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台一起同过窗-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煜:“红袍,怎么了?又被逸夫子教训了?这不是很正常么”
大红袍白他一眼:“哼,逸夫子说我是甲班的搅屎棍!”
四人大笑,纷纷点头表示逸夫子这个评价很是中肯。
大红袍面无表情:“噢?我是那棍子,那我的同学们你们是什么。。。。”
笑声嘎然而止
午膳时,大红袍拿了满满一大盘食物,美其名曰要化悲愤为食欲,但是每一样吃了一口就将剩下的倒给小胖,小胖倒是也吃的不亦乐乎。看着大红袍将喝了一口的南瓜粥又推给小胖时,赵司其有点看不下去:“红袍,你这样知不知道会气死多少路边的乞丐?”
“哦你不说我都忘记了,我还做过一件好事呢!”大红袍一边挑挑拣拣自己盘子里的食物一边说道。
四人望向他:“什么好事?”
大红袍:“我有一次逛长安大街的时候,身上没钱,就把乞丐装满钱的碗拿走了,竟然治好了他多年的残疾!”
众人:“”
回到宿舍午休,大红袍由于被逸夫子打击精神不是很好,也就没有跟陈墨语多话,倒头躺在床上。
陈墨语:“红袍,你是不是喜欢逸夫子?”
大红袍一惊,转头望向坐在桌边喝茶的陈妖孽,脸有点发烫,咳了两声,思虑了一下说道:“逸夫子是我儿时的导师,我从小就钦慕他,喜欢听他说话,看见他就欢喜,不知道是不是你说的喜欢。”
陈墨语暗暗皱了下眉:“那你想嫁给他么?”
这个问题倒是让大红袍皱眉狠狠的思虑了一阵,狠狠思虑到打起了呼噜
陈墨语:“”心思百转,也倒头睡下了。
下午的课是大画家刘振南,刘夫子教授绘画,刘夫子不仅是当今宋王,还是皇后的父亲,国丈大人,也是刘翎的父王。大红袍第一次和陈墨语一起早早的就来到了上课地点——绿袖湖里最大的庭阁,烟波阁。到的时候同学们都还有一半没来。早早来到的赵司其和沈林礼很是惊奇的凑过来,
“今天怎么这么积极,难得见到啊。”
大红袍:“你们以为我不想多睡会么,刚刚做了个梦,被人群殴,然后就被吓醒了,额,还好是个梦,看着还早就接着睡,刚刚群殴我的人就对我说,‘你他妈还敢回来!!’吓得我再也睡不着了。这不就过来了么。”
两人哈哈大笑,陈墨语也难得微笑地摇摇头。
沈林礼:“红袍你可真是人才。”
刘夫子摇着肥胖的身子,缕着修的形状颇好的胡须,踏着铃声进入了烟波阁,身后的随从将抱着的画具,文房四宝整齐的摆放在讲桌上,点好一炉熏香,退到角落站着。
沈林礼:“起。”
同学们:“刘夫子好!”
刘夫子:“同学们好,请坐!”
“今日是老夫第一次给大家授课,原本一直觉得鄙人的画艺尚浅,还没有达到可以传授育人的地步,无奈当今圣上隆恩浩荡,田院长又三顾茅庐诚心相邀,推辞不下,老夫这才厚颜来此将并不精湛的一点浅薄画艺拿出来显摆,谈不上传授,与各位高才一同探讨而已。。。”
“嗯,即是授课,还是按照传统先从理论讲起:老夫准备传授的绘画成为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我朝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画者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思想、宗教、品德、文化等方面的认知。我们今天就先从人物画开始讲起。”
刘夫子说着拿出了一副丝帛画卷,旁边的随从急忙上前,帮助夫子将画卷展开,挂在画架上,只见画卷上是一副美女吹笛图,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侧身骑在一头可爱的毛驴身上,白衣翩翩,裙裾发丝随风飘动,眉眼灵动秀美而俏皮,简单的盘发下大片青丝如瀑布披散身后,发间点缀简单白色珍珠花链,手持一只玉笛放在唇边,仿佛能听见悠扬的笛声从中传出,身下的毛驴瞪着大大的眼睛,咧着嘴仿似在笑,真真一副笔酣墨饱、刻画入微、惟妙惟肖的经典人像画。
前排的陈墨语猛然回头看向大红袍,忽又觉得似乎不好,马上转回头看着夫子。
大红袍冷汗津津,即惊且怒,这刘老头儿是啥时闲的没事干跑来偷画了本姑娘啊。。。。不过惊怒不过几秒,脑袋大条的某人马上就释怀了不过画的还真不错,有把本姑娘的倾城美丽、绝代风华给画出来,把我家浅浅画的也不错,不知它自己看见会不会得意地哼哼,看在老夫子这么写实的份上,本郡主就暂且不跟你计较了!
同学们似乎看着画卷看呆了,毕竟是很久没有见过雌性动物的大批书院饿狼,额,自动略过卫女傅。。一个个口水都快滴到桌面了。
李煜不禁问道:“夫子,不知这画里画的是哪位姑娘?”
刘夫子看着大家这幅痴呆模样不禁哈哈大笑:“老夫让你们学画人像,你们就知道看美女了!!呵呵呵,这是文亲王家小郡主,清明郡主李浅茗,老夫去年受邀去给文亲王过世的王妃画像,路过小郡主的别院听到一阵奇怪而刺耳的笛音,好奇去看了看,就见小郡主似画里这般,骑着毛驴,似乎很是想把笛子吹好的模样,结果将所有下人都吹出了院子,老夫觉得实在有趣,就回府做了此副画,取名‘魔音训驴图’。现在每每想起都觉得甚是有趣。哈哈哈哈”
李煜转过头看向赵司其意味不明的说了一句,“原来是小郡主啊!”
赵司其也似乎很有兴趣的样子,“没想到,原来长这个样子。”
刘夫子看向李煜:“难道你们也认识小郡主?是不是个很有趣的人?”
李煜:“哈哈哈,夫子,这文亲王府的小郡主可是司其的未婚妻,据说是两家大人还没成亲之前就定下的婚。”
这下所有同学都羡慕看着赵司其,赵司其有点尴尬:“咳咳,她逃婚了。。。。”
刘夫子哈哈大笑,直说果然有趣果然有趣。
只有大红袍在后面脸红得跟个猴子屁股一样。
李亥是当今魏王,圣上三皇子,也是个可爱的小胖子。因为在南麓书院的学生不分贵贱,统一称呼名字,且学院明文规定不许拿身份欺辱同学,所有学生平等视之。所以同学之间没有太多身份上的讲究。
第120章 精彩纷呈比武招亲3()
本文独家发表,请小天使们支持正版;爱你们;么么哒。乐理课自然是在学院风景最为优美的绿袖湖边开课;绿袖湖是学院内人工开凿的淡水湖泊;方圆十里,湖上回廊曲径通幽,小溪;小桥美轮美奂;凉亭,假山错落有致;春可赏桃柳;夏可赏荷月;秋可赏红叶;冬可赏梅雪。。。。。。
甲班同学们早早地来到了通知的上课地点;秀美的湖水;盛开的荷花,飘逸的柳枝;加上青春洋溢,风度翩翩的学子们,真真一副美好的画卷。。。。。。画风突变,画卷里出现了一抹不和谐的影子………
一个带着潘安面具的人摇着扇子;自以为风流倜傥的走进了人群。在大家吃惊的目光中缓缓走向了小胖、李煜、赵司琪、沈林礼这边;来者不顾大家见鬼的表情,伸手拍拍赵司琪:“琪兄;快;夸夸我夸夸我;本公子今天是不是很帅?!”
所有人:“。。。。。。”
大红袍有点不爽:“你们还是不是兄弟,以前都还是会意思意思夸我两句,今天连敷衍都不屑了吗?”
赵司琪面无表情:“在下是觉得不配跟男神说话。”
“哈哈哈哈,不要难过,虽然你长得不如本公子,但你文才也不如本公子嘛!”大红袍高兴的拍了拍赵司琪的肩膀,把那张面具脸得意的四处展示。成功看见了四周同学们吃了屎的表情。
卫女傅在婢女的陪同下袅娜而来,宛如仙子降临。婢女将古琴在柳树下摆好,焚上香炉,沏好茗茶退了下去。例行行礼之后,卫女傅抬眼望了一圈学生们,果然一眼看见了这个另类,扬起悦耳的嗓音问道:“这位潘安同学,不知是谁?为何要带着面具?”
大红袍站起来略带忧桑的答道:“回女傅,学生妲红袍。皆因听闻女傅不喜学生样貌,无法从学生丑陋的面貌看到我完美的内在,故学生戴了这古来第一美男的面具,只为不让自己丑面给女傅添堵,也期望女傅能从这幅潇洒的相貌中发现学生器宇轩昂、玉树临风、龙驹凤雏、英姿焕发。。。的内在!”
卫女傅:“。。。。。。”
“谁说的本女傅不喜你丑陋的样貌了?本女傅岂是那等以貌取人的肤浅之人。”
“女傅,是今早您父亲卫夫子说的。”小胖一语道破。
卫女傅面子上有点挂不住,暗咐自己这爹怎么。。。。。。把实话给说出来了,
“咳咳,父亲定是开玩笑的,红袍你不用在意,女傅不觉得你丑,你长得只是比较有。。。特点而已,好了,把面具取下。”
“是的,女傅。”大红袍听话的取下面具,一张笑嘻嘻的脸露了出来,哪有刚才忧桑的样子。
卫女傅有点无语。
大红袍:“看来女傅不讨厌红袍,学生自知乐理不好,可否请求每次课后都可以单独补课?”
卫女傅:“。。。。。。,大红袍,想知道女傅现在想对你说什么吗?”
大红袍咧着森森白牙:“女傅终于看到红袍完美的内在了?”
卫女傅:“你不仅人丑还事儿多!”
湖边一阵哄笑。
不想理会这个耍宝的学生,卫女傅开始了授课。
“上节课女傅给同学们讲解了古筝的历史渊源与基本构造,这节课我们接着讲古筝的流派,传统的筝乐早期被分成南北两派,即‘南筝’和‘北筝’,北方以豫州、山东学派为代表,南方主要以潮州筝学派为代表。到现在流派的区别已经很小了,几乎每个流派都兼具各家之长。
吾长安地区是古筝发源之地,但眼下‘真秦之声’的筝乐却几乎近于绝响,现在长安有丰富多彩的戏曲和民间杂乐,其间传统的惯用乐器均不为少,但唯独无筝或极少用筝;只有在榆林地区才用筝作为伴奏乐器出现。女傅想问问有哪位同学知道我们长安风格的筝曲有些什么特点?”
陈墨语起身答道:“长安风格筝曲的鲜明特色,首先是音律上的特殊性和二个变音的游移性。七声音阶中的四级音偏高,七级音偏低;其次,在旋律进行上,一般是上行跳进,下行级进的。第三,在弹奏时左手按弦,使用拇指较多,这是出于旋律进行而需要使用的技巧。”
卫女傅满意地点点头:“墨语同学答得很好,除了这些特点及技巧之外,长安筝曲还有风格细腻,委婉中多悲怨;慷慨急楚,激越中有抒情的特点。。。。。。”
大红袍在下面坐着感觉完全是在听天书,什么四级音,七级音的,简直比蒙汗药还管用,觉得脑袋越来越重,眼皮越来越沉,终于忍不住一头砸在了古筝上,古筝发出“嗡”的一声巨响。大红袍立马惊醒,赶紧坐直身子,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也完全没有打瞌睡的样子,转过头一脸疑惑的问小胖:
“方才是什么声音?莫不是你打瞌睡将头撞筝上了?”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大红袍红着脑门很没义气的把锅丢给了小胖。
小胖:“”
卫女傅:“。。。。。。,妲红袍,你脑门上不是砸筝的红印难道还是天生的胎记?”
大红袍一脸心虚,摸摸额头起身答道:“女傅,我刚刚在构思,就差一点点,一篇伟大的乐曲就将问世了!李白无酒不成诗,我是无梦不成曲啊!”
卫女傅:“噢?据说李白没喝酒时,他是大唐的;喝了酒时,大唐是他的。你没做梦时,五音不全,一窍不通;做梦时,五音俱全、百窍皆通,居然还能做伟大的乐曲!真是不可谓不肖似李白,那就在今晚做完梦后,明日一早给女傅交出一篇堪比‘将进酒’的伟大的乐曲来吧!”
大红袍:“是的。女傅!”
卫女傅白他一眼转过身去,“好,女傅现在为大家弹奏一首长安风格鲜明的筝曲春江花月夜大家赏析一下。”
卫女傅回到自己的筝前,缓缓弹奏起来,随着悠扬的琴音,所有人仿佛置身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声的优美意境之中。
当然这所有人里除了大红袍。大红袍很忧桑,可怜巴巴地看着小胖,“胖胖,我不会作曲,交给你了。”这话说得真是脸大,好像刚刚没有甩锅给人家一样。
胖胖把头扭向一边:“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