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闺华记 >

第427章

闺华记-第427章

小说: 闺华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サ芈ご舐淅希闫湟簧词鼗せ忱锏呐樱蛭诙蔚谌紊踔恋谒拇蔚谖宕蔚拿际撬摹

    “这可说不准哦,你也知道,我这个人平时都是很好说话的,可若是被气到了,就很难说会做出什么举动来。”谢涵说完狡黠地一笑。

    “真是个小狐狸,还说我呢,这个过子你又打算掂多少遍才能过去?”说完,朱泓对着谢涵的小脸咬了下去,很快就传来了谢涵软语娇音般的求饶声。

    腊八过后,书院放假了,谢涵把谢澜接到身边住了几天,随后打发陈武把谢澜送到乡下去了,高升跟着去送年礼并把这一年的帐收回来。

    而谢涵和朱泓两个因为仍在孝期,王府仍不能张灯结彩,故而,谢涵也没做什么准备,只是命李福去了一趟乡下的庄子里拉了几车的米面油肉和柴火木炭来。

    朱泓是腊月二十开始放假的,随后他请了几位同僚吃了顿散伙饭,然后便开始窝在家里,上午基本是和谢涵一起研究玄智大师留下来的书籍或机关图纸,中午陪谢涵午休,下午则拉着谢涵在屋子里活动活动身子,踢毽子、丢沙包、练五禽戏、练太极,当然了也少不了弹琴和画画,只要是对谢涵有益处的,他都耐心地陪着。

    腊月二十八,高升一行从乡下回来了,除了带给谢涵一叠银票和祖父安康的消息外,还把尹嬷嬷从幽州带回来了。

    这是谢涵的意思,既然幽州的王府没有别的外人了,尹嬷嬷也没必要在那边留守了,还不如留在京城帮着她打理内务呢,偌大的一个王府,没有一个正经的管事嬷嬷还真是有些棘手。

    此外,朱泓进了官场,以后肯定免不了和官场的同僚以及大臣勋贵们之间走动,不说别的,每年的这些迎来送往都不是一件小事,因此,谢涵着实需要几个帮手。

    这一年的除夕,要依谢涵的意思是想和朱泓两个人单过,可皇上没答应,到底还是把他们两个喊进了宫。

    当然了,也不独他们两个,还有其他的一些王子世子们,据朱泓说,这是宫里的惯例,以前因有太后在,每年几个重大节日大家都会聚在一起。

    这顿年夜饭和去年差不多,仍是几样简单的素菜素饭,饭后,朱栩仍留大家用了些茶和点心,不过和往年不同的是,天黑后,朱栩命朱泓带着几个弟弟们去院子里放了一会鞭炮和焰火,也算是有了点过年的气氛。

    毕竟对朱泓这一代的孙子辈来说,太后的丧期过了,可以有适当的庆祝活动了。

第八百八十七章、还愿() 
次日,大年初一,这一天谢涵要去坤宁宫给皇后拜年,而朱泓也要一早跟着皇上和其他宗室成员去祈年殿祈福和祭祖,因此,这一天上午两人要分头行动了。

    谢涵倒是没什么,可朱泓却很不放心,他是怕皇后借着这个机会给他塞人,也怕顾钰和谢涵起什么冲突,故而临出门时朱泓很是叮嘱了谢涵一番,无非就是告诉她不管别人说什么她都先虚应着,那些拒绝的话和得罪人的事情交给他。

    谁知这天上午谢涵这边倒是没出什么状况,朱泓却惹了一肚子的火回来。

    原来,大年初一在祈年殿祭祖和祈福的除了宗室成员还有一些皇亲国戚以及朝中大臣,当然也少不了这些功勋世家,因此,朱栩便有心借这个机会恢复朱泓的亲王身份。

    一来是想借着祖先的庇佑和由头,二来嘛则是为了年后朱泓好开展军情处的事务;三来自然是为了立太子做铺垫。

    毕竟有一个亲王的身份在朝堂上说话比辅国将军要有分量的多。

    因此,祭拜完天地和先祖后,朱栩突然命钦天监的掌事在坛前卜了一挂,想预知一下来年的运势。

    说来也是巧,到底是做皇帝的,朱栩卜的这一卦竟然是乾卦,卦词是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

    朱栩见此果真是喜气上眉梢,当即大手一挥,“朕还记得去年的此时朕在这祭拜天地后,心中暗自许了一个愿,若是有人帮朕收复了代州和云州,朕一定会好好奖赏他,可战事结束后朕对这些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时却落下了一个人。”

    说完,朱泓扫了一圈,他想看看大家都有什么反应。

    众人当然清楚落下的那个人就是朱泓,也琢磨出皇上大概是想要弥补一下朱泓了。

    论理,这是皇家的事情,跟这些朝中大臣们没什么关系,左右不过是皇家拿着自己的银子去养自己的家人,亲王郡王、将军于他们有什么相干,左右这些银子省下来也到不了他们的兜里。

    可如今的情形不一样了,朱泓有官职了,他是军情处的军机大臣,相当于兵部的右侍郎,正三品的朝中大员了。

    一个才刚弱冠的少年成了三品大员,如果这不叫论功行赏,朱泓凭什么坐上这个位置?!

    可这才过去多长时间?也就一个月吧,怎么又要给朱泓升爵位了?

    不对啊,若朱泓成了亲王或郡王,他就得回到他的封地去,那那个官至三品的军机大臣又作何解?

    这皇上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啊?

    由于沈琛和顾琰都不在场,因此,几位世家都看向了永平侯马至善,毕竟在场的这些公侯就他的年岁最大。

    马至善见大家都望向了他,倒是也捋了捋几根花白的胡须,笑着说道:“既然皇上已经许过愿了,那就按照皇上的愿望走,老臣可是听没少听我家那位老婆子念叨,许愿不还头会痛的。”

    众人见马至善居然用几句如此轻松随意的玩笑话化解了一件如此严肃而又微妙的朝政大事,却一个字都没有如此提到关键人物朱泓,不由得心下骂了一句“老狐狸。”

    无独有偶,一旁的礼部大臣李敦笑着接过了马至善的话,“这还是轻的呢,微臣还听说许愿不还菩萨会怪罪呢。”

    “皇上,都说听人劝吃饱饭,既然马侯爷和李尚书都如此说了,微臣建议皇上还是早日把这愿望还了吧。”兵部尚书耿军义也笑道。

    “哦,朕没想到民间居然还有如此多的说头。”朱栩脸上的神情也轻松起来,“既然如此,朕就听从你们大家的建议,早点把这愿望还了吧。”

    说完,朱栩示意王平再去拈三支香过来。

    接过王平递来的三支香,朱栩再次跪在了神坛前,“天正二十七年元月初一,朕昭告于天地神以及朱家列祖列宗,自王兄朱枍谋逆一案后,朕每每思及此,皆胸怀愤懑,也因此每每迁怒于王兄的嫡长子朱泓。。。”

    接下来朱栩开始长篇大套地细数朱泓这些年为夏国为朝廷为朱家做的贡献,尔后又检讨自己这一年多的时间是如何亏欠于他,最后,他以朱泓一片赤诚忠君爱国关键时候不计个人荣辱得失,屡屡创下赫赫战功为由,决定把亲王的爵位还给他。

    由于朱栩是跪在神坛前当着天地神和朱家的历代先祖做出这个决定的,别人听了谁还敢驳斥?

    这不但是跟皇上做对,还是跟天地神做对,跟朱家的历代祖先做对,谁有这个胆量?

    可这些人没有胆量愤怼皇上不代表他们没有胆量刮刺朱泓,比如说什么自古英雄出少年,说什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说什么可以载入史册等等,话虽然都是好话,可说的语气不一样,听到的人领悟的自然也不一样,更有甚者,居然还有人提到了谢纾,提到当年那个弱冠之年便蟾宫折桂的探花郎。

    提到谢纾话题便不可避免地提到了谢涵,由于皇上曾经在朝堂上表扬过谢涵的聪慧,于是,有人暗讽朱泓是靠着谢涵的聪明才有的今天。

    朱泓本身倒并不避讳这个话题,他一向以自己能娶到谢涵为荣,可那只是在亲近的人面前,在他熟悉的圈子里。

    而在外面,他素来是很忌讳谈到谢涵的,那是他的女人,是他的妻子,哪个正经人没事会去议论别人的女人?

    “打住,各位大人,如果你们对皇上封我为三品大员有看法或者是对皇上把这个亲王爵位还给我有看法都可以向皇上提出来,或者是等过些日子开印后在朝堂再议,今日是大年初一,是皇上领着我们祈福和祭祖的日子,别的话题免谈,尤其是关于女人的话题,你们不怕惊扰了神灵我还怕呢。”朱泓一边作揖一边说道。

    朱泓说完,总算有人意识到不妥,又见皇上的目光扫过来,于是,大家都识相地闭嘴了。

第八百八十八章、评价() 
谢涵听朱泓学完这段经过,怕他心里有负担,忙伸出手去抱住了他。

    “夫君,你放心,以后我再也不抛头露面了,这种事情你也别刻意去解释了,越解释就说明你在意,他们就越以为抓住了你的痛处,以后时不时就要拿出来刮刺你几句,其实,说白了,还不是因为嫉妒。”

    朱泓低头在谢涵的脸上亲了一口,“媳妇,我不是生你的气,我知道他们就是妒忌,妒忌我有一个好媳妇,我不气这个,我气的是皇上,说实在的,我真替他抱屈,也不知他这二十多年是怎么过来的?”

    以前的朱泓体会还不深,可这一个月的朝会让他看明白了很多事,他越来越觉得皇上处理问题太过优柔寡断也太过瞻前顾后了,所以才造成了今天这种君弱臣强的局面。

    他虽然没有坐上过那位置,但他明白一点,君权和臣权是对立的,就像是敌我两方的对峙,我进敌肯定退,敌进我就得退,也就是说,君弱臣强,君就得受到掣肘,君权就得被架空;反之,君强臣弱,臣就得乖乖地听话。

    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也就是老话说的过犹不及,比如说君弱臣太强,君权被架空了,皇帝成了一个摆设,这个国家离灭亡也就不远了;同理,如果是君强臣太弱呢,皇上听不到反对的声音,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一味地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可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绝对撑不起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因而时间长了肯定会各种弊端和矛盾暴露出来,长此下去也会有可能走向灭亡。

    所以这就要在君权和臣权之间找到一个制衡点,即便有所偏差也不要偏差太多,换句话说就是该强的时候得强,该弱的时候再弱。

    可是从这些年的经历来看,朱泓觉得朱栩有些太过倚仗这些世家了。

    是,太祖皇上是有过令,这八公八侯当年跟着打天下是出了大力的,所以很是优待他们,不但给了他们五世世袭的爵位,还特地言明除非有谋逆的大罪,否则一律不夺爵。

    可不夺爵并不等于不可以换人继承吧?

    这些世家承继了上百年,他就不信偌大的家族里挑不出几个正经可用的人来,比如说顾家,顾家犯了这么大的错,皇上在娶顾钰之际明明就清楚顾家和谢纾的那笔贪墨款子脱不了干系,可皇上为了安抚顾家,还是娶了顾钰,且还和顾钰生了一个儿子。

    再后来,皇上明明察觉到徐氏那个女人的目的不纯,可他不但答允了朱澘嫁给顾铄,居然还答应沈岚嫁给朱浵,这不明摆着为徐氏的谋逆创造条件吗?

    说实在的,如果皇上在朱澘嫁给顾铄之前便阻止了这件事,徐氏肯定会有所顾忌的,后面的这些事件说不定就不会发生了,赵王府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白白跟着送死的人。

    谢涵见朱泓嘟嘟囔囔说了这么多,倒是颇有点讶异,不过还是笑着摇了摇头,“妾身没想到夫君能说出这么有见地的一番话来,可见这些年你的确成熟了很多。不过妾身以为,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处事方式,跟他的个性有关,我并不认为皇上是一个软弱的人,而是很多时候他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只要最终的结果是他所期待的这个,过程曲折了一点又算什么?”

    谢涵举了一个实例,就以立太子一事来说,皇上心里明镜似的如果他百年后立了朱淳,凭着顾家的嚣张跋扈,外戚干政是必然的,以后这朱家的江山不说得改姓顾起码也得有一半姓顾。

    撇开朱淳不说,朱汨的性格和才干都提不起来,如果他坐上了那个位置,根本掌控不了这个局面,不说别人,单就顾沈两家就不知要给他设置多少障碍,说不定用不了两年这个位置还得落到朱淳手里。

    可朱渊不一样。

    朱渊有朱泓扶持,且朱渊的外祖家又是书香世家的夏家,夏家的门生满天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朝中各个部门几乎都有夏家的门生。因此,朱渊坐上这个位置顾家想把他拉下水可就不易,首先这读书人的口诛笔伐就够他喝一壶的,更别说还有朱泓在后面帮他撑着。

    所以说,朱栩其实根本也没得选择。

    但他却不这么说,而是用这件事来做了一个大人情,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