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黄仁宇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macro-history这名词刻下看来由我创用。如果有前人用过,则恕我查访未周。其实此间之出处与是非已无关宏旨,因为这名词纵是新颖,已乏创意。经济学家以货币之流通影响到物质与雇佣之最基本的原则统称之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而以内部较精密之观察有如涉及物价指数与商业周期等详情称为“微视经济学”(microeconomics)由来已久。亦从未有人出面自称为始作佣者。宏观与微观亦不过放宽视界与计及精微之不同。改称大小,转用于历史,显系模仿而非发明。至于我自己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倒确经过一段长期间的周折。大部原因出自命运之安排。我年轻时从军10年。解甲退伍之后,负笈于海外,...
作者:二月河一老道光正月驾崩,新皇“四爷”奕詝柩前即位已经十一个月,年号仍旧是“道光”。新年号礼部已经拟出,按新皇制命,天下要为宴驾的道光皇帝守丧三年,但腊月一过,元旦日奕詝要登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朝贺,除旧布新改元“咸丰”。这是“丧事中之喜庆”,该怎么料理?《礼记》之中无载。但贺生不吊死,巴结活皇帝是千古不易之理。因此,皇家照历来旧制,除掉宫中红灯,百官摘掉大帽高顶上红缨,旨令不筵歌舞不看戏,还算追念“先帝”余泽遗恩。至于老百姓,除了不挂大红灯笼,几乎无甚禁忌。北方尚有官府禁止演戏,自直隶而河南、湖南、两广,离着北京越远,“过年”气氛越浓;“守丧”云云,自然愈来愈是敷衍。待到广州,几乎连个“丧”影儿也难寻到了。广州是个有趣地方。说起来也实在是名城大郡了,秦汉时即设南海郡,三国为吴所据,取名叫广州,一直沿袭至明清,按“广”之本意,是“大”的意思,但其实自康熙年前溯...
作者:午夜郎第一章 初到陇城究竟是人改变了历史,还是历史造就了人,其实能够做一个可以改变历史的人,是非常有趣的。——佚名陇城郡是溪国庆王的封地,而庆王则是当今皇上的亲弟弟,当今的太后就是庆王的亲生母亲。十五年前,皇上将陇城作为属地封给了自己的亲弟弟,而庆王也就在陇城一住就住了十五年。陇城这个地方比较富足,算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太后下过严旨,对陇城的税收要用最低的标准去收取,这就导致陇城的民众越来越富足,很多在外地贫穷的无法生活的人,都纷纷来到了陇城。今天的天气异常炎热,太阳好像要把地面烤熟了一般,陇城郡的守城士兵也都懒懒散散的坐在地面上,用帽子扇着风,希望能够让自己凉快一点。在庆王来到陇城后的十五年,陇城就没有出现过任何乱子,因为城外三十里就驻扎了十万守军,守军的主将是太后的亲弟弟,也就是庆王的亲舅舅,毕竟庆王是太后的亲儿子,就算皇帝不顾念兄弟情,但是太后还是...
作者:王占君第一部分 狼群与佳人第1节 狼群与佳人(1)公元1607年(明万历三十五年)深秋。正值上午时分,女真满州国都城赫图阿拉城北的羊鼻子山,沐浴着明丽的秋阳。遍山枫树,霜林醉染,叶叶涂丹,红艳艳色彩斑斓。山坡上杂草间,芳龄二八的汉族少女范文娟在倘佯穿行。她双手拨弄着密密匝匝的野生植物,不时弯腰俯首,分明是在寻找什么。从她气喘吁吁、香汗淋漓的情态可以看出,她已在山坡间劳作多时了。此刻她直起腰,用粉拳捶打几下发酸的脊背,玉掌抿一下额头汗湿的云鬓,回头眺望一眼山脚下苏克素护河旁绿树掩映中的秫篱茅舍。那贫寒的农宅小院,是她温馨的家。她仿佛看到了花甲之年的慈父在病榻上痛苦的样子,也就越发坚定了要找到一棵老山参为父医病的决心,便又俯下身去搜寻起来。...
作者:高阳01民国十四年岁次乙丑,“二月二,龙抬头”那天,弹冠之庆不久的安徽省长,暂兼督办军务善后事宜的安福系首脑王揖唐,飘然到了黄州,此来是专访栖栖皇皇、到处碰壁,最后落脚在黄州的吴佩孚。到码头上来迎接的是吴佩孚的秘书长杨圻,此人字云史,出身常熟世家,他的父亲叫杨崇伊,是策动戊戌政变,慈禧太后再次训政的要角;岳家更阔,娶的是李鸿章长子李经方的女儿。王揖唐是他岳父的朋友,所以杨云史尊称之为“世伯”。略事寒暄,坐上轿子,直奔“刘家大院”;大门口有块木牌,大书“孚威上将军行辕”,轿子抬到大厅前面,只见吴佩孚穿一件古铜色老羊皮袍,上套玄色直贡呢马褂,头戴一顶红结子瓜皮帽,拈着两撇鼻烟色的鼠须,在台阶上瞪着眼看王揖唐下轿。“玉帅,一向好!”...
作者:大商悍将第一部 玄鸟生商 第一章 淮夷飞来的燕子(更新时间:2007-3-28 19:56:00 本章字数:4421)公元前637年秋,宋国首都睢阳城。天空阴沉沉的,仿佛要下暴雨一般,昔日繁华的都市已不见了一个行人。只有表情严肃的守城卫兵还在警惕地巡逻着,风越来越猛,夹杂着满地的尘土铺天盖地压了过来。除了天空偶尔响起的闷雷声和呼呼的风声之外,其他任何声音都被淹没了,被隐藏了。在睢阳城北面的王宫里,则更是沉闷的快要滴出水来。在大邑商殿的正中央是一张巨大的卧榻,足足能容纳上百个人,并且毫不客气地占据了大殿的主要位置。现在躺在上面的却是一位垂垂老者,虽然面色苍白,双眼失神,但还是可以看出来那曾经英武的脸部轮廓,深邃的眼睛中却又包含了深不可测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无奈。这,就是春秋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仁义之君,也是颇有争议的春秋五霸之一,宋国国君――襄公。...
作者:龙应台他们曾经意气风发、年华正茂;有的人被国家感动、被理想激励,有的人被贫穷所迫、被境遇所压,他们被带往战场,冻馁于荒野,曝尸于沟壑。时代的铁轮,辗过他们的身躯。那烽火幸存的,一生动荡,万里飘零。也正因为,他们那一代承受了,战争的重压,忍下了离乱的内伤;正因为,他们在跌倒流血的地方,重新低头播种,我们这一代,得以在和平中,天真而开阔地长大。如果,有人说,他们是战争的「失败者」,那么,所有被时代践踏、污辱、伤害的人都是。正是他们,以「失败」教导了我们,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价值。请凝视我的眼睛,诚实地告诉我:战争,有「胜利者」吗?我,以身为「失败者」的下一代为荣。所有的颠沛流离,最后都由大江走向大海.....
作者:萧让遥想盛唐,多少繁华。这不仅在于国力的强盛、文化的灿烂,更表现为精神风貌的昂扬自信,以及人物的俊逸与风流。绝代君王如太宗武皇,名将良相如李靖李泌,天才诗人如李白杜甫,高僧大儒如玄奘韩愈……他们的名字便是一段传奇,一个神话,与那个云蒸霞蔚的时代一起,沉淀为每个中国人灵魂深处永远的珍藏与骄傲。人生意气唐时代。当我们为美伦美奂的大唐盛世赞叹不已的时候,也不禁会沉思这样一个问题:历史由谁创造?兴衰由谁主宰?古中国的先哲们把这归因于“天道”,冥冥中自有一股神秘的超自然力量,在推动着历史的车轮,见证着尘世间一切生死荣枯。“天命当兴”、“气数已尽”,这样沉重宿命的话语,一直回荡在华夏历史数千年的时空之中。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便曾对着乌江的滔滔逝水,发出过“天亡我也,非战之罪”的慨叹。纵然英雄盖世,无奈形势比人强的苍凉与悲壮,弥漫着一页页的青史黄卷。然而,在中国历...
作者:清秋子能注意到我这篇文字的人,我想,大概都是喜欢或曾经喜欢读书的人。以我的经验,凡是喜欢读书的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有过经邦济世的宏图大志、有过心雄万夫的快意狂想。读书,乃是为了两个字——“向上”。不过,乐于读书的人,一辈子能有多大出息?不是说“人生识字糊涂始”么?不是说“寻章摘句老雕虫”么?这样的人,当然有;如此的叹息,也许有他的道理。但是,爱读书的人,是否就注定了是一事无成的“腐儒”?一个秉赋优异、狂爱读书的人,是否在现实中就一定是四处碰壁,只落得郁郁而终?我说:不!花有百样,人有百种。哪里就可以一概而论?翻开二十四史,面对三千年宦海无数人杰与人渣的沉浮,我注意到了一个人、一个男子汉。他未逢乱世,生于承平时代,不能斩木为竿、起于草泽,痛痛快快地当一把枭雄(要是老天照顾的话,说不定还能闹个皇帝的旒冕小帽戴戴)。他面对的是牢不可破的“祖宗成法”,是老大衰...
作者:神兵第一卷 王位之争 序序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67年,被历史上称为东周春秋时代,在这290年间,东周春秋由初期的140多个诸侯国家,到春秋末期,也就是公元前500——前467年年之间,已经锐减至14个诸侯国,分别是齐、晋、楚、秦、鲁、郑、宋、卫、燕、陈、蔡、曹、吴、越等国,可见当时社会的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闻名后世的春秋五霸,诸子百家,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繁衍而出的。本书将会以宏大的战争场面,来再现历史的遗迹,为你叙说那些被遗忘的精彩故事。————————————————————————————————本书每篇开头,都会贴一段《诗经》,供做赏析,谢谢所有支持本书的朋友!————————————————————————————————...
作者:黄楚骏题记 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算不得什么。用他的话来说,他不过是历史海洋中的一滴水而已。那个古老的传说也绝非有意去诟病他,而他知道后也许仍是轻轻微笑。对他的禅心来说,那只是世人对他的看法,不是他的自我。然而他在自我的寻求中,却历经了苦行僧的艰辛和思想者的迷茫——这就是法海。在生命的成长中,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个体。在他的生命中,他拼命地保护着那颗心,甚至不惜与旧道德、责任绝裂。那个美丽的故事也许把他写得太过懦弱,甚至近乎愚笨。但他知道,他心中有一团仍在燃烧的火,在天地间闪烁,虽比不上明月和星光,但那是他的火,他的光,他生命的光华——这就是许仙。多少尘烟往事已过,云也罢,水也罢,循环往复的命运依然那么鲜活,那么生动。拂去旧道德体系笨拙的凿痕,让我们掀开尘封历史的轻纱……...
第一章求真知救中华初上革命路1922年。一个皓月当空的夏夜。永兴、这个湘南山区的偏远小城,在喧闹了一天之后,渐渐恢复了寂静。夜色已深,静谧的月光倾泻在县劝学所①这座并不很大的院落里。四周寂然无声,一丝风也没有,空气仿佛凝滞不动了。酷暑的燥气弥漫其间,令人夜不能寐,烦躁不安。紧靠院墙,一所不起眼的房子里,灯火依然。一个面容清瘦,戴着近视眼镜的年轻人,正临窗而坐,聚精会神地读书。他一边挥毫在书上圈圈点点,一边不时地用毛巾擦拭脸上涔涔而下的汗水。桌上的那盏油灯,偶尔窜出点点火花,噼啪作响。显然,他已经挑灯夜读很长时间了。然而,从他那略显稚气的脸上,看不出丝毫的倦意。其实,几十天来,他都是这样紧张度过的。就在一个月前,正在县立高小读二年级的他,得到了一个令他心动的消息:衡阳省立第三师范要在暑期招生。读师范可以免缴学杂费和膳食费,这可是个难逢的机会!因为他清楚地知道,作为穷苦...
作者:黑色柳丁作品相关资料 古代十大暴利贸易10.洋布贸易英国:机器织布----------印度:棉花资本主义开拓封建国家市场的典型,因为机器织布成本低廉,导致印度土布失去市场,而洋布则一举打开局面.这个贸易利润相对较低,但十分稳定,是英国印度公司的一大财源.9.刀剑贸易近东:大马士革剑----------西欧,阿拉伯世界大马士革剑是古代西方最优秀的武器,在战乱的岁月,武器的销量大增,军火商也大发其财,这是一些阿拉伯商人的致富之路.8.染料贸易腓尼基推罗港:染料----------地中海各地腓尼基人是古代著名的商人,腓尼基的得名正是他们出产的一种紫红色燃料的名称.腓尼基地处今黎巴嫩,也与正是他们教会了犹太人贸易之道.7.私盐贸易中国各大产盐区:食盐----------中国各不产盐地区自打盐铁会议会议之后,走私食盐就成为暴富的途径.其利润之高,参与人数之广,令人乍舌.自汉到清,许多大户都凭借贩私盐富甲一方....
作者:马立国&半岛第一章卢沟桥战斗中国人的脾性,那是谁也说不清的。比如:时下气功太极拳之类。江湖上怎么说? 这叫内练一口气,劲儿使在五脏六腑上。这有分教,曰劲气内练,或,劲气内敛。两个 词儿虽常混淆,一字之差,发言相同,内涵远去。内敛,指在五脏六腑里收藏,是静止 的。内练呢,还在肚子里折腾,且要动。这叫调理。不过两个概念的核心均在“内”字 上。譬如说,一节车厢里有数十号人,超载时当然更多。突然有歹人拔出了杀猪刀堵在 门口,与众为敌,令大家把金钱细软交出来。此种情形,大家当属“内”,而举杀猪刀 者则是“外”了。结果如何?大家乖如小儿。虽然车厢里定会有十几条或几十条七尺男 儿,却在练内功,没外部动作。想什么?钱是身外之物,交就交吧!也许在这之前,国 上下杀得血肉横飞,将军们人人豪杰,可外族东洋兵一来,又个个如丧家之犬,几十万 大军狂逃数百里依然谈“日”色变。...
1、李存孝:为晋王李克用养子之一,号十三太保,拜飞虎将军、勇南公,领三千飞虎军。此人身材瘦小、力大无穷,擅使一柄毕燕挝,天下无人能在他手上走过三回合,是一李元霸式人物。李存孝收服的两员左右部将,一个叫薛阿檀,一个叫安休休,均有万夫不当之勇。在讨伐黄巢起义军时,李存孝曾率十八骑冲杀黄巢八万人马,并且冲进长安、焚烧粮仓,把黄巢军杀得片甲不留。 2、史建瑭:为白袍将军史敬思之子,雁门人,擅使一口花刀,在与王彦章大战二百合后,抽铁鞭猛击王彦章后背,将其打得抱鞍吐血落荒而逃。 3、王彦章:号铁枪将,擅使一条大铁枪,为后梁大将,威震五代各国。李存孝死后,王彦章率弟与晋王李克用大战,杀其上将四十三员,包括名将薛阿檀、安休休,大败李克用军。后在与高思继的交战中,使用回马枪枪挑高思继,令唐军闻风丧胆。...
作者:假尔正文 第一章这注定是个难以平静的夜,所有太监宫女们的步伐都不见了往日的轻巧与平缓,一个个略带踉跄的穿梭于后宫那曲折绵延的甬道之间。就连高大硕健的禁侍军们那似乎永远刚毅麻木的面庞上,此时也微微浮露出几许惶恐和不安。好象担心那行如鬼魅的刺客依旧隐匿在某处殿宇之下的墙角黑暗之中,所有守护在夙祥宫之外侍卫都手持一松明火把,与高悬在殿檐之上的宫灯一起把无月的黑夜耀晃如白昼一般。通明的火光和随之而来温度倒是使侍卫们起伏不定的心潮渐渐平静了下来,他们小心翼翼的回想刚才那让所有人心悸的一幕,那飘然而至的刺客,那高超娴熟的剑法,实在是让他们这些所谓的大内高手相形见拙。更让人吃惊的是皇后居然有这样的勇气,敢扑身上前替皇上去挡那要命的一剑。若非如此,估计大殿之上的龙椅明天就要换人坐了。当然这并不能激起他们继续想象下去的兴趣,此时人们心思的焦点无疑都集中在皇后的伤势上。要是她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