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景帝纪事 >

第166章

景帝纪事-第166章

小说: 景帝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在结果未出来之前,后面的事,不需要想得太多。

    “公子高论,令人钦佩。”皇帝话音刚落,卫衍马上就捧场了。

    他不但嘴里赞扬,心里还把这个方法记下了。他如今掌着近卫营,这用人的方法,他当然也要掌握。重要的人事变迁,他可以和皇帝在榻上讨论,他不问,皇帝懒得插手,他要是问了,皇帝肯定会和他细说,行有行的道理,不行也有不行的原因。

    但是,值得他去和皇帝说的,都是些很重要的事,其他的小事,肯定是他自己处理了。若是天天拿着些小事劳烦皇帝,就是他不爱惜皇帝了。

    “这些事,说穿了,不值得一提,有些人,不过是一叶障目,才会看不清。”景骊装作谦虚地客套。

    至于他嘴里的有些人,是指那位年轻的士子,还是指齐远恒,旁人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只要他不说,卫衍一时半会儿,也不会知道。

    “公子此言甚是,不如我们就按这个方法办理吧。”这些士子,都是聪明人,有人点拨了,马上就明白这里面的关窍了。

    “好吧,你还是有点名堂的。不过齐大居士并没有你说得那么差,他只是很忙,才没办法管这里的事。”一开始和皇帝斗嘴的那位士子,也认可了他。

    “他在忙什么?”卫衍不解。

    开春了,不过是些育苗分苗,疏通沟渠的事,其他的事,完全可以先放一下,齐兄忙成这样,到底在做什么?

第七十三章 知易行难() 
齐远恒到底在忙什么?

    此时的齐远恒;正被某些人某些事;弄得焦头烂额;以至于没时间也没心思妥善安排来帮忙的那些士子;放任他们在村庄里到处乱跑;才造成了目前这个乱糟糟的状况。

    齐远恒收集这些农桑经验的时候,有些农户可能根本就没明白;他们这些故老相传的经验,是一些能够增加粮食收成的经验;也有许多农户知道这点,但是他们没有敝帚自珍的习惯,所以他在收集阶段,没有遇到过如今的困境;但是如今他想要让农户们效仿这些经验,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却遭遇了重重的困难。

    这还是有着孙柯孙县令的大力支持,有着庄里大户的配合;若是没有,他恐怕一件事都进展不下去。

    景骊和卫衍他们找到齐远恒的时候,发现他正在田头断案子。

    “公子;今朝我一早来到地头;就发现这些沟渠被人扒平了,这事肯定是张南做的。”有一中年农户;气愤地向齐远恒告状。

    “冤枉啊;公子明鉴;不是我做的。地头来来往往的人这么多,谁都有可能做这事,凭什么说是我做的?”名叫张南的那名男子,喊起了冤。

    “你以为别人都傻吗?不就是因为沟渠经过了你家的地,你不满意才扒掉的。现在装什么好人?”开头说话的那人,直接揭他的老底了。

    “就算是我扒的又怎么样?”张南被说中了心事,恼羞成怒起来,自暴自弃地嚷嚷着,“我家的地,我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就是不许这沟从我家地头走,就是不让你占我家的便宜。”

    “我占你家的便宜,你看看这中间的田垄,本来可以走人的,现在就剩下一点点了,到底是谁在占便宜?”先前那人更加气愤了。

    他家的田和张南家的田,就隔着一条田垄。这条田垄是当年丈量田亩时放在那里的,既不是他家的,也不是张南家的,而是官家的。原先这田垄有二尺来宽,但是这些年来,张南今天铲掉一点,明天铲掉一点,把这田垄铲得就剩一指来宽了。

    “这田垄是官家的,又不是谁家的,凭什么我不能占?现在这沟渠要占我家的地,为你家过水,我就是不许。”张南叫嚣道。

    “田垄的确是官家,但是你把你家的那一半都铲掉了,现在走的是我家的那一半,有本事你不要走我家的啊!”对方的反驳也很大声。

    “原来是你小子扒掉的,你扒掉了这条沟,我后面的地怎么浇水,这沟的前头经过的是我家的地,既然你不让后面的人家用水,前头的沟我也去扒了,大家都不要用水了。”他俩吵闹着,另一人听明白了,也加入了这场争吵。

    齐远恒听着他们这些话,只觉得头大,他再能说会道,也得面对能够用言语交流的对象,碰到这些只会胡搅蛮缠的粗人,他只觉得累得慌。

    这场吵闹,只是最近纷争中的一场小小的事件,类似的事,已经发生了无数件,他天天都要处理这些纷争,一下子觉得自己老了许多岁。

    偏偏这些人,每一个都觉得自己很有理,是对方占了自己的大便宜,但是许多人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根本就不懂水涨船高这个道理,只会互相拆台,挖空心思做着种种损人不利己的事。

    齐远恒有再多的想法,光是说服他们照着做,就费了很大的力气,做起来的时候更是接二连三冒出来这种拖后腿的事,一声令下、从者云集、同心协力这种美事,他只能做做白日梦了,现实中根本不存在。

    卫衍他们站在人群里,听着争吵声,听着看热闹的人群,七嘴八舌地说着先前发生的事,慢慢拼凑出了整件事的前因后果。

    这些田里灌溉排水的沟渠,以前应该也是有的,但是像田垄一样,今天你填掉一点,明天我填掉一点,到了最后,这些沟渠都被填满种地了。

    齐远恒他们来到了村庄里,除了指导农户育苗之外,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组织他们疏通沟渠,有些地方没有的,又重新设计了几条四通八达的沟渠。

    设计的时候,齐远恒他们也考虑到了,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沟渠通过了自家的地,心里不舒服,闹出不让其他人家用水的幺蛾子,所以设计路线的时候,特地设计成了每家都用了一点地,最里面的那一家,他们还有一块地是在外面,沟渠的起始点就经过了那块地,保证了整条沟渠上,每家都有一点损失,但是也全都得利了。

    可以说为了防止出现今日这种破事,齐远恒他们设计路线的时候,已经很费心了,但是架不住胡搅蛮缠的人太多,依然闹成了现在这样。

    “这张南未免太不讲理了一点吧?”卫衍听完这些事,惊愕极了。

    损人若是利己,旁人还能想得通,但是这事纯粹是损人不利己,张南扒掉了他家地头的沟,最里面的那户人家肯定不会罢休,这沟最后必然谁都用不成了,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他不懂?

    “蠢人若是能想得那么远,知道他做的事会有什么后果,就不是蠢人了。”景骊“呵呵”笑了几声。

    聪明人会审时度势,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立场,但是“蠢人”就喜欢一条道走到底,心思不正的“蠢人”,杀伤力一向很高,至于心思很正的那些“蠢人”,比如他身边的某人,每次直道而行的时候,其实也很可怕。

    特别是某人明知道后果,还要去做某些事的时候。景骊想到这里,忍不住偏过头,看了看卫衍。

    卫衍正站在他身边,感叹着张南的做法,觉得他非常不可思议。

    景骊垂在身边的手,悄悄伸过去,慢慢握住了卫衍的手掌。卫衍顿了一下,又努力恢复了正常,不过景骊觉得他的耳垂,仿佛有些红了。

    他满意地笑了起来,继续看着眼前的争吵。

    张南被旁边的人议论纷纷,把他做的蠢事,一件件揭发出来,也是相当的不服气,开始翻一些陈年旧账。

    农户们聚族而居,本是为了抵御原野中的种种危险,但是成年累月住在一起,各种矛盾频生,由小到大,从少到多,可能会积累无数的怨言,一旦遇到了事,这些怨言就爆发了。

    张南与他隔壁田里的那人,是邻居,为了些琐事,已经撕破了脸,不相往来了,如今因为沟渠的事,又闹了一场,虽然经过众人劝说,以及齐远恒的调节,到了最后,他又答应把这条沟重新挖开,不过他们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遇到了其他的事,肯定还要爆发出来。

    看到齐远恒终于平定了这番吵闹,卫衍挣脱皇帝的手掌,走上前去,和他打了个招呼。

    “齐兄,这些事真是辛苦你了。”真是什么,卫衍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他原先奇怪齐兄在忙什么,如今总算明白了,也更加同情他了。

    “原先的那条沟渠呢?为什么不开旧的?”景骊好奇的却是这点。

    “王公子!”齐远恒见到皇帝,先向他施了一礼,才回话,“原先的沟渠,他们早就说不清在哪里了,我们才想了这个办法,没想到还是闹了起来。”

    “县衙里面,没有存档吗?”景骊又问。

    “县衙里面的存档,只记录了谁家的旁边,是谁家的地,没有很详细的沟渠记载。”齐远恒苦笑着说道。要是能够确定旧沟在哪里,他们也不找这个麻烦了。

    “原来如此,齐大居士辛苦了。”景骊看着齐远恒忧愁的模样,心中很是爽快,不过这种感受,除非他傻,否则肯定不会说出口来。

    “原先是我想得简单了,这世上,不存在我觉得我这么做是为了他们好,他们就必然觉得好这种事。许多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经过这一遭,我也是好好学了一课。”齐远恒这几日,过得实在精彩,见识到了许多奇葩的事,心态还没有崩溃,也是他心性坚强了。

    “也不能全怪他们,他们有的太少,才会这么斤斤计较。有些事,于我们而言,只是小事,于他们而言,却是攸关一家老小生死的大事。”卫衍忍不住为这些农户说了一句话。

    若是应有尽有,许多事自然可以不用在意,但是什么都没有的人,没法不争,既然争了起来,姿态就不可能潇洒好看了。

    这些农户,抠一点田垄,填一段沟渠,是为了什么?不过是为了多种几棵禾苗而已。

    “卫七这话言之有理,是我急于求成了。”齐远恒看着他,笑了笑。

    卫衍看着他,也笑了起来。

    景骊看着他俩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模样,心中真的各种不爽。

    他也走上前去,拉住了卫衍的胳膊,将他往自己身边带了带,才说道:

    “齐大居士,春日到了,孙柯有许多事要做,一时间恐怕顾不上你这里,不如我找个人帮帮你吧,免得你太过劳累了。”

    齐远恒看着他放在卫衍胳膊上的手掌,一瞬间只觉得万分刺眼,心中也是很不爽。

    “那敢情好,王公子推荐的人,必然是极好的,孙县令帮了我不少忙,没有他在其中穿针引线,事情到现在恐怕还没有打开局面。”成熟的大人,就算心里正在疯狂扎对方小人,嘴里的话也得说得漂漂亮亮。

    景骊和齐远恒,都是成熟的大人,所以他们就算互相看对方不顺眼,话里话外打着各种机锋,表面上的气氛却是和谐无比。

第七十四章 一团和气() 
“齐兄;不如带着我等到处转转吧。”卫衍提议道;转而又去征求皇帝的意见;“公子以为如何?”

    看到皇帝和齐远恒言语间一团和气;卫衍的心里非常欣慰。

    齐兄有治国之才;却无凌云之志,此时齐兄有了想要做的事;卫衍自然要为他尽一份力,让他能够有机会一展所长;也盼着他能做出一些成果。

    至于皇帝,他与皇帝在一起,其他人怎么想,他不在意;但是亲近他的家人朋友,他不希望他们为此担忧。

    齐兄前段时日知道了他和皇帝的事;很是担忧,今日有了机会;卫衍就要用事实来表明,皇帝对他很好,齐兄的担忧是无谓的。

    卫衍这么问;景骊肯定不会去驳他的面子;马上就答应了:“那就看看吧。”

    他这么说的时候,手掌又开始往下滑;滑到了卫衍的手腕处;才停了下来。

    皇帝没有握住他的手掌;只是握住了手腕,卫衍若想挣脱,轻而易举,不过他迟疑了片刻,还是任皇帝握着他的手腕往前走。

    齐兄不是一直在担心皇帝对他不好吗?现在皇帝对他这么亲近,齐兄见了,应该能够明白皇帝对他的心意吧?而且,田间小路,不太好走,他走在皇帝身边,也能随时帮皇帝搭一把手,免得出什么意外。

    卫衍打着这样的主意,才允许皇帝这么牵着他走。

    景骊往前走了几步,用眼角的余光偷偷望了望卫衍的脸色,发现他的神色间没有一丝不悦,反而脸上始终带着非常温和的笑容。

    咦,平时他要是在外人面前这么做,卫衍绝对不会这么心平气和,不但不准他这么做,还要狠狠说他一顿,卫衍突然变得这么乖巧,这是为什么?

    景骊心念一动,就动到了旁边的齐远恒身上。

    难道是因为齐远恒在场,卫衍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