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 >

第12章

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第12章

小说: 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童家书做小老师,有些大人也跟着偷偷学,这跟古代知识不能普及有关,大陈朝是一个抑武重文、文化气息厚重的朝代,但是平民百姓、市井小民还是难以得到受教育的机会。

    童玉锦托着下巴,不时看看船上的船客,或者看看湖面的船只。看似漫不经心,却两耳高高竖起,听船客、船家的闲聊,从他们的闲聊中整理出自己在大陈朝需要的生存知识。

 第23章 船停 上岸

    拐过湖面,进入一条大河。

    虽然是大河,但跟碧波荡漾的宽阔湖面相比,仍然是窄的,这就致使前面的大官船几乎占满了整个河道,商船、民船只能跟在后面。

    童玉锦的客船就是其中一条,船客们不再说话,不是他们不想说,而是官船上的官衙不让,而且不让民船超过官船,当然,民船的速度也赶不上有着纵多纤夫的官船。

    童玉锦看着河两岸纵多拉船的纤夫,第一次看到这么壮观的景象,她感叹的不是官船如何美伦美焕、桅杆高耸,她惊叹的是,她第一次正面感受到了权势滔天,第一次见到大陈朝居然有这么多人,而且是做苦力的这么多人,他们在夕阳中,赤着上身,汗流胛背,背上拉着粗粗的麻绳,后脊梁被勒成深深的一条沟壑,可见有多辛苦!

    不知为何她想到了历史课上隋炀帝的运河之旅,这艘官船上究竟坐的是谁,有如此阵仗!

    当所有船只因为官船的停止不前而搁置时,童玉锦听到了人们小声议论的八卦,从八卦中知道,原来官船上的官员是京西南路都转运使,还有随船的京城贵渭子弟,怪不得!

    大陈朝已经奢华之此了吗?一个都转运使的官船竟有三层,她从自己的小客船上看上去,船好像要耸入云霄,如果大陈朝类似于北宋,那么都转运使是真正的封疆大员,确实实权在握,直达天听,显赫、通达之极。

    童玉锦摇了摇头,跟着其他船客上了岸,如果不是这艘巨轮,船家有人手换着摇撸是不会停船的。可现在这样大伙只能推后一天到县城了。

    上岸后,童玉锦看到了那群纤夫,他们在一家茶寮前喝水,吃烧饼,也许这就是他们的晚食吧。

    童玉锦直到此时才知道,大陈朝平民百姓、市井小民一日两顿,两顿分为朝食和晚食,饭食很简单,都是最简单的水煮食物,像那天有盐有油的河蚌汤竟是富户们才能吃到的东西。

    童玉锦不相信大陈朝的贵渭也是这样的膳食,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贫富分化严重,贫富分化严重,必然是等级制度更深层的森严,想到这里,她不知不觉的叹了口气,自己只想过一段平静安宁的生活。

    童玉锦和家人已经吃过晚食,所以在还算不上街的街市上闲逛,到处走走、看看,有时也蹲下来看别人讨价还价,他们讨价还价还挺有意思,大部分人只出手势不说话,比划几下,成就成了,没成就走人,她感觉特别有意思,但是没敢问出声,怕犯了忌讳,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一路走过去,凭着她的脑子,也能弄懂一些东西,比例卖灯草的,卖灯草人把灯草理得整整齐齐的放在那里供人来买,如果伸三个指头,就是三根三文,如果加一个小指,就是要添头,卖灯草人从面前布袋里拿出一小截给买的人,买的人心满意足高兴而去。

    童玉锦伸头看了看灯草,想不明白,这个能烧多久呢?为何不用蜡烛,是不是蜡烛太贵了,平民们消费不起呀!

    童玉绣带着孩子们跟在童玉锦身后,见她什么都看看、摸摸,她也跟着看看,搞不懂小鬼在看什么!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纷杂,就有矛盾,不远处有吵闹声传过来。不知为何,童玉锦第一反应是看向童秀庄,她对自己这个‘爹’有着本能的防范,倒不是他是个什么坏人,童秀庄本质并不坏,只是书读得迂腐了,有点六四不分,容易惹事,事惹大了,都不知自己是怎么死的。

    童玉锦给了童家书一个眼神,他开始还没明白,直到童玉锦站在他边上说了两句,才懂,连忙跟到自己父亲身边。

    作为长子有这样的行为很正常,所以没有引起什么人的注意。

    童书家把父亲引开了,没有往吵闹的地方去,童玉锦看到有卖阳春面的,一对小夫妻,一个擀面,一个下汤水,合作的不错。站在边上看他们俩人擀面,然后下到汤锅里,馋得口水都下来了,转头看了看。

    卢氏以为童玉锦要铜子,“三儿,想吃就买一碗!”

    卢氏对自己及家人很抠,一个子都舍不得,但是童玉锦要什么,她马上拿钱,就像早食热米汤一样,她对童玉锦有着莫名的信赖和纵容。

    童玉锦点了点头却没有看卢氏,朝她伸出手,“拿几个铜子给我。”

    “哦!”卢氏连忙从大儿兜里拿了几个出来。

    童玉锦走到几个蹲着卖菜的小农面前,用三个铜子买了四、五种时令蔬菜,又到肉食摊子上买了猪油拿到卖面食人边上,让童玉绣清洗,洗好后指点这对夫妻做了近三锅面。

    童玉锦调的料是后世常见的臊子面汤头,年轻夫妻手生,第一锅做的并不太好,但是小孩子等不得,都给他们吃了,就这味道不咋样的汤头,吃得他们舌头都掉了,连碗都不放过,舔了又舔!

    第二锅,童玉锦让卢、童两家的大人吃,卢氏夫妇推着不肯吃,“晚食都吃过了,不要了,不要了,不花这冤枉钱!”

    “让你吃你就就吃,别推了,冷了不好吃!”

    卢氏不好意思的看了看自己三弟,童秀庄手一抬,“三儿让你吃,你就吃!”

    卢氏眼眨了眨,你不懂担心下顿,当然吃得下,我想着下顿没着落,怎么吃得下嘛!

    童玉锦见卢氏不吃,大约明白怎么回事了,笑道,“吃吧,到了县城少不得要做苦力,不吃饱,那有精气神。”

    “哦,也是!”听到这话卢氏心头才好过点,小心翼翼的捧起黑盏碗,捞了一筷子面,一筷子面吃下肚,整个人的喜悦之情都从心底头冒出来,“三儿,这……这也太好吃了吧!”

    “还行吧!”见别人被算不得美食的食物感动,童玉锦还是挺开心的,嘴角弯了弯,露出自己的好心情。

    臊子面里有猪油和猪油渣,香气四溢,竟引了不少客人来这个摊位买面,“店家,给我也来一碗这样的面!”

    “闻着真香啊,让人口水都流出来了,店家,我也要一碗!”

    “我也来一碗……”

 第24章 帮忙 白食

    店家夫妻两人半张着嘴看向童玉锦,又看了看童秀庄,“那个客……官……”

    童玉锦眼珠子转了转,“店家,这么多人,你们肯定忙不过来,我让我家人帮你们,今天晚上的面食免费,你们看怎么样?”

    “啊,那个……”

    显然,这对夫妻还没有转过弯来,算不出自己是亏了了还是赚了,童玉锦却不管他,让卢氏夫妇赶紧吃完,表哥和大哥先上手帮忙,表哥挑水,大哥帮忙烧水,“姑姑你们俩人吃完后,帮他们擀面!”

    “行!”卢氏知道面食不要钱了,高兴的手脚都快起来,三两口吃完了。

    童玉锦看着不知所措的夫妻二人:“店家,别愣着呀,给我们盛面呀!”

    “哦,好,好……”夫妻二人相互看了看,有点不自在,没见过这么自来熟的人,不过面前一群客人正等着买面,也没好意思再争辨。

    童玉锦到小农贩那里,让他们把菜都送到这边,她帮店家买了下来,夫妻面店周围一时之间竟皆大欢喜起来。

    素菜臊子面加猪油和猪油渣一直持灯卖到夜里七、八点,周围不仅菜被收罗光了,就连附近农家的面粉都被买光了。

    店家夫妻二人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两人边擀面边对童、卢两家大人说道,“今天要不是有官船不走,我们这里平时没这么多人!”

    “说得也是!”卢氏笑笑回道。

    “多谢大哥大嫂们了,今天俺们挣得可比一年还多!”

    童玉锦坐在边上的小矮凳上领着四个小的在洗碗,童氏也被她叫着收碗送碗,反正晃荡也是晃荡,在这里帮忙然后吃顿免费的多好。

    “爹,你算好了没有,多少本钱,收了多少,赚了多少!”

    “快了,快了!”

    “我都听几遍了‘快了,快了’”童玉锦看着腿已经不好的童秀庄,试着让他做账房先生,不过看样子不行,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算不好!

    “你这孩子,爹是做学问的,什么时候做过这些铜臭事情!”童秀庄嘀嘀咕咕,事做不好,话还挺多。

    “那你刚才不要说面好吃呀!”童玉锦瞄了一眼,没给他面子。

    “你这孩子,别打岔,我每次要算好了,都被你给打乱了!”

    听到父子俩人贫嘴个个都偷偷笑了,在贫困无望的生活中,突然之间觉得一切都不那么难了。

    就在童玉锦准备帮童秀庄算账时,一队官兵踏着整齐的步伐走了过来,黑色的制服,腰间的佩刀,严肃的举止,一下子让没有见过世面的市井小民们慌乱起来,个个忙不跌跌走到前面来给兵官下跪。

    童玉锦瞄了瞄跟着滑下了小凳,也跪在地上,低下头。

    “何人是店家?”

    “回……回……”

    “你就是店家?”

    “是……小……”

    “今天做的面食叫什么?”

    “面……面……”店家根本不知道这叫什么面,他见到官兵早就吓得要尿了,那里还说得出话来。

    领头的中年男人眉皱了皱,“行了,跟我到船上,给我们大人做一碗吧!”

    “啊,我……”店家被突如其来的喜悦砸晕了,给官爷做饭呢,几辈子休来的福气呀!

    “不愿意?”

    “不……是……”

    边上一个男人对刚才说话的人说道,“你别问了,没看他尿都吓出来了,赶紧带走吧!”

    中年男人点了点头,“把他带走!”

    “是!”

    “官爷,你……”

    “不要紧张,听人说你们的面做的好吃,我们公子也想偿偿!”

    “哦,原来如此,多谢贵人赏识!”

    当店家男人被官兵带走时,童玉锦帮老板娘算好了铜钱,“店家,你今天傍晚到现在除去本钱,一共赚了五贯三百四十个铜子!”

    店家娘子先是一愣,根本不敢相信一个晚上能挣这么多,愣过之后反应挺快:“多谢小娘子的料头,没有小娘子的料头,我知道,我们卖不了这么多!”

    “那吃你一顿不算过份吧!”童玉锦笑着说道。

    “看小娘子说的!”店家女人还挺会做人,从铜子中抓了一小串,这一小串串了一百个铜子,童家兄妹帮忙穿的,知道。

    “今天帮我们两口子忙活了一个晚上,多谢了,这点不成敬意,至于你的料头,我不知道男人准备给你多少,你看要不要等我家男人回来再说?”

    果然是生意人,实诚之外也不乏活络,童玉锦又不打算拿这个赚钱,遂笑笑,“算是缘份吧,这一百个铜子我们收下了,其他就不收了!”

    “那怎么行,我……”店家娘子没有想到一个小娘子竟如此豪爽,对自己那点小心思,有点不好意思了。

    “别说了,我让哥哥们帮你送回家吧!”童玉锦如何看不出,要不然五年的律师白做了。

    “那真是太感谢了!”店家娘子谢得很真诚。

    童玉绣一直站在边上看着学着,想不到竟然可以吃到不要钱的晚食,她看了看料头,心想,我也会了呢,等到县城我也弄这个卖,日子是不是就这样起来呢。

    卢氏夫妇站在边上也是这样想的,嘴角都是笑意,原来吃饱食好像也不难。

    童氏只想着美味可口的面,没想别的,但是她内心还是高兴的,算命的果然没有骗人,这些都是自己女儿的本事!

    童秀庄做了一个晚上的账房先生感觉不错,腿断了怎么样,自己照样还是干厮文活,这活别人干不了,就自己行,看着天上的月色摇头晃脑。

    等他们两家人上船时,船上有船客还没有睡,“你们跟那家店夫妻是熟人?”

    “不……”

    童玉锦见童秀庄又要犯二百五了,赶紧打断他的话,“我爹曾在镇上遇过此人,算不得熟人,算是萍水相逢!”

    “哦,我说呢,你们可真热心,帮他们两口子一个晚上,吃到一碗免费面了吧!”说话之人有点酸溜溜的。

    “那是自然,总归是认识的人,一碗面还是没话说的。”童玉锦打着呵呵就过去了。

    童秀庄看着说谎连眼都不眨的女儿嘴巴能塞鸡蛋,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