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 >

第213章

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第213章

小说: 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山长说道:“四月天气回暖,小溪里有鱼,虾,我们抓起鱼虾到镇上换铜子买两碗面吧,这一天也算能过去了!”

    “你会抓鱼?”开国公惊奇的问道。

    “闲来无事,经常会做!”程山笑道。

    林山长笑道,“程山长倒是有情趣啊!”

    “看吧,这情趣关键时刻还能吃上饭!”

    “哈哈……”林山长听后会意大笑。

    三个老头,到了溪流边,等露水退去,太阳高高升起时,掀起外袍,挽起裤脚,说是抓鱼,不如说是一场踏青,倒也有意思。

    太阳已经很高了,快要到中午时间,各人情况怎么样了呢?

    还有我们夏小候爷夫妇,他们准备做什么呢?

    快要到中午了,夏琰在客栈换好了衣服,磨磨噌噌就是不肯出来,不时的拎一下衣领,或是拉拉袖子,或是偷偷瞄一眼童玉锦,就是不出房间门。

    童玉锦急了:“夏琰,你还出不出去,再不出去,没银子吃午餐了!”

    “这……这成何体统……”夏琰看着自己的装扮说道。

    “挺好呀!”童玉锦看着夏琰不厚道的笑了,一副走江湖的打扮,短打短褐,由玉树临风的公子哥变成了江湖帅小哥,平民装扮冲淡了他貌美如花的容颜,使他有了人间烟火味,挺好的!

    “我觉得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赚银子?”夏琰想了想说道。

    “我觉得此法挺好!”童玉锦不想,她觉得这样挺好玩的。

    “锦儿,这……不大好吧!”

    “挺好的!”童玉锦笑道,“一个完美、刻板的小候爷,以平民的姿态融入以民间,多有人情味!”

    夏琰呼了一口气,“那好吧!”

    童玉锦见夏琰终于过了自己心里这一关,高兴挽着夏小候爷的胳膊出了门,两人找到了闹市口。

    方秉良、程佑彬、郑云轩等三人仍然蹲在哪里,帮人测字代写书信,可是自从第一单生意过后,再也没有生意让门,也不是没有生意,其间也有代写书信的,可是他们没有纸和笔,眼睁睁的看着生意溜走,三人手中一人一文,再加上第一单生意,有近十文了。

    方秉良在生活方面比较有经验,对程佑彬说道,“我到笔墨铺子看看能不能赊到笔墨!”

    “只卖不赊吧!”程佑彬说道。

    方秉良想了一下,“那我就借铺子老板用过的秃笔,试试行不行?”

    “哦!”

    方秉良刚准备起身去笔墨铺子,看到了夏琰夫妇,惊讶的叫道,“我是不是眼花了?”

    “怎么啦?”

    程佑彬站起来,顺着方秉良的目光看过去,“好像是候爷和夫人!”

    “天啊,他们这是准备干什么!”郑云轩叫道。

    “好像……好像江湖卖艺的!”程佑彬说道。

    不错,三个小子说对了,他们夫妇两人准备江湖卖艺。

    方秉良和程佑彬大吃一惊,“候爷难道准备让人弹劾?”

    咦,这是怎么回事?

    这就不得不说说古代官员的仪容肃纪,古时,除了明文规定有哪些人不得参加科举以外,对参加科举人的仪容也有要求,最基本的是五官端正,体态健康,举个简单的例子,前几年有个古装剧,叫什么宰相刘罗锅,在历史中,这绝对是不可能发生的,一个罗锅是进不了官场的,据学者考据,宰相刘镛绝不是什么罗锅,他出生书香门第及门阀大家,在为官和书法上极有成就,他完全被电视剧艺术化了,大家不必认真。

    再者,等及第为官后,对仪表、仪态,有着明文规定,除了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以外,对衣着容貌、行为举止、言语辞令有着明文规定,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是仪表最基本的要求,小候爷今天江湖卖艺打扮违备了最基本的官仪,至于说接下来在街市上像江湖卖艺的耍一通,那就更不行了,‘君子不重则不威’一个官员举止轻浮怎么能立威呢,要处处合乎礼仪规范。

    童玉锦看了很多书,按道理她应当知道的,但是今天的童玉锦太兴奋了,忽略或是直接就忘记了这码事。

    夏琰除了心理上接受不了这种当猴耍的事,当然知道自己有可能被人弹劾,不知为何,他想被人弹劾,所以别扭过后,我们的夏小候爷和童玉锦组成夫妻江湖二人组。

    童玉锦穿着粗布麻衣,酝酿了一下情绪,抱着拳头叫道,“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我们夫妇二人因故今天来贵地小露一手,有铜子的扔个铜子,没铜子的大家来捧个场,全当交个朋友了!”

    夏琰一边好笑的看着童玉锦叫唤,一边犹豫了一会儿,拿起手中的棒子当枪耍,演了一套上阵杀敌的花枪式,先不说小候爷棒当枪耍得怎么样,但是小候爷的容貌,那就足够吸引人眼球了。

    人群很快如潮水般拥过来,当中包括方秉良等,当然还有凑热闹的赵郡王。

    赵之仪跟着带路的下人挤进了人群,看着江湖打扮的夫妇二人,还真不错,还真有点江湖卖艺的味道,不过他终于见到了传说中夏琰自创的杀敌花枪式,没想到他居然会在街市耍给众人看,紧眯着眼,有点意思啊。

    众人见夏琰的枪耍得嚯嚯生风,都忍不住喝彩,懂行的看门道,不懂的看热闹。

    人群中有真正走江湖的,见夏琰的枪耍得如些精狠威猛,赞不绝口,一个粗大汉说道:“这年轻人绝对在军队呆过!”

    “何以见得?”

    “这扎马步的姿态只有军人常年累月的锻炼才能有这个火候!”

    “原来如此!”

    “这小生的枪法也不是耍花腔,绝对是真材实料!”

    “我们看不出来!”

    “那是自然,我是走镖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边上一个老者捋着胡须说道,“不仅如此,老夫见此人肤白质嫩,没经过风霜,绝对是门阀大家公子!”

    “啊,怪不得看起来仙气这么足,原来竟是大族公子!”

    “不知为何要在街头卖艺?”

    “就是,好生奇怪!”

    不管众人如何奇怪,但是喝彩声不断,在喝彩声中,童玉锦拿着借来的盘子收表演费了!

 第165章 山长卖鱼 候爷花枪

    不管众人如何奇怪,但是喝彩声不断,在喝彩声中,童玉锦拿着借来的盘子收表演费了!

    程山长等人到市集卖鱼,草绳窜着鱼摆在面前,也不吆喝,等人家上来问时,“这鱼怎么卖?”

    程山长等人蒙了,买菜的事是仆人干的,过问仆人买菜价格的事是当家主母的事,他们仨人还真不知怎么卖,想了想问道,“那客官你说这鱼值多少铜子?”

    买鱼人明显愣了一下,然后咧嘴一笑,“这十多条,三文好了!”

    “啊……”

    林山长眨了一眼说道,“最便宜的阳春面要三文一碗!”

    程山长点点头,“书院提供饭食,菜价大体上我知道一些,可这具体的买卖……”

    买鱼人高兴的问道,“商量好了没有,卖不卖!”

    程山长摇头,“太便宜了,不卖!”

    卖鱼哼了一声,“你这鱼再不卖,三文都值不到!”

    “为何?”

    “为何,我为什么要告诉你!”买鱼人没有讨到便宜,气哼哼的准备走人。

    到市买菜的,各式人等都有,当中有认识程山长的掌柜过来采购,抬头仔细辨了一下,“真是程山长呀!”

    程山长笑道,“吴掌柜过来采买?”

    “是啊!”吴掌柜朝程山长拱了拱手,“山长这是……”

    程山长笑道:“捉了几条鱼过来卖一卖!”

    “山长亲自捉的?”

    “是!”

    “一直听说山长喜欢垂钓,想不到能有幸吃到山长的鱼,”吴掌柜高兴的叫道,“这鱼我包了,十两!”

    “啥……”刚刚买鱼还没有走的人惊叫道,“十文的鱼,你用十两买?”

    吴掌柜转头笑道,“汪老三,所以你家几代没出一个出息人,知道为啥不?”

    “啥……”

    “眼不明,心不亮!”

    “你这话啥意思啊?”

    “书院山长过来卖个鱼还要被你坑一下,你儿子不进学堂,你打算孙子也不进学堂?”吴掌柜轻蔑的笑道。

    “啊……”汪老三心想我光听过程山长,却不认识程山长啊!

    吴掌柜哼道:“连马屁都不会拍,难怪一辈子就守着个巴掌大的小铺子!”

    “我……我没认出来!”汪老三想死的心都有了。

    “活该一辈子不发迹!”吴掌柜转身笑道,“山长,这鱼被你捉真是三生有幸啊”说完让仆从掏了十两银子,自己接过来亲手递给程山长。

    程山长笑着摆了摆手,“给十文!”

    “山长,给个机会拍马屁呗,我家小孙子还等着进程家书院呢?”吴掌柜讨好的笑道。

    程山长爽快的叫道:“好,就冲你这句话,我记着你家有孙子!”

    “多谢山长!”吴掌柜高兴的合不拢嘴,程家书院的门槛多高啊,自己能挂个号,哎呀娘啊,真是祖上积德啊!

    程山长却说道,“铜子就给十个吧,够我们三个老头吃阳春面了!”

    “山长你这是……难道是体验民间疾苦来了?”

    程山长大笑,“差不多!赶快把鱼拎走,给个十文,老夫从早上到现在肚子饿得空空真等着阳春面呢!”

    “好,好,那就十文!”吴掌柜拿出十文递给了程山长。

    周围围观的人群见吴掌柜有这造化,连忙问道,“山长你还卖不卖鱼,我们预订行不?”

    程山长大笑,“晚上还有一顿,下午还要去捞!”

    “太好了,山长,我跟你过去,捞了就卖给俺,大的三文一条,小的一文,咋样?”

    “可以!”程山长无奈,还是靠刷脸啊,这算不算作弊?

    “哈哈,”抢先说道的人高兴的跳起来,“我娃也可以进程家书院了,我娃也可以进程家书院了……”

    众人都羡慕,个个暗暗的想着,下午我也过去。

    下午的山脚下,围了多少人看程山长等人捞鱼,我们先不说,这三个老头拿了十文钱准备到面馆吃最便宜的阳春面。

    走了两里之地,发现前面围观的人山人海,林山长个子高,掂脚看了一眼,“好像是江湖卖艺的,要不要过去瞧瞧?”

    最爱凑热闹的开国公听到这话,高兴了,“赶紧去瞧瞧!”

    三个老头挤进人群,看到卖艺人傻眼了,合着这夫妇二人想这主意赚银子?

    镇北

    于文庭在镇子北,进了人家铺子准备借笔墨。

    店掌柜说道,“我正忙着呢,那有空借给你!”

    于文庭指了指外面破旧的布幌子说道:“这位大掌柜,你家招幌要换了,写字的人请好了吗?”

    掌柜的瞄了一眼不成样子的布幌,没好声的说道:“跟你有什么关系?”

    于文庭笑道:“在下字写得还可以,要不我免费给你写?”

    “你……”掌柜犹豫了,这便宜想贪。

    “是!”于文庭肯定的点了点头。

    坐在大堂里的吃客好奇,人来疯的起哄,“掌柜,看这位客官姿态不俗,定是遇上什么难事了,你提供笔墨给他写一下,如果好,不要银子,多好!”

    掌柜迟疑了一下,听到免费还是动心,慢腾腾的拿出了笔墨纸等文房用品。

    于方庭就着柜台一挥而就四个字——曹家酒肆。

    众人已经围上来,围观上来的人当中有书生、秀才等人,见他字,直呼,“好字,好字!”

    “好字啊,笔酣墨饱,遒劲洒脱,好字,好字!”

    掌柜虽不懂,但也知道这是好字,高兴的叫道,“好,好,这些笔墨纸都送给先生了!”

    “掌柜的你不地道,人家不收你润笔费,这点笔墨就把人打发了,赶紧请人家吃一顿!”

    “好,好,可以,可以!”

    于文庭轻轻松松解决了中午吃食,拿了纸墨坐到店家门口神情悠闲的帮人测字,代写家书。

    正悠闲着,方大人和单腾两人急匆匆的赶过来。

    于文庭问道:“二位这是找到门路了?”

    单腾摇头:“还没有,不过你赶紧跟我们过来看稀奇吧!”

    “看稀奇?难道是候爷?”于文庭问道。

    “是!”

    “哦,那赶紧!”于文庭连忙从地上站起来。

    三人急匆匆的往围观的地方跑去。

    除了余乐阳、童家书、佟新义三人,跟着一道来的人都挤进了围观的人群。

    童家安见自己姐姐亲自拿托盘收铜子,觉得不妥,十一岁的他跑到姐姐跟前,“我帮你拿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