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 >

第6章

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第6章

小说: 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他们实在太饿了,没叫大人就先吃了,若不是如此,他们肯定又要挨饿了。

    “爹,我还要,好吃!”

    “爷爷,好吃,我要吃!”

    ……

    当食物抢光后,童老大才有空开口,一开口就是没头没脸的责问:“好你个童老三,你坐在我们家门前,原来是让这些小兔崽子先吃饱喝足的,你还是又奸又诈!”

    “我……”童老三第一次被人冤枉,滋味还真不好受,真是百口难辨。

    童家吵到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第二天一早,村里的人都下河捞田螺和河蚌了。

    童玉锦站在高高的堤围上,看着泼河的人群,除了摇头,还能做什么呢?

    老村长抽着旱烟和一个老者站在童玉锦身边正说着村里的事,童玉锦带着耳朵听了听。

    “你家老幺把田卖了?”

    “卖了,这个败家子,我是管不住了。”

    “唉,也不要怪孩子,近十多年来,卖田的人还少吗,世道是这样啊!”

    “说得也是,富绅要买田,县城的官老爷要买田,致士还乡的大官也要买田,可田总共就这么多,我们穷人能怎么办呢,如果不卖,他们想法设法都会搞到手,不如卖了省事!”

 第11章 残酷现实

    村长没有再说话,抽着旱烟看着远处一片片不再属于自己村的田地,也是一片愁云。

    “咱们大陈朝……”老者摇头,不敢再说下去,“我家幺儿准备到县城去打零工了!”

    “能行吗?”

    “不行,也得行啊,没有田地,只能靠一把力气做个纤夫、挑夫或者杂活了,好一点有点本钱做个货郎,别得还能做什么?”

    “那倒是!”村长突然对着河说道:“也不知童老三是如何知道这玩意能吃的,倒是又能当饭,又能当肉!”

    “听我家小孙子说,味道好像不错,走去看看小辈们捞多少了!”

    “去看看!”

    童玉锦听到老者的对话,不知为何想到了“熙宁变法”,那个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的变法,在反反复复的起用和被罢中,在和保守派势力抗争中,他最终郁然病逝于南京钟山。

    大陈朝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呢,土地兼并已经这么严重了吗?还是说,生产力发展,大陈朝跟曾经的北宋一样,商业、市井发展已经突破唐朝的坊制,不再局限于官家指定的坊间进行行商、贸易,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经济活动,让农村人大批涌入城市,寻求新的生存方式?她不得而知,也没心情去知道,漠然看着贫穷的乡村百态。

    童家村村口

    童家隔辈堂亲遇到了卢阿七,“卢姑夫,听说你们房子卖了,准备怎么过呀?”

    “我也不知道,小表舅,你这是……”

    “我准备到县城找活干了,我姐夫说县城里只要有力气,一天几个大子还是能挣到的!”

    “一天几个大子,这么好?”

    “是啊,运气好,十个都有,你们要不要去?要去我们一起,路上好有个伴!”

    “我也不知道,我……回去问问他娘什么主意?”

    “那行,卢姑夫,我看你人实诚才肯跟你说的,别人我还不说呢!”

    “那多谢小表舅了!”

    卢阿七站在村口目送着高兴的小表舅,心里暗暗琢磨上了,自己家里现在一没房,二没地,到县城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想到这里,快走几步,去找自己婆娘了。

    小河,不到一个上午,河里田螺和河蚌就被捞光了。童家兄妹和卢家兄妹连抢带捞,也只捞到了两餐的量!

    童家和卢家把河堤当家了,中午、晚上都在河堤上吃喝拉撒,倒是饱了两餐。

    夕阳西下时,老村长来了!老村长看着两家大大小小直摇头。

    童老三坐在那里给老村长作揖,“你老怎么来了?”

    “秀庄啊,别怪老叔没人情味,你在童家村一没地,二没房,按我们这里的乡规民约,你没资格住在这里呀!”

    原来是赶人来了!

    不知为何,童玉锦想笑,真的,她想笑!真他妈的,天地之大,竟没有容身之所,贼老天,你让我再活一世有什么意义!

    “不是……老爹,我从娘肚子里出来,就长在这个地方,老爹你不能赶尽杀绝啊,老爹……”童秀庄终于意识到生存对他来说是何等不易之事,他一个断腿之人不在自己生长的地方,又能去向何处呢!

    “秀庄啊,知道现在何必当初呢!”老村长摇头叹息,可是不管如何同情,他是不会违背村规民约的,否则要规矩何用。

    “我……”

    老村长不等童秀庄想说什么,直接对卢氏说道,“童家大囡,不要我说了吧,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自寻出路吧!”

    “老爹,你让我们往哪去寻活呀!”卢氏直接大哭起来了。

    一群孩子刚吃了一天饱饭,就被这样的事给吓住了,他们既茫然,又懵懂,生活对他们来说,只有一件事让他们在意,那就是有东西裹腹,住不住还没什么概念!

    童玉绣看了看坐在不远处的小鬼,发现她冷漠而淡然,不知为何,心莫名的慌起来,她下意识的往她身边靠了靠。

    对于正常人的思维不是怕小鬼吗?可是童玉绣没有,她甚至把小鬼当成了自己的主心骨,因为小鬼,她和兄弟妹妹们第一次知道饱肚子是什么样子。

    童玉锦真没什么想法,也不能对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有什么想法,作为一个律师,她对社会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她不可能天真的以为,凭借一已之力能改变周围环境,往好处说,她有可能养活自己,可是以她目前所测,可不是养活自己这么简单,她无力正视现在的命运,也无力矫情自杀,她准备随波逐流,是饿死还是什么意外死亡,她都能接受,就是不想认真的活下去,不想活在这个贫困交加的古代社会。

    童玉锦见老村长走了,走到昨天晚上睡觉之地,躺到稻草上再次睡着了。

    童、卢两家的家长却愁云密布、忧心忡忡。

    卢阿七看着最有主意的三舅爷也无话可说,嘴巴嗫嚅了多少次后,终于说出到县城讨生活的想法。

    “他爹,你说童老叔的幺儿去县城讨生活?”

    “恩,他说他都没有跟别人说,看我实诚才肯说的!”

    卢氏看了看三十岁似五十岁的男人,叹气对自己弟弟说道,“三弟,你看阿七说的咋样!”

    童秀庄没考虑去县城以什么为生,而是想到,去县城好呀,县城可比镇上繁华多了,竟一口答应,“那姐夫还不去找童锁柱,跟他讲,我们搭他的顺风船一起去县城。”

    “三弟,你不考虑考虑?”

    “有什么考虑的,县城多好,有好吃的,有好穿的,就这样决定了,我的腿坐在船上又不要走路,不知多好!”童秀庄他究竟是怎么考上秀才的呢,难道这个脑子里除了好吃好穿,就没想到拿什么好吃好穿嘛!

    不但如此,他的婆娘跟他一样,听到县城,两眼发亮,那里的胭脂水粉可比镇上好多了!

    他们为什么会这么肆无忌弹,其实说白了,有所倚仗罢了!倚仗谁呢?除了卢氏夫妇,谁还会傻不拉叽的让他们倚仗,卢氏夫妇有一口吃的,他们也会有一口,根本不要担心会被饿死。

    真正愁的人是卢阿七,他是怎么未老先衰的,还不是养了一对蛀虫夫妇。

 第12章 何去何从

    卢阿七抱头犯难,可怎么活下去呀,城里可不是他们这样的人能轻易活下去的。

    不管如何愁,村里是不让呆了,只好跟着童锁柱去县城。

    童锁柱没有想到,他从村里借来的小船,居然被童、卢两家一行十几人坐满了,他想沿途带客的小心思完全被浇灭了,暗暗叫着晦气,可能怎么办呢,这船是村里的,他没底气让人下船,其他村人见童、卢两家人,个个自动离他们几步远,一幅害怕被沾便宜的样子,躲得远远的。

    看着船舷吃水深度,童锁柱真是无语的说不出话,不但如此,能跟他换撑船的除了卢氏夫妻外,其余人根本使不上力。

    一只小船载了近二十个人,有几次水浪打过来,童玉锦认为自己的死法可能是淹死,可是不知为何,竟都有惊无险的过去了。

    小船上五个成年人,三个成年人轮流摇撸划桨、碰到大船或是窄道口,大表哥卢宝柱站在船头点篙。

    如果不是饿着肚子,如果不是灰衣脏衫,如果不是人挤人挨着臭气熏天,如果没有看见双胞胎头上、身上的虱子,童玉锦甚至认为坐一坐小船还是很有意思的,毕竟在现代,除了海上航运或者大运河航运,人们最多只能在公园或者景区坐一坐小船了,可是此情此景,童玉锦只感到无力,把头抵在船舷上,直楞楞的看向河边,树木、景物缓缓的向后退去。

    小船已经没日没夜行驶三天了。

    卢家夫妇用最后不多的铜子买了烧饼,每人每天半只烧饼,就着从船外壳上沾到的田螺,勉强一天吃上一顿,何谈一日三餐。

    童玉锦坐在船舱里,两腿发麻时,就站起来站一会儿,然后再坐下,等到晚上时,她挨着大姐童玉绣睡觉,但大多数时候,她不分白天黑夜,看水看景看累了就睡,睡醒了再发呆,周而复止。

    沿途一路下来,跟他们一样到县城或者府城讨生活的人不算少,河岸周围的田、地,在童玉锦看来,还算可以吧,也许是生产发展有了闲置劳动力,也许就如两位老人说的,土地被兼并,或许两者皆有。

    三天过后,他们的小船过了漫长的河道,进入了被称为‘东湖’的一个湖里面。

    以童玉锦的眼光来看,算是一个小型湖泊,可是对于这些最多到自家镇上的童、卢两家其他孩子,无疑是很大的,大到站在小船上看不到湖的边际。

    东湖水面上热闹非凡,大的有官船,商船,货运船,小的有像他们这种平民百姓的木板船,还有更小的梢子船、乌蓬船。

    湖面上吵囔声、吆喝声此起彼伏,大船占着中间航道,小船沿着边上缓缓而行,湖中还有巡湖的官差,不时站在船头高喝,“不许抢道,不许抢道……”

    比小梢子还小的犹如大澡桶的小船,却如鸬鹚一般,穿梭在大小船只之中,他们是东湖水面上的小商小贩,划着小叶子船兜售当地的土特产亦或吃食。

    卢氏的铜子已经用完了,十几口已经身无分文。

    饿得就差掉气的童、卢两家,在这样热闹的湖面上,闻着各种吃食飘过来的味道,简直犹如酷刑。个个伸颈看向叶子船,那种企盼、煎熬让人心塞。

    童锁柱却没有心塞,他暗叫不好,到县城还有两、三天呢,自己可没钱养活这些人,不会都饿死在自己船上吧,那他回家如何向村人解释,眼珠子翻了翻,叫了一个叶子船过来,买了几个烧饼,分给了童、卢两家,看他们吃上后说道:“卢姑夫,东湖挺闹热,不如我们靠到码头上,到街上逛一圈?”

    卢阿七不想去,没钱逛什么逛,但是断腿的童秀庄不管不顾,“早就听说东湖繁庶,见上一见,也不枉此行,姑夫,你背我去看看!”

    童玉锦看了一眼块头比卢阿七大上许多的童秀庄,撇了撇嘴,可真够忍心的!

    又看了看眼珠乱动的童锁柱,心里跟明镜似的,不过这些跟自己没关系,她知道,这两家人已经身无分文了,不仅身无分文,而且脑残的根本不想下顿用什么裹腹。

    童锁柱跟着两家人上了码头,“那个三叔,我就不跟你们去了,我得看着船,别让人把船撑走了!”

    “那怎么行,要不我让家书看着船,你跟你们一起逛逛?”童秀庄趴在卢阿七瘦小的背上,觉得小堂侄为人不错,让自家去闲逛,自己看着船,满意的笑笑。

    “三叔,别,东湖我都走了几趟了,家书没来过,就让家书去看看热闹吧!”童锁柱摆着双手,脸上的笑容,只要细看,相当不自然,这是心中有鬼的表现,可惜对着一群老实巴交的乡下汉子,这段数不高也是高了。

    “噢,那锁柱就累着你了!”

    “不妨事,你们赶紧早去早回吧!”

    “行,那我们早去早回!”

    童玉锦看着童锁柱撒谎不眨眼,冷眼旁观,世事炎凉,一个村的又怎么样,照样卖了你没商量!

    是留在东湖,还是去县城,对童玉锦来说没区别,她跟着家人上了码头,麻木不仁的走着、看着。

    东湖果然繁华富庶,街道、铺子比她醒来的小镇大多了,纵横交错的主街呈井字状向四面八方延伸,其间还有小巷胡同数量繁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