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新功夫之王 >

第507章

新功夫之王-第507章

小说: 新功夫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哥,金像奖的事情就全权交给你们来负责了。”王小虎说。

“那你呢?你不参加颁奖典礼吗?”

“我啊。”王小虎呵呵一笑说:“我还是闷头写我的《叶问》续集剧本吧,我相信你们能办好这个奖项。”

余永健紧皱着眉头,他发现自己对这个年轻人着实看不透,说他淡泊名利吧,他又开辟大陆,又开辟好莱坞,又是拿奖又是捞钱的,几乎世界上最赚钱的电影都是他投资或拍摄出来的。他对香港电影与大陆电影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现在又提出让香港电影在世界电影界内提高影响力的号召。

然而等香港金像奖即将开幕的时候,他却要躲在幕后写剧本,这算是不算是怪人?

总之余永健猜不透王小虎的想法,更无法了解王小虎这样做的真正用意。

其实参加过奥斯卡、戛纳之后,王小虎对世界上所有的奖项已经失去了任何兴趣,你让他为香港金像奖投资、策划可以,你让他真的坐下来参加颁奖典礼,实在有点为难他了。RO!~!

第四集功夫之王722咏春七子聚香江

11月下旬,第一届香港金像奖宣传工作进入最后阶段,对于香港电影首届颁奖典礼,无论是香港电影人亦或者市民都表示较高的关注。

香港电影发展变迁史纪录片制作完成后也分别在无线vb、凤凰电视台电影频道轮番播放,从萌芽时代的短片《庄子试妻》一路走来,到峥嵘时代的首部有声电影《白金龙》,到成熟时期的几大电影分类,再到大家熟悉的60…70年代黄金时期的《独臂刀》、《精武门》、《叶问》、《警察故事》,几乎每一部有特殊意义的电影都在纪录片中展现。

仿佛置身历史的长廊,市民们坐在电视机前就能见证整个香港电影的变迁。

“打开电视看电影”也成为近期市民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每当一部老电影播放完毕,电视机屏幕上都会出现节目预告表,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是否观看这部电影。

王小虎又根据香港电影的种类,将电视节目分成几大版块,比如默片时代主要播放的是40…50年代的老电影,考虑到观众未必喜欢的缘故安排在晚上10点之后。

比如黄梅调、粤语片则是安排在上午,公映老年人或者老影迷们欣赏,下午则是播放60年代的香港电影。

当然,王小虎也花了不少价钱购买电影版权,诸如邵氏、长城、凤凰、新联等老牌电影公司的电影库存是相当丰富的,有些电影甚至是拍摄后因为种种原因没法公映的。

目前除了协和国际之外哪家公司没有烂片的,王小虎此举算是帮了他们大忙。

新奇、省钱、又方便,只要你家里有电视机就能免费从电影频道找到自己喜欢的电影。

这种观影方式对香江市民而言实在是太新鲜了,你不用辛苦的去排队,也不用后悔花钱看到一部烂片,只要你扭开电视机就能免费观看到电影,如果有不喜欢的直接换台呗。

曾一度在无线vb获得收视率不错的谈话节目《艺术人生》也移植到电影频道,看得出来邵逸夫对电影频道的前景也开始关注起来。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蓄热。

在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下,金像奖的颁奖典礼逐步被市民所关注,毕竟电影电影成立这么多年,市民们对没有自己的电影颁奖盛典一直耿耿于怀,如今既然有了,大家肯定会瞧的新鲜,自然而然的,金像奖颁奖典礼的受众面也从电影圈内人士逐步扩散。

王小虎见外界宣传升温,市民们对金像奖感兴趣后,打电话给余永健说:“推出门票销售计划。”

“门票价格定位在什么范围?”余永健没有经验。

“首届就便宜点吧,比邓丽君的演唱会门票低一些,反正不能让人随随便便买到门票就成。”

这个标准让余永健有些挠头,他实在搞不懂既然要低了,为什么还不让随随便便搞到票。

当他硬着头皮说出自己的疑惑后,王小虎在电话里哈哈大笑起来。

“一部纪录片明显是不够的,想要金像奖成为市民们以后也关注、期待着,就得使用其他宣传手段。”王小虎笑着说:“比如由金像奖组委会官方组织一次回答问题赢取门票的活动,调动市民的积极性,甚至可以用纪录片的内容举办一场大型的知识竞赛,获得前五十名的市民就可以免费到金像奖现场……”

王小虎一口气说出好几种宣传方法,电话那头的余永健大脑已经当机了,良久之后他才长长呼了一口气,脑子里只闪现过一个字:强!

是的,换做其他人的话可能不会想到如此五花八门的宣传手段,又是举行知识竞赛,又是打造电影达人,又是……光听宣传策划方案就足够余永健感觉到其中的效果,更不消说真正实行起来了。

于是余永健立刻按照王小虎的建议展开行动,所有的抽奖活动均有协和国际、凤凰电视台电影频道、无线vb全程赞助,搞的热闹非凡。

等金像奖的事情走上正规之后,王小虎也总算有功夫忙活《叶问2》的剧本修改了。

看着眼前的剧本王小虎有种特别的感觉,《叶问1》的时候还能通过叶问本人口述一些八卦进行简单的修改,最起码那些传闻还是有根有据的,让电影看起来也有较多的真实性。

但是《叶问2》基本就是通篇扯淡了,叶问当年在看到剧本后也是苦笑不已,甚至考虑了很久直到《叶问1》首映后才勉强答应下来,说明了什么,说明夸张杜撰的成分太多,叶问本人都不好意思承认那是自己!

王小虎也算是彻彻底底体会到原版编辑黄子恒的有苦难言。

第一部中前半段里的叶问其实是孤处于武林之外的一个另类人物,与武馆街的师傅们不同,他是含着金钥匙落地的富家大少,低调的练拳、切磋,不用被迫生计开馆授徒,后半段里他为情势所迫成为了一个英雄,但仍说不上是真正的武林中人,相反廖师傅、金山找等才是具有典型性的武林中人。

到了第二部,叶问的身份有了很大的变化,他到了陌生的香港,作为一个完完全全的普通老百姓,还饱受生活的艰辛,为了家人温饱而心态平和的寻求着最低条件的适应,并顺理成章的踏入了充满纷争的香港武林。

王小虎始终感觉在第二部中洪金宝饰演的洪拳宗师洪震南有点抢戏份,正是洪震南被拳王打死,这才激发了叶问的血性,续而主动向拳王挑战。

这种抢戏份与第一部中廖师傅被人打死,叶问“一个打十个”还不同,起码廖师傅死的时候过于突兀,大家都没有反应过来,也没有太多的悲哀。

但是洪震南是活活被拳王打死在擂台上的,特别是他说的那句“为了生活我可以忍,但是侮辱中国武术,我坚决不能忍”,瞬间让洪震南的形象无比放大,博得王小虎不少眼泪和愤怒的火焰。也就给了叶问挑战拳王一个必须的理由。

只是这个理由有些牵强,而且王小虎还感觉这个桥段有些似曾相识,今天仔细想想才发现,目前史泰龙正处于筹备阶段的《洛奇3》就是这样的桥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哈。

“丫的黄子恒原来是直接借鉴的《洛奇3》!”王小虎郁闷的翻翻白眼,一时间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本来他就感觉《叶问2》剧本的后半段有些太牵强,现在发现原版的编剧竟然从《洛奇3》“借鉴”来的桥段,他这个做老板的总不好意思和小弟史泰龙抢创意吧?

这就更加坚定了王小虎修改《叶问2》剧本的后半段决心。

王小虎反复看着剧本,这时,赵雅芝推开书房的门走进来,轻声唤道:“阿虎,黄师伯他们来了。”

虎将剧本合上,“不是说明天才来吗?”

赵雅芝笑道:“是啊,我刚才也埋怨黄师伯呢,他说怕耽误你的工作。”说完瞥见书桌上的剧本,“还在为剧本发愁呢?”

王小虎苦笑着摊摊手说:“是啊。”

“别愁坏了,大不了今年咱们不拍。”赵雅芝说。

“今年是师祖逝世十周年。”王小虎感慨着说:“错过这个机会就得等二十周年,那时候我也打不动了。”

赵雅芝幽幽叹了一口气说:“我是怕你累坏了,从来没见你对剧本这样发愁过。”

“没事。”王小虎拍拍妻子的脸蛋,活动着有些发酸的颈椎走出书房。

也许是妻子的一句话点透了王小虎,也让他知道自己所创下的一切都是剽窃自未来,以前他写剧本信手拈来,即便是有些剧本都经过了他仔细的修改,终究还是在别人的基础上进行细微的修改。

而《叶问2》则大大不同,如果王小虎不是叶问的徒孙,如果现在的香港已经回归,他也许就不会发愁为难了。他要用心写,还要写的精彩,写的合理,起难度不亚于打造一部全新的《叶问2》。

客厅中,黄淳梁正和梁相、叶步青、招允、骆耀、徐尚田、何金铭喝茶。

这七位算是当今咏春门的最强代言人,都获得了叶问真传,叶问去世后,七人在王小虎充沛的资金帮助下世界广开咏春国术馆,吸纳来自各种肤色的学员,将咏春发扬光大。

王小虎大步走进客厅,抱拳笑道:“七位师伯,好久不见啊!”

七人虽是王小虎的师伯,却没有端师伯的架子,都笑着起身抱拳回礼,黄淳梁笑着说:“看到我们是不是很惊讶啊?”

王小虎点头:“是啊,说好要去机场接大家嘛,想不到你们提前来了,害我多失礼。”

“我们之间又没有那些臭规矩,哪有失礼不失礼的。”黄淳梁走过来抬手拍向王小虎,同时说:“让我来试试你这些年有没有荒废武功。”RO!~!

第四集功夫之王723集体对叶问的回忆(求推荐票!)

723集体对叶问的回忆(求推荐票!

黄淳梁上步抢攻,压根不给王小虎任何拒绝的机会,一通快拳功过去,拳拳夹杂着劲风,昔年香港“讲手王”不是盖的,何况这些年在国外宣传咏春免不了要应付踢场子的,实战经验自然丰富。

若不是王小虎这些年来功力大增,恐怕一罩面就被黄淳梁快拳打懵。

两人一个是咏春悍将,曾创下踢馆百次的骄人战绩。

一个是身兼咏春、形意、截拳道三门绝学,两年前通过空手道“百人组手”地狱考验。

好不客气的说,两人距离宗师只有一步之遥,此番交手看的其他六呼过瘾。

“停!”

打了不到半分钟,黄淳梁大声叫停,喘着气说:“年纪大了,不服老不行。”

“黄师伯,你今年才47岁呢,怎么能喊老。”

百人组手之后王小虎难得打的如此过瘾,黄淳梁一叫停,他自然是不肯答应:“来来来,再打一会儿。”

黄淳梁却摇头说:“不行,不能再打了,当年踢馆时落了不少伤患,身体已经大不如以前,你要是想打的话找他们几个。”

叶步青、招允、骆耀、徐尚田、何金铭等六人忙摆手:“我们几个比起大师兄差远了,肯定坚持不到一回合就被小虎打到。”

言下之意谁也不肯当王小虎的人肉沙包。

郁闷的王小虎直翻白眼,禁不住叹息道:“哎,若是小龙哥还活着该多好,起码我每天还能找个陪练的。”

黄淳梁微微皱眉,拍拍他的肩膀忙转移话题说:“小虎,什么时候拍续集?”

“恐怕还得等一段时间,我正为剧本发愁呢。”王小虎一屁股蹲在沙发上,对黄淳梁等人道:“黄师伯,你们能把师祖当年初来香港的事情说说嘛?”

当年拍摄《叶问》的时候,王小虎虽然与叶问求证当年的事情,但是叶问所说的多是在佛山时的光景,对于来到香港之后发生的事情却是很少涉及。(悲剧不,刚查了下资料,梁相在78年就挂了,所以前面是个bug,哎!

七人闻言一愣,黄淳梁指着徐尚田说:“还是你说吧,当年你和阿梁都是最早和师父接触的人。”

黄淳梁指的阿梁是在4年前去世的梁相,说来梁相是叶问抵达香港后收的第一个徒弟,黄淳梁是后来才入咏春门的。

后来黄淳梁通过踢馆在香港武术界打出一片血肉江山,奠定了咏春拳在香港武术界的地位,续而取代了梁相成为第一个获得叶问真传的弟子。久而久之,大师兄的名字就落在了黄淳梁的头上。

徐尚田想了想后说:“当年师父来到香港时,我在港九饭店职工总会当秘书,梁相早我先和师父认识,那时他在饭店工会做理事长,我和他经常切磋拳法。”

梁相曾习龙形摩桥算是武林中人,徐尚田在幼时打好了太极拳的基础,两人都是从事饭店工作,互有切磋也是常事。

“当年师父在九龙深水的大街饭店工会公开传授咏春拳,加上我们几个不到十个人,后来前来拜师的人多以九龙巴士司机为主,为了求学咏春拳连绵不断,于是师父为了更大的空间和场地,将武馆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