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天下魑魅之连城 >

第5章

天下魑魅之连城-第5章

小说: 天下魑魅之连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定好的地点。
瞿家的马车队在湖心寺右边的侧门止住。护丁们翻身下马,衣着光鲜的丫鬟又扶下来一位贵夫人、两位小公子。谢长留随意看了他们一眼:其中年长的小少爷,身着淡紫色的锦服,年纪跟连城差不多大,却是娇生惯养,自小被捧成宝贝长大的。他的头发在阳光下反着光,莹光闪闪,有如白狐一般。谢长留正看着有些疑惑,突然一只手袭上他的肩。
谢长留反手一抓,再向前一顺,攥住了对方的手腕。
白皙且柔弱。
连城。
她的手腕被谢长留攥住,脸上却没有露出任何痛苦之色。
“你在这里干什么?”她问。
谢长留缓缓松开手,露出了他一贯漫不经心的笑容,“公事。”
连城转了转手腕的经络,“我想也是。”她说。
不自觉地,谢长留看看黑衣黑发的连城,再看看白发的贵公子,突然笑了,“你笑什么。”连城问。
“你看你们俩,站一起像不像黑白无常。”
闻言,连城冷眼扫了扫那好奇看过来的公子哥,可能是他们的目光太碍眼,那名贵妇虽心中有些介意却依旧朝连城笑笑,转身带了自己的儿子走开了。
“瞿杰。”连城道,“瞿衡的长子。你总不至于连他的夫人尚嫙也不认识吧。”
谢长留摸摸鼻子,讪讪道,“……确实,不认得。”
于是谢长留仿佛看到,连城脸上,有如昙花一现,慢慢地显了一个笑,这笑容如此之短,短得像竹叶上的露水,‘啪嗒’就落了下去。
我说你还在记仇我嘲笑你相亲那码子事啊。
“我走了。干爹在那等我。”不远处,庄二正负手站在那里,连城朝他跑去。谢长留还可以远远地看见她对庄二说,锦衣卫连谢长留也派出来了……庄二没说什么,走进了即将开讲的讲堂,连城亦跟着走了,连头也没回。
这小孩,谢长留笑笑,也跟进了讲堂。

讲堂是临时搭建起来的,就在前殿的大广场上。略高了一层阶梯,湖心寺的和尚师傅住分坐两旁,中间两个席位是空着的。听经的人,前三排坐着,后面围了几层。
后殿悠悠地传来律吕之声,钟磬、吹匏竹、操琴瑟等不同乐器一一奏响,五音谐和,迭奏仿若空灵出穴,古朴典雅,又不失皇家的气派。
清风微鸣,风卷旗展,湖心寺的百净师傅领着微子启等入场,所有的师傅和尚站起身来施礼,微子启一一点头还礼。他看起来面色和善,此时身着深色长衫,古朴清雅,站在一众僧人中间,也不显突兀。
不多时,开坛、上香参拜,讲解开始。
“一切学佛的基本行为,就是心口如一,绝不自欺……”
“假仁假义。”连城突然出现在谢长留身边,点评道,“这个微子启,这些年一直跟宫内妃嫔有关系密切,还有瞿家的那两个。”她话说得含糊,意指瞿贵妃瞿香和梅疏影。要知道东厂做为最大的特务机构,事无不知,只不过这一回,连城似乎下了不少功夫。
于是谢长留无言地看看她:你什么时候才能忘记梅疏影那档子事啊。
“……怎么不坐在庄总管身边?”他问。
连城脸色不变,“干爹叫我待你这。”
谢长留笑笑,是待会庄二要去谈佛论禅,你听不懂吧。
“现在,以浮沉苦海来作譬说:众生以众生为本,有情识、有生命的众生,是世间的现存事实,所以佛经称众生为‘存’。每一众生,向过去看,一生又一生,无边无际。在没有了脱生死以前,未来也还是一生又一生,没个边际。众生的生命流‘有’,无限延续,有如大海的茫无边际一样。现在这一生,不过生命大海中中泛起的一个浪头而已。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一世又一世。而在这时间推移的过程中,名为世间。”③
微子启清朗的声音扬起。
他的声音不高不低,听起来很是清澈漂亮。前排的人都端坐聆听,紫衣白发的瞿家小少爷瞿杰端正了表情,听得煞是认真。
“……充满忧苦的众生世间,如海中的漩流,转来转去。忽而上升天上人间,忽而下坠地狱、傍生、饿鬼——三途。升起还要沉没,沉没又会浮起,转来转去,始终转不出去。众生身有三病:老病死;心有三病,贪嗔痴。”
他停了停,继续说道:“积聚皆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④
微子启说完这四句话,周遭有那么一瞬间安静:世间种种,必归于空。
谢长留掏了掏耳朵。
连城面无表情。
“那么依着佛法,岂不是人人都不要做事,人人都不要有追求?是这个意思么?”韩嵇,礼部左侍郎,一个四十多岁的矮胖子,站起来问道。他因着刻苦努力即将升任礼部尚书,此时听见‘崇高必堕落’这五个字,颇觉不顺耳。
“我并没有说人生不需要追求,这种意思。”微子启淡淡说道,“只是一切喜乐,如财富、尊荣、健康、聪明等等,虽然一时感到了满足。但总免不了有变化的时候,到了变化的时候,苦痛就跟着来了。”
“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微子启看也不看韩嵇,微微微提高了这八个字的声调。
“方才说‘众生身有三病:老、病、死;心有三病,贪、嗔、痴。’老夫且问这‘老病死’该如何摆脱?”兵部尚书秦未竟慢腾腾地站起来问道,他已是五十开外,为了自己的儿子操了一辈子的心。
“一般人,”微子启皱了皱眉,道:“总以为生是可乐的,老,病与死才是悲哀的。不知道生了就不能不老、不能不病,不能不死,老、病、死由生而来。那生有什么可乐呢?生是苦根,老、病、死如枝叶花果一样。从根芽到结果,都是苦的。老子曰:吾有大患,为吾有身。”
求生即是在求死之苦,秦未竟一愣,脸上竟有点挂不住。
谢长留伏下身子,悄悄问连城,“这到底是在讲什么?”
连城面无表情。
“可是微先生,”不知为何,庄二竟也有兴趣加入这场辩驳。其时他站起身,沉稳开口,衣带当诀,不少不认识他的人,几乎都把他错认为学者儒士。“庄子曰: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昔者庐山远山大师,就会引用来比喻死生相续的道理,如前薪火息时,又延续到另一个薪,火又旺盛起来。依佛法的深意来说,业灭过去,功能不失。这不妨说成是生命的潜在。而等到因缘成熟时,过去的业力,就引发一新的身心活动。开始一新的生命……只要因缘会合,就能在另一时间,另一空间,忽然的引发一新生命——身心活动的又一新开始。在这生死轮回中,难道不是在说灵魂不灭么?”
庄二的话,令微子启陷入了轻微的沉默。


①《阿含经》: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又称阿鋡、阿含暮、阿笈摩等。意译为“法归”,指此类基本经典为佛陀教说之所持、所归、所聚。是一种言行录的体裁书籍,内容记述佛陀及其弟子的修道和传教活动言行。述及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四念处、八正道、十二因缘、十二分教、无常、无我、五蕴、四禅、四证净、轮回、善恶报应等论点。
世为小乘佛教各派所宗。

②《心经》:可以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称般若心经、心经。
本经系将内容庞大之般若经浓缩,成为表现‘般若皆空’精神之简洁经典。全经举出五蕴、三科、十二因缘、四谛等法以总述诸法皆空之理。
玄藏法师译本: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③摘自印顺法师所著《成佛之道》。
印顺法师(19062005),当代著名高僧,著有《中国禅宗史》、《成佛之道》等。

④摘自《成佛之道》偈颂。




章六  妖娆不灭
生死轮回,灵魂不灭。
不知为什么,微子启有些征愣,他站在微风中,略略失了神。
在生死轮回中流转,一世又一世,灵魂不灭,永远都是那个人。这样说来的话,前世和今生,其实并没有区别。多好啊,微子启在风中想着,要真是这样的话,便总有一天能遇见那个人。这样想,便觉得千年的等待算不了什么,因为总有一天会见着,总有一天会得偿所愿,总会有那么一天的。
要真是这样,该有多好啊。
可是。
“微子启,我姐姐已经坠入轮回,哪怕你等再久,千年,万年,你都永远都不可能再见着她!”
过去的,便过去了;过去的,便不可回,不可追。就算回来,也不会再是原来那个了。
无论爱与不爱,你都不会再见着她了!

百净师傅坐在微子启身边,听得他在反复低语“由心生故,随境攀缘”这八个字。
百净微微咳了一声。
“……可是,”微子启终于开口,继续道:“可是这前薪并不是后薪,后火也不是前火。虽然后火确是由前薪的火而来,但这两者却又并不完全等同。这等于说,当前生的生命停止时,又展开一个新的生命,但前生不是后世,后世是依前生的业力而来。这从生到死,时间与空间,都可能有距离的,所以死后生前的生命如何延续,是不一样的。”
“……是这样么?”庄二问。
微子启点头,“在外道的思想中,除了这身心现象而外,还有永恒不变的灵,又称之为‘我’,认为‘我’才是流转于地狱、人间、天境的主体。但其实这是众生的幻想产物。”他仿佛是在肯定自己般,波澜不惊地解说道,“……‘世间众生在生死六道中受苦’,都是因着‘苦果’而无限延续,而不是别的。人在世间所受的苦果,不断地生起,不断的造就。这是由于为善为恶的行为,从善恶行为而引起的业力。就像种子,有了水分的滋润,才会生根发芽。由于烦恼的发业与润生,在因缘会合时,就会有业种的招感苦果。”
“那么依佛法所说,‘存在’都是生灭无常的,刹那就过去了的。既然刹那就过去了,那么还能招感后果呢?”庄二又问。
提到这个,微子启仿佛松一口气,他解释道:“过去的,或者是刹那灭了的,并非等于说就没有,只是从现实转换为另一姿态。你可以说它灭了,过去了,但这并不是‘没有’而还是‘存在’的。假使因缘不和合,所作的业是永远存在的,无论是‘百劫、千劫、万劫’,无量数劫。它都会永远存在下去。”
庄二听了,笑了笑——他当然不能让人看出他在想什么,于是他什么也没有再说,坐了下去。
“……众生,随着不同的业,招感生死果报,一生又一生的延续下去,在五趣中流转。”见庄二不再言语,微子启继续讲解下去,“业是由烦恼所引发的,由烦恼所滋润的。无论业是怎样的善,高尚到什么地步,终究不出于这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三界,是众生活动的三大区域。而在这三界以内,永远生死不了。”
“厉害。”虽然听不大明白,但谢常留对连城说,“你干爹都说不过他。”
连城瞪他一眼。
可能是围在这里的人太多,连城冰霜般的脸点开点点晕色,宛如红霞。
谢长留见了,转过头去,努力把注意力放在讲解上。
“……对于世间众生来说,从烦恼而来的错谬,可分为二类。一类是认识上的错误,名为‘见’;只要有正确而坚定地悟解,就可以改正过来的;另一类为行动上的错误,称之为‘爱’。”
听到这个‘爱’字,在场的众人略有大惊小怪的骚动。百净师傅眼皮一跳,抬头看了微子启一眼。
微子启面色不变,继续说下去:“《阿含经》所云:无明之所覆,爱结之所缚,有识身相续,相续而不已。”
“‘爱’即为染,沾染在喜爱的事物或人上。有如蜘蛛的丝网,粘上了便脱落不掉,时间久了便会越沾越多,越沾越厚。如何弹拂扯去,却不知道。因它太微弱了,好像有又好像无。奈何等到一念即起,不知会演变成多大的罪业。‘爱’是因染而起,慢慢成为‘苦’,慢慢成为最大的苦,是‘苦’的根本。”
百净闭着眼,一颗一颗慢慢捻着手中的佛珠。
“内心有了‘爱’染,‘爱’的增强,就进展为‘取’,有了‘取’,便希望‘得’。从‘爱’染著生命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