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林大妞驯夫手札 >

第85章

林大妞驯夫手札-第85章

小说: 林大妞驯夫手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青山初听闻此事,便脸色大变,整个人先是愤怒再是痛骂李乾明,最后骂完则是一声无奈的叹息。

    几载的熬尽心血的筹谋,如今毁于一旦!

    叫人如何能不痛心。

    孙青山简直把杨亦清生啃了的心思都有:“这个蠢货,这个蠢货!”

    林大妞心道,人家可真是不蠢呢,简直把每一步都算计的都恰到好处,别管实际里到底如何,单凭有进献白三爷这个功劳在,即便是皇帝,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奖励。

    可是,叫林大妞最最想不通的是:“不是早就提醒过他们了吗?李乾明不该如此糊涂啊!”

    这才是林大妞最想说的,若是没有人提前告知也就罢了,可这些早在孙青山在位时,便是嘱咐了又嘱咐,李乾明和白三爷都不是那等没成算之人,他是怎么到了浙江,又是怎么被捉住的呢?

    这其中之事,也是在太过令人费解了些。

    孙青山冷笑:“你可知这杨亦清是何人?”

    林大妞摇头,她怎么会知道。

    好在,孙青山也不是真的想要问她答案,之后便自顾自的答道:“杨亦清和李乾明乃是姻亲关系,杨亦清娶的正是李乾明的胞姐。”

    林大妞这才倒吸一口冷气:“这、这这杨亦清简直是疯了!”

第114章 反击() 
此时的姻亲关系之密切,远非后世之可比;尤其是官场上的姻亲;更是天然的盟友,若非如此;林大妞也不认为,像李乾明那种心思细密之人;会叫随意白三爷踏上杨亦清的地盘。

    只可惜;李乾明当杨亦清是姻亲,可明显,杨亦清却只认自己的一时之利。

    杨亦清未必蠢的认不清形式;不知白三爷的重要性;只不过;比起那些不关自身的贫苦百姓来说;还是自己的官途更为重要一些。

    林大妞脸色也很难看;虽然心里知道;无论何时都少不了这种害群之马的存在,可是当真正见到时;还是恨得牙痒痒。

    “这人真是还真是个混蛋!”

    只是;登州一些沿海地区的海盗,一旦没了白三爷这个人的管束;以后百姓的日子怕是要艰难许多了。

    想到这,林大妞也不由得担忧起来,她在登州生活近四年,感情早就非比寻常。

    孙青山安慰她:“你也不用太过焦心;安抚白三爷本就是权宜之计而已,朝廷禁海,他做的却是走私生意,且是将军火卖于日本高丽等国,他与朝廷之间,从来都不是真正的盟友,早晚会有一个了断,如今只不过是将这个过程提前而已。”

    林大妞知他意思,不过这话却没能安慰到她,林大妞并非军事白痴,单单对付一个徐庆,孙青山就已是费劲心思,穷尽智计,百般谋算才能将人斩杀,可见徐庆的能量,一个徐庆都是如此地步,更别提白三爷了,若他真这么好对付,孙青山当初又何必如此呢?

    不过,她心里同样清楚,此事发生,心中最为焦躁的那人是孙青山才对,如今也只有他,具备力挽狂澜的能力。

    想到这,林大妞努力挤出一丝笑:“你才是别太焦心才是,事情总会办法解决的。”

    孙青山点点头,不过神色却没有丝毫和缓。

    杨亦清押解白三爷父子入京,一时风光无两,即便京中的老百姓都清楚,这位杨大人捉住了有名的海盗头子,而且,就要押送到京城来了。

    一时间,民心激奋,万人空巷。

    一些不甚明白情况的低阶官员,都开始以杨亦清做为自身偶像,凡是皆以杨大人马首是瞻。

    杨亦清风头之盛,可谓一时无两。

    因杨亦清入京献俘,也将朝中沸反盈天的现状,稍稍冷却下来,朝中诸人的目光,开始渐渐放到献俘上面。

    朝廷对海盗的侵扰向来头疼日久,却一直束手无策,杨亦清献俘可谓里程碑一般的胜利,朝中官员都在讨论,对这海盗白三爷,应处已怎样极刑,才能抵消心中的恨意。

    在这一场愚人的狂欢中,若有人足够细心,便会发现,从头至尾都有人对此不发一言。

    林大妞有些担忧的看着孙青山:“你决定这样做了吗?”

    孙青山默然不语,于本性而言,他当然不准备这样做,而且也明白,自己此举非但没有少胜算,反倒会将自己拉入泥潭之中,可是孙青山轻嘘一口气。

    他若出手,白三爷或有几分活路,但若他袖手旁观,白三爷便只有死路一条。

    见他如此,林大妞没再多说,只是静静的看着孙青山,说道:“无论你怎样做,我都会相信你,都会支持你,放手去做。”

    孙青山心头微热,将妻子狠狠的抱了抱,便带着一股决然去了书房。

    第二日,就在群臣都在商量白三爷的死法时,孙青山上书,请陛下宽恕白三,并将一应缘由均列明奉上,孙青山的奏书,无疑在高温的油锅中,滴了一滴清水。

    整个朝堂的氛围,瞬间被引爆。

    此时,群臣的目光不再放到白三爷身上,转而开始谴责孙青山,更有诛心者,称他此举为残害百姓的屠夫求情,意欲何为?

    言下之意,难道怀有不臣之心。

    这无疑是要想置孙青山于死地。

    见有人出这个头,此时朝中一些明眼人,也开始上书为孙青山和白三爷辩护,还歹为孙青山顶住些压力,可此举非但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反倒引来一些激进者的强烈反扑。

    李明成被气的破口大骂:“这个孙青山,脑子被驴踢了不成,都到了这个时候,他站出来逞什么英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愚蠢!”

    李明成很想将这个脑子不好使的同盟踢掉,但此一时彼一时,宋四辈早就认定两人是同谋,攻讦时也是对两人一起,而前期的一些东西,也将两人牢牢绑在一条船上,叫他想下都下不去。

    李明成头疼无比,依着本心来说,他明白孙青山没有做错,可是时机不对,便是不识时务。

    如今这满朝堂不同寻常的热闹,他就不信里面没有宋四辈的插手。

    急过骂过之后,李明成也只好收敛情绪,叫来学生,开始想方设法为孙青山开脱。

    李明成的想法并没有错,但他却低估了宋四辈的决心,好不容易才从孙青山这撬开一个口子,他是绝对要将孙青山一压到底,万不会再给他喘息之机的。

    宋四辈隐忍良久,到此时才彻底发力,霎时间,奏书如雪片一般飞舞,光是骂孙青山的折子,就有能将人给埋起来那么厚,况且,宋四辈不单自己攻讦孙青山,还将许多站在岸边之人,齐齐拖下来水,一时间,大骂孙青山,差点被搞成了政治正确。

    面对如此来势汹汹的攻击,尽管孙青山早有预料,这会儿也不由得冒冷汗。

    他是想为营救白三爷出一把力,但这其中绝不包括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孙青山头脑并不糊涂,很快便将这其中关节想通,可想通之后却生出一种怅然若失之感。

    时机、时机!

    到此时,孙青山不得不感叹,真是时也命也,白三爷不是在这个档口被捕,他都有信心可以运作一番,可是如今,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宋四辈盯着,他别说想要营救白三爷,连他自身怕都是难脱干系,他竟然天真的去救白三爷,孙青山苦笑,有朝一日,他也身在局中看不清对错了。

    愚蠢,真是愚蠢啊!

    孙青山并非圣人,他即便是想救白三爷,那也要在自己能力之内,若一旦救白三爷和自身利益相矛盾,甚至会牵累自身和家里人,那他便会毫不犹豫的舍弃。

    只可惜,几年熬尽心血的筹谋,和登州的大好局面,怕是不会再有了。

    想到这,孙青山再一次痛恨起了杨亦清来:“这个贱人,这个贱人”

    能叫一向好涵养的孙青山骂出这等话来,可想而知他心中的愤恨,林大妞默然,孙青山侵淫朝堂多年,跟各色各样的人物交过手,也用不到她来出谋划策,她如今能做的也只有默默支持一途了,好在,孙青山如今缺的也正是这个。

    而林大妞,则是亲眼目睹了一场,由绝境中逆袭的反击战,这一手玩的那叫一个漂亮,直叫人拍案称绝!

    孙青山被逼至如厮境地,早被绝了后退之路,他继续维护白三爷,那朝中之中便会继续骂他,若他胆敢反口,那同样的,唾沫星子照样会把他淹死,甚至还落得一个墙头草的小人之名。

    如今的现实就是如此,虽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家都算得上是墙头草,但却是不能被拿到明面上来说的,在整个正统官僚体系中,对待墙头才一类的官员,大家都是持鄙夷态度的。

    孙青山并未直接出面迎接炮火,而是将好基友李明成拖了出来,以李明成的名义直接上书,言明众人关注要点应该在白三身上,不应该在孙青山的身上,这是将重点搞错了,除此之外,这封奏折上,还以一种十分模糊的言语感叹道,这朝堂风向自杨亦清进京献俘之后,就一改再改,全都在琐事上打转,也不是是何原因?

    群臣:“”

    能在科举大军中拼杀而出,又能在这风云涌动的朝堂上立足的,都是人精之中的人精,别看有些话说的含糊不清,可这些在朝堂上混了几十年的老狐狸们,又岂会不知这其中深意。

    杨亦清入京之前,朝堂风向是什么?而再这之后又是什么?这不明摆着的吗,许多正骂的兴奋,骂的飞起的才子们,也回过味儿来了,妈的!这是被宋四辈这混蛋牵着鼻子走了?

    这还得了,敢拿咱们这些人做枪使,也得看你降不降的住!

    于是乎,朝中诸臣的目光从孙青山身上撕扯下来,转而放到宋四辈身上,本就一身腥,想躲在别人背后捡漏的宋四辈,就这样被暴露出来。

    现在不搞掉这老王八,更待何时?兄弟们,撸袖子上啊!

    众人纷纷掉转枪口对准宋四辈,甚至那些之前因为孙青山求情而被打压之人,也都一齐上书,在这种全方位的炮火猛攻之下,宋大人许是怒火攻心,又或是气急败坏,就这么给挂掉了。

    没错,就是挂掉了。

    朝中诸臣被这个惊天反转,打的一时没回过神儿来。

    有道是人死百事消,宋大人既已身死,于是乎,朝中也就诡异的安静了下来,李明成顺利接任首辅之位,转过身来反倒为宋大人说起了好话。

    群臣:“这货真他妈够无耻!”

    到底是谁逼死宋四辈的,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会儿又跑来充好人来了。

    林大妞是真的看愣了,她深深觉得,不是她见识太少,而是这群人操作实在太骚,她如今也咂摸出点味儿来,所谓政客政客,其实就是不要脸的代名词。

    孙青山老神在在的充大份:“宋四辈死的太是时候,不然绝不会就这样算了的。”

    话语之间,还带着那么几分遗憾之感。

    林大妞:“”

第115章 征途() 
此次的密诏,是大太监冯宝的口谕;冯宝是悄悄来的孙家;没有惊动任何人,孙青山以前便常在御前走动;对于冯宝也是认识的,知道这位是陛下面前说的上话的人;当即也不敢怠慢;赶紧将人恭敬的请了进来。

    冯宝神色十分恭顺,平日在人前的倨傲,半分都没显露出来;他心里清楚的很;这位孙大人;可不仅仅是朝臣如此简单;这可是淑妃娘娘的父亲;作为一个经常陪伴陛下的人;他最清楚陛下在淑妃娘娘身上费了心思。

    想到这,冯宝恭敬的行了一礼:“孙大人;陛下想要见您一面;还请您这就跟我走一趟。”

    孙青山一边满面含笑的招待冯宝,另一边不动声色的给林大妞使了个眼色;叫她稍安勿躁不必着急。

    冯宝毕竟是带着任务来的,稍微寒暄过后,言语间便显露催促之意,孙青山此时心中便有了大概想法;当即请冯宝稍等片刻。

    林大妞趁着孙青山换衣服的空档,夫妻俩才算有机会说上几句话。

    孙青山道:“别担心,我大概也能猜到这次陛下召我的原意,今夜我应该不会回家,不会再给我留门,”然后又赶紧交代几句,抱了抱林大妞后便跟着冯宝匆匆入了宫。

    孙青山虽是这样说,可她又哪能真的放下心来,林大妞这一夜辗转反侧,数了无数只绵羊,直到晨曦时方才显露出些许睡意。

    而孙青山也是此时回来的,好,被这么一惊,林大妞那点瞌睡早就不知飞到哪去了。

    孙青山眼白中布满血丝,眼底有着微黑的眼圈,皮肤粗糙鼻尖冒着些许油光,整个人都透着一股邋遢气息,平日里那个儒雅讲究的孙青山仿佛变了一个人。

    但与他的外貌不同的,是他的精神状态,若叫林大妞找出一个比喻,那应该就是简直就像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