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 >

第232章

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第232章

小说: 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餐过后,大家都在厢房消食,真是消食,没一个主动开口说话的。

    夏琰第一个出声了,“七郎和八郎的昨天的课业都做好了吗?”

    “回三哥,都做好了!”七郎和八郎同时回道。

    “检查过了吗?”夏琰严肃的问道。

    “检查了!”七郎拱手回道。

    夏琰见此说道:“嗯,时辰不早了,早些去书院吧!”

    “是,三哥!”

    夏七郎兄弟二人去学院了,夏琰也站起来,朝父亲拱了拱手,“父亲,我去书房办公务了!”

    “好,去吧!”

    童玉锦跟着夏琰站起来,准备回房,高氏笑道,“子淳媳妇哪,我等下见管事们,你要不要一起见见?”

    童玉锦看了一眼夏琰,想听夏琰的意见,结果那厮没表情,偷偷撇了一下嘴,对着高氏笑道,“多谢夫人,这段时间在外面奔波,有些累了,事情还请母亲担代点!”

    “应当的、应当的!”高氏听到童玉锦这样话,各种情绪都有,因为儿子们的转变,她有心带着童玉锦持家,可是在她叫童玉锦时,内心又有些复杂,既想带她,又不想,真是个中滋味复杂难辨,听到童玉锦放弃,欣喜的同情又不解,难道她不想当家吗?为什么?她是担心自己当不好呢,还是不想接这个烂摊子,还是……和大多数主母一样,高氏既纠结又松了口气。

    童玉锦并不知道,短短一会儿,高氏能想这么多,就算知道,也不屑一置吧,作为一个从遥远现代而来的灵魂,童玉锦并不需要拿当家主母的身份来满足什么,或是刷什么存在感,她只想自己自在的活着就够了。

    夏琰和童玉锦在听涛院前面的岔道分开了,夏琰去外院,童玉锦进了内院,准备再睡着回笼。

    进了外院的夏琰,到书院时,几个幕僚早已在各自厢房里办公务了,见夏琰来了,都出来见个礼,然后各忙各的。

    于文庭被夏琰叫到了自己的书房。

    “爷,辛苦了!”于文庭拱手说道。

    “嗯,坐!”夏琰抬了一下手。

    “谢过爷!”

    夏琰边坐边问:“怀岭、望亭一带补上去的官员怎么样?”

    “还行!”于文庭回道。

    “行就好!”

    “爷,放心,他们因为没有门路滞留在京,并不代表他们没能力做官!”于文庭笑道。

    “嗯!”夏琰问道,“土地的事你想得怎么样了?”

    “回爷,这事有点悬,这要等圣上的意思,属下才能按着他的意思捋一个大体思路出来!”于文庭有点为难。

    夏琰却说道:“不,等祝检秋的案子完结,这事会马上提上日程,不想到时处在被动的位置!”

    “爷,土地归属问题,不是个小问题!”于文庭说道。

    夏琰摇头:“我知道,所以我们才要提前、认真的做好准备!”

    “爷,我暂止只想到了一点!”于文庭说道。

    “那一点?”

    于文庭回道:“就是田契规范问题,这个问题方大人的想法比较成熟,我已经让他抄录了下来,你要不要看看?”

    “拿给我!”

    于文庭把文件递给他,夏琰仔细的看了一遍“并不能治本!”

    “那就只能再议了,”于文庭叹了口气。

    “找一些学子一起讨论吧,时间不等人!”

    “是!”于文庭回道。

    祝检秋的案子如火如涂的办着,几次提审,祝检秋对三司拿出的证据无可辨驳,提审基本上成了通知他朝庭又挖出你多少贪脏枉法的事。

    大狱中的祝检秋如霜打的秋叶,只等最后定案,他就如风中残叶飘落在地,消失不见。

    一般像祝检秋这样的二品大员,从事发到最后定案,至少得要三个月时间,但他的案子没有,从事发到结案,此案只用了一个月时间不到,五月十日,三法司就给巨贪祝检秋的人生、官涯画上了句号。

    定案的当天晚上,诚嘉帝带着几个年轻的官员见了祝检秋最后一面。

    在这里,我们插一段祝检秋的个人履历,祝检秋生于一般富户家庭,他家连小地主阶级都算不上,只能说,相对于其他平民,他们家能填饱肚子,并且在填饱肚子的同时,能进私塾读识得几个字,祝检秋抓住了这个识得几个字的机会,他努力、刻苦,让他的父亲和爷爷不得不重亲考虑这个孩子的出路,原本打算让他识得几个字,去镇上账房做学徒的,现在不得不倾尽全力继续供他读书。

    祝检秋老家的老人是这样评价祝检秋:‘平民出身,却努力自励,一步一步从最基本的童生一路考取进士,其间,没有靠山,没有银子投入,完全靠自己的刻苦得了二等进士,对于一个寒门子弟来说,这是相当了不解的,我们不要被影视剧动辄什么状元、探花误解,一个二等进士,那真是相当于清华、北大了,相当了不起。

    中了进士后的祝检秋跟其它没有根基的候补官员一样,被派出了京城,到地方上任了县丞这样的小官,并且从从八品县丞一路做到正四品知府,凡是他任下的官员、百姓,提起祝检秋,众人用得最多的词就是‘谨慎’二字。他在职期间人缘好,给当地官员和民众的感觉一直都是‘谨慎、谦卑’,不显山,不露水,既没跟谁有过利害冲突,也没跟谁有过密交往,保持着独立的官品、官风。

    祝检秋的独立特行终于引起了先帝的注目,他由此被调到了京城,一下子就进了吏部,这个掌百官命运的吏部,即便是个小小的都事,都可能有充足的油水,祝检秋从最低层办事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很快在吏部斩露头角,即使这样,他依然谨小慎微。

    对于祝检秋的谨小慎微,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他谨慎低调的处事风格与他出身低微有关系,他来自于农村,来自社会的最底层,完全要靠自己打拼,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官场上有一席立足之地,也许就是这样的谨小慎成就了一个庶民到后来的吏部之首——尚书吧!

    一步一步从吏部小官员做到尚书,他的人生,他的仕途达到了鼎盛状态,先帝驾崩,太后帮忙理政,让他在官场上如鱼得水,他从谨小慎微变得权势滔天,他一反谨慎、谦卑变得张扬、自我彭胀。

    于祝检秋而言,仕途之山可能很陡峭,他爬得气喘吁吁,也终达到仕途的巅峰,终于有了‘会当凌绝顶’的辉煌,这种感觉不是当事人是难以体味的。

    可是今天在他攀爬至人生极高点时,他摔了下来,而且是粉身碎骨的摔下来!

    祝检秋成为风云变幻的官场中‘巨贪’的典型,一个什么样的典型呢?贪腐的魄力和胆量!这可并不是每一个当官的能达的境界!

    诚嘉帝就是带着这样的想法进了大理寺大狱。

    祝检秋已经被狱卒带到单独审讯间了,他静静的坐在小凳子上,手僚脚拷,衣服和头发,可能是因为要见天子吧,有人帮他整过了,还算可以。

    当诚嘉帝进来了,这个曾经一起议政朝事的君、臣四目相对,瞬间,落败的那个垂下了眼。

    诚嘉帝踱着步子,看了一圈光秃秃啥也没有牢房,然后声音平和的问道,“祝大人觉得这里怎么样?”

    祝检秋掀着鱼袋眼看了一眼正值年盛有为的年轻皇帝,平静的回道,“很不好!”

    “有想过会有这么一天吗?”

    “官职很小的时候想过”

    “权势大了,没想过?”诚嘉帝笑了一下,“是啊,权势大了,只有你去办别人,谁敢来办你?”

 第177章 婚前玉绣 玉锦破局

    诚嘉帝踱着步子,看了一圈光秃秃啥也没有牢房,然后声音平和的问道,“祝大人觉得这里怎么样?”

    祝检秋掀着鱼袋眼看了一眼正值年盛有为的年轻皇帝,平静的回道,“很不好!”

    “有想过会有这么一天吗?”

    “官职很小的时候想过!”

    “权势大了,没想过?”诚嘉帝笑了一下,“是啊,权势大了,只有你去办别人,谁敢来办你!”

    祝检秋没有吭声,算是默认了诚嘉帝的说法。

    诚嘉帝微微抬头,“你不是还把朕当作十年前的朕?”

    祝检秋又抬了一下鱼袋眼,复又垂下,也算是默了,也许是其他原因,但都不重要了,已然是这样的结查,他只有听的份。

    诚嘉帝又说道,“你要那么田地干什么?”

    祝检秋转过头去,不准备回答诚嘉帝。

    诚嘉帝冷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的土地只能给朕的子民!”

    听到这里,祝检秋回转过头,眯着鱼袋眼,阴阳怪气的假笑道:“是嘛,圣上,那罪臣就看着,你的土、你的地,是不是都给你的子民了,你的子民是指平民呢,还是所有人?”

    “你别来抠朕的字眼,朕会让天下苍生皆有田地而种!”诚喜诚一脸正气的说道。

    “哈……哈……”祝检秋放肆大笑,“天下苍生皆……哈哈……”

    诚喜诚双手背后,看着禁军把狂笑的祝检秋拖起,一丝不苟端站着,不知想着什么,跟在他身后的年轻官员们垂首躬背,大气不敢出。

    童玉锦并不知道大陈朝的天空将有什么样的变化,她扳着手指头数着日子,童玉锦绣的婚期马上就到了。

    京城某胡同某宅子

    小舍正在指挥下人给门头换上新的门匾,他自言自语的说道,“红绸、灯笼这些也可以挂了吧!”

    阿德陪着袁思允从外面进来,听他说这话,开口道:“急什么,等正日前一天挂上,喜庆!”

    “早两天挂不是更喜庆?”小舍反问道。

    “随你!”阿德瞄一眼自有主张的小舍随意回道。

    小舍转头问袁思允:“公子,你看什么时候挂?”

    “就早点挂吧,让周围邻人都知道知道我袁思允要大婚了!”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袁思允满脸喜色的说道。

    “还是公子想得周到!”小舍笑道,“公子,望亭这么远,是不是早早的就要去啊!”

    “不需要!”

    “啊……”小舍不解。

    袁思允眉角高挑:“我跟妹夫一样!”

    “妹夫?公子你那来的妹夫!”小舍被袁思允说糊涂了。

    “傻了吧!”袁思允伸手敲了敲小舍的脑门。

    “啊……”

    阿德也敲了一下他的头,说道,“公子没有妹妹,夫人没有吗?”

    “啊,学小候爷?”小舍两眼圆瞪。

    “总算想起来!”袁思允满脸笑意的说道。

    “没见公子你买房子呀!”

    “又傻了吧!”袁思允笑道,“我们以前住的地方忘了?”

    “啊,怪不得公子让我打扫布置,原来如此!”

    望亭童家

    童玉绣出嫁,林夫人这次就在边上帮衬了一下,主要事情都让童氏做了,直忙得童氏脚打打晃,脑昏头胀,要不是争口气,她都能撂担子不干了,真是太烦琐了,常常一个弄不好,再重来,真是苦不堪言。

    童玉绣过意不去,要过来帮忙。

    童氏不耐烦的叫道,“新嫁娘不要随意乱跑,让人笑话!”

    “娘……”童玉绣叫道。

    童氏有自知自明:“别叫了,我知道自己做得不好!”

    “不,娘已经做的很好了!”跟以前的童氏比起来,她现在做的真是到位了,可以说尽心尽力,相当不错了。

    “别说煽情的话,我不吃这一套!”童氏被女儿感激的有点不好意思。

    童玉绣笑道:“好,好,那我就做个安安静静的新嫁娘,一切有劳娘亲了!”

    “去吧,去吧,我要小眯一会,等下下午还有人过来,我有的忙了!”童氏叫道。

    “是,娘,那女儿就先回自己院子了!”

    “嗯,去吧!”

    “谢谢娘亲!”

    童氏看着大女儿出去了,盯着看了一会儿,叹了口气,累是一方面,最重的是,马上第二个女儿也要离开自己了,孩子们竟然在不知不觉中都长大了,她有些怅然的坐在床沿边多愁善感起来。

    童玉绣出了童氏的院子,想了想倒是没回自己的院子,走了夹道,去了林家。

    到了林家先找了自己未来的嫂子,说了些出嫁前的知心话。

    伍媛媛双手握着童玉绣的双手,笑道,“你放心,别担心,大家都会很好!”

    童玉绣笑道,“我知道,就是要麻烦你了!”

    “说这些做什么,将来还不都是一家人!”伍媛媛粉粉的小脸有点红润的说道。

    童玉绣有些苦意的笑笑,“多谢你能体谅!”

    “如果没有小锦,我们也没有成为一家人的缘份!”看着有些伤感的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