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明朝第一驸马 >

第141章

明朝第一驸马-第141章

小说: 明朝第一驸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侧农民军夹击吴军。战斗首先在石河西(今山海关区燕塞湖一带)展开。

决定天下命运的山海关大战,正式打响一片石是山海关北面长城的隘口,李自成毕竟是身经百战的老贼寇了,战术上极为老到,他的战术很简单,就是先突破防御相对薄弱的一片石隘口,然后从关外对山海关形成两面夹击的态度,这一招无疑是很厉害的,因为流贼拥有兵力上的绝对优势不过吴三桂更不是个善茬,通过对山海关正面流贼的观察,他准确地判断出了流贼的意图,把重兵集结在了一片石隘口,来了个针尖对麦芒,流贼大军于次日对山海关和一片石隘口同时发起进攻,却遭到了关宁军的迎头痛击五天激战下来,两军都死伤惨重,关宁军虽然有长城天险可以凭据,但此时的流贼大军已经今非昔比,这十万流贼不但身经百战,而且装备也极为精良,阵容中有骑兵、弓箭手、长枪兵、刀盾手等完善的配置,甚至还从北京城拉来了十几门红夷大炮。

一片石隘口的关门很快就被红夷大炮轰烂,流贼大军蜂拥而上,两军在城门洞子展开了殊死搏杀,五天下来,城门内外就遗尸近万具,两军将士的尸体几乎充塞了整个关门。腐尸发出的恶臭千步之外都中人欲呕。

“轰轰轰……”

十几声炮声之后,紧接着就是一阵剧烈的地魂山摇,堵塞住城门的尸体霎时就被红夷大炮打出地实心铁弹炸得尸肉横飞,关宁军连夜在城门沿内堆砌起来的简易城墙也被炸成了一片废墟,呆在城墙下的好几十名关宁军将士顷刻间被活埋在了断垣残壁之下。

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大顺军蜂拥而来,大顺军以裹铁车牌,勾梯等攻城武器拥蜂而上再次向一片石隘口发动了猛攻!

整个山谷在大顺军火把的映照下,如同白昼。李自成站在高高的点将台上,随手抽出第一枝令箭,“唐通何在?”李自成大声吼道“末将在!”唐通出列答道“令大将军唐通带兵马二万从正面出击强攻九门口的九个水门。”李自成把令箭交给唐通“得令~”

第二枝令箭,李自成大声喝道:“李双喜何在?”

“末将在!”

“令将军李甲带兵马二万由左侧出击强攻望海台。”

“得令!”

第三枝令箭,“贺锦何在?”

“末将在!”

“令将军贺锦带兵马二万从右侧山角出击强攻十六号敌楼和档马墙等制高点。”

“得令!”

第四支令箭,“刘宗敏何在?”

“末将在!”刘宗敏大声应答“令大将军刘体纯带兵马两万强攻明军储存粮草的卫城。”

“得令!”

剩余的二万兵马由李自成亲自指挥作为预备队。只听李自成一声令下,大顺军四路人马高举火把呐喊着一齐向明守城军士杀去。倾刻间,炮声、喊杀声、刀枪的碰击声响彻整个山谷。经过几个回合的大拼杀,明守军终于抵挡不住大顺军的强大攻势,丢盔卸甲地逃向了山海关北方。自此,大顺军经过一昼夜的浴血奋战,终于占领了关外要塞九门口。

李自成骑着战马,穿着他那身著名的毡帽行头,驻马山海关城墙之上,远远望去,只见打着吴字旗号的明军正向一片石方向退去“去吧~~唐通在哪里为你们挖好了坟墓!”李自成嘴角露出一丝得胜的微笑

【216】激战一片石2

许多小说,都把一片石描写成一处开阔地,可以让双方的骑兵纵马任意驰骋,并在马上挥刀砍杀。特别是写到激战中忽然间风向逆转,李自成的农民军面对狂风睁不开眼睛,而清兵却可以扬刀跃马呼喊着顺风掩杀的场面,在许多人想象中的一片石战场,那里是沃野千里的一片平原!

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里是个山口,两边大山矗立,两山之间就是“九门洞”,一条浅浅的小溪流。不论是洞南还是洞北,都非常狭窄,有二三百步兵曾经在这里白刃肉搏,倒还可以相信,可以理解;要说这里曾经有几万骑兵呼啸回旋,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唐通领着三千多兵马正在半山腰上埋伏,远远听到山海关方向的大炮轰鸣声震天动地,心中不由一阵发憷。“吴三桂啊吴三桂,当年在松山,我们也算并肩作战过,如今你不要怪老哥我拿你人头换我的富贵啊!”

唐通正做着白日梦,忽然自己阵营的右翼传来一阵躁动声,“怎么回事?”唐通忙问“纳命来~~”唐通没等到小兵的回答,却看到一个彪形大汉手提一把大刀,领着一群明军官兵打扮的士兵冲杀过来“你是~~”唐通吓了一跳,赶紧一骨碌从地上爬了起来,一面挥舞刚到护身,一面大声叫道:“来者何人?”

“我乃大明参将周国卿~~反国逆贼,纳命来!”周国卿手里的刚到挥舞地虎虎生风,唐通身边的小兵都是一合之将,被周国卿砍杀如劈瓜切菜“撤~”唐通赶紧大叫一声,忙不跌的从半山腰上往山下的小溪逃窜“反贼哪里走~~”唐通刚刚被周国卿象撵兔子一样从半山腰上被赶下来,只见小溪东北面的尽头又杀来一队骑兵。为首的大将骑着褐色高头大马,双脚踩蹬,屁股离开了马鞍,手中一柄巨大的钢刀照着自己的脑袋就劈了过来“劈空斩~~~”张鼐一声暴喝之后唐通的半个脑袋便飞到了空中“投降不杀!”周国卿和张鼐齐声高喊“我愿降~~我愿降~”唐通的部下赶紧扔掉手里的兵器,跪倒在地上张鼐站在马背上,手搭凉棚,向西张望了一番,忽然,张鼐大叫道:“不好,中计了,快撤!”来不及喊完,张鼐赶紧掉转马头,向东跑去。周国卿不知就里,部下又都是步兵,还没回过神来只听空中呜呜几声响随即轰轰轰~~~十多颗炮弹落在了周国卿部阵营中,十多个兵士当场毙命,二十多人受伤“吴三桂这厮,果然是诈降~”周国卿赶紧下令带上伤兵,迅速后撤而唐通那二千多降兵则一下子一哄而散了等吴三桂的败兵来到一片石的时候,除了唐通的尸体,什么都没看见“大帅~~”吴三桂副将杨甫环顾四周,急道:“大帅,为何不见辽军?”

吴三桂也纳闷了,这时,只见前方忽然出现了一队骑士,打着辽军旗号,为首一个小头目大声喊道:“对面来的可是吴三桂将军?”

吴三桂答道:“正是吴三桂!”

“天下兵马大将军请吴将军入营一叙!”

“好!”吴三桂拍马就要上前杨甫阻拦道:“大帅,恐防有诈!”

吴三桂惨然一笑,说道:“如今我吴三桂穷途末路,前面就是龙潭虎穴,也不由我不去啊!”

吴三桂一路上打马如飞,不过一个时辰便来到辽军大营。

当中军副将通报宋友亮后,宋友亮即刻召见,双方施礼毕后,宋友亮问道:“吴将军来见我,有什么要事吗?”

吴三桂焦急万分,心中暗道你不是明知故问吗?,他答道:“请大将军入关共灭李贼啊!”

“此意是真是假?”宋友亮身旁的李信冷冷道听到这一句问话,吴三桂不觉一怔,“何出此言?我吴三桂报君父之仇,与李自成不共戴天,怎能不真?”

周国卿大叫道:“吴将军既真心约我家大将军前来,我来了,又何以炮击我军?”

吴三桂一愣,随即笑道:“原来是这件事。此乃误会。闯军将我山海关围困,不仅关内三面围了个水泄不通,就是关外一片石都已派了唐通占据,以便遏我北去之路。我们欲与大将军相会联系,必须用炮击开重围,方可闯开间道东出。”

吴三桂的解释倒也合情合理,原本人家是要炮打唐通的,自己却抢先把唐通给收拾里,于是炮弹便落到了自己头上。周国卿和张鼐再与吴三桂彼此问答了一番,宋友亮才消解了心头怀疑这时,斥候来报,顺军追兵已经到了一片石刘宗敏并没有外界传言的那般粗豪;他眼看一片石的地形,便立刻下令只让步兵分作三队,分别从溪谷的两岸和小溪中前进,骑兵在后面待命。

“大将军,是吴三桂的兵马!”进入一片石地区的顺军很快就发现了背靠九门口长城列阵的吴三桂兵马顺军先锋官贺锦一挥手,喊声:“杀!”顺军兵马便不顾疲劳,蜂拥向背墙而立的吴三桂军“跟我来!”身材壮硕的杨甫在身上背了五把钢刀,领着一队士兵从下城头,迎着下面汇集在九个城墙门洞处舍生苦战的顺军士兵冲了过去。此刻,顺军士兵也杀红了眼,眼见一名明军服色的军官领着一队士兵杀了过来,他们等着血红的双眼,握紧早已崩口、沾满血水的钢刀嚎叫着冲来~~“贼兵受死~~”杨甫大喝一声,手里连续掷出两把钢刀。两个冲在最前面的顺兵胸口中刀,仰面摔倒在地。第三人一刀横扫过来,杨甫低头躲过,顺势抽出腰间长刀一挥,将他拦腰一刀砍翻。第四人挺枪来刺,杨甫抬手夹住刺来的长枪,竟如在自己腋下生根一般,那顺兵抽了几次抽不出来。杨甫爆喝一声“纳命来~~”一刀削断长枪,顺手操起断枪当胸刺去,将他撅死。

顺兵见杨甫强悍,心下顿时生出几分怯意,吴三桂军则士气大振,在杨甫的率领奋勇向前,将顺兵死死地堵在城门口。就在这方寸之间,厮杀比其他任何一处都更加惨烈,杨甫身边的吴兵人数越来越少,而顺兵却越来越多。

城头的厮杀激烈程度也不亚于城门口,游击郭云龙虽然在一群家丁的簇拥下来回冲杀,奈何劈死一个又来两个,杀死两个又来四个。游击郭云龙只觉得自己的呼吸越来越急促,手里的陌刀越来越沉重,而自己的双腿也象灌了铅似的,向前迈出每一步都是那么吃力。就在郭云龙显出疲态的当儿,一个顺兵乘虚而入,郭云龙只觉得肩膀一痛,一柄钢刀就刺入了身体。好在那个顺兵本身就十分疲惫,而且郭云龙盔甲很厚,所受的只是皮肉伤。

“可恶~~”郭云龙双手一递,钢刀噗一声刺进顺兵小腹,那顺兵也饶是凶悍,临死还硬是死死抓出钢刀不放,郭云龙猛力一挥,切断那顺兵的手掌,一脚将尸体踢下城去。郭云龙精疲力竭地单膝跪倒在城头上,环望四周,吴兵们也渐渐开始处于下风,越来越多的顺兵冲上了城头。在这样下去,九门口将在天亮前就陷落。

猛然,郭云龙看到城下有一人骑在高头大马上,身边有一批身穿盔甲的骑士护卫,在城墙外有许多闲置的战马,显然是有不少骑兵下马参战。而这个人周围却有大量的骑兵没有参战,却是侍立左右,说明此人绝对是个重要人物。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郭云龙丢下钢刀,从地上上捡起一张弓,摸索了一番却找不到羽箭,无奈之下,郭云龙从一具被羽箭射中眼睛、贯穿颅脑而死的尸体上拔下一支箭来。

此刻,郭云龙的手早就又酸又疼,要拉开一张弓已经很费力了。但是那顺兵大将却在两百步之外,为了确保能命中,郭云龙又从地上摸起一张弓,将两张弓叠在一起。“生死就在这一下了~~~”郭云龙使出浑身力气,将弓拉了个满月,再手指一松~~~嗖~~~羽箭带着破空的尖啸激射而出且说贺锦眼见越来越多的顺兵爬上城头,九门口被攻陷也就在这时了。忽然贺锦只觉得身子一震,肩膀处一阵剧痛,一股巨大的力量直将它向后推,贺锦一时在马山坐不住,一头栽下马来。

一旁的侍从大惊失色,来不及多想,便大声喊道:“大将军受伤啦~大将军受伤啦~~~撤兵~撤兵~”眼看九门口就要被攻陷,顺军兵将们带着不情愿从城墙和城门处退了回来,如潮水般推向山海关刘宗敏指挥大军正要追赶,忽然看到前方兵马不断撤退,便派人询问。

答曰贺锦受伤。

刘宗敏觉得顺军连续六日奋战,已经十分疲惫了,今夜不宜再战,于是也下令撤兵,顺军十万兵马屯于山海关,与屯兵九门口一片石的吴兵对峙。

◆◆◆◆◆◆◆欢喜岭宋友亮营地里,汇总了所有情报的李信,对眼下的山海关局势作出了自己的分析。

李信说道:“我看这次李自成是铁了心叫灭吴三桂。”

“何以见得?”顾君恩笑问“李自成对吴三桂下了三道杀手啊!”李信笑道:“第一道杀手便是。围攻山海关城。去过山海关的人都知道,山海关除了一座主城之外,还另有四座辅城:东罗城、西罗城、南翼城和北翼城,这四座辅城在拱卫着山海关城。而南翼城紧靠着大海,没法布兵,李自成便命令军队将东罗城、西罗城和北翼城三辅城进行包围。南边和东边都是大海,吴三桂不可能从海上逃跑,因此整个山海关城都被农民军包围着,无路可走;第二:石河阻截。在山海关城外,北山和大海之间有一条河,名叫石河。李自成沿着这条河布置了一字型长蛇阵,以此切断吴三桂逃入中原的路线,所以叫做石河阻截。第三:一片石阻截。有了上面的两条布置,如果吴三桂要突围的话也很有可能逃到关外。所以李自成为了防止他和关外的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