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第6期 - 互联网络易丹在交互网络上用scope查询讨论组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特点。比如有一个叫做“社会—文化—中国”的讨论组。我在查看这个组的每一条张贴时,又都同时可以看到一个内容一致的栏目,其中列举了与这个讨论组有关的其它讨论组的名字:社会—文化—中国人社会—文化—台湾社会—文化—香港社会—文化—新加坡社会—文化—马来西亚社会—文化—美国社会—文化—越南人社会—文化—美国—亚裔人这些讨论组的名单都是蓝色的。这就意味着,如果对它们其中某一个感兴趣,只需要用鼠标点一下它的名字,我就跳到另一个讨论组去了。到了那里后,我发现他们讨论的问题和我在第一个讨论组里看到的问题有联系,于是我读上一阵。与此同时,我还发现这个讨论组也有内容相同的一栏,上面也有一串与它们的相关的讨论组的名字,也是蓝色的字母组成。我如果对其中的某一个又有了兴趣,也只需要用鼠标一点,我又跳到另一个讨论组。...
1998 第2期 - 科幻影视周凭埃及一望无际的沙漠上,有一座孤岛般的小庙宇。庙内,来自外星球的蒙多沙瓦人正与一位地球神父告别。“拿走石头。”身着盔甲,形如巨大甲虫的外星人说。殿堂中央的平台上,矗立着一尊仰天长啸的人像,围绕平台的四角,各有一根台柱,四块雕了花纹的石条竖立柱顶。外星人把它们一一取下。“但是,”神父问道,“如果恶魔重来,我们怎么对付呢?”蒙多沙瓦人低声回答:“三百年后,恶魔降临时,我们也会回来的。你的任务是把知识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他交给神父一把钥匙。巨大的宇宙飞船轰鸣着离开了地面。三百年光阴转瞬即逝。公元2263年的地球早已不是我们熟悉的面貌,各星球之间的联络交流使世界一下子扩大了无数倍,人类的巨型巡航舰游弋在银河系浩瀚的空间。...
1994 第6期 - 科与幻张蔚然二月二十六日下午,我如约来到流沙河的居室,就有关飞碟的话题对他进行了采访,自感获益非浅。现将录音稍加整理,以飨读者。张:沙河伯伯,您是著名诗人,怎么会对飞碟感兴趣呢?流:(笑了笑)我这个人好奇心素来很重的,飞碟这个东西引起我很多想象。你知道,全世界有那么多案例,那么多人宣称他们看见了,中间也有骗子,也有眼睛不对的,也有一些幻想狂想出来的。但是我告诉你,只要有一个人是真正看见的,这种现象就客观存在。而这种现象意味着有另外一种生命,这种生命可能生活在天外,或者生活在地底下,在太阳系内太阳系外,总之是我们今天生活的这些人类,就是说可能存在另外一种文明。张:外星文明吗?流:对的,而且这种文明所造就的一只小小飞碟是我们绝对造不出来的。因为它的动力系统是我们无法理解的,那样快的速度也是我们无法理解的,尤其是它能够转直角的弯,这是我们人类造的任何飞行工具...
1993 第3期 - 科幻之窗克利莫夫 孙维梓 译晚间电视正在介绍如何照料庭园植物,但乏味的主讲人却使彼得·叶甫根耶维奇渐入梦乡,然而门铃音乐又把他拉回到了现实世界。门外是穿着睡衣和拖鞋的隔壁邻居阿尔希波夫,他满脸堆笑,象往常一样地问道:“杀上一盘象棋如何,彼得·叶甫根耶维奇?”彼得搔了下后脑勺也就同意了,不过他还是先去厨房带回了茶炊和果酱。阿尔希波夫的棋艺其实并不算坏,只是他太沉不住气,通常总是一味猛攻,防守中又屡屡出现破绽,在彼得沉着的反击下,老是以惨败告终。然而今晚阿尔希彼夫竟连胜两盘!真有点儿邪门。他不象平时那么“冲动”,棋下得既敏捷又凶狠。眼下客人把“后”棋沿主对角线来上一个远跳,又使彼得陷入了绝境。于是阿尔希波夫从容地摸出根揉皱的过滤咀香烟,漫不经心地说:...
作者:[美]威廉·C·迪茨序章军历2552年9月19日0103时联合国太空司令部巡洋舰“秋之柱号”,方位未知。通讯器把三等技术兵萨姆·马库斯从断断续续的睡眠中吵醒。他不禁咒骂了两句,揉着惺松睡眼,看了看休息舱舱壁上的任务钟。三十六个小时以来,他总共只睡了三个小时,真见鬼。要知道飞船进人跃迁断层空间以后,这还是他头一回踏实地进人梦乡。“谢天谢地,”他低声自语道,‘但愿这次别出什么大乱子。”“秋之柱号”离开致远星后,舰长就让技术兵分三组轮流换岗。经过一番苦战后,“秋之住号”损伤严重。技术兵们正按照任务钟的部署,努力让这艘老迈的巡洋舰不至于彻底瘫痪。近三分之一的技术人员在致远星一役中阵亡,各部门都缺兵少将,不得不加班加点。其他人员自然全部进人了冷冻舱——每次进入跃迁断层空间,他们都要冬眠一次。在两百多次战斗出击中,萨姆总共只在冷冻舱里休息了不到七十二小时。现在他真是困极了。只要能不...
2000 第8期 - 银河奖征文小青在未来的某个时代,青藏高原重新沉没入海中。洋面像一块大布般舒展地蠕动着,谁也看不出其下竟埋葬着本星球的最高峰。蛇颈龙已经成为了这里的主人。它们成群出没,戏水长歌。藏人的后代也繁衍了下来,但已人丁稀少,而且都成为了渔民。男人们承担起了出海捕鱼的重任,而把女人留在家中,但他们的男孩,是要随船出行的。这是此间的习俗。海边有一个叫“昌都”的渔村,村里有一个孩子,名叫阿密,这年十二岁。他父母早亡,与叫阿玛的姐姐同住,他亦是那些小船上的一员。然而,这天半夜,阿密突发高烧,昏迷不醒。这怪病来得沉重,次日,他不能随船队出发了。两天两夜,他都没有醒来。阿玛用了各种救治的方法,也不能收到一点功效。这可急煞了做姐姐的。...
2000 第3期 - 科幻之窗维3E多·威斯特 戴梦未来的世界是无法想像的——题记开始,只有黑暗和寂静,随后渐渐传来海浪的拍岸声。退潮后遗留在沙滩上的泡沫发出的嘶嘶声就像刚开瓶的香槟。这是本·斯特蒙斯自认为在昏迷前听到的最后的声音。一群身着绿袍的医生和护士在一个白色的房间里喃喃低语。他们柔和的声音并未驱走斯特蒙斯濒临死亡的恐惧。他的呼吸声渐渐变成海浪声,最后一切又归于黑暗和寂静。本努力想睁开双眼,但却重得抬不起来。这只能表示他还非常虚弱或者仍然在昏睡中。黑暗慢慢退去,本的双眼微微张开,房间的亮度足够使他看清这不是手术室,那一定是病房啦。真是奇迹,他居然没有死于空难!本强迫自己的眼睛睁大一点,房间的亮度也随之增加。他看见床变边有个模糊的身影。...
作者:儒勒·凡尔纳正文 第一章 夏普先生寻访巨款继承人“这些英国报纸编得真好!”和善的大夫仰靠在一张大皮扶手椅里自言自语地说。萨拉赞大夫一辈子就这么自言自语的,这是他的消遣方式之一种。他年已五十,眉目清秀,眼睛有神,清澈亮晶,戴着一副金属架眼镜,相貌既严肃又和蔼可亲,让人一看就是一个正人君子。这天早晨,尽管他此刻衣着并不十分考究,但却早已刮好脸,结上了白领带了。在他下榻的布赖顿的一家旅馆房间里,地毯上,家具上,到处都放着《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每日新闻报》。刚刚敲响十点钟,萨拉赞大夫就已经在城里转了一圈,参观了一所医院,回到了旅馆,看了伦敦的各大报登载的一篇论文的全文,那是他前天递交给国际卫生大会的有关“血球验算”的报告。...
1997 第10期 - 第六届校园科幻故事大刘伊菀“亲爱的朋友,两小时的时间不知不觉匆匆而过,我要向你们说‘再见’了。明天,再把你的心事你的故事告诉我,我将为你点亮一盏灯——让我们相约在下一次的‘莫可时间’。”莫可是JMB广播电台“莫可时间”的年轻主持人,每天黄昏,打进他节目的热线电话络绎不绝,他总是用朋友般的真情去抚慰电波另一头每一个人的心。他爱自己的工作,也爱他的听众朋友。今天做完节目,尽管很累了,但疲惫的脸上却露出幸福、满足的笑容。此刻,他已回到自己的家中,照例把当天和他“空中谈心”的听众的种种经历和个人感受输进电脑——这是他的习惯。他觉得,这些是很好的资料,甚至是一种纪念。输入完毕,他正举手去按退出键,屏幕上突然出现了一行字:“等等,莫可,不要关机!”...
1995 第12期 - ’95科幻文艺奖征文绿杨鲁文基教授只打算小住十天半月,但仍吩咐旅馆经理换上怀旧情绪的装饰摆设。窗户挂上凯撒时期厚厚的帷幔,绣着占星术士的星图,地上铺的是波斯地毯,还放着张彼得一世时代的桃心木小桌,桌上有尊小小的圣像,屋角那座一人高的挂摆站钟大声地嘀嗒作响。现在钟敲了8下,教授满心不情愿地在转椅上坐下。按程序表,他每晚得作一个小时的“头脑工间操”,这主意是他助手梅丽想出来的。在这60分钟里,教授必须放开手头的一切定律和算式,和梅丽随意闲聊些街头巷尾的新闻旧事来宽舒一番头脑,也使他不致于对这星球的世俗人情隔膜得太深。不过梅丽并不总能干得很成功,这天晚上,看来也是这样。“教授,我小时候最爱放鞭炮。”教授显然还在另外一个时空里。“这怎么解释?一个黑洞好端端的就不见了!”...
1997 第8期 - 科学家轶事阮志孝“呸!”居里夫人在没有嫁给彼埃尔·居里之前,姓名全称叫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玛妮雅”是大家对她的爱称。在父母的教育影响下,玛妮雅从小热爱自己的祖国,憎恶奴役波兰人民的沙俄统治者。在上中学时,课余时间她喜欢和一个最要好的同学到华沙的萨克斯花园玩耍。花园里有宫殿、广场和各种植物、花卉,她们可以在里边做游戏、散步。一天,两个女孩像往常一样穿过花园的铁栅,沿着通往宫殿的小路一边走一边做智力游戏,两人边说边笑,不知不觉就走过了漂亮细长的宫殿圆柱廊,然后,又穿过了广场。忽然,玛妮雅“呵”了一声,停下来叫道:“我们走过了那个碑,必须马上回去!”玛妮雅说的碑,是一座高大的石碑,这是沙皇为他的走狗——波兰奸细们竖立的,它上面刻着一行字:“纪念忠君的波兰人。”爱国的波兰志士都非常厌恶它,从此处经过都要唾它一口。...
《超时空湮灭》作者:范思科多[超时空湮灭 / 范思科多 著 ],:/书籍介绍: 一个中国青年本来要去墨西哥接回在那边失踪整整一年,声称自己被外星人掳走的爷爷,没想到却意外地遭到了外星人的劫持,无数亿年后,青年恢复了知觉,被灌进了其他新的记忆,仿佛自己就是在异星际长大。一次意外让他陷入了无边的梦境,于是开始了自己的寻路征程,只是当时间的洗礼过后,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回家的征途是否还有希望? 地球失传的雪茄制造技术成为联邦的超级聚宝盆,换来100艘超级艘宇宙母舰,“古老”的酿酒技术引来众多势力的争夺,而被各方势力争夺的“生物活性激发液”,拥有让所有人为之疯狂的功效,却被他批量地武装到了自己的佣人身上,更为高级的“活性液”被他败家子似的用到了。...
作者:萌萌大虎牙【,】001误入无限庄飞曾经只是一个普通的二十岁大学生,一直漫无目的的消磨着光阴,而这一切都在此刻改变了,原因只是庄飞在上网闲逛的时候点了一个类似于电脑病毒一样的窗口。“你想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吗?想要真正的活着吗?想要成为万物的主宰吗?”“中毒了?“这就是庄飞在面对这种情况的首个反应,不过鬼使神差的,庄飞还是点下了确定的选项,在庄飞看来,反正自己也没有什么重要的资料还是什么的,点一下又不吃亏,并且还可以见识一下这里面所说的一切呢。就在庄飞点下了鼠标的确认键的瞬间,庄飞只感觉自己的眼前一黑,随后便是出现在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与此同时的是,自己的脑海之中也是多出了一些本来不属于自己的记忆,在这片记忆之中详细的解释了庄飞现在所面对的这一切。...
1996 第1期 - 科幻之窗艾萨克·阿西莫夫 赵洪志……是的,仅仅是一只鹅,却给麦克格里高农场引来了大批科学家和士兵。我可不想告诉你我的名字,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不是一个作家,只好要求阿西莫夫先生帮我写下了这件神奇的事。我挑选他是因为他是一个生物化学家,能明白我所讲的事情,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科幻作家。我不是第一个有幸遇见这只奇怪的鹅的人,它的主人是得克萨斯州的棉花农场主,名叫埃恩·恩格斯·麦克格里高。这只鹅现在已为政府所有。到1957年夏天,这位农场主已经向农业部发出了十几封信,询问孵化这只怪蛋的有关信息。部里尽可能给了他足够的资料,但他还是一直在要。我是部里的一个职员,在1957年的6月份我准备去圣·安东尼奥参加会议,头儿要我顺路到麦克格里高那里去一下,看看能帮点什么忙。...
黄易 龙玉书乐迷们的喧叫声,欢迎的彩旗标语,波浪般在接机的大厅内此起彼落。身边的何金向我大喊广你看,他出来了。”大厅内数百名男女顿时掀起震耳的欢呼和口哨声,嘈吵到极点。一时间什么也听不清。警方派来维持秩序的人员都紧张起来,将蜂拥前去的乐迷拦住。他们的偶像正步出海关。“小森!”小森!”乐迷们声嘶力竭地叫着偶像的名字。小森可能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吉他手和作曲家,从没人能象,他那样打动那么多人的心,那样疯魔了全世界的乐迷。他自从三年前出道以来,没有一次演奏不爆个满堂红。但奇怪的是他的演出却和血腥的谋杀案牵连在一起,他每在一地演出后,总有美丽的少女被残暴地奸杀,到目前为止,已有十三位少女死于非命。我正是受命来调查这件怪案的。...
1998 第4期 - 人与自然泳岸最近,美国野生动物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阿尔弗雷德(Alfred)在一次讲演中,说了这样一段“奇特的看法”:“如果我提到人类社会的‘鳄鱼文化’,人们或许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原始的‘鳄鱼图腾’,甚至当代的‘鳄鱼皮制品’。可是,如果我说的是‘鳄鱼的驯良温顺’,‘鳄鱼同人类亲密无间的相处’,甚至成为‘社会的一员’,许多人都会以为我在不负责任地标新立异,甚至胡说八道、哗众取宠。可是,你们别忘了北卡罗来纳州调皮捣蛋的‘老大娘’,还有更神奇的布基纳法索的‘老大爷’,如果你们了解了这‘两位长老’的身世和故事,那么肯定有人会同意我的看法。”美国的不少专家学者认为,阿尔弗雷德这个独特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这里,我们不妨先来读一读鲜为人知的“老大爷”的奇闻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