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

第245章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第245章

小说: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小园低声分析:“听百姓的口吻,一百八人接受招安,一个不少。而且马上接受圣旨,不日便要出兵南下,和明教互相火拼。咱们必须在他们离开水泊之前,把山上的状况弄清楚。”

    方金芝听到“和明教互相火拼”,忍不住跟包道乙对望一眼。

    潘小园立刻说:“这事连百姓都知道了,侬阿爸不会毫无耳闻,不用担心。”

    周通提议:“是不是得派个人先上山去观望观望……”

    他提议“派个人”,自然是把他自己排除在外了。他自从“外派”以来从未回过山,这两天所见所闻,梁山已非复吴下阿蒙,成了高牙大纛、砥兵砺伍的“正规军”,居然颇觉陌生,让他心里也有点犯怵,不敢贸然上山。

    包道乙懒洋洋说:“阿拉对梁山地理勿熟个,侬几个谁的轻功高?”

    扈三娘冷笑一声:“熟也没用。梁山四面环水,过不了水寨这一关,别想……”

    忽然刷的一声响,史文恭猛然起立,钢刀半出鞘。

    包道乙吓得往回一缩,顺带把方金芝拉到背后:“侬勿要动刀动枪个……”

    史文恭不理他,钢刀摆在桌上,低低问一句:“时迁,是你么?”

    潘小园大惊失色,上下左右看看,哪有半个陌生影子。

    周通也睁大眼睛,失声叫一声:“时迁兄弟?”

    静默半晌,只听房梁上一声轻笑,声音非男非女,紧促尖锐,俨然干戈烈烈。

    “倒是好玩。该死的人没死,不该来的人却来了。”

    盗门瓢把子鼓上蚤时迁,纵横江湖多少年,唯一一次失手,就是栽在房梁底下这个史文恭手里。当日史文恭造访梁山,时迁偷听他一句密谋,转眼就让史文恭发现踪迹,狼狈逃窜之间,罗盘都给摔坏了,丢在地上找不着。

    此事让时迁视为奇耻大辱,之后金盆洗手三个月,专心提升自我,无心业务。

    因此再见着史文恭,时迁也只敢埋汰这么一句。更别提跑回梁山报讯说史文恭原来没死——又没人付钱,何必徒费辛劳。

    潘小园转转眼珠,轻声接话:“瓢把子大哥,连日不见——跟着我们多久了?”

    “没这个闲工夫。”片刻之间,头顶的声音换了个位置。底下七个人齐齐一转头,还是什么都没看见。

    立刻追问:“梁山眼下怎么样了?武松武二哥在何处?还有没有人……”

    时迁的声音更加刺耳:“客人若是求谍报、探声息,请屏退闲人,按规矩下单。”

    都成了有军衔的朝廷兵马了,还有闲心接单子。潘小园觉得这人一辈子也就是盗贼命了。

    而方金芝三个人直接听傻了。听说过梁山上有这么一位神出鬼没的贼王,没想到三人自诩眼力不错,三双眼睛快瞪成六个铜铃了,连一片衣角也看不见。

    潘小园心中一动。时迁虽是地煞好汉,算是半独立于梁山之外的。眼下梁山大军整顿待命,他还有工夫出来闲逛——更别提,那石碑上的座次排位,似乎对鸡鸣狗盗之徒颇有歧视,把他排得挺低,瓢把子大哥不一定认同。

    轻声笑笑,跟同伴们做个安抚的手势:“我出去跟他单独谈。”

    几个人同时站起来:“不成!”

    潘小园不以为意,朝大伙投去一个坚定的眼神:“合作过,有经验。”

    倒没人质疑她。方金芝一路上已经听周通大吹特吹,潘六娘当年是如何在断金亭用算学狂虐蒋敬,赢得满山尊敬。圣女大为赞叹,之后潘小园就算是再口出狂言,她也不得不信上三分。

    披件厚衣裳,出了小客店,只觉冷风割面,树枝被吹得噼啪作响,裙角一下子斜飞起来。

    时迁喜欢在险恶之地出没。无声无息地把她引到一座荒山脚下,小路尽头。她心中默念着“盗门规矩不会让客人受伤”,一边手软脚软地往前挪动。

    终于,风声微微弱下来。听到不远处几声叽叽咕咕的兽鸣。

    “客人想知道梁山眼下是何状况。”

    她连忙点头,“嗯,还有武松,他是不是……”

    “这是第二单?”

    潘小园没脾气,点点头。

    “还有么?”

    她下决心,低声道:“第三单。守卫金沙滩关卡的几位大哥,要让他们饱饱睡上一夜,可有办法?”

    风声回旋,听不到任何回音。让她有一种奇怪的感觉,难道时迁已经溜号了?

    一动不动等了良久,突然,头顶一阵磔磔怪笑。

    “哈哈哈,原来客人今日是来算计梁山的?客人难道不知,我时迁与梁山众兄弟聚义结拜,上应天星,生死一处,你却要我背叛山寨……”

    潘小园心中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热热的汗渗出鼻尖。

    不敢接话,屏息静听。

    “……得出三倍的价钱。客人若是同意,请往前迈步。”

    她几乎要笑了。长吁口气,迅速上前一步,“何时开盘口?”

    “今晚。”

    “何时收买卖?”

    “付钱么?时某自取便是,不劳客人辛苦。”

    ……

    三言两语,和时迁接头完毕,慢慢回转身,循着原路往回走。黑暗仿佛帘幕一样,渐褪到身后。

    面前扑闪闪几个火把。扈三娘迎头跑来,一把将她拽住。

    “你去哪儿了?那么许久,我们寻了半夜也没找到!”

    潘小园大惊。不过是在僻静处和时迁说了几句话,怎的还劳同伴们寻了半夜!

    更加不敢小觑这位瓢把子大哥。匆匆回到客店,将大伙集齐。

    “咱们出发。边走边说。”

    史文恭帮她把那包最沉重的行李背起来。用力一拎,脱了力,直接退后两三步。

    作者有话要说:  “怎的……轻了这许多?”

    ‘

    潘小园将包袱取下来,打开一看,自己出发前带了八百两黄金,整整齐齐一大摞金条,包在布帛里,此时已经所剩无几。

    ‘

    只留下几个形状不太规则的,孤零零躺在原地,想必是被嫌弃不要,算是给她的老顾客折扣。

    ‘

    史文恭这些日子近墨者黑,见钱没了,少见的勃然大怒,冲着空气叫道:“时迁!下次别让我寻着你!”

第215章 牢笼() 
晋‘江‘文‘学‘城

    ……

    静悄悄走过东溪村酒店。在苍白的月光下; 高大的缚彩门楼显得阴沉伟岸。

    凑近一看,酒店已经关门大吉,门上打了封条。看日期,是约莫十天以前。从窗缝中望进去; 隐约见到桌椅板凳都摞得整整齐齐,锅碗瓢盆也消失不见,显然是永久歇业的架势。只有那十几个菜牌儿从梁上挂下来; 上面是张青歪歪扭扭的字迹,在空中飘飘荡荡。

    轻车熟路找到隐藏的渡口。两个小喽啰倒是尽忠职守; 双目炯炯地瞭望远处。手中的大刀精光锃亮,身上系着朝廷御赐的绛红腰带; 威风凛凛。

    潘小园低声道:“周大哥; 你上。”

    周通接受任务,大摇大摆地走过去; 吩咐一句:“爷爷要船!”

    两个小喽啰一见; 连忙躬身行礼:“大哥; 你怎么……”

    “费什么话!船来!”

    小喽啰赔笑:“大哥,最近山寨规矩严,那个……口令。”

    周通不悦。脸混不熟的小喽啰才每次都说口令。他周通在山上好歹是排得上号儿的好汉; 这俩人难道不认得?

    又一想; 也许是新来入伙的。自己久不在山寨; 脸生,不能怪他们。

    这么一想,就消气了。再重复一遍:“我是桃花山寨里的小霸王周通; 那个……地空星!给我艘船!”

    可两个小喽啰十分官僚主义,坚持让周通说口令。周通无法,只得嘟囔一句:“替天行道,忠义双全。”

    小喽啰互相看一眼:“大哥,你……再想想。”

    周通一怔,挠挠头。

    “哦,错了错了,那个是我刚上山时的。现在的口令是——”仔细把舌头捋直了,琅琅念出来:“常怀贞烈常忠义,不爱资财不扰民。”

    两个小喽啰又互相看一眼,其中一个慢慢把手覆在刀柄上。

    周通惊道:“这个没错!这个绝对没错!我背了三天……”

    “口令早就换了。”

    新的口令已经通知了燕青。但他没来得及告诉周通,自己就马失前蹄,栽在了史文恭手里。

    两个小喽啰钢刀出鞘,“大哥,对不住……”

    话音未落,嗤嗤几声轻响,两人一声不吭,一俯一仰,扑通扑通落进水里。

    周通回头一看,除了潘小园,另外五个人全都已经亮了兵器。包道乙的剑尖,和史文恭的刀刃,分别带着两道血。

    周通大怒:“你们敢杀我梁山兄弟……”

    潘小园赶紧安抚:“这也是不得已。大哥勿怪。他们若是声张起来,咱们没活路。”

    接着转过去,对这群武功高强的杂牌军约法三章:“不到性命攸关之时,不许伤人杀人。”

    明教和梁山互相不服气,对史文恭也有戒心;扈三娘不服梁山;周通不拿扈三娘当自己人;史文恭谁都不看在眼里;可说来也怪,眼下这群乌合之众,却都服她潘六娘一个人。

    方金芝率先点头:“好。我们是来止战的,能少结梁子就少结。”

    芦苇丛里拉出几条小客船。划船摇橹的任务,众望所归地落在了几位江南水乡的朋友身上。

    船橹贴着水面,波纹扩散,一声未出。

    潘小园不跟郑彪客气,轻声指点:“那边离得近的,是阮家兄弟的水寨……小心渔网,不过现在大约已经撤掉了……右边是张顺的寨子,他喜欢在浅水里布刀子……这片芦苇不通……”

    史文恭故地重游,十分感慨,说了一句:“六娘子,当初你是从这儿跳下去的吧?水底的刀子没伤着你?”

    潘小园看他一眼,没接话,轻轻叫一声邻船的包道乙:“史三郎伐认路,勿要听伊瞎指。”

    史文恭:“……你说我什么?”

    第三艘船却原地打转。方金芝紧握船桨,皱眉轻声道:“这水和阿拉江南个水弗一样。”

    扈三娘忍笑道:“你没划过船吧?我来。”

    接过桨,果然慢慢的跟上来了。

    潘小园笑着摇头。果然刻板印象不能有,人家圣女从小到大,哪用得着亲自划船?

    尽量将水声控制到最低,极慢极慢地推开水波。泊子里经过两年的“可持续渔业”,已经重新有了活蹦乱跳的大鱼。粼粼月光中,突然一条两尺来长鲤鱼蹦出水面,差点跃进船里。

    谁都不敢吭声。却听到近处小屋里鼾声停了:“谁?”

    阮小五。

    随后是小七一声呵欠:“大鱼。睡吧。”

    几声翻身。郑彪在外面擦擦汗。

    可是里面几个姓阮的却迟迟不再打呼噜。外面摇橹的也就不敢动,泥塑木雕似的候着。

    史文恭慢慢拉起一块布,遮了面。熟人太多,尤其是水寨里的兄弟,都是跟他照过面的。但凡让人认出来,用不着使太大的本事,几个人合力把他脑袋往水里一按,他史三郎就是呜呼大吉。

    听得阮小七叹了口气:“怎么稀里糊涂的,真的就招安了,我姓阮的成了给皇帝卖命的,五哥你说,这……唉!”

    阮小五趴在枕头上接话:“想那么多做什么。咱老娘不是挺高兴。”

    “可是……听底下兄弟传言,咱们梁山招安……那是用些见不得人的事换来的!你说咱们堂堂江湖好汉,怎么就让人议论成这样呢……”

    小五焦躁:“成了!你被关禁闭还没关够么!上面大哥们不都说,这是咱唯一的出路了!……”

    小七不理他,继续自说自话:“……我就不明白,为啥不能跟方腊一块儿造反了,痛痛快快地干他一场,就算掉脑袋,也算是不枉了一辈子。如今呢,咱们梁山在江湖上可算臭了……”

    “宋大哥不是说了,方腊在南边鱼肉百姓、收捐收税、荒淫残暴,后宫里抢了八千民女,一天轮幸十个,全都剥了衣裳不让跑出去!咱们哪能跟这种人合作!诶,什么声音……”

    小七:“大鱼。”

    水面上三艘小船微微摇晃。大家非常及时地把三位江南朋友按在了原处。周通低着头,团团作揖,表示抱歉。

    包道乙怒目圆睁,无声无息地指手画脚,意思是:梁山上一群憨人,这种谣言伊也信!

    两兄弟唠嗑,好不容易告一段落,慢慢的说话声小下去。依稀听得小七盘算:“开拔之前,去看看武松武二哥吧,这次说是病得挺严重的……”

    小五半睡半醒地接话:“……带条鱼……”

    呼噜声终于重新响起来。小船静静地继续移动。岸上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