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263章

大明二十四监-第263章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动的要求为守城尽绵薄之力。
    这一下让张朴挺感动的,自从来了这么多的宗室子弟,这大同的治安环境是直线下降,不是一般的差,不是偷了这家的,就是盗了那家的,他是管不敢管,问不敢问。现在的宗室的新政是好,但这条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一条却被皇上给忘记了,还得归宗人府管,这还真是一条差距。
    但如何用这些宗室子弟,还真不是他能说的算,现在兵部尚书亲自出马,他顶了天的就只是一个二把手,哪里有拍板的权利呢。
    孙承宗一听,这倒是个好消息,现在就为民夫发愁呢。当然是来者不拒,城墙之上的擂石就是最缺的,有了这十万人参与,那量肯定是供应的上。守城,重的是物质,物质只要不断,这敌人无论如何也很难攻上高高的城墙的。(未完待续。。)

第393章果断放手
    八月二十五日下午,归化的朱由校又接到了林丹的最新动向,南营、东营均拔营起寨。朱由校一阵大奇,不打了?想想也不对啊,太阳坡那边的一万多人刚刚是送了供给过去,明显是一个长期困守的局面,这又是个什么招数。
    “皇上,会否因为走了二十万昨日和今日又损失了七万人,林丹恐分兵各处被皇上各个歼灭,所以合兵一处。”何可纲分析着说。
    “何爱卿所说有理,但现在不仅仅是合兵一处,而是拔营起寨,不知道意欲何往,而太阳坡前,却是按兵不动,这是什么招数?”
    “回皇上,臣认为,现在已经是下午了,相信林丹此迁营,只不过是短距离而走,不会多远,而他的方向却是朝他的补给队伍而去。”曹文昭分析道。
    “他为何退这么远,和供应队伍扎营在一起?”朱由校奇怪的问。
    “皇上,解释的理由有很多,但最显然的是示弱。”曹文昭说。
    “曹爱卿,你且说说林丹为何要示弱?”示弱这个词当然好理解,可是是故意示弱,也可以是非故意示弱,故意的当然是有想法了,而非故意的则是无奈之举。
    “回皇上,从起本身看,从来势汹汹到三营退五里而驻,再到南营彻底被毁。到如今,撤南营拔东营,再退十里,这本身就是一种示弱的表现。至于其想要表达的意思,却让臣无法所知。”曹文昭说了一通。但等于什么都没说。
    “曹爱卿,依你所说,退五里和南营被毁,那都是朕所强势造成。而今林丹这自拔营寨却显然是其故意为之,而让我们能理解的就是为了避免再次被袭击而已,对否?”
    “回皇上,正常之思路皆会以为:这是林丹现在在避战,而是等待出征的二十万侵大同的消息,然后再做打算。”曹文昭回道。
    “嗯,曹爱卿谈及正常思路。但朕可不能再以正常思路来判断林丹了。此人性格坚忍,哪里会如此的善罢干休,如今他的兵马还守着太阳坡,只守不战。倒是有点围点打援的意思。而他却退而十里。这里面肯定是有关系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今天的教训足够让朱由校记上许多时间的。
    “皇上圣明,林丹此示弱肯定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但肯定不会是单纯的引皇上去追击而战,这是肯定的。但他为何会选择和供给队伍驻扎在一起,这着实让人费思量。”曹文昭立刻赞同道。
    “不知今晨二十万人出发时,可曾携带供给部队,”朱由校问。
    “回皇上,未曾带那些人出发,只是浩浩荡荡的二十万人朝东南而去。”
    “对这批人的行踪也看紧他,提防他们会杀个回马枪。”朱由校担心他们会不会从岱海东面直接的沿着修好的道路,直接杀到太阳坡。大阳坡并不是绝对的天险,只有对在谷中之人而讲是天险而已,而相对两边的芒牛山和马头山,只能是低矮之地而已。
    现在朱由校反复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林丹从今天早晨发现了闫应元到现在‘困守’着他们,到底在想着什么?他肯定知道是自己这边故意安排的闫应元在他们的南边的。守在哪里也不会是单纯的想着围点打援,若真想消灭闫应元,他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的进攻,或者从西边的芒山或者东边的马头山上找路上去。但他现在却玩了一手困,到底是自己在钓他的鱼,还是他在钓自己的鱼呢?
    正想着这个问题呢,‘监视’人员回报说,林丹已经到了他的补给营地,并在那里扎营。
    “大家谈一谈,若朕再去攻击一次,会有什么后果。”朱由校听完了回报,想了想问。
    “回皇上,若此次前去,需几军以圆阵交相互保护,万不可持强而强攻强守,再落入敌人的圈套。”何可纲说。
    “回皇上,臣认为凭着皇上战车的威力和机动性,第次为战,三百丈之线为界,敌进,则退战车凭阻击守,阻击弩不断的耗损敌人的兵力,若敌退,则一步步稳稳而进。”满桂的打法倒是大气,接合着皇上持铁丝网进退之法,演绎而出的战术。这点倒是很得朱由校的战术思想,就是大炮战术的一个翻版,凭借着那射距的优势极大的扩大战果,
    “回皇上,臣认为林丹以迁后十里,其肯定是有用意的,但却无法预知其有何招数,若皇上再次提兵前去,此去将离城更加的遥远,更会不利,故恳请皇上待想一个妥当的战术再议。”曹文昭老实的回答着,象是布个布阵扰乱视线,被烧了甚至是用那半湿的毡布来弄个烟雾弥漫,仍然是挡着视眼,这些是他绝对想不出来的战术,天知道万一去了,还能有什么等着自己。
    “众位爱卿说的都很好,满桂所言更合朕之战术思想,应好好深入研究下去,下一步将把这种战术思想发展下去。何爱卿所说,倒是相互的配合,不使我军陷于绝境,未言胜,先言稳,朕甚喜。曹爱卿所言,虽非长他志气,灭自己威风之意,但的确起到了这个作用。”朱由校一个个的分析着。
    “臣口不择言,向皇上请罪,还请皇上责怪。”曹文昭一听到皇上这是点名批评了,赶急的请罪。
    “曹爱卿不必如此,临战谨慎,这不是大明军的祸,而是福,所以朕采纳曹爱卿的计策,不去攻击,如此任由他林丹纵有千般聪明,也是枉然。”朱由校几乎可以肯定,林丹好好的跑到补给队伍那边,肯定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什么好心,虽然不知道他到底是意欲何为,打什么小九九,但再让明军颠颠的跑过去,那肯定是捞不到好。
    战争是人类进步的最好动力,不知道这话对还是不对,但道理肯定是有的。现在自己弄了这个神弩竖盾,肯定会有人在捉摸着如何破解,从木盾到冲车、到小推车,再到今天的扰乱视线的万布阵、烟雾阵,这些都是有效的破解之法。当然还会有许多的方法,足以应对自己的武器,这点朱由校还没自认到拿着个冷兵器到处的认为无敌的无耻程度。战争的关键并不单纯是武器的先进,但先进到一定的程度那当然就另当别论了。朱由校很看好林丹,他能想出扰乱视线,也可能会想到别的方法,所以这个险他是不会冒的。
    “臣谢皇上不怪之恩,”曹文昭这起起伏伏的,让皇上搞的一惊一乍的。
    “朕要以不变应万变,看看林丹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皇上圣明。”
    “给闫爱卿发信,让他在太阳坡之上,看看能否有什么后路。林丹极有可能想拿他做局,若那出来的二十万兵士有转向的迹向,让他立刻烧毁了阻击弩,果断撤退。”朱由校真的很担心闫应元的安全,若真是在太阳坡上天无路下地无门的,再让人从两边的山上给堵住了,那就麻烦了。
    “回皇上,闫大人是带着阻击战车而去,自然可以象皇上一样,再来一个空中飞人的。”满桂说道。
    “朕就是怕这个空中飞人,林丹的军中有很多的人,是当时的联军,他们当然知道朕可以弄一个空中飞人,那闫爱卿也肯定可以。所以林丹若果想对付闫爱卿,肯定会防着这一点。”让闫应元做这一个引敌入谷的前提那就是个突然性,现在闫应元已经提前暴露了,林丹这一天故意的困了他们半天,按理仅仅是谷中无水,闫应元他们都能渴死,就这一点,林丹肯定是故意而为之的。朱由校自已知自已事,论智商,自己只能是中等而已。之所以打了这么多次仗,凭的就是先进的武器和训练的给力。若给聪明人玩博弈,他的头都大了,这时候他特别的想念孙承宗或者袁可立,哪怕是把宋应星、卢象升弄过来也行啊。玩心眼的事情,他真的不感兴趣啊。
    “皇上,那闫大人岂不危险了?”满桂一愣。
    “无妨,把这话给闫爱卿,让他自己分析一下利弊。决定是守是撤,哪怕是从峡谷出走,引着那一万五千人追,然后干掉了一部分,再去大同朕更欢迎。”这倒是实话,如今在归化这边,只要不冒险,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大的风险,而峡谷困敌这个计划,不确定因素实在是太多了,今日之变后,朱由校想的还是求稳为主。若闫应元那边没有把握,干脆回大同去,也不失是一个好招数。
    大同那边虽然调集了许多的人马,五千装备好的锦衣卫也已在大同,而且还有五千马上也快到了。但他们没有老兵,技术、经验都不到位。而有了闫应元这二千战车兵和一千余应天军,将是守大同城相当有力的助力甚至是主力。而且他们现在走,正好能赶上蒙古二十万人马的前边,越想朱由校还越觉得可行,所以加了更欢迎三个字。(未完待续。。)

第394章不再过招
    闫应元接到信时,正舒服的躺在了太阳坡上,北面的蒙古兵就守在谷外给他把着门,南边谷口的锦衣卫、净军安全的守着南边的谷口,躺在那里还挺写意。
    “闫大人,皇上来信了,”曹变蛟情绪挺好,今天用这个山地弩可是干了一个够本,他自己都记不清射杀了多少蒙古人了,三十人只多不少。兄弟们死的是厉害,但他们是老兵,对生死看的很淡,重要的是干死多少敌人,干够了,死了也就值了。现在自己也是皇上亲军将领了,天应军,天子亲军,名字虽然次了点,但内容好就行了,叔叔那边还弄了一个副统领干,喜事临门,所以高兴的给闫应元说。
    闫应元把封拿过来一看,事情和他想象的已经是有所出入了,林丹移师东南,皇上情绪不高,看到是被今天这一战给吓着了。虽然往南一退,只要蒙古军来追,利用战车给他们打一下,打垮这一支部队的确是不难。然后按着驿站的路跑回大同去,打个保卫战,这些都没什么问题。但这个引敌的计划,就算是完了,而且象征性的还好象是智慧方面还怕了他林丹一样,想着这心里着实的不舒服。
    按着他的设想,林丹那边肯定是猜到了他在这谷里已经有了布置,而派人只守不攻,表面上是玩个围点打援的把戏,其实也就是个火中取栗,下一步顺势再派援兵前来,甚至为了增加点筹码。自己亲身涉险,表面加大攻击力度,把这个皇上的引诱他进峡谷的计划条件给补足,然后让皇上这边依计而行,把他堵在了谷里。
    而他林丹呢,则再来个惊天逆转,使点什么计策再把皇上给反包围了。这本是个计中计而已,就看谁算到最后一步,取得胜利果实。
    现在林丹放一万五千名蒙古兵堵在谷口,大大方方的撤兵十里。这招以退为进。着实让闫应元也摸不着头脑,他要干什么?引皇上去攻吗?皇上却好直接来个不理不问,来个以不变应万变,连一点试探的意思都没有。
    到了自己这里倒是老实的把球传了过来。全凭自己来。谈什么太阳坡的危险性。大同保卫战的迫切性,完全就是不想玩这种费脑子的游戏了,那自己怎么办?
    危险性在这太阳坡上那倒是有。但这可能性太低了,两边的山到这边,倒是能过来,他一来到这边就把地形看了一个遍,皇上交待设伏的时候,也把上山下山的绳索都搭好了。但到南谷口的路那平坦一些,东来的或者西来的路都是崎岖不平,险象环生,蒙古人想过来,真的比较难了点,设几个坚盾在上边,管叫他们来多少死多少。
    就连个烧山这样的绝户计,也没有作用,因为太阳坡上光光的石头,也没个地方能点着了。倒是皇上点出有可能让出兵的二十万蒙古人过来堵他,那谷南面的战车倒是有点危险。
    现在皇上不想玩了,那他也不能上杆子非要和林丹玩下去不可,毕竟自己不是国师、大元帅级的人物,而是刚刚被皇上硬性提上来的一个幕僚而已,再则说了万一大同一个大败,那这大明百姓保不齐把这个原因归结到自己为了在这边玩阴谋,而硬是抗旨不救援大同,那自己这个无权无势的,可真受不了那冲击,无论皇上对自己如何,也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