公开传授咏春拳,加上我们几个不到十个人,后来前来拜师的人多以九龙巴士司机为主,为了求学咏春拳连绵不断,于是师父为了更大的空间和场地,将武馆迁移到利达街、李郑屋村、九龙兴业大厦……”

徐尚田慢慢的回忆着,其他几人也插嘴补充,听了大半天,王小虎也发现有什么可以利用的东西。

王小虎想了想后问道:“那时候在香港开武馆有没有规矩?比如刚来的师父要和其他拳馆比武,只有赢了才能开武馆,而且每月还得交给大武馆一定数额的保护费?”

“小虎,你说的这些都是老黄历了!”黄淳梁笑道:“如果是30…40年代的话还有这些规矩,叶师来港时已经是1950年前后,那时全港都被禁运,海运生意都被禁止,造成大量的失业,开武馆的都力求自力更生,哪还有心思按照老规矩来做,不过不排除这种可能。”

黄淳梁说有可能,那八成就是有可能了,那么将叶问拍成与香港武术界高手圆桌大战也不会被人诟病。

不过现在王小虎感兴趣的是其他方面。

“禁运?”王小虎眉头一皱:“香港为什么被禁运?”

“哎!”黄淳梁苦笑着摇摇头说:“还不是美国佬和大陆那边在朝鲜打仗,美国佬怕香港这边给大陆通过海运输送备战物资,所以对香港实行了严厉的贸易管制。”

王小虎一拍额头,心中大骂自己愚蠢,那时候可不是朝鲜战争爆发吗,想不到叶问刚从大陆躲到香港,这边又开始了战争,看来剧本上说叶问初到香港迫于生计而开武馆的情节还是有理有据的。

“尼玛,总算找到了一个突破口!”王小虎双拳一握,找到了这个历史大环境,之后改编起剧本来也会做到更加合理、真实。

虽然叶问来到香港后非常低调、用心的教授徒弟,但有些事情完全可以适当的杜撰。

可以说黄淳梁这句话,一下将钻进牛角尖的王小虎敲醒,他现在已经找到了历史切入点,只要再收集一些当年香港的奇闻,适当的改编加在叶问身上,这样一来很容易能引起观众们的共鸣。

“还有没有,再说点当年的事情。”王小虎几乎用颤抖的声音向几位师伯说道。

通过黄淳梁等人会议,自从美国佬对香港采取禁运后,香港作为远东贸易中心的地位逐渐丧失,因生意萎缩而引起减产、裁员、停业和倒闭,促成失业人数的激增,并演变为偷窃抢劫、杀人放火等等丑恶现象与投海、跳楼、服毒种种悲惨现象,香港的社会生活陷入困境。

可以这么说,这是继侵占香港后,香港近现代百年历史上遭遇的再一次深重的灾难。

“那时侯开武馆很难的,梁相他们有稳定的收入还可以供养师傅,像那些巴士司机、码头工人等经常交不上学费,师父也非常迁就他们,即便是不教学费也可以过去学拳。”徐尚田补充说:“如果真要说趣闻的话,恐怕还是大师兄当年横扫香港各大武馆,那才叫风光无限呢!”

黄淳梁摇摇手说:“那时候年少无知,做了很多错事,现在想想都感觉后悔,我这身伤病就是那时落下的。”

“还记得你拜师那天把我们几个打的鼻青脸肿,连步青也差点被你掀翻!哈哈,想起来就感觉好笑!”徐尚田大笑道。

“呃,黄师伯,你那是拜师吗?我怎么感觉你是去踢场子啊,怪不得你踢遍香港无敌手呢!”王小虎也取笑。

其他几个师弟们也跟着打趣,说自己被大师兄打的差点破相,让黄淳梁很是尴尬。

反正王小虎是闹明白了,感情师祖当年是收了一帮好徒弟,你看梁相他们有钱,黄淳梁能打,李小龙又是大明星,换做中国其他拳种未必有叶问这样好运气的。

其实若是叶问和其他门派一样私藏的话,这帮徒弟们也未必获得真传,从中可以窥见叶问的宽广胸襟。

外界有“起于严咏春,衍于梁赞,盛于叶问!”的说法,讲的就是叶问将咏春拳从佛山发展到香港,再通过李小龙、黄淳梁等将其世界每个角落,成为国际间享负盛名的中国武术,亦是当今最多外国人研习的中国武术。

一场集体对叶问的回忆茶话会结束,王小虎亲自下厨给黄淳梁等师伯们接风洗尘,一方面是感谢他们对咏春拳做出的重要贡献,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大家今天说的这些话对王小虎改编《叶问2》剧本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吃饭的时候众人商议祭奠叶问的事情,王小虎认为叶问生前为人低调,逝后也按照低调来操办比较合适,同时还让黄淳梁把叶准请来一起参加。

黄淳梁等人无不答应,其实咏春能在最近五年内在全世界遍地开花,与王小虎的背后支持有莫大的关系,若是没有王小虎砸钱,这帮人可能只窝在香港传授咏春,万不像现在成为各国咏春的掌门人。

特别是王小虎通过“百人组手”后,全球武术界都知道了咏春拳打败了空手道的消息,更是在全球刮起一股狂热的“咏春”热潮,在宣传咏春方面,王小虎的作用远比当年的李小龙贡献还要大,还要多。

“啧啧,叶准啊,叶准啊,我对不起你啊!”王小虎在心里苦笑,现实中的叶准已经58岁了,跟随叶问来到香港时也26岁,想想一下子给人家减去了20岁影中用五六岁的孩童形象出现,王小虎除了苦笑之外没法说别的。

这也许就是电影和现实的最大区别吧,有时候为了剧情需要总要做出一些必要的修改,谁让当年王小虎没有注意叶准的年龄问题呢,现在已经错了,索性一错到底吧,反正大家也习惯了小孩子模样的叶问形象。

送走了黄淳梁等师伯,王小虎立刻回到书房中,此时他浑身充满了干劲,脑细胞异常活跃。

今天冬至,你吃水饺了吗,呃,好吧,其实我想说的是,今天你投推荐票了没有。RO!~!

第四集功夫之王724见不见不是问题,问题是你还活着

“小虎最近怎么样?”

黄淳粱前脚刚踏进客房,正想开灯,李小龙的声音就从背后传了过来。

灯亮后,黄淳粱笑吟吟的看着自己的师弟,调侃道:“反正称的报仇计刮已经完成了,为什么不亲自去小虎家里看看他,总好过我给你转述。”,坐在沙发上的李小龙苦涩的一笑,神情有色愧疚,说:“其实我现在不知道以何等身份去见他,你知道在他的世界里我已经消失了接近十年。”

黄淳粱坐在他的对面,倒上一杯白开水后说:“就这样光明正大的去,还有什么身份?”,李小龙摇摇头:“我怕他一下子无法接受,毕竟我欺骗了他这么多年,甚至还曾经利用过他,我担心他无法原谅我。”

“可你也帮过他,比如那张日本通行证,比如吓得赌王投靠”,“比起他为我做的那些事情不值得一提。”,李小龙感慨说:“电影方面就不用说了,除了《唐山大兄》之外,我的每一部作品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协和公司在他手中也成为全球最有雾响力的电影公司,他对待国豪就像亲儿子一样,而且琳达母女生活也很好。”

黄淳粱插嘴说:“没有他在中间撮合,也许你和师父永远无法复合。”

“没错!”,李小龙点点头。十年前拍摄《叶问》期间,正是有王小虎在中间不懈调节,李小龙才和叶问冰释前嫌重归于好。

“更重要的,他为我杀过人!让我知道原来自己无形中得罪了如此强大的社团组织。”,李小龙说到这里,面如沉水:“如果不是他提醒我的话,也许,也许我真的就会死了!”,“哎!”黄淳粱重重叹口气,他又何尝不知道李小龙所言非虚。

当年李小龙去找黄淳粱正值《勇士》杀青,新片《龙争虎斗》策刮的时候,他说感觉自己在练功的时候经常出现头晕、头疼的现象,以前尚有药拖撑着不觉什么”但那些药物间夹杂着不少毒物,也早被王小虎全部扔掉,无奈之下他只好找大师兄帮忙。

黄淳粱当时也无法确定病因,他推测是李小龙练功出了差错,导致气血亏损严重,无法提供给肌肉、骨骼必须的营养,建议李小龙退出影坛隐匿修养。

李小龙还有心愿未了,自然不会答应退隐,况且他没有丝毫的心理准备,这件事情就暂时搁浅,直到王小虎订婚时,李小龙才再次找黄淳粱商量对策”两人经过多次的交流后,趁着王小虎在美国拍摄《洛奇》的空挡,这才上演了一幕惊天大骗局。

当时可是让王小虎好眸子伤心”如今李小龙若大模大样去见王小,虎,一见面笑着说:“嘿,小虎,我还活着呢,你肯定大吃一惊吧!”,那后果可能只有一个:龙虎兄弟彻彻底底的说拜拜。

李小龙可不希望见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小虎在筹备《叶问2》。”,客厅里沉默许久后,黄淳粱开口说:“我们去的时集他正为剧本发愁呢,询问了我们很多师父来香港时的旧闻。”

“师父来香港后为人太过低调,只知道天天教徒弟”哪有什么值得拍摄的东西,《叶问2》的剧本我在十年前看过,纯粹一派胡言,小虎如果按照那个剧本拍摄的话只能说明他不求上进。”

李小龙撇撇嘴说:“与其拍师父,还不如拍拍你”起码咏春拳在香港的名气是你打出来的。”

黄淳粱哼哼一笑说:“我打出来又能怎么样,还不是只局限在香港,按我说应该拍你才对,你的电影让全球人知道了咏春,影响力比较大。”,“别忘记这是在拍师父的传记,喧宾夺主不好。”,李小龙说完叹口气:“,其实第一部已经很经典了”第二部如果太夸张的话很容易被人诟病。”,黄淳粱苦笑,李小龙也跟着苦笑,他还真就很期待尽叶问2》上映。

“师父的忌日你必须要参加。”黄淳粱忽然搬出大师兄的身份说:“师父去世后你从来没有祭拜过。”,“好吧”我化妆去。”李小龙站起身拍拍自己的额头说:“让一个已经死了的人去给死的人祭拜,真的很荒唐。”,“问题是你还好好的活着!”,经过和黄淳梁等人的深入交流后,王小虎知道《叶问2》剧情的前半段基本不需要太大修改。

剧本中杜撰的情节也和叶问初来香港时大致吻合,粱根是粱相和李民的综合体,黄粱是黄淳粱的原型,洪震南则代表着50年代初期香港武术界。

王小虎仔细将两部叶问剧本比较后,发现葬使用的桥段基本雷同。

比如叶问同样是造诣高深的宗师形象,在《叶问,》中,他与廖师傅在家中闭门切磋被沙丹源偷看并传扬出去,让人知道叶问功夫了得。

《叶问2》中,叶问与洪震南等香港武术界同行在圆桌比武时,同样被改行捌已者的周光耀用相机记录下来,并通过报纸在香港迅速传播开,从而让叶问、咏春拳在香港名声大噪。

再比如,第一部中的翻译官李钊对应着第二部中郑则仕饰演的警察,都是前面看不出多少戏份,到剧情中后段猛然发力做起了好人,令人拍案叫绝,大呼其浪子回头云云。

相比之下,李钊的翻译官远比肥猫的警察更加深入人心,前者是被生活所迫,他除了做翻译之外还要养家糊口,后者则是游走在黑白两道的贪腐警察,最后关头良心爆发还会做出为报馆撑腰、举报上司的事情。

再再比如:在佛山时是金山找盛迫叶问出香港时换成了洪震南,第一部打日本鬼子,第二部打洋鬼子等等,诸如此类的东西太多。

用王小虎的话来说,《叶问2》就是旧瓶装新酒,借着第一莽留下来的余威,打着民族大义的旗号狠狠的敲在观众的泪腺上,从而把观煽动的泪腺崩溃,票房大红。

他之所以感觉2比,牵强,其实就是因为历史大环境衬托的不真实,输掉了战斗的理由。

用专业术语来讲就是在设计“为什么打”一项上出了问题。

“洋鬼子还要打的,关键是打的理由要理直气壮,要更有说服力,更能让观众们感到爽快、煽情!”,王小虎这样想着,提起钢笔开始在稿纸上写剧本。

如果说好莱坞提供了多种形式的“造梦”,来满足观众情绪的宣泄,例如恐怖片、科幻片、爱情片、战争片、喜剧片等等,那么在中国电影领域里,宣泄情绪的出口暂时还比较单一,功夫片里的“打洋人”,显然成为比较重要的一种。

刚写了一行字,他脑海里又浮现出斯皮尔伯格正筹备《辛德勒的名单》剧本,辛德勒是一个商人,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德国商人,只会和钱打交道。雇佣犹太人是因为他们工资低,保护犹太人是因为工人受伤影响生产,最后不当心就散尽家财保护了几千人,最后不当心就哭着说对不起自己没有卖掉戒指多换回两个人。

很多时候,其实我们的底线都没有那么高,稍微被欺负下就要爆发小宇宙拼死拼活。但很多时候,我们的底线也没有那么低,如果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