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珠玉在前 >

第159章

珠玉在前-第159章

小说: 珠玉在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爹已经有了。”
  “你姑姑给做的。”
  朱载宥:宝宝不开心,宝宝有情绪,为什么没我的!
  王醴:连我的都没有,小孩儿不要想太多知道不知道。
  有情绪的储君殿下最后磨着宣庆帝穿上,虽然儿子的撒娇已经不值钱,但也不会完全卖不出去,宣庆帝享受了片刻儿子拼命撒娇的样子,笑着去换上。宣庆帝一穿出业,储君殿下的小情绪瞬间变成了惊叹,连再加点小情绪都没顾上。
  “好看。”人物相总有点怪,虽然也好看,腿长得有点不现实,腰更是窄得只有一小撮,穿到宣庆帝身上后,才知道,可能是有点夸张,但绝对没有夸张得太过份。
  只看宣庆帝一人站出来什么样,就能想象到,一整列大明官军穿上之后列队成阵是什么样的风采与威仪。
  看来世上真的有能把力与美一起呈现到淋漓尽致的方式啊……
  #朱载宥:我也好想成为这样脑洞棒棒的作家!#


第316章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未几日,针工局将宣庆帝和朱载宥的军服都赶制出来,父子俩穿好站在镜前时,仿佛有什么东西得到了延续与传承一般,父子俩久久凝望最后齐齐含笑。接下来,针工局便全力为禁卫司特地选出来的几十人赶制军服。待到《巨星》最后一场戏开演时,禁卫司的几十儿郎也终于换上了新制的军服。
  禁卫司选人,多是从勋贵宗室中选长相身高都在标准线以上的,本来就个个英挺高大,再穿上量体裁衣做出的军服,一亮相就吸引住了所有人视线:“嚯,这模样,够神气。”
  “陛下今日叫吾等前来是为此事?”内阁与兵部户部都知道宣庆帝最近在憋大招,没想到会是这个,这有点不上不下的,虽然是个招,但可不是什么大招。禁卫司拢共几千人,一人四季十六套衣裳,全换了也不当几个钱,且禁卫司是由内库供给,并不由户部发银。
  换句话说,禁卫司一直是由皇室自己供养的,甚至再说广一些,不仅皇室如此,宗室也多半是自家供养自家。从世宗那一代开始,就有意识地减少因供养皇室给大明子民带去的负担,到现在皇室宗室每年每人拿的,和同品阶的官员一样,甚至还有一部分宗室子弟是不取分文的。
  所以,内阁与兵部户部都有些不解,这搞的什么?
  “诸公以为,我大明官军是否应当皆有如此神气。”
  户部:噢,在这等着我们呐。
  内阁:我大明的官家,从来都是这样一群酷爱搞事情的。
  兵部:我们强烈支持。
  “陛下,四季衣裳,便是一季只做一套,那也是一笔巨大的支出,如今户部的境况陛下也当知晓。不是拿不出来,而是如今旱涝难料,仍是保我百姓安宁为先。拨给各军的银钱,可以适当追加一部分,但真要吾朝官军一齐换装,这户部委实拿不出来。”户部尚书也没办法,如今他是一睁开眼就要头疼,一进衙门,就要面临各衙门各地方如雪片般飞来的拨银需求。给哪不给哪,给多少,这里边的学问要做好,根本不是件容易的事,户部尚书委实是真为难。
  内阁自然知道户部的难处,但看看那一溜神气活现的禁卫军,内阁也有内阁的考量。朱载宥那份犹如把大明文化如火种搬撒遍世间每一个角落的计划,内阁虽还并未表态,但那不过是因为还不够全面,不够深思熟虑罢了。一旦足够全面,经过足够的深思熟虑,内阁肯定会通过这份陈文,并且付诸实践。
  所以,内阁现在还得再思量思量。
  兵部尚书:“陛下,臣以为不妨先更换一部分,这样一来便可减轻户部压力。”
  户部尚书:“说得多好听,那你说,换谁不换谁,回头该怎么同不换的兵交待?要是处理不好,等同是在分化袍泽,不换就全不换,要换就全换,这事没得商量。”
  宣庆帝这段日子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即使把成本压低再压低,也至少要在每个人身上花个十几两。
  “陛下,可以先更换夏季军服,冬季的依旧延旧制,过个几年再逐更换另外三季。好好安排一番,十年内全面更换军服应当不成问题。”内阁到底还是提了个稳妥的建议,不然怎么样,让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当着众人的面撕扯开不成。
  “也可。”
  说完军服,就可以说说播撒火种的事,内阁将宣庆帝与朱载宥请去,邀翰林院一道,将这事细细商议,一点点修改,一点点完善,最后形成了一份有前有后,循序渐近的国策。内阁诸臣散去后,杨廷礼看着朱载宥笑道:“殿下,此计安出?”
  “姑姑,杨公不是已经猜到么。”
  “早两年,阿孟姑娘曾有过类似的言语,不过当时,还不似现在这般清晰可见。殿下,此非十年二十年之计,乃是百年数百年之计,因而,臣启殿下,望殿下永不忘此计。”杨廷礼说罢撒手施礼。
  朱载宥回以一礼,郑重地回道:“谨记杨公语,永不相忘。”
  杨廷礼又看宣庆帝,却见宣庆帝目带骄傲地注视着朱载宥,心下大定:我大明皇室,果然没有父子相疑的传统,这是个好事。不相疑才能放开拳,不相疑才能满怀信任地支持,不相疑才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巨星》的最后一场,是在太祖回到地球,进入大明的宫室中,回望旧日一切,并告知所有人,他在这个未来的世界里很好,你们干得很不错中落幕。最后一幕,是太祖驶向宇宙中,那片让他再次以另一种方式称帝的星空深处,仿佛是过去与未来的交汇,又仿佛是真的有这样一个世界,让太祖如同度假一般地活着。
  让人安心之余,又有一点小小的惆怅——我们的太祖,终于有了归处,他不再孤独,他有了伙伴,有了终成眷属的有情人,他快乐,并且那样热爱着过去从前现在的一切。
  但,还是再也没办法相见了呀。
  这是一个让人含着笑意去深思的结局,为了这样一个能让人安心活着的未来,他们是否应该做点什么,让这样的未来终有一日能降临。
  大明子民在深思时,使节团也在深思——我们干什么了,要这样对我们。
  使节团才看完《巨星》最后一场,好些日子没出现的大明储君再次出现,使节团刚开始还有点傻白甜,因为他们明天就要往谯郡去,他们便以为大明储君是专程设宴为他们践行。结果……并不是的,大明储君带着一大群神气活现的官军,齐齐整整地列队带他们参观他们一直心中渴望参观的火器局。
  结果火器没看出半分眉目来,只顾着看那一整列步履齐整,令行禁止,威仪高大,光凭眼神都能把人震慑住的大明官军。
  使节团感觉到了绝望:要是大明的官军都是这样的,我们还他们打什么官腔,耍什么花样,直接附为属国算了。
  虽然使节团深知,大明就是在打这主意,就是希望兵不血刃地让他们甘心投为属国,但使节团还是深为之胆寒——这样的大明,使人觉得他们能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凡阻挡他们的都会成为他们鞋底的泥。
  使节团:我们拒绝看这个,谢谢!


第317章 是反抗呢,还是顺从呢
  使节团在情绪的低谷中被送往谯郡,孟约本来也要搭同一趟车回谯郡的,结果整个南京都不许她走好么。无他,书商处理完家里的事,马不停蹄地出了《疾风令》第一本,还要死不死卡在大家觉得很像是太祖转世的角儿被暗杀的一幕上。
  这角儿大家还当主角呢,结果他们以为的主角第一本就死了,谁能忍!
  孟约:我要回谯郡找师兄生孩子。
  众人:这理由……不能更理直气壮,好吧,你赢了。
  朱载宥由于要负责军服相关事宜,被留在京城,将轻月坊的事宜处理妥当,孟约便登上回谯郡的蒸汽机车。这回,连孟老爷也没一道回,科学院那边有些事务需要和孟老爷这个工学院院长交接一下。
  到亳州时,仍是王醴来接她,孟约登车后疑惑地看王醴:“你今天笑得好奇怪,我有什么不对吗?”
  王醴:嗯,是有点,你大概是不知道,你回来生孩子的事,已经从南京传到谯郡。
  孟约:“说话啊,到底怎么了,我脸花了还是衣裳没穿对?”
  “没有,都很好。”王醴说罢仍是含笑着着,情意脉脉暗涌。
  碰碰自己的脸,看看自己衣裳,孟约确定自己确实没什么不对后,一把扑向王醴,瞪着他压低声音道:“王重崖,快说,你搞什么名堂?”
  王醴坦然无比地任孟约把他扑倒在车厢里,笑眼中饱含风情地看孟约:“这样急于同我生孩子?”
  孟约:……
  她就知道肯定有哪里不对,原来是这个,哼,她连春宫都画过,难道还会有什么事能让她犯羞不好意思,最羞耻的都已经经历过,还怕这个:“若是我急,师兄是反抗呢,还是顺从呢?”
  “按说大庭广众之下,是该反抗的,有碍风化,本知州一州官长,总该以身作则,以正风气。但,年年委实着急,我自舍不得看你着急上火,权衡左右,还是顺从了吧。”王醴边说边笑。
  孟约眯着眼睛嗔他一眼,压低了凑到王醴耳边,低声吐着气道:“师兄可知道,这回我去南京还干成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呢。”
  “年年指大明官军换装?”
  “自然不是,比起我悄悄干成的这件大事,换装不算什么。”孟约说着,再次把声音压低,“郎君,年前你就能看到我出的秘戏谱了呢,昨儿先生还替书商问我,取个什么名儿好。我思来想去,我又不擅长取名儿,这事当然要留给我师兄啦,师兄素有这方面的天赋嘛。”
  王醴:这话略有点歧义。
  “且还有一段路呢,年年无妨听我慢慢道来。”
  “可以的呀。”
  马车很快驶进孟家,王醴一把将孟约抱下马车,就这么一路抱进屋里,才把孟约放到锦帐里,便如同大魔王一般坏笑。孟约这时却来装瑟瑟发抖,跟要被怎么着的小姑娘一样,细声细气喊“不要”。
  王醴好用力才忍住没笑场,这个要努力造孩子的夜晚,且还漫长着,以笑场开始的话,小甜甜会以踹他两脚作为结束的。
  一夜密雨疏花,孟约第二天扶着腰起来,看脚步有点虚浮的王醴,忍不住笑:“让你昨天晚上一直折腾我,该。”
  “我这是为谁!”
  “好好好,为我为我。”孟约洗漱过,同王醴一起吃了早饭,送王醴出门去升班后,遂叫来她的两位书记员,问问最近的书信,一些重点的书信都会额外整理出来登记造册。问过书记员,又问管家的仆妇最近家中一应事务如何,处理完家里的事,孟约便要驱车去工学院。
  工学院里,罗东非院士满头包呢,一听到孟约来工学院的消息,罗东非院士便叫助教去接。不去接的话,孟约未必第一时间就会往他这里来。助教把孟约找来,罗东非院士便对她道:“早前几天就想去信叫你回来,眼下正好,赶紧来。”
  “罗叔叔有什么新发现?”孟约问道。
  “有一点,还没准。”罗东非院士最近不琢磨相机了,改琢磨感光材料。
  孟约看过罗东非院士的新发现后,孟约皱眉盯着看了很久,左看右看,都觉得罗东非院士离现代的胶卷已经很近了。虽然她也搞不懂,要怎么把眼前的东西弄成胶卷,但她知道罗院士的研究方向是对的。
  “我不是很懂,罗叔叔,但我觉得是对的。不过,这样大张地放着是不是不方便,临时用临时裁不如直接裁成适宜的大小卷起来,又省地方,又省事不是。”嗯,那两条胶卷的镂空边,也是很有必要的,不过,这事可以慢慢在实践之后再提出嘛,现在就提也太前瞻性了。
  助教道:“但是整张处理更方便。”
  另一个助教说:“那就处理了再裁剪。”
  “也成,是不是先定几个规格?”
  “现在不忙就把规格定好,规格得看日后拍相片的机器怎么个制式。”
  孟约:仿佛都能看到电影了……
  “对了,郑院士胡院士他们那边,扩音器琢磨得怎么样了?”
  “不清楚,我这段时间没去。”
  罗院士还有许多问题想和孟约商量,自然不可能就这么把孟约放走,孟约见状遂歇了心思,左右不过是明天再来一趟。罗院士揪住孟约,那是一通连环问,问得孟约头晕脑胀,几乎都记不住自己说了什么没说什么。
  “罗院士,我真的不懂这些,你说的好多我都听不明白。”
  “触类旁通嘛,你既然这么能想敢想,不妨设想设想。”
  孟约:脑洞并不能创造一切,谢谢!
  “老师,快正午了,先去吃饭,别饿着阿孟姑娘。”学员见他们的偶像被为难成这样,十分贴心地出言解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