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回七零末 >

第69章

重回七零末-第69章

小说: 重回七零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妈说我们家女人干活,男人不用干。”李真真的弟弟首先回答。

    何玄连走上来,“亭亭你玩不玩?快来……别管他们家的事了,他们家好吃的都给儿子,干活都给女儿的啦,这村里谁不知道啊……”

    何亭亭心里说,我就不知道啊。不过想想好像也是,她经常见李真真干活,从来没见过她的哥哥和弟弟干活的。其实不单是李家,整个沈家村都是这样的,独她家里和别人家不同。

    “快来玩,别理他们了……”何玄连连声催促。

    何亭亭便将这事抛到脑后,跟别的小朋友高兴地玩起捉迷藏来。

    很快就过了除夕,迎来春节,接着过完元宵出了年,准备春耕了,何亭亭他们一帮小孩子也准备上学了。

    这时原先不松口,一定要高价卖地的村民们都找上了何学,表示愿意用同样的价格把沼泽和山地卖给何学。

    何学却很是为难,表示家里消费大,手上没什么钱,不想买了。

    这下那些人急了,有性子急的当下就嚷嚷开了,“那怎么行,原先不是说愿意买的吗?我家今年的谷种压根没准备沼泽那里的,秧田里的秧苗都出得差不多了,这时再不好补种了。老何你一定要收啊!”

    “就是啊,原先说了买的嘛,这下怎么就不买了?老何你别跟我们开玩笑啊……”

    大家纷纷开口,一副让何学不要失信于人的模样,完全看不出原先要高价的嘴脸。

    当然,他们自己也忘掉了。

    (未完待续。)

125 今晚我们去探险吧() 
何学皱起眉头,“可是我家的确没那么多钱,而且我听城里的朋友说之前买贵了……这么着吧,大家要卖,就便宜点卖给我。不然就留着自己耕种吧,田多谷多,没有人会嫌弃的。”

    之前跟他耍心眼,这时还敢让他按原价买,这些人也是天真!

    “已经很便宜了,还便宜啊……”来的几个人马上急眼了。

    何学叹口气,一脸的为难,

    “说实在话,我现在并不需要田地,而且手上经济又紧,并不想买的。但是大家一个公社的,上下生产队,朝不见晚见,都说要卖,我这也是盛情难却。……要不,大家还是自己耕?插秧迟些也没什么,到时打禾推迟点就行了。”

    何亭亭帮忙端茶,听到这里眼珠子转了转,凑上来,“爸爸,妈妈说家里耕不了很多田,让你别买了。那些都是沼泽,又不好种田……”

    她知道这些人坏心眼,见人上门来了,便决定想办法帮忙压价。

    上次全程围观了家里拿到客家围屋她就发现了,有时候以退为进是很好用的。上赶着人家不稀罕,假装不在意,别人马上就急了。

    她这话一出,来的几人心中一凛,其中一个连忙说道,“话可不是那么说的,虽然说是沼泽,但是我们插过竹子了,也不过两米多三米高,挖了泥,以后还是很适合种田的。”

    何学一摊手,“挖泥可不是个小工程,这么算来更不该买了……”

    何亭亭差点就笑出声来,忙假装端茶,拿着茶壶坐到里头偷笑去了。

    刚才说话那人心中大为后悔,可是话已经说出口了,马上改口说不过去,便又从另一方面劝何学。

    论说话的艺术,何学甩了他们不知道多少条街,当下就有理有据、情真意切地跟他们“沟通”起来。

    何亭亭在旁听着,认真地学着怎么说话。

    上次客家围屋的事她琢磨了不短的时间,刚才拿出来一试,发现还挺好用的。所以她决定了,学爸爸说话行事一辈子不动摇。

    一个小时候,何学以一亩70的价格,又买了30多亩的沼泽和山地。

    等人走了,何亭亭高兴地说道,“爸爸,现在我们有好多地啦。”

    “还不算多。”何学笑着说道,“你爷爷小时候,家里的地比现在多得多了。”只要是中国人,对土地都会一种热切的追求,他也不例外。

    只可惜,他现在屯到的多是山地和沼泽,没有上好的水田,不算什么。

    所幸将来这里会变成大都市,应该没有人再耕田种地,所以沼泽和山地差别不算很大。

    不过,何学觉得,还是屯点宅基地和田地的好。

    至于数量,和祖上齐平是最低要求,对他来说说,得更进一步才能不辜负何亭亭悲苦的上一辈子。

    忽忽又是一载,时间的年轮转到了82年。

    82年的暑假,何亭亭读完了小学五年级,九月份就该升中学了。

    去年下半年,何学成了公社里两个万元户之一,获得了市里的嘉奖,发表了不少的讲话。就在众人认为他会大展拳脚的时候,他竟然不声不响到城里当官去了。

    这让整个沈家村都轰动了,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认为做官好,吃皇粮,是铁饭碗。有人则认为,何学那么能干,不当官能赚好多钱,去做官拿死工资可惜了。

    林玲玲显然也觉得可惜,所以见何学去市里做了领导,自己便开始开服装店。她和沈湘芸在市里开了一家,又到蛇头那边和杨莲合作开了一家,由于有何奶奶和二奶奶的审美保驾护航,她的服装店开得很是红火。

    而何奶奶和二奶奶,也将原本地下的刺绣事业转到了地上,正儿八经地开店了。不过鹏城富人比较少,她们的主要客户,还是香江那边的客商。

    到了82年暑假,林玲玲和何奶奶的生意蒸蒸日上,每天忙得脚不点地。

    何亭亭这时十一岁了,长大了些,人也聪明了一些,不再像过去那样天真了。

    她对家里的现状很满意,妈妈林玲玲开的服装店每月都有大笔的收入,爸爸去做领导了,以后一定能越来越好的。而她和三个哥哥都在读书,打算一直读下去。何奶奶的刺绣铺子生意也不错,接的订单比过去多了。

    去年除夕前,家里将之前买地的钱付清了。而且,这些日子以来,何学暗地里让何玄白跟着林玲玲在附近又买下不少山地,同时在外婆那一带买下不少靠海的宅基地。

    对于家里现有的土地,何奶奶虽然说还不及他们家过去,但是却挺满意了。

    最值得一说的是他们的家,不再是原先那个低矮狭窄的地方了,而是巨大的宛如城堡的客家围屋。

    何学花了重金请沈七老儿改了风水,又将房子的方向略微改偏了,花费的人工是很庞大的一笔大数目,将客家围屋的一角重新装修了。

    由于知道要住进客家围屋,何亭亭起初还不高兴,经过何学多次劝告,她才终于接受了,在何学说希望客家围屋有很多鲜花之后,她更兴冲冲地着手种花。

    客家围屋很多地方都被开了小花圃,何亭亭在花圃里种上花,两个月前搬家入住时,客家围屋到处都是鲜花,芳香扑鼻。

    这样的古香古色中带着花草,让何奶奶很是唏嘘。她小时就是住在类似这样的地方的,当然她住的地方要奢华很多,出嫁之后住的也差不多。没想到之后落难了几十年,过了几十年的穷苦日子。

    这天晚上,送走了看电视的所有人,何学站起身,“好了,今晚我们去探险吧。”

    “探什么险?”林玲玲刚准备去打蚊子睡觉,听了这话就问道。

    “今晚就可以去看了吗?”何玄青高兴地问道。他和何玄白跟着何学去挖了两个晚上了,没想到今晚终于可以看看埋着的到底是什么了。

    “你跟着来就知道。”何学回答完林玲玲,又看向何玄青,“等不及了吧?”

    何玄青不住地点头,激动地说道,“等不及了!”

    旁边何玄白同样有些激动,不过他被何学教得很好,将自己的情绪遮掩了很多,只有一双眼睛泄露了精光。

    何奶奶此时已经听明白了,一把揽住何亭亭,慈祥地说道,“奶奶有很多宝贝,到时都给亭亭。”

    “到底是什么啊?”何玄连焦急地问道。

    何学将手搭在何玄连的肩膀上,“走,跟着去看就知道了。”

    何亭亭很激动,听了这一会儿,她知道爸爸带他们去看的,肯定是他藏下来的家当。

    她记得,上辈子爸爸卖了很久的古董的,能卖那么多年,古董应该很多。

    客家围屋很大,是四方形的,外面是房子,里面叠着的也是房子。何家七口人住在东南这一片,剩余的地方还没有修葺,有些凌乱,又有些阴森。

    何亭亭发现,此时大家出了屋,是走向后面的。

    走了好一会儿,几乎是最后面了,何学才带着大家进了一个破旧的大房间。

    那大房间里有个小门,很是破败,门板早就腐朽了,有好些木屑。小门内空无一物,一侧布满了蜘蛛网,另一侧的地上被挖开了很多新泥。

    何学走上前去,用拿着的锄头掘了掘,然后将松动的搬砖搬开,等搬砖搬完了,他又用锄头尖那儿撬了撬,撬起一块木板。

    “有地道!”何玄连马上激动得喊了出来。

    何亭亭和何玄青、何玄白都吃惊得不行,盯着往下的破旧阶梯说不出话来。

    “走吧。下去——”何学示意吃惊的众人。

    何玄白回头看了看漆黑的外面,问道,“爸,要派人在这里守着吗?”

    “不用,我刚才在外面关上门了。”何学说着,放下锄头,牵着林玲玲的手走在最前面。

    何亭亭牵着何奶奶的手,踏着楼梯走到最下面,见是一个破旧的大房间,里面空空的,空气倒不难闻。

    何学上前敲了敲一面墙,按了几个凸起,然后一推,就将整面墙都推开了。

    “好酷啊……”何玄连被何玄白牵着无法跑上去摸摸,激动得在原地直跳。

    “走吧。”何学说着,拿着手电筒率先走了进去。

    何亭亭跟何奶奶连忙跟上,何玄白三兄弟走在最后面。经过那扇墙一样的大门时,何玄连忍不住伸出爪子摸了又摸,满眼惊奇。

    何亭亭对那门并不是太过惊奇,进了房间之后,看着手电筒光照射过的地方说不出话来。

    房子里头差不多装满了,只留出一条窄小的巷子通过。东西高高的,被油布给遮住了,看不出是什么,但是看分量就够人吃惊的了。

    “这是我们的家具。”何学说着,松开林玲玲的手,掀起一角油布,又用手电筒照了照,说道,“都是金丝楠木的,明天开始我们陆续把东西搬出去。”

    说完了,他又示意众人跟他沿着小巷子往前走。

    巷子太窄,只能一个人通过,何亭亭便松开了何奶奶的手。

    她吃惊得很,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那些家具,发现触手滑腻,忍不住摸了又摸。

    “好滑啊……”何玄连也跟着摸了摸,感叹道。

    (未完待续。)

126 藏起来的家当() 
何玄青激动地说道,“我们、我们家竟然有这么多金丝楠木的家具吗?听说这种木材几乎没有了……”

    “我们家祖上富庶,可是竟然有金丝楠木的家具,还是这么多……”何玄白也满心激动,失态了,以至于说不出话来。

    “亭亭快进来……”何奶奶在里面催道。

    “来了……”何亭亭口中应着,忙加快了脚步,很快进去了。

    “这是奶奶以前睡的拔步床,以后就给你了。旁边这些梳妆台和柜子,都是奶奶以前用过的,以后都给你装点闺房。这些可都是好东西,全是现在很难弄到的金丝楠木呢。”何奶奶指着露出了一角的架子,笑眯眯地说道。

    何亭亭忙摇头,“我不用,奶奶自己用。”

    “奶奶老啦,不用这么贵重的东西,我们亭亭年纪小,用着合适。”何奶奶说到这里,语气无限感慨。

    当年她睡着这金丝楠木的拔步床时,还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没想到再摸到这床,已经白发苍苍了。

    真是,沧海桑田啊!

    “妈,还是你用。亭亭要用的,我会另外置办的。”何学开口说道。

    他同样感慨,这里的很多东西是何家初到这里,摸索到机关之后就埋下来的,还有一些是他和他父亲偷偷摸摸埋下来的,时间短的隔了十几年,时间长的,隔了几十年了。

    几十年的时光,足以让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垂垂老矣。正如他的母亲,当年初到这里,不过二十来岁的年纪,如今已经两鬓如霜了。

    “不,这是我的东西,我爱给谁用就给谁用。我说给亭亭,就是给亭亭。”何奶奶跟个老小孩一样,难得地耍起了无赖。

    何亭亭知道她奶奶这是铁了心的,便上前牵住何奶奶的手不住地摇,“那亭亭谢谢奶奶。等床装好了,奶奶来跟我一起睡。”

    “哎,奶奶的亭亭哟……”何奶奶高兴了。

    何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