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第6期 - 科幻百科吴定柏戈尔丁的文学成就戈尔丁生于英格兰康沃尔郡,1934年出版诗集,1935年毕业于牛津大学,1934年至1940年为几个小剧团编写剧本,担任演员和舞台监督,1940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英国皇家海军服役,1945年至1954年从事编剧和演出工作,1961年后在大学任教并从事研究工作。然而,他对人生的探讨是积极的。他的作品富有哲理,富有想象力,题材多种多样,风格各不相同。他经常运用寓言、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段,并引用《圣经》和神话传说,来创造现代神话,揭示人类文明的脆弱。由于他往往采用象征手法表现严肃主题,故而被人们称为道德家和寓言家。《蝇王》故事梗概未来世界,一场原子战争正在进行。疏散儿童的飞机中弹起火,驾驶员不得不把一群儿童暂时撂在一个荒无人烟的珊瑚岛上。12岁的拉尔夫是英国海军司令的儿子,他在岛上礁湖边的灌木丛里发现了戴眼睛的小胖子“猪崽”。他们相互介绍了自己的...
1997 第5期 - 科幻影视史画连载王荣生30年代,美国率先问世的科幻电影或流于平庸,如《纽约在1980》(1930),或标新立异,如《女儿国》(1933)。此后,这一时期看不出明显的发展脉络。相反,科幻元素如特技,给陈腐的电影素材以斑斓的色彩,如传奇片《生活六小时》(1932),惊险片《隐身人》(1933),《电视间谍》(1939),甚至西部片《影子帝国》(1935)。更有甚者,《科举怪人》(1931),《化身博士》(1932)和《疯狂恋》(1935)等一批正宗科幻片也吸收了这些科幻元素,给严肃的主题穿上恐怖的外衣。这显示出恐怖科幻片的成功,它们不仅在30年代前期的美国科幻影坛独领风骚,催生出经典科幻恐怖片《变形金刚》(1934),而且还将作为整体的科幻文学分解成无数科幻元素。30年代中期,科幻恐怖红级一时,好莱坞推出系列科学狂人加恐怖传奇的影片。形形色色的罪犯、狂人科学家、超人粉墨登场,他们或发明特技,或装扮成圣人,妄图主宰世界,甚...
作者:仁心烈【,】第一卷 末日来临第一章 第一日2012年12月21日,重庆某医大学生会举办了第一届世界末日前夜晚宴,地球还是再转,物价还是再涨,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正常,正常的不能在正常了,包括各种莫名其妙的活动啊啥的,很正常。“一刀哥,你真的不去了?据说有好多漂亮MM,还有好多COS哦啥的,你孤单而又寂寞的小兄弟就没有抗议过?今晚可是个好机会啊!”一个瘦瘦的眼镜男在宿舍门口对着坐在电脑前奋战的一个更瘦的家伙说着。“不去了,我对万恶的三次元世界已经失望,就让我死在美丽的二次元世界里吧,话说小兄弟的抗议?你以为哥哥我的五行大军是干嘛的?”龙一刀头也不回的随口说道。龙一刀这名字是有些恶劣,因为龙一刀的父亲是个武术家,一个可以说是比较正统的武术家,他父亲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一刀就劈断碗口粗的木桩,但是悲剧的是始终都要两刀才可以,又一次甚至只有树皮连着摇摇欲坠而不断的木桩,所以他父亲这个最...
1998 第4期 - 科幻百科吴定柏冯尼格特在他的主要作品里所表达的观点是:先进科技和独裁政治使人类对生活失去自控而陷入没有希望的绝境。他对社会充斥暴力、灾难和死亡,世界失去目的、秩序和希望,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的现象深恶痛绝。因此,他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基础,塑造了许多微不足道的反英雄人物。为了表现他们在强大罪恶势力之下所进行的没有希望的斗争,他运用黑色幽默,将绝望和狂欢糅合在一起,在可悲的环境中制造喜剧气氛,使人物面对黑暗的礼会一筹莫展,唯以苦笑置之。作者在用玩世不恭的态度诅咒丑恶现实的同时,也揶揄了反英雄人物的徒劳挣扎,认为他们在这个荒诞世界里的不幸遭遇是无法避免的。《五号屠场》故事梗概比利·匹尔格里姆是位时间旅行才。他睡觉时是个年迈的鳏夫,醒来时却正当新婚燕尔。他从1955年的门进去,可在1941年的门出来,再进这个门,却发现自己已在1963年。他多次看见生与死,而自己的一生也不过...
1998 第2期 - 科幻频道美国科幻频道本专栏的内容及图片由美国科幻频道提供。科幻频道目前在美国、拉丁美洲及欧洲拥有五千五百万电视观众,专门播放以科幻、幻想以及科技新知识为主题的各种娱乐节目。科幻频道正努力争取进入中国市场,把科幻节目介绍给中国观众。导演本森如是说:“电影首先还是一个故事……”《第五元素》是1997年最为走红的好莱坞大片之一,该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令人叫绝的视觉效果。该片的拍摄融合了数字化效果技术和实际效果技术,不时穿插演员的真实表演。数字化和模型运载工具穿行于经过数字化技术延伸和加强处理的微缩场景,并和演员的真实表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第五元素》的全景拍摄本身已是浩繁工程,DigitalDomain(数字空间制作公司)又应召参与了某些怪物拍摄效果的制作。该项制作由怪物效果艺术家尼可·达德曼和他的55名工作人员在伦敦完成。导演本森指出:“在一部融入如此之多不同效...
2000 第5期 - 银河奖征文张阳谈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科技发展,不能不提及各个科学院、高等院校和大企业属下以及民营的众多实验室。在所有的实验室排名中,有一个实验室很少被提及,但这些排名榜的注释中几乎都免不了要说上一句:“此次排名不包括白鹿实验室,因为我们实在不知道该实验室下一步的成果该属于哪个领域。”别说外人不知道,就连我这个白鹿实验室的资料负责人都不清楚下一步该应付来自哪个稀奇古怪领域的资料。我第一次跟白鹿实验室打交道是在三年前学校举办的毕业生交流会上,白鹿实验室也在其中设摊招人,条件是“物理学博士”。出于对来自家乡单位的莫名好感,在经过该摊位时,我好奇地看了一会儿。这时,旁边一个刚考上研究生的家伙讽刺了我一句:“连研究生都考不上的人难道也想进世界闻名的实验室?”一气之下,我当着他的面向实验室负责招聘的老头递上个人材料。...
1999 第7期 - 科幻之窗特德·奇昂 严道丽一如果把塔放倒在希拉平原上,从这端到那端,将要走上整整两天时间。当塔矗立着朝向天空时,从地面爬上顶端,将花去一个半月时间──如果这个攀登者没有额外负担的话。而实际情形是,很少有人可以徒手攀登。绝大多数的人身后都拖着一辆装满砖块的木质小车,于是,攀登的速度自然就大大减缓了。当砖块从装上车时起,到被运到不断升高的塔顶那一天,这个世界已经过去整整四个月时间。二赫拉鲁穆一生都是在艾拉买度过的,他只是在市场购买铜器时才听说过巴比伦这个名字。那些铜器是来自大海的船带到幼发拉底河畔的。现在,赫拉鲁穆和其他矿工却正走在去巴比伦塔的路上,身后,是驮着货物的商队。他们沿着一条满是尘土的小路从高原上下来,穿过平原上被条条沟渠和堤坝分割成许多方块的绿色田野。...
1994 第10期 - ’94科幻文艺奖征文袁英培这个世界真小。刚刚结束漫长的隐士生活,重返人间的第一站,怎么偏偏就遇上了她?久闻水晶城幽谧静雅的美名,干是我来到这个鱼儿在空中游动的海底城市,想从这里开始,逐步重温尘世的喧嚣。行装甫卸,我就迫不及待地走上街头,透明的穹顶与侧墙外的海底世界,对任何一个初访者都是无法抗拒的诱惑。忽然,一阵歌声传来,将一切美景与遐思震得粉碎:“我依两个,特煞情多,譬如将一块泥儿,捏一个你,塑一个我……”温婉的音韵,似水般柔情,勾起多少令人心碎的回忆……“忽然欢喜呵,将它来都打破……”这曾经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曾经。“再团再炼再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眼前幻现出一个无限美好的身影,还有她,她最爱唱这支歌……...
2000 第10期 - 银河奖征文王亚男穆勒·沃顿先生对自己的新信箱相当满意。信箱是用坚实的橡木制成的,外面的投递口还加了防雨档板。最让穆勒引以为傲的是自己那别具匠心的设计:信箱是固定在房门上的,门后一个带转门的圆洞直通信箱的内部。如此一来,信箱的外面就省去了取信口,每天在房间里就能拿信,方便省力。为了信箱的颜色,穆勒和太太搞得很不开心,穆勒太太坚持信箱应该选用明黄或浅绿,而穆勒却固执己见地把它漆成了刺眼的大红。其实穆勒也有自己的苦衷:负责这个街区的邮差整日都醉醺醺地驾着他那漆已掉光、几近“裸体”的破雪佛莱轿车递送邮件,给穆勒投报时就隔着栅栏把报纸丢在门口的水泥台阶上,有天上午穆勒取报时看到自己的那份《泰晤士报》变成了一团纸浆——那天清晨刚下过一场小雨。现在有了这个醒目别致的信箱,邮差应该不会再乱扔瞎丢了吧。...
1996 第11期 - 每期一星杨平灯光要足够暗,作者说,要暗到你可以看到星星。读的时候是个夏夜,这点一定要牢记。夏夜是忧郁的,永恒的,如同那如梦的星空。最好在手边放上一瓶酒,不时抿上一口,这可以使你抛弃理性。还有,把表藏起来。要有音乐,雾般飘渺的音乐。让它在你的周围盘旋、上升,幻化成层层薄纱。读者坐在他的对面,感到有些不安。还有什么要求?没了。作者说,故事发生在一艘绕着木星不断旋转的飞船上。飞船中只有一个男人,他一直透过那扇大窗户望着无尽的星空……他回头望着她,望着她那柔美的身体。屋里很暗,只有窗外透进些微的星光。她在沉睡。他听着她轻微的呼吸声,忽然有些想笑。她是谁?他不知道,可却和她一起享受欢乐,又在这里欣赏她的睡姿。...
作者:不冷的天堂【(备用域名:. ),】第1章 末日来临2012年12月21日,长沙市。“呼!终于爬到顶了。”一个微胖的高个男孩,气喘吁吁的站在了岳麓山山顶,深呼吸了一口气道。“龙兄,你说你好好的怎么会想到这时候来爬山呢,这不是吃多了撑着嘛,还要拖上我一起,哥无限鄙视你…”高个男孩后面的草丛动了下,走出一个矮个男孩,同样也是气喘吁吁。这时候正坐在路边的石凳上,一边玩手机一边鄙视的抱怨道。那个被称为龙兄的男孩笑了笑,道:“你小子知道个屁啊,今天可是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时间,你忘了四年前的那部好莱坞大片啦,人家可是发洪水呢,咱们还是爬高点安全点…”那个矮个男孩被这么一说,憨憨的笑了一下,碎碎念了一句:“别人洪水都淹到西藏了,你丫的爬岳麓山有个鸟用…”...
1993 第6期 - 科幻之窗艾萨克·阿西莫夫 杨汝钧 译(一)马尔蒂瓦克是一台世界上最大型的计算机。它的操作事项是处理各种数据,亦即是说,它接受各种资料,并加以储存、检测并传递。计算机马尔蒂瓦克安装于华盛顿,但它可以从全世界各地接收各种信息和提问,并能够向每一个国家的各个城市和小镇递送答案。一大批工作人员日以继夜地把各种信息输送进计算机,另一批工作人员则在它的内部穿梭不停地忙碌着,并关注着它的一切。马尔蒂瓦克还有着非常特殊的工作使命,它负责收集全世界每一个人的全部资料。每天,它得把四十亿人的情况汇总到一起,并回答着“明天将会发生何事”的问题。世界上的每一个城市能够随时收到它所在地域的情况报告,而完整的“世情报告”则全部集中到华盛顿防暴军团首领的手中。...
猫小猫她是雇佣兵中的翘楚,我行我素,纨绔狂傲,谁知一朝穿越竟中媚药,被他如狼似虎吃干抹净,她看不到他的脸,只记得他身上特殊的药草清香,却不知道那是剧毒……他是大周的战神王爷,冷酷无情,威震天下,却亲临相府选妃,不顾她庶女身份,直指她的鼻尖,“本王选你!”一入侯门,她表面虚伪装乖,暗地借用王府权势寻找破身之人,他表面冷酷霸道,暗地里却绝对的护短宠溺,直到有一日,她一剑刺入他心口,亲手揭开了他的蒙面……第一卷() 001 穿越,黑夜猎物“嘭!”梦中一声巨响,寒紫晴猛地惊醒,眼前并不是她总是彻夜明亮的房间,而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黑!她下意识往右侧开关摸去,不过才抬手呢,便是晕眩阵阵,一大段一大段陌生的记忆争先恐后涌入她的脑海!...
1998 第10期 - 科幻之窗阿瑟·克拉克 杨霞主持人的话:据说霍金曾到罗马参加教会召开的科学会议,并接受教皇颁发的奖项。但当教会方面要求天体物理学家们不去研究天体最初起源,也就是宇宙的本源时,霍金勇敢地对拥有九五之尊的教皇说:不。新生与毁灭,这里或那里,在作家笔下显出非常的偶然。主人公因此对上帝的意志陷入了深深的怀疑。当然,对于没有太多宗教感的中国读者来说,也可认为作家开辟了科幻创作的一个新的思路。怡雯这里距离梵蒂冈三千光年。我曾肯定,信仰不会因空间转移而改变,正如我曾肯定壮丽的天穹,印证神的荣耀。当我看见壮丽天穹的这一面后,我的信仰开始受到考验。第六型电脑的舱壁上,挂着一个十字架。有生以来,我第一次怀疑这十字架是否一个空泛的符号。...
1996 第5期 - 科幻影视查尔斯·默里 凯瑟林·B·考克斯 黄仲琪1995年,是阿波罗十三号发射二十五周年纪念。美国拍摄了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巨型故事片《阿波罗十三号》。阿波罗十三号发射升空,原想重温人类踏足月球的美梦,却险些变成灾难,三名太空人几乎丧生宇宙。在休斯敦太空中心协助下,才得以安全返回。虽然没有完成任务,却创造了美国航空和宇宙航行局航天史上虽败犹荣(Successful failure)的光辉时刻。本刊特在’96·5和’96·6两期连载关于“阿波罗十三号”的真实纪录和影片图片。太空人挑战厄运的英雄主义精神,足令追歌星的青少年转而变成宇航崇拜者、太空迷。小菀当1970年4月11日阿波罗十三号起飞时,载人航天飞行离加加林飞行九周年纪念日只差一天。在这期间的几年里,实际载人飞行一直是出乎意料的安全。有三十七次,人们坐在火箭的顶上随火箭发射进入太空;有三十六次,他们安全地返回了。只有一次飞行造成了死...
1998 第12期 - 科幻之窗海因茨·加尔特曼 綦建刚1我相信,我第一个注意到在罗伯特·罗基的事情上终于出了点破绽。上帝知道,那是我们全套计划中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一个错误。按理说这是绝对不会暴露出来的。一切都准备得很好,所有事情都得到了考虑,整个项目都由我们最优秀的人进行了极为准确的计算。如您所知,罗伯特·罗基是“维加”号远程飞船的第一领航员。您自己说说:那个主意本身不是很完美吗?我们哪能预见罗伯特·罗基会飞往服务站呢?那天下午,有人头一次告诉我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正作为一个安静的旁观者坐在“到斜银河去”咖啡店里。我要是没有喝咖啡就好了!我根本不喜欢咖啡。那里的人们当然知道这个,所以开始时什么也没给我上。他们那儿有了解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