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未来科技强国 >

第105章

未来科技强国-第105章

小说: 未来科技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了蓬勃的发展。”

第一百九十七章 无线电网基站() 
张知听到王船夫这么说,他也深有感触。

    在那个年代,有人提出以市场换技术。结果是核心技术没换到,反倒把市场拱手让人。

    再加上国内车企得过且过,躺着就赚钱,没有动力进行技术升级。

    张知看向王船夫,成功的人果然有过人之处,能在那个年代就看出电动汽车的前途,并坚持下来的人可不多。

    张知认真听王船夫说完,他微笑着和王船夫说道:“王总,现在你们的电动汽车和电动公交车将要迎来大发展。没有你们以前苦心专研,也不会有现在的成果。”

    王船夫谦虚的说道:“还是要感谢国家,如果没有国家的政策。我们的电动汽车和电动公交车,也不会发展的这么顺畅。”

    “现在国家已经取消燃油汽车的审批,国家有关部门透露。以后新的车型都要采用电能做动力。我们比别人领先了一小步,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王船夫充满希望的说道。

    “王总,那我先祝福你新车大卖。”张知向王船夫祝福道。

    王船夫淡淡一笑,说道:“谢谢张总,听说张总也在研究电动汽车。”

    “是的。”张知谦逊的说道,“我们星宇科技的电动汽车项目,成立还不足一个月。没有王总的公司经验丰富。”

    “张总,你这就谦虚了。”王船夫笑着说道,“在汽车界都传遍了。张总,你们星宇科技,用延寿药剂挖了一群汽车界的老前辈。那群人经验十分丰富。”

    张知笑了笑,这是他受到严集亮的启发。用延寿药剂为饵,挖了很多汽车界的前辈。

    张知一点也没小瞧汽车产业,就是有这么多精英人才。星宇科技的汽车项目依然进展很慢。

    星宇科技独立制造的模具就有数千种。汽车身上大部分零件,都能从市场上采购到。但有些独特的零件依然要自己制造。

    星宇科技有人工智能和科研平台辅助。如果没有这两项科技。从零开始研发一辆电动汽车,那是需要十数年的准备。

    “王总,你也是汽车界的老前辈,你应该知道从零开始,研发出一辆汽车的难度。”张知叹了一口气说道。

    王船夫鼓励他道:“张总,别灰心。现在的科研环境,比我们那时好了很多倍。你一定会成功。”

    王船夫来星宇科技之前,他就打听过星宇科技的电动汽车项目进度。

    根据他的朋友所说,星宇科技已经把主要的技术都攻关成功。只差整合。

    星宇科技要做的是高档电动汽车。他们比亚迪做的是平民价位汽车。

    比亚迪和星宇科技的利益不发生冲突。所以才能这么顺畅的得到星宇科技的技术。

    张知和王船夫聊天的时候,他接到李菱秋的电话。他歉意的看向王船夫,示意他要接电话。

    李菱秋给他打来电话,告诉他国家电网公司。要在星宇智能工厂的附近,建立无线电网基站。

    张知接完后,和王船夫说道:“王总,国家电网公司,在我们星宇智能工厂旁边,建立无线电网基站。”

    “我们公司给你们提供的技术,也有无线电网接收装置。我们一起去看看无线电网的基站。”

    张知出声邀请王船夫,一起去查看无线电网的功能。

    王船夫也好奇无线电网的具体运作,他答应下来,和张知一起去星宇智工公司。

    张知和曲晓妍打好招呼,她现在和比亚迪的人员,讨论合同执行的细节。

    张知和王船夫一起去星宇智工。来到工厂,就看到星宇智工旁边,正在建立无线电网基站。

    张知来到现场后,李菱秋看到张知的到来。

    李菱秋上前迎了上去,张知看到李菱秋到来后,他给王船夫介绍。

    “王总,这是我妻子李菱秋。”

    王船夫笑着说道:“李菱秋女士,久仰大名,延寿药剂的发明者。我是比亚迪的王船夫。”

    “欢迎王总,这是无线电网的建设工地,马上就要建成。”李菱秋指着将要建成的无线电网基站说道。

    顺着李菱秋指着的方向,张知向无线电网基站看去。

    无线电网基站,它看上去很像军用雷达。

    下方是混凝土基座,上面是一个球形的金属天线。

    他们走向无线电网的基站,在路上张知悄悄地向李菱秋询问。

    “菱秋,你怎么来到无线电网基站的建设工地。”

    李菱秋笑着说道:“我现在不是星宇风投总经理。我们公司投资的常温超导材料,现在正在这个基地试用。”

    李菱秋说话的同时,她招呼一个漂亮的美女过来,她看上去也就二十岁左右,张知刚要打招呼。

    他就听见李菱秋亲切的叫道:“林奶奶好,这是我老公张知。”

    张知和站在旁边的王船夫都愣住了,随后张知反应过来,这应该是延寿药剂的效果。

    李菱秋立刻给他介绍道:“这是林荷,林奶奶。她原来是中科院超导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科学院院士。今年已经98岁高龄,她用科研平台,研发出常温超导材料。”

    林荷的面容年轻,但她确实是90多岁的老人。延寿药剂普及后,人们一定会渐渐习惯。

    张知恭敬的和他打招呼:“林奶奶好。”

    他们一起向基站的边上走去。

    张知知道常温超导材料,它的用途十分广泛。大部分还和国防有关,特别是可控核聚变,还有大型的激光武器和电磁武器。

    就是不说这些先进武器。就是核潜艇和常规潜艇,用上超导材料之后,它的性能也应该提升很多。

    常温超导材料,国家一定会对这种材料进行管制。

    张知悄悄的问李菱秋:“菱秋,这个常温超导材料,国家有没有进行管制。”

    李菱秋听明白张知的意思,他做出一个放心的眼神。

    “张哥,常温超导材料,我们已经经过国家的审批。”

    李菱秋指着不远处有些微胖的中年人说道:“那人就是国家派来的督察人员。这项技术,国家占有40%的股权。”

    他们很快来到基站附近,张知看到国家电网的郭汉江经理,它在现场主持建设。

    李菱秋告诉张知,无线电网基站只差最后一个步骤,那就是安装电缆。

    张知看着国家电网的工人,正在控制智能工业机器人,他们在向无线电网基站里,搬运直径一米的电缆。

    这应该是常温超导材料电缆,传输过程中不损耗电能,它没有电阻,不产生热量,内部也没有磁场生成。

    最适合这种高耗能的建筑使用。

第一百九十八章 无线电网启动() 
王船夫看着工人用的机器人很眼熟。

    他突然想到,他在星宇科技的发布会中,看到这种机器人。

    看着国家电网公司使用这种机器人,它一定是出售产品。

    王船夫凭着他敏锐的嗅觉,立刻意识到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王船夫下定决心,他一定要买机器人,升级他们公司的生产线。

    郭汉江看到张知他们到来,他立刻向张知走来。

    李菱秋给他们互相介绍一下身份。

    工人们在安装无线电网基站,他们站在工地旁边闲谈起来。

    王船夫看到无线电网基站,特别是那个标志性的天线,他疑惑的问道:“无线电网安全吗?人体处在高能电磁场里,人是导体,人的身体中70%是水。”

    “那样人等于是处在大功率微波炉中,人瞬间就熟透了。就是低频高能电磁波,人也会受到电磁累积效应。长时间对人有伤害。”

    张知设计出无线电网,他当然考虑到对人的安全问题。

    张知微笑的回应道:“王总,安全问题我们早就考虑过。它在传递电能的过程中,没有电磁波产生。”

    张知原先制造的无线电网,用高能电磁波传递电能,但孙谦发现有重大安全问题。

    张知设计的高能电磁波,只避开大型哺乳动物吸收的电磁波频率。

    这组高能电磁波对其他动物杀伤很大,经过实验,它还能影响小白鼠胚胎的发育情况。

    张知的道消息后,他立刻抛弃这种廉价的方案。研究建设和运行成本很高,但十分安全的无线电能传输新技术。它的传输距离也略微增长。

    张知给众人讲解无线电网的基本原理。

    无线电网用来传递能量的不是电磁波,他是用光子通过量子穿梭的方式携带能量。

    用超高压,极大电流的电能给光子充能,使光子携带足够的能量,让高能光子发生量子穿梭。

    光子穿梭到接受端,在转换成和终端适合,有一定电压电流的电能。

    使用光子为介质,用量子穿梭的方法传递能量,对地球的环境几乎没有影响。

    这种方法更先进,只是距离太短,在地球可以用多个基站配合。一旦用在宇宙尺度,这种技术毫无意义。

    这种方法费用高,建设成本大。使用还有1%左右的能量损耗。但是它胜在安全。适合在人生存的地方使用。

    张知谈到星宇科技还有一种,远距离的电能传输方法,用高能激光传递。

    这种无线电能传递,它是直接通过高能光子直接携带能量,通过受激辐射后,以光速把电能传递出去。

    它是用激光来传递电能,中间不能有遮挡物。

    这种方法适合在太阳系内使用,它的成本更低,几乎不会损失能量。

    听到张知通俗易懂的解说,众人都恍然大悟。

    王船夫露出震惊的表情,这种方式,已经超出他的想象力。

    他没想到自己感到有些缥缈的量子技术,星宇科技已经研究这么深入。

    郭汉江他看着王船夫震惊的表情时,他不感到惊讶。

    他第一次听说时,也非常震惊,有些不可置信。直到他看到实验室成功运行无线电网后才相信。

    郭汉江认真的的说道:“我们在实验室测试过无线电网的电磁强度,发现只有在基站附近才有微弱的电磁波。还没有太阳光的电磁波强度高,几乎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他们谈论的时候,现场的总工程师告诉,无线电网基站已经安装成功,现在可以启动。

    郭汉江立刻吩咐道:“开始启动无线电网基站,我们试运行基站。”

    听到郭汉江的吩咐后,国家电网公司的员工立刻启动这个基站。

    郭汉江拿出量子手机,连入到基站的量子计算机中。

    它看到基站平稳运行,已经联系红沿河核电站中的无线电网基站和沿途的无线电网基站。

    它们已经组成一个基本的无线电能传输网络。

    郭汉江立刻让无线电网基站自检,并让工程师仔细检测无线电网基站。

    郭汉江高兴的和张知他们说道:“无线电网基站现在看来,已经建设成功。现在已经联络到其他地方的基站,成功组成无线电能传输网络。”

    王船夫好奇的问道:“郭经理,你们这个基站怎么没有外接高压电源。”

    郭汉江耐心的解释道:“我们不用电线来传输电能,电能直接是红沿河核电站发的电。通过沿途的无线电网基站中转,把电能传输过来。”

    王船夫惊讶的问道:“现在无线电网已经进入商业运行了吗?”

    郭汉江点点头,说道:“是的,我们正在加紧部署无线电网,一两年的时间,无线电网就能覆盖全国。”

    听到郭汉江这样说,王船夫掩饰不住内心的欣喜。这就是机遇,这是比亚迪崛起的关键。

    比亚迪汽车,它比其他的汽车厂家,优先使用到无线电网。凭借这种便利性,比亚迪一定会在汽车市场脱颖而出。

    王船夫向郭汉江询问无线电网的基本参数,他要做到心中有数。

    郭汉江给王船夫讲解了无线电网的各项参数,这个又不是保密事项,等到无线电网覆盖燕京后。参数都是要向社会公布。

    郭汉江的量子手机通知他,无线电网基站已经自检成功。他看到基站的各项功能很正常。

    这时工程师的检测也完成,检测到无线电网基站的各项功能都正常。

    郭汉江通过两种方法,都证明基站完好。他立刻宣布并网。

    他这么草率就并网,是因为无线电网可以随时停止电能传输,不会对基站设备造成损坏。

    无线电网基站并网启动后,它接受的电能一点点的增加,直到设定的标准能量,无线电网基站依然稳定运行。

    郭汉江心中感慨,无线电网成功运行,这是改变电能传输的新技术。

    它带来的意义,不只是改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