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 >

第191章

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第191章

小说: 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时候回来?”中山郡王妃问道。

    “候爷没说?”

    中山郡王妃有些不高兴,只好开口问这个于先生:“宴请的人家定了没有?”

    “今天定得差不多了!”于文庭拱手回道。

    “准备开多少席?”

    “候爷说按制来,按一个正三品候爷的规格来办!”

    中山郡王妃说道:“那岂不是要一百多桌!”

    “回夫人,差不多!”

    中山郡王妃觉得侄子做事有些没谱,耐着性子问道:“那厨子、食材等都备好了吗?”

    “差不多了!”

    中山郡王妃没想到侄子已经做好这些事了,有些兴意阑珊:“看来京里的厨子都被他请光了”

    “回夫人了,候爷并不只请了京里有名的厨子,他按菜系还请了一些名府的名厨!”于文庭回道。

    中山郡王妃脸色不自然了一下,“那开销岂不是……”

    “回郡王妃,候爷说了,他二十五、六了,好不容易才大婚,怎么的也得隆重的办一场!”

    “这……”中山郡王妃滋味难辨,这是说自己不尽心给他找媳妇呢,还是说他长得丑好不容易才娶上媳妇,怎么让人觉得像个暴发户似的。

    不得不说,中山郡王妃的感觉是对的,一向低调的夏琰,在自己人生大事上高调了一把,京城人都知道开国公府已经很多年没有置办像样的家产了。

    开国公府经常欠下人的月银,不能说人人皆知吧,但是稍稍有些身份地位的人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开国公府过得捉襟补肘是个人都知道,大家都想看看炙手可热的小候爷怎么娶平民妻子。

    一些想走夏琰门路的人通过四面八方打听,发现小候爷居然要大办婚礼,那高兴的劲儿仿佛是给自己娶媳妇,他们为何这么高兴呢?

    原因太简单了,平时送礼给你不收,可是大婚这样的事,我可以堂堂正正的送了吧,而且无论送多少,你不好退吧,看你还怎么办?

    皇宫

    诚嘉帝正在批折子,批着批着有一道折子吸引了他,他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气得笑着甩了折子。

    内侍看着面上生气,实则未动气的诚嘉帝小心的开了口,“圣上这是……”

    “看把他能的……”诚嘉帝笑骂道。

    内侍问道:“是小候爷?”

    “不是他还有谁”

    “小候爷上了什么折子,能气到圣上你?”

    诚嘉帝说道:“大婚就大婚,居然要借朕的度支司郎中给他收礼金,成何体统!”

    内侍笑道:“小候爷倒是别出新裁!”

    “别出新裁?朕觉得他是得意张扬了!”诚嘉帝哼了一声。

    “小候爷这岁才娶妻,大概是有些志得意满了,圣上!”

    诚嘉帝听着内侍的话,像是想到了什么,说道:“行,那朕就借给他度支司郎中,我倒要看看志得意满的小候爷能收多少礼金,需得着我的度支郎中!”

    “是,圣上!”

    唐、宋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度支司主理天下税赋多少之数,物产丰约之宜,水陆通途之利。每岁计其所出而度其所用,转运征敛送纳,皆准程而节其迟速,谓之度支,而度支司郎中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主要功能是分割宰相的财政大权,其官职并不高,属于从五品,但是实权与枢密院,中书门下齐平。历史上一个著名的人物曾担任过此职,就是熙宁变法的王安石,那时他才38岁,38岁就做了国家财政部长,那真是位极人臣,风光无限了,哈哈,扯远了!

    诚嘉帝好奇夏小候爷大婚收受的礼金,京城所有人都好奇,夏小候爷不是不让人送礼的吗?现在你大婚了,人家过来送礼,你不可能不收吧,坐等看他怎样收礼。

    二月中旬开始,中山郡王妃的骄子一天跑一趟开国公府,于文庭头疼不以,如果中山郡王妃只是露个面还好,可是她却对他们的事指手画脚,有些让人招架不住。

    这天傍晚,等中山郡王妃的骄子离开后,于文庭来到了夏琰的跟前,拱了拱手。

    夏琰看着只拱手不说话的于先生问道,“遇到什么麻烦了,让你开不了口?”

    “爷,那个……我们现在比较忙……”

    夏琰点头:“我知道,所以我没让你办其他事!”

    于文庭无奈的开了口:“爷,你不可能不知道郡王妃来了!”

    夏琰的背倚到后面,“姨母关心我是正常的!”

    “是,爷,她要我们处处节约行事,你看……”

    “节约?”

    “是,爷!”

    夏琰笑道,“她说她的,你办你们的!”

    “是!”

    不知不觉中,春寒料峭的二月过去了,迎来了温暖而和熙的三月。

    三月,万物复苏,万象更新,在大婚前十八天,童家沐浴在三月温暖的阳光之中,开始了京城之旅,和他们一起进京的还有林家夫妇,卢宝柱和卢阿七,他们将帮忙一起打点童玉锦的大婚。

    卢阿七坐在马车里有些激动,“当年小锦说一定有机会住到京城里,果然就实现了!”

    “那当然,我们家小锦有贵命,可不是谁能比的!”童秀庄得意的说道。

    林山长摇头,“你也别贵命了,小锦书房的书比一般考功名的秀才还多还杂,她能有今天的出息可不是偶然!”

    “那是,那是,她遗传了我爱读书的好习惯!”

    卢阿七和林久成都是实诚人,没好意思打击童秀庄,两人都看向马车外,三月春风,轻轻拂面,和煦爽心,真是不错啊!

    后面马车里,童玉荷倚在童玉锦的身上,“三姐,京城好玩吗?”

    “当然好玩,不但好玩,还有很多好吃的,好喝的!”

    “嘻嘻,三姐就知道吃,不羞羞!”

    “民以食为天,懂不懂,吃货不是个贬义词,而是个褒义词懂不懂!”

    “三姐的歪理就是多!”

    “去,才不是歪理呢?”

    童玉锦一边和小玉荷磨牙打趣,一边忐忑不安,迎接她的将是什么样的生活呢?

    阳春的脚步已经慢慢来了,三月渐渐成了丝柳如烟繁花似海的明媚春天,一片繁荣。

    京城门口,夏小开等在那里,见童家马车到了,赶紧上来和他们打招呼。

    “三位老爷,夫人,爷正在童宅候着各位!”

    “辛苦小候爷了!”

    “林山长客气了,各位请吧!”

    夏小开在前面引面,童家马车缓缓进入了京城!繁华、富贵的京城映入他们的眼帘,宽阔的街道整齐、干净,街道两边林立着高大的酒楼、茶馆、各式铺子、作坊。午后绚烂的阳光普洒在这遍眼都是石墙、黛瓦的建筑物上,突兀横出的飞檐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之下欲展翅而飞,那高高飘扬的商铺招幌在和熙的春风鲜艳夺目,那粼粼而来的车马,那川流不息的行人,无一不展示着京城的繁华与欣欣向荣。

    童家马车渐渐过了京城的主街道,转进了京城的民居巷子,一道又一道的巷子、胡同,没有人带路还真找不着路。

    长拐八弯一个时辰后,童家马车终于到了夏琰置办的童宅,一个位于东城和南城相交的胡同——文南胡同。 我们知道胡同命名可能依据地形特色、景物命名,又或者以建筑或遗址命名,最多的是以人物姓氏命名,当然也有以商业、人文命名的,文南胡同,听这名字,这应当是一条文人气息较重的胡同巷子。

    胡同的小道不算窄,马车还能通过,整个胡同小路,都是用青石板铺而成。平整而厚重,可能是有些年代了,青石板相连的地方或是靠近院墙的地方,长着一层厚厚的青苔,可能是天还比较冷,青苔成枯黄色,路旁,有些出来采购的婆子和丫头,见到马车都纷纷避到某些人家的门口角落处。

    胡同两侧门的颜色大多是庄严棕黑色,院墙大都是石头本色,厚重而有历史气息,有的门旁还立着两只大石狮子,非常威武!坐在马车悄悄朝外面看的童玉荷看到威武的狮子,小声说道,“三姐,这狮子有点怕人!”

    “别怕,它们只是为主人镇守宅子而以!”童玉锦伸手安抚害怕的小玉荷。

    “哦……”

    正说着话,夏小开叫道,“夫人,到了!”

    马车依次而停,美珍和素琴两人快速的下了马车,转到前面来,伺候童玉锦等人下马车。

    一阵兵慌马乱之后,一行人终于到了内宅。

    外面看着不显的宅子,内里却别有洞天,充满着江南韵味,除了高大的影壁,一些装饰雕刻都细腻精致而又奢华。

    童家人发现,宅子里有下人,丫头、婆子见他们来了,赶紧施礼、引路,忙而不乱。

    童玉锦朝林山长看了一眼,林山长微微一笑,“小候爷真是费心了!”

    夏小开在前面说道,“山长这边请!”

    通过一段小小的甬道后,前院正堂出现在众人眼里,玉树临风的小候爷正站在正堂门,一只手背后,一只手自然下垂,看到童玉锦微微一笑,“来了!”

    童玉锦回以一笑,上前行礼,“让候爷费心了!”

    “嗯”

    林山长带着众人给夏琰行礼,“候爷辛苦了!”

    “山长客气了,进来歇歇脚吧!”

    “多谢候爷!”

    一行人按主次做下。

    夏琰说道,“宅子里粗使婆子、丫头我都以让人买好,至于管家……”

    林家长连忙说道,“还请候爷费心!”

    “那好,我把身边的门客纪青松调来做童宅的管家!”夏琰说道。

    “谢谢候爷!”

    夏琰继续说道:“不必,你们身边的贴身丫头婆子,小厮人等,你们就按自己喜好办吧!”

    “好,候爷!”童家书站起来回了礼。

    “等下会有丫头婆子引你们到自己的住处,收拾好之后,吃晚餐,今天就稍作息,明天开始这边就忙碌起来!”

    “是,候爷!”

    “我会派人过来,他们会告诉你们怎么做!”

    林山长站起来,朝夏琰行了一个大礼,“这些事本应是我们做的,现在候爷都想到了,老朽替童老弟夫妇谢过候爷!”

    “不必客气,锦儿嫁于我,将和我连成一体,这些应当的!”夏琰神情严肃的说道。

    “候爷辛苦了!”

    童玉锦等人被丫头、婆子们引到后院到了各自的小院。

    童玉锦见后院看起来不大,可是用起来却很大,二娘和玉荷一个小院,大哥和家安一个,童氏夫妇一个,至于林山长和卢家父子住了客院。

    童玉锦单独一个小院,当她进到小院时,被里面的奢华吓了一跳,处处都是精致,样样都是好东西,不会吧,夏小候爷这么有钱?

    童玉锦站在那里看了一会儿,丫头们忙着交接工作,宅子里的丫头指引着美珍等人,告诉她们这里的一切事宜。

    等美珍等人从丫头们口中熟悉事时,发现童玉锦一个人坐在厢房榻上眯着眼发呆,双眼托着下巴,定定的做着,安静而天美好

    美珍想过去跟她说话,刚想跨步,发现夏琰来了,连忙行礼,想开口叫童玉锦,夏琰挥了一下手,美珍微微弯着腰低头退了出去,其她丫头、婆子也跟着她一起退了出去。

    夏琰轻轻的走到童玉锦身边,轻轻的坐到她身边,一只手抄过去,把童玉锦拥在怀里。

    “想什么这么出神?”

    童玉锦转了转身体,双手环上夏琰的脖子,“只觉得富贵迷人眼!”

    “我怎么没觉得?”夏琰亲了亲童玉锦的额头。

    童玉锦小声的问道:“我的赏赐没这么多吧!”

    “还在纠结?”夏琰声音低沉,柔柔的,仿佛能安慰人心。

    “平头老百姓,心里总是有些不安!”童玉锦钻在夏琰的怀里小声嗫嚅着。

    “呵呵,我可没看出来,你把自己当平头百姓了!”夏琰想起童玉锦种种无尊卑的行径笑道。

    “我什么地方都是平头百姓!”

    “平头百姓敢没尊没卑,敢朝我身上猴?”夏琰轻轻笑道。

    “哎呀,你别岔话!”

    “好,好,我不岔话,别担心!”夏琰伸手抚了抚小女人的后背,安慰说道。

    童玉锦叹道:“没担心,就是婚前恐惧症出来了!”

    “又是歪理!”

    “你不紧张、不害怕,没有不安?”童玉锦问道。

    夏琰低头而笑:“我恨不得马上就大婚,然后洞房!”

    “你……急吼吼的结婚就为这个?”

    “男人不就为这个吗?”

    “好吧,我投降!”

    “好了,别担心,一切有我,明天,我让礼部帮忙找的女官会过来,要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