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景帝纪事 >

第130章

景帝纪事-第130章

小说: 景帝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很认真地这么想着。

    “有大管家帮着你,你吩咐下去的事,自有人去做,有什么做不来的,好了,这事就这么说定了。”卫衍既然做了决定,如皇帝预料得那般,他行动起来非常迅速。

    不一会儿的工夫,卫敏文就接收到了账册钥匙对牌等等东西,还有奉命来辅助他的大管家一人。

    “父亲是在开玩笑吧?”等他离去了,卫敏文和大管家面面相觑了片刻,才问道。

    “侯爷恐怕是认真的。”大管家郑重回答他家世子,面露同情之色。

    “我不信。”卫敏文拒绝接受这个事实。

第二十七章 天道不公() 
他才十岁;还是一个孩子;才这么点大;就让他来管家理事;这种推卸责任为难小孩的事;也就他的父亲才做得出来吧?

    这个时候,卫敏文就承认自己只是个孩子;不再以大人自居了。

    “世子,理事的地方;您打算放在哪里?”大管家直接无视了他这副不肯接受现实的模样,开始商量起了具体的事。

    卫衍开府才短短一段时间,府中的事基本上都是大管家在负责,重大的事才上报他定夺。

    不过;才这么点时间,满打满算;也没几件大事,所以卫衍觉得管家理事很简单;也是情有可原。

    但是卫敏文却不这么认为,若学他父亲那般,做个甩手掌柜;管家当然很简单;但是他这人是忍不住要去操劳的心,真的接了这个活;他大概做不到像他父亲这般潇洒自如。

    为今之计;不如装作没有这件事。他就不信;他不肯接手,他的父亲这甩手掌柜还能做得下去。

    “什么放哪里?哪里都不放,这些事去找父亲,不要来找我。”卫敏文当下就甩起了锅。

    “世子,您还是早早定了地方,理起事来吧,眼看着快到腊八节了,府里有许多事要忙,还有年节的事,年后的事,有一大堆事等着您来定夺!”大管家继续无视世子不悦的表情,一桩桩一件件念叨了起来。

    “开府的时候,侯爷不曾宴客,等侯爷稍微空闲了一点,必会提起这事。宴客的先头准备咱们也该做好了,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没个章程。”大管家又想起了一事,再次碎碎念。

    “我说了,这些事,去找父亲,不要来找我!”卫敏文不听,就是不听。

    “世子啊,齐公子这次入京,仿佛有事要办。齐公子是侯爷的挚友,侯爷忙着公事,没空分心,咱们这些闲人,就要帮侯爷把这些琐事都理好了。”大管家又想起了一事。

    “我也很忙的,我孝顺祖父祖母,还要念书,等过了年,祖父叫我去家学念书呢。”卫敏文绞尽脑汁,终于想起了这事,赶紧拿出来推脱了。

    “世子,念书的事不着急,府里的事才是迫在眉睫,您不理事,侯爷也不理事,光凭我,有些事真的没法定夺。”大管家再劝。

    “你出去吧,我要温习功课了。”卫敏文向外招呼了一声,让小厮把他的书拿过来。

    “世子,要不就把理事的地方放在第四进东路吧,那里离侯爷的正院比较近,有大事的时候,方便去请示一下侯爷。”大管家建议道。

    大管家跟着卫衍几十年,哪里不知道他的脾气。

    他家侯爷,年少时是真正的纨绔做派,稍大些也就在外头的正事上,他会打起了全部精神来应对,一旦回到了府里,他又是什么都不操心了,眼里无事万事无忧的本领,比起世子来,不知道高了多少倍,世子就算要和他比耐心,也是熬不过他的。

    世子想逃避,根本不可能成功的,不如早早就把这些东西都定夺下来,好好理事。只要府里的事,都有了成例,以后许多事就好办了。

    大管家思虑得很周全,但是他家世子就是不肯轻易认命。

    “我不管!”

    “既然世子不反对,这事就定下来了,我去吩咐人,先把那里整理一下。”大管家只当他是同意了,行了一礼,就退出去办事去了。

    卫敏文抓过一本书,装模作样地看了起来,努力把这件事忘掉。

    当然,他可以忘掉这事,其他人可不会忘掉他。

    府里的管事,得了侯爷派人过来吩咐,知道了如今府里是世子在理事,个个削尖了脑袋,要往世子的跟前凑,想在世子的面前混一个脸熟。

    卫衍一开始的想法没错,卫敏文只要掌了管家之权,做起了主,就只有奉承他的人,没人敢怠慢他了。

    对于这个境况,他乐见其成,还觉得自己这事做得颇为漂亮。

    却不知道,他的儿子被这些人奉承得更加怨念丛生了,在心里将他埋怨了又埋怨。

    这事里,皇帝只隐隐露出一个影子,卫衍自觉这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好主意,压根就没提起过皇帝,卫敏文根本不知道这又是皇帝做的好事。

    到了晚膳时,卫敏文陪父亲用膳时,再一次强调,他年纪太小能力不足无法担当管家重任。

    “年纪小怕什么,古有甘罗十二为相,我家敏文十岁管家难道就不行了?”卫衍这话说得很是头头是道。

    卫敏文差点被他这话给噎住了。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这是行不行的问题吗?难道不是应该不应该这么使唤年幼的他吗?

    卫敏文在心里,又将自己往小里说了几岁,直接和年幼联系了起来。

    可惜,就算他再年幼,他的父亲始终不为所动,坚持他那个荒谬的决定。

    用过了膳,回去的路上,卫敏文只觉得北风吹得他的心里有些发凉。

    他想到从此以后将要有一堆琐事缠身,就有些挪不动步子了。

    “世子,要不咱们明天去那边府里,躲几日?”他身边的一个小厮,也就刚刚留头的年纪,还有些孩子心性,见他这么不乐意,帮他出起了主意。

    卫敏文听了这话,有些心动起来。

    只要他跑去忠勇侯府,在祖父祖母那边哭诉几句,祖父祖母肯定会将父亲拎过去训一顿,父亲就要收回成命了吧。

    拒绝担负管家之责的他,忍不住畅想了一下这个美好的场面。

    “咳”他身边跟着的另一个小厮,轻轻咳嗽了一声,瞪了那个出主意的小厮一眼,说道:“世子,管家有管家的麻烦,也有好处。只要世子掌了管家之权,以后想做什么都方便多了。”

    这位年纪稍大一点,大概十五六岁吧,稍微老成了一点,想得也比较深了一点。

    其他的府里,这管家之权,都要争来抢去的。也就永宁侯府里,只有侯爷和世子一大一小两名主人,才导致了不用争抢,这差事就直接落到了世子的头上。

    家中琐事,处理起来的确千头万绪,零碎麻烦,但是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世子现在做什么事,都要请示侯爷,虽说侯爷万事都应,但是万一有事不应呢?

    一旦世子管了家,许多事就可以自己做主了。

    而且,世子管了家,他身边的人自然水涨船高,就算年纪都还小,没法担当大任,但是想要他们这些身边人说句好话的外人,可不在少数。

    不过瞬间,这位小厮的脑中就转了这么多念头,只能说被卫老侯爷和柳氏挑出来服侍卫衍和卫敏文的,都不是笨人。

    “话是这么说,但是”卫敏文忧愁得几乎要掉头发了。

    道理他都懂,但是他就是不想管家啊。

    凭什么他的父亲就可以什么都不用管,潇潇洒洒几十年,而他却要在这么年幼的时候,就担当起这个重任?

    简直是天道不公,不公至此啊!

    永宁侯府中,卫敏文正在谴责老天爷的不公道,后宫之中,对于老天爷的儿子,也有颇多怨恨。

    “周姐姐!”华德妃对着周贵妃福了福,行了一礼。

    “华妹妹来了!快请坐,上茶!”周贵妃伸手请她入座。

    两人沉默不语地喝了一会儿茶,华德妃才说道:“周姐姐,陛下不会真的把我们打入冷宫吧?”

    “华妹妹这是怕了?”周贵妃淡淡笑问。

    “妹妹我听说,永宁侯是陛下的心爱之人。”华德妃的确有些担忧,不但担心皇帝,还担心卫家的反应。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卫家经营百多年,如今虽然败落了,但是有永宁侯在,再起来也不是难事。有人这么针对永宁侯,卫家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陛下的心爱?”周贵妃笑了笑,却没有说下去。

    皇帝的心爱,能够保持多长时间,这个问题,无人去问,也无须去问。

    在这后宫之中,太过纠结于情爱的,往往死得快,将情爱丢一边,学会得失算计的,才能稳稳当当地站着。

    这是后宫的生存法则,她们这些立足期间的人,早就学会了这一点。

    “贵妃娘娘,德妃娘娘!”她们正说着话,突然有宫女匆匆入了殿,禀报道,“延禧宫的陈修容投缳自尽了!”

    周贵妃将茶盏按到了几上,深吸了一口气,才问道:“人救下来了吗?”

    虽说这么想有些不厚道,但是人没救下来的话,皇帝恐怕就要退让了,毕竟皇帝这么逼迫妃嫔们,最后闹出了人命,可不是什么好名声。

    “因发现及时,人救下来了,不过陈修容伤了喉咙,据太医诊断,需要休养一段时间才能开口说话。”宫女继续禀报。

    “陛下知道了吗?怎么说?”华德妃问道。

    “陛下只谴了福吉总管过来,吩咐了一声,说陈修容想留下来就留下来吧,到了他日,不要后悔就行。”宫女又道。

    “其他人呢?”华德妃再问。

    “其他人也是如此。”

    华德妃和周贵妃对视了一眼,又很快移开了目光。

    她们费了这么大的力气,终于得到了可以留下来的结果,心中却没有一点喜悦的感觉。

    “姐姐,那朝中的事,还有必要吗?”华德妃沉默了一会儿,说道。

    “妹妹,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何况有些事,并非后宫之事,而是朝中之事。”周贵妃点了她一句。

    朝中诸臣,每日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争的是什么?不就是功名利禄,权势富贵!

    如今,眼见着沈大统领已是告老之龄,近卫营大统领之位即将空缺,暗中肖想这个位置的人可不在少数,永宁侯早就挡了其他人的路,这事不过是恰逢其会罢了。

第二十八章 美色惑主() 
这事里;周贵妃她们及其家族是发起人;旁边有许多出力颇多的帮手;另外还有不少心照不宣的队友。

    朝堂之争;雪中送炭不常有;落井下石这种事,倒是常常有。

    有些人;平时不会存心设计害人,但是一旦有了机会;他们也不会吝于往水里随手丢一块小石头。至于水底下的那人,会不会被这些小石头砸得头破血流,那些丢小石头的人,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况且朝臣之间;这般不齐心,时不时想要绊对方一脚;让对手吃个大亏,一旦自己吃了亏;就要去哭求皇帝主持公道,这种情况,于皇帝而言;并不是坏事。

    若是朝臣们全都友爱和睦;遇事齐心协力,皇帝恐怕就要连觉都睡不好了。

    这些道理;华德妃自然明白。

    再说;近卫营大统领这个位置;别看手里只掌着一万多兵丁,但是他执掌的可是皇帝亲军,是皇帝最信重的近臣,品秩位处武官之首,手中还握着一条官宦子弟的做官捷径,这个位置,权势荣耀富贵皆有,想要争一争的人,肯定不会少了。

    永宁侯资历有了,皇帝的信重也有,明眼人都心知,他是这个位置最有力的竞争者,不过一旦他的名声坏了,皇帝就算为了避嫌,恐怕也不会将他放得太近了。

    以上种种,华德妃都明白,但是她的心里,还是有些不安。

    如果皇帝只当永宁侯是臣子,皇帝大概会这么做,但是在皇帝的心目中,永宁侯真的只是他的臣子吗?

    “姐姐有没有想过,若陛下对永宁侯是真心,这事又该如何发展?”她问。

    她们中的不少人,嘴里说着皇帝是为了永宁侯才想要遣散后宫,心里却是不信的,只是需要用这事来让皇帝退让,让皇帝理亏,才这么说。

    皇帝与永宁侯有私情,这事八成是真的,因为永宁侯留在宫里的日子,实在太多了,而且永宁侯始终没有成亲,也是一个有力佐证。不过其他人关注的是这个“私”字,而华德妃却在担心这个“情”字。

    她们所有的算计,都是基于皇帝和永宁侯只是在榻上寻欢,无关情爱,但是万一不是呢?

    “妹妹,陛下怎么想,是陛下的事。这件事,我等既已上了船,想要下船,也得等这事了了,否则船上的其他人,就要翻脸了。”周贵妃望着自己保养良好的指甲,平静地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