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珠玉在前 >

第160章

珠玉在前-第160章

小说: 珠玉在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约深表感激,她可是扶着腰来的,现在腰还有点酸呢。
  “行,先吃饭。”
  孟约吃饭时忽想起使节团来:“对了,罗叔叔不是说去南京吗,怎么没去?”
  “还不是被这里绊住了,本是答应阿宥,去给他爹妈拍相片,我还收了小孩子的贿赂呢。”
  孟约:……
  敢情,您还不知道您爽的是大明储君的约。
  “罗叔叔,使节团来了谯郡,咱们回头给他们拍个相吧。”
  “成,明儿去,让你郎君知会一声。”
  “嗯。”
  嗯,我又发现考点了!196


第318章 若能现世得满足,谁对青史存执念
  相信历史会永远铭记这一天,宣庆十六年,九月初十,外洋使节团于谯郡,与一众贤达共会一堂,饮宴听戏,参观水电工事。参观水电工事过程中,外洋使节团在一片刚刚竣工的水电工事旁合影留念。
  这件新奇的东西一出现,带光带烟,引来行人驻足,纷纷询问是什么东西。罗东非院士和他的助教是这样告诉乡民的——我们制造了一种全新的机器,它可以用最快的速度画出无限接近真实的画片来。
  “这真是了不起的发明,每当我遇到人生中美好的时刻时,总是想让它留住。但我既不擅长绘画,也不擅长文字,看到它我就知道我找到了那个可以把美好时光永远留存的东西。”
  “比起这个,我更称赞你们对每一个人的关怀,水电工事看似不起眼,但却可以从根本上,让每一个人有尊严有体面的活着。”
  “真该让所有人都到这里来看看,看看大明成了什么样。”
  使节团将会在几天之后启程,扬帆远航回到他们自己的国度,或许这些人将终此一生,都不会再踏上大明的疆域,但他们在大明疆域上的所见所闻,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不仅如此,这些见闻,还会经由他们,影响到他们的国家,看人在飞奔往前,怎么不想跟着大步迎头赶上呢。
  当然,这样转了一道的影响,终会随着时间慢慢渐淡,但……使节团不来了,不代表大明不能走出去,当大明走出去的时候,这种影响将以滔天之势席卷而过——这就是走出去的意义所在呀。
  使节团的惊奇赞叹还在耳畔,那个建了两年多,将近三年的水电站终于正式落成。在院士们这里,所谓的落成,可不仅仅只是水电站的建筑和设施到位,而是可以正式通电使用才叫落成。
  经过为期一年多的用电知识宣讲,院士们经过协商,决定在九月十五这天给整个亳州送电。特地挑了夜晚,特地挑在一个夜空朗朗的深秋夜凉夜,亳州上下大小官员,工学院的的有人,以及使节团,都站在谯郡的高处等待着。
  他们等待着一盏盏灯次第点亮,等着通电的那一瞬间,整座城池在深深夜色如苏醒一般陷入灯光的海洋里。这一旋并没有让他们等太久,因为早就已经通告全亳州今天不必点灯,会及时给他们送电。
  “今天的月色够亮的,就是不点灯也能看清大概。”这是最近才调来的戍卫官军,因为孟园也并电网,并没有看到孟园点亮灯光的样子。
  “等点上灯你就知道了。”
  “快看,那边是不是亮起了灯光。”
  “是啊,通电了。”
  眼下还没人测算过电流的速度,孟约也从不知道,电流是个什么速度,总而言之肉眼看着,是有先后次序的。看着它一点一点亮起时,仿佛并不快,但从第一盏灯点亮,到最后全城陷入灯火辉煌之中,也不过片刻而已。
  只是这片刻,黑暗中沉默的城池,便在灯火中人声鼎沸。有人手舞足蹈地欢呼,有人结伴成群的四处观赏,有一家老小一起在门口看着整条巷子,也有人在楼上俯瞰着。谯郡今夜不宵禁,街市上有许多出摊的小贩,卖各种小吃,各种小玩意儿,叫卖声和灯光一起,交汇成一卷生动鲜活又向上的画卷。
  山顶上,也同样有欢呼声响起,有人热泪盈眶,有人失神凝望,有人如同见到女神,也有人如同看见未来正一步步走来!
  “这些全是靠电点亮的?”
  眼前的景象,不说外洋使节与未曾见过灯光璀璨的戍卫官军,便是工学院的人看在眼中,也如梦似幻,也觉得眼前的一切都是不真实的梦境:“老师,这真是我们做的吗?”
  原本以为,世上只有太阳才能将一切照亮,原来我们仅凭我们的双手,也能让太阳的光亮留在人间,照亮夜晚。原来,这世间看似不可能的事,经由努力,是可以做到的,原来我们真的可以化天地之力为我用。
  工学院的人,忽然有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他们真的可以达成太祖所绘制的蓝图,他们真的有朝一日去了地下,见到太祖,可以骄傲又自豪的告诉太祖——您畅想的一切,我们做到了呢。
  是的,我们做到了。
  工学院的大佬们,或默默垂泪,或抱头痛哭,这一刻,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明明早已见过,却在此刻仍激动莫明。纵然有万语千言在心头,却唯有抱头痛哭,才能渲泄出心中万千情绪。
  “老师,太祖能看到吗?”
  “就当能吧。”
  “我们的答卷,他会满意吗?”
  “当然,太祖会为我们所有的成而骄傲,哪怕只有一点点。”
  “老师,你开心吗?”
  “怎么能不开心,有些人一生庸庸碌碌,一事无成,我在这样的年纪就有这样的成就,怎么会不开心。”就是太开心,才会泪流满面啊!
  “老师,我也很开心。”
  “当然要开心,你才多大年龄,就能干成这样一件大事,未来还不知能干成什么了不起的事呢。”
  孟约在一旁听着,也有些湿了眼眶,哪怕她见过更加辉煌的灯火,见过更璀璨的人间,却仍然会为这一片黑暗之中的城池而心怀激荡:“师兄,你真了不起。”
  王醴:其实没我什么事儿。
  “这是我师兄治下的城池呢,整个历史都会记住这一天这一刻这个地方这些人。”孟约:穷尽一生,给未来的考生们制造无数考点的感觉,真的好刺激啊!
  “比起我们,年年更容易被历史铭记万世,百年前的丞相是谁,有几人记得,但百多年前写《牡丹亭》的汤显祖,如今人人都还记得。”王醴边说边笑,“许日后,人们记得我,不过是因为我这一生做过最好的事,便是与年年携手白头。”
  孟约:不会哒,关于这点一定要信我。
  不过……
  “你们……我指所有官场上的人,是不是或多或少,都对青史留名有点执念?”这个问题,关系到接下来《疾风冷》的情节安排。
  王醴:嗯,是有一点,但……
  “若能现世得满足,谁对青史存执念。”
  孟约:这……是在撩我?
  王醴:是的。
  得小甜甜相伴,此生已无一憾。196


第319章 落后就要挨打,势强才能揍人
  电,不仅可以用来点灯,而且还能让城池间的穿行方便而舒适,甚至未来,会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一切不是凭空的设想,而是已经可以看得到摸得着的明天,而且这个明天还在加紧脚步飞奔过来。
  整个大明的现象,让外洋使节团感受到一个残酷的事实——他们已经在开始起飞,而我们仍在泥泞中赤足步行。
  这可以吗?当然不可以,所以必需派更多的人,更多的年轻人来到这里,学习大明的一切,即使学不会飞,也至少要搭上蒸汽机车吧,不然再慢,就会被大明远远抛在远古的荒漠里干涸。比邻大明,整个世界没有比他们更能明白,这样的落后意味着什么。
  曾经,明朝的太祖告诫他的明人——落后就要挨打,是时,周边小国多得是开嘲讽的,三百年后,外洋的使节团终于在血与泪中明白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落后就要挨打,势强才能揍人!
  在孟约问王醴,这样带使节团四处看的深意时,王醴告诉孟约的是一句至简单的话:“用我们的强大和永不停步告诉他们,要么被征服,要么来臣服。”
  孟约:“我喜欢这样,国和国之间,就该流氓一点,无赖一点,不来什么先礼后兵,要先兵后礼。先礼后兵得给懂的人看,不然也是媚眼抛给瞎子看,白搭!”
  虽然小甜甜说得未必多么准确,但确实很有意思,眼下的大明,其实仍是讲先礼后兵的,然而……就像孟约说的那样,先礼后兵外洋诸国,真没几个能领会到精神的。曾经,生活在中原大地上的先民,也曾以礼相待周边诸国,但结果是什么,大家都知道了。
  “我们的传统,应该是先或虚伪或真诚地客气一下再真城地开撕,但渐斩,我们自己都忘了我们其实是以开撕为目的的客气一下而已。”孟约总结着总结着,总觉得自己找到了下个绘本的主题——几大流氓带领小弟开撕的国与国之间交往?
  似乎在现代有这样一个类似的漫画来着,孟约看过,但印象不是特别深,因为女性大多都是近代史渣渣啊!
  “这话很是。”
  “我最近怎么这么多想法呢,一套一套的,不行呀,我连《疾风令》都还差一点呢。”孟约轻捂一下脸蛋,对王醴,“既然送使节团前说会派出使团前往诸国,那会是什么时候,有准确的时间吗?我想跟着去看一看,大明现在的外交是什么样的,这样以后才好编故事呀,”
  王醴:“过两年再去罢,我这几年脱不开身,劳年年再等等我,待地方任职告一段落,年年想去哪里,我都能作陪时,再去如何?”
  孟约:“好呀,我不急的。”
  王醴:我的小甜甜果然甜极了。
  又几日,孟老爷归来,带着朝廷对工学院的精神上的嘉奖和物质上的奖金,水电工方面,户部的款也已经到了亳州衙门的账户上。因之前的材料人工都还欠着一大部分,这时正好全部给付到位,如此一来不但全城通水通电,还能让亳州乡民都过个踏踏实实的好年。
  是的,一眨眼,又近十月,再有俩月就过年。土著们的年,总是从十月就得开始准备的,收红薯几蒸几晒才得一份地瓜干,麦子和地瓜一起熬糖做各种年货,还得开始思量着过冬的衣物,储藏过冬的粮食。如今的天气,是一年冷似一年,今年更是早早就上冻,虽然只是水面上薄薄一层,也足见又是个极冷的年景。
  跟工学院扯皮扯到一半回南京过中秋的晋王殿下,在中秋后又去了一趟西北,然后再从西北到谯郡,继续跟工学院扯皮。工学院上上下下,现在看到他都又嫌弃又头疼,晋王是不但骚扰工学院,他还骚扰王醴,天天挖空心思忽悠王醴去西北做地方官。
  王醴也是苦口婆心说尽实话:“殿下,不是我不愿去,也并非我心中无济世安民之心,而是在谯郡的一应功业,全赖岳父与年年生长于斯,我占老大便宜才能至如今这一步。倘不是岳父游说,水电工事同样遥遥无期,倘不是年年的戏引得人人热爱,大家也不会看我都亲近,许多事也就不好动作。”
  不是没能力,而是目前来说,他还无法凭一己之力,就做到像现在这样圆满。没有引起任何动荡,也没有惹来任何是非,乡民们甚至多半是满怀善意地包容着,这……是对谯郡全民女婿的包容。
  晋王:呸,这种谦虚的话,早两年前说我信,现在说整个谯郡都不能同意。
  开始,王醴施政,是有孟老爷的功劳,是有孟约的勋章,但能坚持到现在圆满达成既定目标,凭的就不再是外物,而是王醴自身的能力。晋王睨王醴一眼,也不是不知道他什么心思,无非是王醴他自己无所谓,却舍不得孟约吃苦,也舍不得让孟老爷和孟约父女俩相隔太远,所以他宁可把一切都归功于他的好岳父和好夫人。
  “王知州,你这样下去不行啊!”
  “怎么不行?”
  “你还有远大的目标,还有更加远大的理想等着你去实现。”
  自然有远大的目标,也有更加远大的理想,但一切远大的路都要一步一步来,在这过程中,他更想让孟约的生活处处无虞,时时安乐:“越是远大的路,越不能一夜之间走到,殿下,我倒要劝你一句,图快也不能忘稳。尽献家资一事,殊为不妥,此事,家岳相托多时,让我转达给殿下。”
  晋王不是不知道他太急,只是他所看到的,每一个生活在西北大地上的人,都已经等不得。
  “我也知道,我……罢,我还是尽量设法迁丁罢,水电工事,路轨也只好全权交托工学院,还请王知州多帮我催一催,来日,也请王知州调配熟手,前往西北铺设水电工事。”
  “好。”
  “彰在此谢过王知州。”
  “殿下言重。”
  王醴送走晋王,也舒一口气,晋王要继续留在谯郡,他真不能保证工学院大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