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一代名嘴 >

第66章

一代名嘴-第66章

小说: 一代名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磨磨蹭蹭,终于办好入住手续。宾馆没有门童,行李得自己扛。一到三楼是没有电梯的,得走楼梯。单阳他们刚好被分配到三楼北面靠山的房间。

    缪谦修大概这辈子是第一次踏入这样条件恶劣的宾馆,对于没有电梯这件事情也表现得有些好奇。单阳伸手想帮他拎包,却被对方抢了先机——他倒是把自己助理的人设记得挺清楚。缪谦修单手拎着单阳的行李箱,蹭蹭蹭一口气上了三楼。单阳在后头撵着他,也跟着快速爬上楼。

    真是太久没锻炼了,仅仅爬了三层楼,单阳觉得有些喘。缪谦修一看就是身体素质不错,最近被家里人养得极好,拎着箱子背着包一路小跑上来,居然面不改色。

    进入房间,那种扑面而来的八十年代旅馆的风味迎面扑来。房间倒是不小,有两张标准单人床,床单被罩显现出一种不自然的白色。窗户不大,推开来正对着后山。所谓的山景,就是一面掉光了树叶的光秃秃的土丘。当然,山景还是比临街的路景要好些。窗户前还像模像样地摆了一张木质茶几和两把扶手椅。茶几上有一块造型复古极为厚实的玻璃烟灰缸和两袋长霉斑的绿茶包。空气里带着淡淡的霉味,家具摸上去也带着一股黏湿的潮气。浴室是最基本的构造,没有浴缸,淋浴设备和洗手台相当古朴。最夸张的大概还是蹲式马桶。

    单阳盯着浴室看了很久,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并不是没有吃过苦的,当年跟着摄影组走南闯北的时候,也经历过条件艰苦创造快乐的岁月。但是蹲式马桶,真的是有些超乎想象。在单阳的记忆里,几乎没有见过这样安排的宾馆。

    缪谦修自然更是没有见识过。他见单阳呆站着没动,也好奇地凑过去,认真地盯着蹲式马桶看了半天。“这是什么?”他问道。

    “马桶。”单阳老实回道。

    缪谦修沉默半天。单阳紧张地盯着他,生怕他忽然爆发,不想住这样的地方,要连夜搬走。没想到缪谦修倒是挺平静的,他默默掏出自己的手机,对准蹲式马桶猛拍了一通。

    单阳有些蒙圈。“你干嘛?”

    缪谦修抿嘴笑了起来,低头开始编辑消息。“我给缪谦和发过去,他这个土人,肯定没见过,我去嘲笑他。”

    单阳对这种幼稚的行为,一时之间也找不到谴责的话来。他把缪谦修推出浴室,让他坐在凳子上玩手机,自己挽起袖子开始干活。单阳烧了好几壶热水,给所有洗漱用具、淋浴设备和马桶高温消毒,然后将自己和缪谦修的行李展开,将一次性的睡袋和浴巾摆好。单阳的箱子虽然小,但是因为打包得很紧实,实际上还是装了不少东西过来。他此时也分外庆幸自己没偷懒,把该带的都带来了。单阳几乎可以想象,如果在这种偏僻的地方,把缪谦修磕着碰着或是染上了什么病,他大概真地会被缪谦和雪藏。

    单阳很快就干完活儿,缪谦修显然也和他哥炫耀完,又给家里打了电话,和爷爷奶奶道平安,直呼出门好玩,见识到不少新奇的东西。单阳挺喜欢缪谦修这一点,虽然平时看起来不着四六一副很蠢的样子,但骨子里还是会惦记自己的家里人。一个对老人善良的男人,从本质上来说,不会太坏。

    晚上大概是有任务,同剧组的人很晚都没回来,也没有人过来打招呼。单阳和缪谦修在楼下的小吃店里凑合着吃了一顿饭,安静地度过了一个夜晚。单阳抓紧时间复习剧本,缪谦修则打开电视,将难得清晰的几个台翻来覆去地看了一遍。

    单阳工作的时候总是很认真,这个时候,任何声音都无法打扰到他。缪谦修自己玩了一会儿,觉得无聊,就趴在床上,盯着单阳发呆。

    不知过了多久,单阳抬起头,活动了下脖子,那种酸爽的滋味让他的表情有些扭曲。他一边活动筋骨一边笑着问缪谦修:“你盯着我看什么?”

    缪谦修仍旧是趴着的姿势,也不嫌累。他眨了眨眼睛,老实地回答道:“看你好看。”

    单阳红着脸洗漱去了。

    明天就要正式进组了。单阳一边搓洗身体一边在心里默默演练。来之前,郭倍已经将所有的注意事项叮嘱过一遍,也点明了让单阳不用过于拘束,随意发挥就好。他这次接触电视剧也就是一次尝试,一切都已安排好,只要他按部就班,就不会有任何问题。郭倍和团队显然并不指望通过这一部电视剧来拓宽单阳的艺人道路。也没有任何人会自信地认为,一个没有科班背景的白板能够有天才式的发挥。这些安排不过是为了让他有更多的曝光机会,形成话题,同时让他能够直面接触真实的演艺圈,增长阅历,为将来的独立节目铺路。

    当然,这一次的试探,也有可能带来反效果。单阳知道自己的分量,虽然大家都对他不抱太大的希望,但他还是有可能发挥得比正常水准还要差。如果是这样,那他就要为中国电视剧圈的“雷人”演技又贡献出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以前自己还分析过这种以流量代替演技的行为,没想到,人事变迁,自己也走上了这样的道路,尽管他现在并无太多流量可言。

    才洗了一会儿,缪谦修就在外头嘟嘟嘟敲门。“你已经很好看了,”他喊道,“不用洗得太认真呀。你快点出来。”

    停顿了一会儿,缪谦修趴在门上,用更小的声音说道:“我想进去试用一下马桶。”

    单阳停了水,竖起耳朵,很认真地去听,才分辨出来缪谦修的话。他将脸埋在热乎乎的毛巾里,噗嗤笑出声。

第84章 孤岛1937(5)() 
经过大半晚上的折腾;缪谦修对于平价宾馆的好奇心早已消散;趴在床上不想动。单阳给他叫了夜宵;缪谦修挑食;一口都没吃。最后他是饿着肚子睡过去的,偌大个身躯蜷缩成一团;委屈得像一颗球。

    进组的日子还没开始;单阳就已经发愁了。

    好在第二天和剧组的汇合非常顺利。单阳找到联络人;很快就理好当天的安排。剧组会派专车接送演员和工作人员前往拍摄点。虽然名为“专车”;实际上就是昨天单阳他们搭的顺丰便车那样的面包车和更大一些的中型客车。这样的车,整个剧组也只有三辆,连人带器材得轮趟拉。

    单阳没有特殊任务,被安排在最后一趟走。他带着缪谦修;站在老旧的宾馆前;在冷风里吹了二十多分钟,才坐上那辆“很快就来”的剧组专车。最后一趟车碰巧是昨天单阳他们坐的那辆面包车;车小;挤了满满一车人。缪谦修被推到了角落里;单阳贴着他坐下。

    同车的多数是工作人员,其中就有剧务小宋,才参加工作不久,长得黑黝高大,为人随和;才坐下就和单阳聊了起来;帮他熟悉剧组环境。

    另两个看起来像是跟组的特约演员;都是年轻高挑的小姑娘,脸上粉墨未施,看起来还是很漂亮。她们俩挨在一起,捧着热腾腾的包子啃,叽叽喳喳的,像两只靠着取暖的小鹌鹑。其中头发稍短的那个,眼睛很大,从单阳他们上车开始,她的眼神就不断往他们身上飘,大概是在猜测两人的身份。

    由于座位不够,走道中间放置了矮凳,勉强还能坐一个人。短发女孩身旁就加塞着一位戴眼镜络腮胡的胖子。他看了一眼女孩,然后扭头和过道那头的同伴挤眉弄眼。单阳从他的嘴型里读出“biao子”“睡了”几个字。他连忙撇开视线,盯着缪谦修的后脑勺发起呆来。

    单阳在更年轻的时候,因为对娱乐圈感兴趣,也曾经看过不少号称“细数娱乐圈风云”的香艳。虽然很多作者都会在文里轻描淡写地提一句,娱乐圈鱼龙混杂,远没有表面上的光鲜亮丽。但各种滋味,真的是切身体会之后方能知晓一二。

    一夜成名,平步青云。也许有,但万里唯一。

    更多的人,只能是像这两位小姑娘,又或者是像单阳这般,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挤在没开空调的面包车里,惶恐不安地等待着下一刻撞来的机遇。而更多更多的人,则连上这辆面包车的机会也等不来。

    单阳只在心里感慨了几句,又自嘲太过无病呻吟。其实不过就是一份工作,只不过这份工作和大多数工作的性质有所不同。只要觉得值得付出,那就值得继续卖命。

    不过,他还是悄悄地反省了一下自己。作为一名实打实的新人,第一次进组就带这么大一个助理,也算是有点目中无人了。

    从单阳目前的了解看来,这个剧组算不上一个特别大的组,甚至还有几分拮据。单阳本人拿到的片酬也是同层中中等偏下的水准。男一和女一虽然是口碑和群众基础都还不错的资深演员,但都不是收视号召标杆。男二女儿以下的演员更不必说,几乎没有知名度太高的“撑门面”明星。

    导演胡从一在业内的名声倒是很不错,拍过好几部叫好的作品,还拿过不少奖。据说他本人是编剧出身,对于剧本和故事的把控力很强,对每一个镜头的完成要求严格,严格到近乎变态的地步。

    电视剧不同于大银幕,现如今已经很少有电视剧导演会像对待电影作品一般,一帧一帧地去磨质量。相较于电影,电视剧更像是快消品,拍的人不走心,看的人也不用脑。在短短三四个月就能拍出一部四五十集的作品,拍摄配音后期,一气呵成。对于多数的制作团队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因为我们拥有着一批不挑剔的观众。他们不需要质量,只需要不断用数量轰炸,让那些屏幕上的漂亮脸蛋持续地出现,给影视圈的资本运作画上句号即可。

    从这个角度而言,胡从一算是怪人。他出作品,从来不讲究大排场。胡导为了练出最美的镜头,把每一条都拍到极致,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地将经费都用在拍片和演员身上。他的剧组在业内都是有名地抠门,经常连茶水都请不起,人送外号“胡公鸡”。基本上来的人除了能在简历里添加一部不错的个人参与作品,捞不上实际好处。

    其实接触电视剧的第一站就来到这样的剧组,表面看来,对于单阳而言是不利的。他并没有演技用来支撑自己的地位,自然不可能从后期靠着实力突围,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样严肃的剧,也不太可能像热门大ip一样吸引眼球,对单阳的人气提升帮助有限。不过郭倍和团队也有自己的考虑。

    演员的演技,尤其是呈现出来的那部分演技,在一定程度上是取决于导演的水准。成熟有力的导演,镜头表现力强,带动演员情绪,往往能够化腐朽为神奇。这也是为什么那些仅凭借一部作品便能封帝封后的所谓天才演员,往往出自于最佳导演之手。

    有胡从一的雕刻,单阳不可能会掉链子。更何况他这次饰演的是一个不喜欢说话的技术型宅男,虽然需要加上时代色彩,适当表现人物的内心戏,但台词任务不重,和几位主要角色也没有太多的正面对手戏,相对来说容易掌握。

    而这部剧正好赶上谍战和潜伏类题材的大热潮,播出不成问题,如果时机号,还是能够激起水花的。单阳正好可以靠着这样“严肃认真”的作品,树立专业负责且有职业素养的形象。

    单阳盯着缪谦修的脑袋想了一通有的没的,忽然发现缪谦修的后脑勺有两个旋。听家里的老人说,两个旋的孩子聪明,但脾气也更倔。以前倒是没注意到。单阳忍不住伸手搓了一把缪谦修毛绒绒的头,换来一个不满的瞪眼。

    “我也很挤的。”缪谦修小声抱怨着,往角落里又缩了缩,给单阳腾出地方。

    单阳趁机伸了伸腿,觉得骨头都要散架了。要是车上没有人就好了,这样他能趴在缪谦修身上睡一觉。别看缪谦修硬梆梆的,抱起来可舒服。

    好在路程很短,几分钟之后,面包车就驶入影视基地内城。办理好手续,面包车将一车人直接拉到临时搭建好的摄影棚。小宋抢先跳下车,招呼几个剧组人员干活。单阳拉着缪谦修最后下车。司机师傅跟在他们后面关门。他大概是还记得昨天的那包香烟,客客气气地和单阳打了招呼,寒暄几句。他们说话的动静引来那位短发姑娘的注意。她频频回头,一边和自己的女伴说话,一边不住打量单阳和他身边的缪谦修。

    单阳下意识地往前一步,将缪谦修藏在身后。缪谦修个头很高,露出半颗脑袋,好奇地扫视四周。旁人也投以打量的目光。剧组的人常年见惯帅哥靓女,对美人有极其敏锐的鉴定能力。美人在骨不在皮,包裹得再严实,也能从看出风姿来。

    单阳第一百零一次地后悔,也许把缪谦修带出来,并不是一个好主意。他恨不能再给缪谦修套一层棉花,裹成粽子,再塞进自己的背包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