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明朝第一驸马 >

第142章

明朝第一驸马-第142章

小说: 明朝第一驸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阻截。有了上面的两条布置,如果吴三桂要突围的话也很有可能逃到关外。所以李自成为了防止他和关外的我们结合,于是便事先派了唐通带着军队镇守一片石,切断吴三桂逃往关外的路线。

顾君恩点了点头,“这三方布置确实精妙。首先军队围着山海关城进行猛攻,我就不信你吴三桂在里边等着束手就擒?你得突围吧,但即使你突围出来了,你想往西突围到中原,我这有镇守石河的士兵在等待着你;而你要是想往关外逃走,镇守在一片石的唐通也不会放过你,尤其是唐通,当初被你吴三桂偷袭,自己可真是王八进灶坑——憋气带窝火,好歹自己也是个总兵官,和你吴三桂是平级,却被你打个措手不及,丢脸,这个仇一定要报!”

张鼐插嘴道:“这多半是牛金星那厮出的主意,只可惜他算来算去就是算漏了咱们!”

【217】激战一片石3

前一日溃逃的唐通部下有一部分还是回到了李自成营中,告知了从东北新有明军援军的消息“辽东方向?难道是宋友亮?”李双喜心里一阵发憷,他还记得当年三十里铺大败的惨状刘宗敏却不以为然,笑道:“怕他个鸟,姓宋的来了最好,咱们就着热汤下饺子,连吴三桂带宋友亮一勺捞了。”

李自成也对自己的军队充满了自信,说道:“那是当然,朕仅是不同往日了,当年三十里铺,朕是败在宋友亮的火器之下,如今你们看,朕的火器也不少。再加麾下的百战精兵,挥兵直取辽东都不在话下!”

众将一起恭维道:“大顺皇帝陛下万岁~~”

“哈哈哈!”李自成爽朗的大笑四月二十二凌晨,吴三桂首先发起进攻,指挥吴兵经过一个上午的奋战,夺回了山海关大部。李自成便在关内石河以西列阵,“北至山,南至海”,排成一字长蛇阵。二十二日下午,李自成下令对东罗、西罗和北翼三辅城同时进行攻城一时间战场上喊杀冲天,硝烟弥漫,整个大地也剧烈的颤动起来骁勇善战的大顺农民军像潮水般一样冲向山海关城,冲锋、布置大炮、架云梯……随后便进行着激烈的厮杀好不容易刚刚夺回山海关的吴军立即陷入苦战之中。双方在山海关城与石河的两个战场上同时进行着厮杀,场面可以说是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双方军人的喊杀声、兵器对碰声、马嘶声、炮弹爆炸声以及受伤垂死的呻吟声响彻整个山海关地区的上空。

双方都动了真格的,把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所以双方拼杀的很激烈,连空气中都是血腥味前边的士兵战死了,后边的士兵接着上前应战,尸体很快便堆满了战场,密密麻麻的,像鱼鳞一样排着,血流成河,而双方依旧是不顾一切的厮杀着,直到对方被自己彻底消灭在石河一带配合吴兵郭云龙部与顺军作战的是和当地士绅生员组成的乡勇,当地士绅,组成地主武装,其中有不少知识分子——“生员”参加组织“乡勇”,他们助饷白银7850余两,稽查战马120余匹,以助吴军,他们共同督率这支“乡勇”,经过短期训练,投入战场。他们由一个姓臧退休武官带领,奉命率部列营排阵这是一场拼死的恶战,吴军与农民军部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以战胜对方。臧武官和郭云龙对顺军发动突袭,直杀入敌军中军大帐,但是没能杀死敌军大将。顺军随即发动反突袭,也冲入郭云龙营内,臧姓武官发现后,急率兵解救,将顺军击退。生员谭有养、刘以祯等冲入农民军营中被击毙,还有一些生员被击伤。

战斗从早晨开始,一直激战到中午,吴军与乡勇有些招架不住,西北防线被突破。有数千名顺军骑兵飞奔至关城的西罗城北侧,正要登城,守御此处的吴将又以伪降欺骗攻城的顺军将领,暗中传令偏将从北坡鱼贯而下,偷袭顺军,同时,城上守兵轰击,顺军的进攻被打退,遭受严重伤亡。

顺军大战石河西,李自成又以部分兵力攻打北翼城。“此城逼山受敌”,顺军集中兵力直取,欲打开一缺口,负责指挥守北翼城的山海关副总兵冷允登拼死防守,屡次击退,又屡次进攻。至次日晨,顺军蜂拥强攻,竟直扑到城下,有的已登城,情况十分危机,冷允登只得率亲丁拼力堵击。当地乡绅马维熙、刘克礼、吕鸣章、马维熙等十人率乡勇及时赶到支援,与吴兵一起奋击顺军,保住了东罗城。

吴军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承受住了英勇善战的顺军的不间断的重击,与之大战一整天,曾几度危机,又几度转危为安。战况已显示出吴军的顽强战斗力,称得上是一支劲旅。

吴三桂在山海关前拼命,而宋友亮正坐镇后方,命人准备了大批白色纱布,发给即将出战的士兵张鼐把一块大大的纱布蒙在脸上,笑道:“大将军,难道又要张某作为响马么?”

顾君恩笑道:“非也,昨天我夜观天象,发现昨夜有月晕,俗话说月晕午时风’,我料今天必有大风,到时风沙一起,有这纱布蒙脸,将士们才好杀敌。”

张鼐哈哈一笑,“你到想得周到。”

这时,小兵来报:吴三桂不敌李自成,再次退到了一片石,并连派多人前来求援。

宋友亮闻报,大笑道:“好,实际成熟了。大明将士们,出发~”

“吼~”

且说吴三桂领着败兵一路且战且退,直到一片石一带,这次顺军没有给吴兵机会,而是以摧枯拉朽之势冲过了九门口。

吴三桂眼看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不得已退到溪谷便一块大石上,他抬头望天,只见天色忽然渐渐灰黄起来“哎~老天爷也要放弃我吗?”吴三桂咬了咬牙,举起钢刀在自己手臂上一割,然后高高举起手臂说道:“苍天在上,我吴三桂以血发誓,如果宋友亮背信弃义,知我于不顾,我吴三桂~~~~”吴三桂正要赌咒,忽然只听东北方三声炮响一队脸上蒙着白纱的铁甲骑兵出现在溪谷尽头“冲~”顺兵小头目一挥手里的钢刀,“杀了吴三桂就可以回北京享福了!”

“吼~”激战了整整一个上午的顺兵不顾疲劳,纷纷奋勇上前,无数顺兵将溪谷填的满满,拥挤不堪“杀啊~~”就在顺兵冲向敌军骑兵的时候,溪谷两面的堤岸上涌出了无数打着“辽”字军旗的明军轰轰轰~~~埋伏在一片石两侧山地上的辽兵冒了出来,架起飞雷炮朝挤在溪谷里的顺兵发炮轰轰轰~~~每一声爆炸之后,都有数不清的断手断脚临空飞起,脑浆、血浆向下雨一样在溪谷里飘洒没等顺兵回过神来,就听山谷里四面响起哒哒哒哒哒哒的声响,无数子弹呼啸着钻进顺兵人群一片石的溪谷里顿时变了屠宰场,顺军步兵大乱,互相推挤踩踏就在这时,张鼐大吼一声,“骑兵听令,出击!”

“杀~~”随着一阵暴吼,铁甲骑兵象坦克一样顺着溪谷碾压过来,所过之处,留下遍地顺兵尸体。

同时,堤岸上的步兵也不断用火枪向溪谷里的顺兵射击,混乱的顺兵挤做一团,辽兵不用瞄准也能命中目标,溪水顿时变成了红色前方战事不利,而山海关方向,刘宗敏还不断指挥顺兵源源不断地涌向一片石,结果慌不择路地顺兵贺锦部为了夺路而逃,居然对自己的同伴举起了刀剑不知怎么回事,混乱人有人高喊了起来“贺锦造反了~~贺锦造反了~”

“我就知道贺锦不是什么好货色~”刘宗敏听说攻入一片石的贺锦部忽然掉转枪头回身攻击顺兵,顿时大怒,“传我将令,停止前进,拉开战线等贺锦来送死。”

“得令!”

好不容易死里逃生的贺锦带着一身伤终于回到了山海关东侧的开阔地,在他身后爆豆般的枪声和隆隆炮声还在不断响起“将军,前面就是刘将军的兵马了!”贺锦松了一口气,“快去报知刘将军,辽兵来给吴三桂助拳了。”

见到刘宗敏如见救命稻草的贺锦赶紧拍马上前,朝刘宗敏的帅旗跑去“大将军,贺锦来了~”有个小兵眼见,远远就看到了贺锦“此等反贼,留他干嘛?放箭~”刘宗敏怒骂道嗖~嗖嗖嗖~~一阵乱箭从刘宗敏阵营里射了出来噗噗~~啊啊跑在贺锦前面的几个亲兵中箭落马贺锦连忙大叫:“不要放箭,我是贺锦!”

“反贼贺锦,射的就是你~”刘宗敏大叫道:“给我放箭,不要停!”

“刘宗敏你个狗曰的~~”贺锦大骂道:“你嫉贤妒能,容不下我,你会后悔的~~”贺锦赶紧掉转马头,对自己的部下喊道:“兄弟们,李独眼容不得我们革左五营的兄弟,杀了革里眼,又要杀我,我等何苦为他卖命?”

革左五营的兵马早就对李自成杀革里眼不满,眼看刘宗敏箭射贺锦,挤压的怨怒之气一起爆发,“反了他娘的,我们投官兵去~~”

“对,反水~~”

于是贺锦、刘希尧、蔺养成命令自己的兵马就地坐下,同时派出使者向明军投降。

接见使者的是顾君恩,他对使者说道:“如果你们要投诚,那就为我军打头阵。”

贺锦、刘希尧、蔺养成当即下令自己的兵马掉转枪头,面向刘宗敏阵营南面的李双喜部发起冲锋。辽东兵和吴军则紧紧跟随李双喜部被突如其来的攻击打懵了,李双喜的部下一时难分敌我,乱作一团。张鼐和周国卿则以精锐之师向李双喜部发起猛攻。

这时,山海关一带忽然刮起了狂风,狂风引起的沙尘暴将天空变成土黄色,处在下风口的顺兵被风沙迷了眼睛,根本无法作战。而原本就是以逸待劳且装备精良的辽兵则一路猛打猛冲,势不可挡到了酉时(17:00),李双喜部崩溃,随即李自成的长蛇阵在吴兵和辽兵以及乡勇的奋力反击下全面崩溃,李自成再次象三十里铺大败那时一样,只带了千余骑兵逃走,将身后的数万顺兵全部留给宋友亮和吴三桂的钢刀之下一片石大战宣告结束

【218】李自成称帝

大顺军马不停蹄,两日夜奔走五百里,于二十六日早晨到了通州以西。望见北京城楼,大军暂停,随后一部分人马留在城外扎营,抵御追兵;大部分人马从东直、朝阳二门人城。李自成依靠宋献策占卜,率领少数人马和亲将,绕过东直门、安定门,特意由德胜门人城。牛金星事前接到通知,率领文武官员在德胜门内跪着迎接。但礼仪草草。

李自成仍然是出京时的装束,马前边仍然有一把黄伞,但是面色黧黑,满脸尘垢。乌龙驹显然连日过分疲劳,瘦骨棱棱。由于跑出一身大汗,黄尘落在湿润的毛上,使它完全失去了往日的神采,毛色黯然无光,两个眼角也堆着眼屎。

李自成问牛金星:“京城情况如何?”

牛金星神色严峻地答道:“人心浮动,说什么的都有。这几天来诸降臣也是各式各样都有,有的人等待皇上回京来登极;也有人原已把门上贴的官衔撕掉,今日知道皇上回京,又重新贴了上去。像光时亨这个人,原来劝进的时候,他上过两次表章,十分热心。前天他也把门衔撕掉,躲了起来;今日听说皇上要回北京,又赶快回到家中,重新贴上门衔。”

袁宗第骂道:“像这样心怀二心之臣,请皇上严加惩办。”

李自成摇摇头,说道:“如今是什么时候,不必管这许多了。”

宋献策又说道:“刚才得到哨探来报,吴三桂并没有停留,而是和宋友亮日夜不停地在向北京进发。听说,追兵之中还有蒙古人!吴三桂的关宁兵走在前边,大约两天内就会来到北京。或走或守,陛下今日必须决定……”

他的话刚刚说到这里,刘宗敏来到。大家停止议论,等待他进来。刘宗敏进来时,是由两个人搀扶而来的,刘宗敏前胸后背都缠满了纱布,已经不能躬身行礼。李自成说道:“捷轩,不必行礼了。你赶快坐下,商议大事要紧。”

刘宗敏坐下说:“听说敌人二三日内就要追到北京,皇上如何决定?我看陛下应该早早登基。”

李自成沉默不语,虽然他念念不忘登极大典,但是眼下即将退出北京,人心惶惶。文武百官,更是各有打算。将士们死伤惨重,哪有欢快的心情?想到这些情况,他不能不犹豫了。随即他向宋献策等询问:“你们有何主张?”

牛金星、宋献策都说应该迅速登极,不令天下失望。

李自成又问袁宗第,袁宗第说道:“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不登极会使天下臣民失望,各处弟兄灰心。何况事到如今,已经宣布在北京登极。不登极就退出北京,岂不是空来一趟,白白地逼死了崇祯,灭亡了明朝,结果替吴三桂做了一件好事,落一个啥声名?”

李自成心中十分沉重,说道:“这样紧急,安能顾到登极?”

刘宗敏忍不住大声说:“若不在北京登极,正了大位,纵然想回到关中,也不可得了。”他没有解释什么原因,但大家心中都明白,而且知道他这一句简单的话有多么重。

牛金星补充了一句:“必须登极,名正言顺。至于仪式可以简单些,就说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