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未来科技强国 >

第59章

未来科技强国-第59章

小说: 未来科技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知让严集亮送来十个智能工业机器人。和许多零件,这是他能想到可以用到的配件。宁可多带,毕竟去一次很麻烦。

    张知向李菱秋告别,杨文远和曲晓妍说明原因,张知和杨文远走到科研五楼门前的广场上。

    等了一会儿,张知看到十个智能工业机器人,每一个智能机器人,举着一个大箱子。

    杨文远看到面前一排机器人。他很是惊讶。没想到星宇科技的智能制造这么发达。智能机器人都制造出来了,看上去智能程度很高。

第110章 军事基地() 
“姐夫,我们怎么去基地。”张知询问道。

    杨文远指着停在广场边上的运输直升机。对张知说道:“坐直升机去,这是运输直升机,能装下你的机器人团队。”

    杨文远先来到直升机上。让飞行员启动飞机。

    “老弟,怎么没有人来帮你,把这些机器人搬上直升机。用我来帮你吗?”杨文远看到没有人来帮忙,搬智能工业机器人上直升机,对张知问道。

    “姐夫,别看我们的智能工业机器人是履带式,直升机机舱这种高度,它是能轻易上去。”

    这种简单的情形,都不用张知指挥。只靠星蓝的简单智慧,就能让工业机器人登上直升机。

    智能工业机器人排着队,笨拙的走到直升机舱门旁。先把他们手中的箱子放在直升机的舱门里。再用它们的机械手触地。把自己举起,履带向上面伸去。履带很轻易接触到直升机的舱门。智能工业机器人很轻松的就进入直升机中。

    张知指挥的智能工业机器人,依次进入直升机的舱门里。他最后登上直升机。

    他刚进入直升机里,直升机的舱门就关上。直升机启动升空,向北飞行。

    张知刚坐上直升机很兴奋,他是第一次做飞机。以前他上学时,连高铁都没有做过。他每次来燕京,都是坐更便宜的普快列车。

    张知很快兴奋劲就过去了。他发现人在空中也就这么回事。就和杨文远闲聊了起来。让杨文远提前通知基地准备人手。

    他要建立虚拟培训指挥空间。和量子网络基站。需要军方的人手配合。他无法改造歼20飞机,让杨文远通知飞机方面的专家来主持改造。

    张知正和杨文远聊着,突然脑海中传来量子手机的警报声。

    “发现有生物磁场正在入侵,解析生物磁场威胁度,威胁等级零。不需要启动反击程序。检测生物磁场性质,疑似为生物磁场身份验证功能。是否允许验证。”

    张知在脑海中默念:“允许验证。”

    “姐夫,你们基地怎么有生物磁场验证功能,这不是我们星宇科技独有的,我记着公司没有推广出去。”张知疑惑的向杨文远问道。

    “你竟然能感知到生物磁场检测。”杨文远颇为惊讶的说道。

    杨文远想了想,他有些明白,说道:“也是,生物磁场检测方法,它是你们公司研制出来,你们应该探查生物磁场的手段。”

    “这生物磁场检测手段,它是军委有关部门下发到我们基地。这生物磁场检测设备是你们开发的,我记得上面有星宇科技的商标。”杨文远回答道。

    张知感觉很诧异。他怎么不知道这回事。他没有打扰公司其他人,远程联络到公司的管理空间。专门让星蓝查看,有没有批准生产生物磁场检测设备。

    最后发现真的是他批准的。他仔细查看这个报告。那是他开发公司安全系统的时候。杜壮使用后给他的报告。是否可以给军方开发一套验证系统。

    杜壮报告的时候。他正在和李菱秋亲热。注意力完全没在这个报告上。

    张知看到对星宇科技影响不大,随口就答应下来。星蓝就按照固定程序,给星宇智工发布生产任务,生产好多套生物磁场检测设备给军方。

    张知尴尬的说道:“这是我们公司生产的设备,我的事务太繁忙,没注意到公司的每一个项目。”

    直升机很快降落在基地中。张知看到基地的保卫很严格。停机场的旁边。树立着很多防空炮和防空导弹。要是验证识别不通过,就会被直接打下来。

    张知指挥着智能工业机器人,搬着箱子下直升机。下比上直升机简单多了。智能机器人可以直接跳下去。

    张知走下直升机查看这个军事基地。他发现这个军事基地很冷清。不像他想象的人声鼎沸。

    这是地的南边有一排很大的房屋。房屋的边上就是飞行跑道。跑道上还停着一架银灰色的巨大飞机,那应该是歼20重型战斗机。

    杨文远走到张知面前,对他说:“我已经通知政委,他现在正在联系成飞的飞机专家赶来。咱们先上我的办公室待会儿。我们先把虚拟培训指挥空间建设好。”

    张知在直升机上的时候,他就和杨文远说过。他要建立量子网络,编写虚拟培训指挥空间和改造歼20飞机,。

    这三个项目,除了改造歼20飞机。其他两项,他自己和智能工业机器人,就可以建造成功。

    但他自己一个人,控制十多个智能机器人很麻烦,张知还要教会军方的使用和简单的维护。让军方的人参与进来,他更省事。

    张知和杨文远一起来到他到办公室。杨文远向军委高层汇报,虚拟培训指挥空间和量子网络。这是颠覆整个军事指挥的方式。需要得到军委的批准。

    张志让杨文远给他叫来歼二零的飞行教官和歼二零的精英飞行员。

    张知等了一会儿。进来一个30多岁的中年人。他进来就给他们依次敬了个军礼。

    杨文远给张知介绍,这是基地的王牌飞行员朱海。是第一代歼20的飞行员。有过一万多小时的歼20飞机飞行经验。

    张知向他请教歼二零飞机基本飞行方法。和飞机的各种战斗知识。还有飞机的各种战术标准。

    他这是询问编写虚拟培训指挥空间需要的基本知识。他们聊了几久。一个50多岁的中年人走进来。

    飞行员朱海立刻起身向他敬礼。

    “政委好,我正向张知同志讲解,歼20飞机的各种基础知识。”

    杨文远给介绍道:“这是我们军队的政委,冯军同志。这位是星宇科技的董事长张知。”

    张知上前和冯军握了握手。随后说道:“杨司令,冯政委,我们可以开始编写虚拟培训指挥空间。”

    冯军震惊的问道:“速度这么快,我虽然不懂科技方面的事,但这也太神速了。”

    张知给他们解释了。量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高效。并告诉他们这个虚拟培训指挥空间,他只要完成一个大概的框架。

    他对军事问题不太懂,具体细节问题。还要他们军方的网络工程师来负责。

    张知微微一笑,说道:“我刚才已经了解,歼20飞机的各种常识。现在我需要歼20飞机的详细信息,还有各种战术战略信息。请你们开放军用网络的使用权。我要下载这些资料,开始编写虚拟培训指挥空间。”

    听到张知的话。杨文远把他带到基地的信息中心。冯军去给基地的军人分发,张知带来的新量子手机。

    杨文远向张知介绍,这里有军事基地最高端的网络工程师。很多都是中国军方网络战部队的前成员。

    杨文远打开光幕设备。通过生物磁场的检测后。经过几步操作后,量子计算机打开了数据连接通道。

    张知用自己的量子手机和量子计算机连接。把他需要的数据通过量子网络传回给星蓝。

    张知通过中文编程工具,很快编写出虚拟培训指挥空间的大致框架。经过星蓝的优化填充后。一个只有框架的虚拟培训指挥空间制作完成。

    张知让杨文远,用让他的量子手机构建出一个局域网络。他们俩的量子手机连接在一起。

    中文编程工具和他编写完只有框架的虚拟培训指挥空间,发到这个局域网络中。

    张知对着杨文远解释说:“现在虚拟培训指挥空间,已经大致框架已经编写完成,等你们网络工程师学会中文编程工具,就能自己填补虚拟培训指挥空间的细节。中文编程的工具,空间编写的基础教程和中文编程工具的使用教程,我都已经发到你的手机中。”

    这时杨文远电话响了起来。张知听到电话里面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

    “你的请求军委方面已经同意。新型军队就要大胆的往前走,我们要摸索着前进,不要怕失败。”

    来自军委高层的批准,终于下来。

第111章 学开飞机() 
张知听到后,奇怪的问道:“姐夫,军委的反应怎么这么快,你申请也没多长时间,就审核完毕批准了,就是新的实验部队,也没有这么快的速度。”

    杨文远凑了过来,小声的对张知说道:“这是军委副主席亲自批复的,军委副主席叫曲伟祥。”

    杨文远只说了一个名字,他就不说了。露出一副,你应该懂的神情。

    张知听到曲伟祥这个名字。他全明白了。那是李菱秋的姥爷,曲晓妍的爷爷。杨文远这是上面有人,下面的人就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办理。

    张知露出一个了解的表情,然后和杨文远说道:“姐夫,我现在给基地的网络工程师发量子手机,教他们怎么编写虚拟世界空间。”

    张知命令智能工业机器人进来。普通版量子手机大部分都被冯军带走,分发给基地的士兵。他们要通过虚拟培训指挥空间和量子手机的连接。探索量子网络下的指挥方式。

    张知带来的这一小部分,是准备发放给信息中心的网络工程师。这些人和飞行员,还有军方的高层人员,用的都是高端版的量子手机。

    张知指挥智能机器人。开始分发量子手机。

    杨文远调出量子手机的光幕。教导信息中心的军人,量子手机的绑定和基本操作方法。

    等到他们基本熟悉量子手机后,张知用自己的量子手机,布置小型量子网络。量子手机中的量子无线通信芯片,可以布置出一个50米左右的量子网络。

    他让所有的网络工程师,用他们的量子手机,联络到这个量子网络。

    这样张知就能用脑波意识传输的方式,教导军方的网络工程师,怎么设计编写虚拟世界。

    脑波的方式,可以加深人的记忆。张知演示了几次。这些人又是军方的精英人才,他们就能学会中文编程工具的基础操作。

    在他们的学习的时间里。张知和杨文远打好招呼后。他控制智能工业机器人,给基地中的量子计算机。加装上了量子无线通信芯片。

    这个过程很麻烦,他必须要控制智能机器人,小心的把量子无线通信芯片,嵌入到量子计算机核心的三个组件连接中。

    还好,基地的量子计算机不多,张知改造完后,查看他们学习的进度。这些人都是军方精英人才,理解能力不差。加上脑波传输的特殊方式。他们很快就学会虚拟世界的基本构造。

    张知把他自己编写的虚拟培训指挥空间大致框架,上传到量子计算机中。让军方的网络工程师。开始设编写虚拟培训指挥空间中的细节。

    张知做好这一切,对杨文远说:“姐夫我已经弄好,虚拟培训指挥空间在初步建设,他们现在已经掌握中文编程工具,可以自己在虚拟培训指挥空间,添加各种功能。”

    杨文远询问了信息中心的负责人。知道他们已经可以自己独立编写,虚拟培训指挥空间的详细功能。

    通过军方网络工程师的共同努力。加上张知已经编写好基本框架。并用星蓝填充了大部分细节性程序。军方的网络工程师很快完成空间的基本功能建设。

    杨文远听到虚拟培训指挥空间基本完成后。他拉着张知一体登录,这个虚拟培训指挥空间。让他帮忙找漏洞。

    张知登陆上这个空间。他发现大部分功能都没有完成。但是两种基础的功能。飞行员的模拟培训功能。还有战术战略指挥功能。基本上开发完成。

    指挥系统,由量子计算机的智能系统,通过前方或得的数据实时进行计算。

    智能系统就是星蓝的子程序。这个指挥系统靠杨文远自己去尝试。模拟战争,寻找漏洞。张知对军事一点也不懂。

    张知测试的是飞行员培训系统。一边测试系统的漏洞。一边也学着怎么驾驶歼20重型飞机。杨文远已经答应。改装好歼20飞机,让他试着驾驶一圈。

    在虚拟空间中学习驾驶飞机。和实际控制无人飞机是有一定的差别。

    但是这两种方式,都是通过脑波驾驶飞机。几乎没有差别。张知设计这个虚拟空间是专门训练,通过脑波驾驶飞机的教程。

    张知一边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